歐盟呼籲網際網路巨頭,要求打擊「Fake News」,但目的並不單純

2020-12-24 光哥看天下

今日,歐盟呼籲網際網路巨頭對虛假新聞的傳播承擔更多責任。

據外媒報導,兩名歐盟高級官員表示,Facebook、Twitter和谷歌應該開始製作月度報告,報告應該說明它們打擊錯誤信息的行動內容。

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博雷爾(Josep Borrell)和歐盟委員會負責價值觀和透明度事務的副主席朱羅娃(Věra Jourov a)周三在記者招待會上發表了上述評論。

這些月報應包含公司為推廣值得信賴的內容而採取的行動的細節,並限制虛假信息和相關廣告。

朱羅娃說:「造謠會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破壞公共當局的反應,從而削弱衛生措施。」

博雷爾更直截了當地說,他說「在冠狀病毒時代造謠可以殺人。」

中間:博雷爾 右:朱洛娃

朱羅娃還說,中國的TikTok還籤署了一項關於如何打擊造謠的自願行為準則。這一行為準則涉及到政治廣告、假帳戶的透明度,以及對那些從假新聞中獲利的人的非網絡化,此前由谷歌、Facebook、Twitter和Mozilla籤署。

重點來了,委員會還特別指出俄羅斯和中國是假新聞的來源。

歐盟委員會說:「外國行為體和某些第三國,特別是俄羅斯和中國,在歐盟、其周邊地區和全球範圍內開展了有針對性的影響力行動和造謠活動。」。

我們都懂的,老雙標了。

相關焦點

  • 對假新聞、謠言、fake news、misinformation等概念的重新考究
    A.等學者:fake news是單純模仿新聞內容形式卻沒有經過組織化過程或者目的偽造的信息。 We define 「fake news」 to be fabricated information that mimics news media content in form but not in organizational process or intent.該定義包含兩個特徵:1.模仿新聞 2.沒有經過組織化過程或者目的。
  • 澳組織抹黑新疆並接受美國、北約資助 華春瑩:打擊fake news
    華春瑩稱,這個世界上的確有極少數的人出於不可告人的目的,在幹著不可告人的勾當。我想世界上有正義感、有常識的人,都會擦亮眼睛明辨是非,堅決地共同地來打擊此類的「fake news」。
  • 歐盟考慮協調打擊宗教極端主義
    歐盟定於13日召開成員國內政部長會議,協調各國打擊宗教極端主義。  彭博社9日援引一份會議聲明草案報導,「我們要求相互尊重,包括在宗教社區內部……這一要求對伊斯蘭教和所有其他宗教一視同仁」。  聲明呼籲歐盟委員會促進宗教相關教育。
  • 歐盟要求Facebook谷歌亞馬遜等幫助打擊新冠病毒詐騙活動
    據外媒報導,歐洲監管機構要求各大數字平臺、社交網絡、搜尋引擎和在線市場對與新冠病毒相關的詐騙採取更嚴厲的行動。他在信中寫道:「隨著最近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網際網路上的欺騙性營銷活動激增,目的是利用消費者的恐懼來銷售產品,如防護口罩、洗滌劑或其他商品,謊稱它們可以預防或治癒新冠病毒感染。與此同時,某些貿易商利用消費者擔心此類產品可能不再供應的心理,誘使消費者以過高的價格購買此類產品。」
  • 歐盟兩項法案直指美科技巨頭
    《數字市場法案》針對的目標則是被歐盟監管機構定義為「守門人」的網際網路公司。它們通常具有舉足輕重的行業地位,並經營著作為用戶重要網絡入口的核心網絡平臺。而對於有「系統性不合規行為」的平臺,歐盟監管者可能會採取針對公司「結構層面」的整治措施,暗指可能拆分科技巨頭的歐洲業務。據悉,兩項數字法案還需得到歐盟27個成員國以及歐洲議會的批准才能生效並付諸實施。在此期間,網際網路巨頭們的遊說狂潮可能會對最終的法律條文產生影響。
  • 歐盟死磕美科技巨頭,谷歌、臉書先遭殃,或面臨巨額罰款
    根據德國《世界報》12月15日的報導,在歐洲的數字產業方面,歐盟以及歐洲各國很難與美國的科技巨頭們抗衡。而歐盟不願再接受這一點,將利用法律來改變這一切。12月15日,歐盟委員會正式啟動立法程序,向歐盟立法機構等提交了《數字市場法》和《數字服務法》草案。分析稱,歐盟在數字經濟上的立法具有標杆性質,可以複製到其他國家和地區。《數字市場法》直接威脅到蘋果、谷歌、亞馬遜、臉書等在內的美國網際網路巨頭。
  • 頻頻制裁矽谷巨頭,但高壓與罰款拯救不了歐州網際網路
    歐盟日前宣布對谷歌處以創紀錄的43.4億歐元(約合50億美元)罰款引發了業內熱議,理由是谷歌濫用其在安卓領域的主導地位,強制要求供應商在硬體產品中內置與捆綁谷歌相關應用軟體,通過安卓系統阻礙市場競爭。 其實去年穀歌就因為因為線上購物工具搜索違反歐盟相關反壟斷法律規定,被開出20年來消費科技反壟斷領域最大金額罰單,今年則被刷新了。
  • 歐盟將要求FB、亞馬遜等大型科技公司履行更多網際網路監管職責
    據報導,根據即將於下周發布的法規草案,歐盟將要求Facebook和亞馬遜等大型科技公司承擔更多的網際網路監管責任,否則將面臨巨額罰款,罰款金額或高達營業額的6%。
  • 合力捍衛數字主權出臺法案 歐盟給美科技巨頭套上「緊箍咒」
    歐盟與美國的數字稅之爭持續已久,從此前法國、英國等國對美國科技巨頭徵收數字稅,到如今歐盟出臺法案加強對科技巨頭的監管,歐洲國家對美國科技巨頭念起「緊箍咒」,歐美間數字競爭日漸焦灼。《數字市場法案》則側重於經濟方面,主要目的是確保企業在歐盟市場範圍內能夠與享有「看門人」地位的網際網路巨頭展開公平競爭。德國之聲報導稱,包括谷歌、臉書、蘋果、亞馬遜和微軟在內的10家公司將被指定為網際網路「看門人」,這意味著它們將受到更具體、更嚴格監管規定的約束;這些公司必須將任何計劃中的合併、收購事先通報歐盟,而且其取得的數據必須與監管機構共享。
  • 歐盟祭出強力法案能否阻止巨頭壟斷?
    這兩個法案的出臺也基本道出了歐盟甚至整個歐洲的困擾和短板——沒有龍頭網際網路科技公司。而這個短板在一定程度上,正是美國的科技巨頭所導致的。美國科技巨頭貪得無厭據美國網際網路產業新聞博客網站統計,單2018年,美國五大科技巨頭(蘋果、微軟、甲骨文、臉書、亞馬遜)就至少收購了13家英國科技公司。
  • 歐盟給美科技巨頭套上「緊箍咒」:捍衛數字主權 出臺兩部數字法案
    外媒普遍認為,這兩部數字法案直接針對谷歌、亞馬遜、蘋果、臉書等美國公司,旨在進一步限制美國科技巨頭的市場行為,規範歐盟數字市場秩序。歐盟與美國的數字稅之爭持續已久,從此前法國、英國等國對美國科技巨頭徵收數字稅,到如今歐盟出臺法案加強對科技巨頭的監管,歐洲國家對美國科技巨頭念起「緊箍咒」,歐美間數字競爭日漸焦灼。
  • 歐盟擬制定大型網際網路公司監管「黑名單」 可能包括臉書、蘋果...
    據路透社報導,近日,歐盟監管機構正在起草一份針對大型網際網路公司的監管「黑名單」,其中涉及多達20家公司。據悉,歐盟此舉旨在限制大型科技公司的市場影響力,進入「黑名單」的公司將接受更嚴格的監管。根據計劃,被列入名單的大型科技公司將被要求與競爭對手共享數據,在收集信息方面需要更加透明。名單將根據多項標準進行編制,包括營收、市場份額和用戶數量等參數,這意味著不少美國大型科技公司將被包括在內。歐洲監管機構一直擔心,大型網際網路公司市場份額過大會扼殺競爭活力。據知情人士透露,名單具體標準和列入名單的公司數量仍在敲定中。
  • Kaggle Deepfake競賽|換臉圖像、AI換臉視頻、高仿語音版Deepfake,這項開掛的技術未來還能走多遠?(3/3)
    而當這些假視頻泛濫,影響的群體越來越廣,引起了各界的重視,抵制,甚至封殺,那麼在這樣的壓力下,「Deepfake」技術還能走多遠?一、各界對Deepfake的評價       目前對深度假貨的報導大多與富蘭克林·福爾(Franklin Foer)在2018年初對這一現象的評價一模一樣:「我們很快就會生活在一個經常被我們的雙眼欺騙的世界裡……我們離現實的崩塌並不遙遠。」
  • 我們應該淡化 Deepfake 這個詞語,它在某種程度上將 Deepfake 的...
    你對 Deepfake 有什麼了解呢?你是否知道 96% 的 Deepfake 視頻為色情內容,你是否知道 Deepfake 已經被做成了名人和政要的虛假視頻,造成了不小的影響;你是否知道各個平臺為了打擊 Deepfake 視頻用了哪些騷操作?如果這些你都知道,那你真的很懂新技術和平臺的新政策了。
  • 推特發布首個反Deepfake策略草案_科技_澎湃新聞-The...
    10 月份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目前的 Deepfake 視頻 96% 仍為色情內容,會對廣大女性造成極大的困擾。此外,美國等國家的政客也擔心 Deepfake 會被用於抹黑政客、幹預大選,所以一直非常警惕,並敦促各大科技巨頭出臺相應措施。作為響應,昨天,推特公布了一版關於打擊 Deepfake 策略草案的細節。
  • 網際網路巨頭為何賣菜?找不到更好的空間,開始降維打擊
    三體中的高維度生物在打擊低維度生物的時候,根本不費吹灰之力,隨便扔一個東西,就能將三維空間內的生物消滅的一乾二淨。比滅霸的響指還更勝一籌。現在的網際網路巨頭更是如此,有了資本在背後撐腰,無論做那個行業都如同三體中的高維度生物一樣,輕鬆碾壓低維度生物。比如最近炒的比較火的賣菜,其實就是一場高維度打擊低維度的遊戲,利用自己的優勢,碾壓各個層級的對手。但這些巨頭為何會想著去跟小商小販們搶奪食物呢?
  • Fake news,不止川普一個人會說:4月22日國際足壇最新傳聞
    不過有個前提,那就是這個消息不是特不靠譜常說的那個fake news。鏡報:多特蒙德邊鋒桑喬(Jadon Sancho)一直在和曼聯聯繫。據說早在2017年他就有可能從轉會到老特拉福德。——又一個可能比較靠譜的轉會。
  • 翻譯成「not real news」就太不地道了!
    網際網路時代網上造謠的成本是越來越低,每天不知道有多少是假消息滿天飛,但是總是有人相信;  也有很多真實發生的事情,但是有些人為了掩蓋現實,往往會說是假新聞
  • 對網際網路「超級平臺」加強反壟斷監管是國際慣例
    2018年,網際網路巨頭谷歌公司同樣因類似捆綁銷售行為遭受歐盟處罰。2018年7月18日,歐盟宣布向谷歌公司開出43.4億歐元(約合50億美元)的罰單,以懲罰谷歌公司利用自己擁有的安卓(Andriod)作業系統的市場壟斷優勢強行捆綁谷歌搜索服務和谷歌Chrome瀏覽器的行為。
  • 環球深觀察丨歐盟再出重拳 成了「靶子」的美國科技巨頭冤嗎?
    儘管歐盟方面並未列出「看門人」公司的名單,但《華爾街日報》的評論文章認為,新法案劍指谷歌、亞馬遜、蘋果、臉書等美國科技巨頭的意味顯而易見。因為根據法案內容,主要監管對象是擁有超過歐盟人口10%即4500萬用戶的大型在線平臺,而能滿足這些條件的公司寥寥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