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捍衛數字主權出臺法案 歐盟給美科技巨頭套上「緊箍咒」

2020-12-28 中原新聞網

歐盟委員會近日公布《數字服務法案》和《數字市場法案》。外媒普遍認為,這兩部數字法案直接針對谷歌、亞馬遜、蘋果、臉書等美國公司,旨在進一步限制美國科技巨頭的市場行為,規範歐盟數字市場秩序。

歐盟與美國的數字稅之爭持續已久,從此前法國、英國等國對美國科技巨頭徵收數字稅,到如今歐盟出臺法案加強對科技巨頭的監管,歐洲國家對美國科技巨頭念起「緊箍咒」,歐美間數字競爭日漸焦灼。

劍指美國科技巨頭

「歐盟宣布了限制谷歌、亞馬遜、蘋果、臉書等科技巨頭的裡程碑式法律。」據路透社報導,《數字服務法案》《數字市場法案》兩項法案為美國科技巨頭在歐盟開展業務制定嚴格的規則。

兩項法案中,《數字服務法案》側重社會責任領域,旨在加強網絡平臺在處理虛假信息、恐怖主義、仇恨言論等非法內容以及假冒偽劣產品方面的責任。《數字市場法案》則側重於經濟方面,主要目的是確保企業在歐盟市場範圍內能夠與享有「看門人」地位的網際網路巨頭展開公平競爭。

德國之聲報導稱,包括谷歌、臉書、蘋果、亞馬遜和微軟在內的10家公司將被指定為網際網路「看門人」,這意味著它們將受到更具體、更嚴格監管規定的約束;這些公司必須將任何計劃中的合併、收購事先通報歐盟,而且其取得的數據必須與監管機構共享。這些網際網路巨頭如果「嚴重且屢次違反規則」,甚至將被完全禁止進入歐盟市場。

牽頭本次立法工作的歐盟競爭委員會委員瑪格麗特·韋斯塔格爾此前對媒體稱,兩項法案傳達的信息很明確:不能讓幾個公司的商業和政治利益決定歐洲的未來,歐洲必須建立起自己的條款和標準。

合力捍衛歐洲市場

「這是一個巨大的轉折點。」德國《世界報》報導稱,在歐洲數字產業方面,歐盟及歐洲各國政府、消費者,尤其是歐洲公司,很難與美國的網絡巨頭及它們創造的數字平臺相抗衡。歐盟不願再接受這一點,將利用法律來改變這一切。歐盟主管內部市場的委員蒂埃裡稱:「這關係到歐盟的價值觀,也關係到歐盟數字經濟的未來。」

「歐盟此次公布兩項數字法案,直接原因是為了確保歐盟信息安全,保證歐盟國家本土企業與美國科技巨頭有公平的競爭環境;深層原因是為了確保並提升歐盟在數字安全領域的自主能力,提升歐盟在數字規則制定中的話語權,在數字經濟領域與美國等數字強國開展競爭。」中國人民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閆瑾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此前,歐盟多國已採取徵收數字稅相關行動。今年10月,法國經濟、財政與振興部長布魯諾·勒梅爾表示,法國將從今年12月起恢復對大型網際網路公司徵收數字稅。據彭博社報導,義大利、西班牙、奧地利等歐洲國家都已提出數字稅方案。閆瑾認為,歐盟出臺數字法案比成員國單獨行動更有影響力。歐盟背後是27個成員國,在與美國的博弈中,歐盟在話語權爭奪、制裁與反制裁、施壓與反施壓等方面都比成員國單打獨鬥有成效。

歐美數字競爭加劇

兩項法案的最終實施還面臨一定變數,還需得到歐盟27個成員國及歐洲議會的批准才能生效實施。在此期間,網際網路巨頭們的遊說活動可能對最終的法律條文產生影響。《紐約時報》稱,美國科技巨頭的說客們正以布魯塞爾「從未見過的大手筆支出」來對歐盟展開遊說。

「據說在兩項法案獲批准之前,美國網際網路巨頭已斥巨資準備多方遊說,不排除將對最終法律條文產生影響。」閆瑾表示。兩項數字法案的出臺,表明歐盟對在歐洲數字市場佔據重要份額的大型網絡公司,特別是對美國網際網路公司,將加強監管,歐美貿易摩擦或將升溫。

歐盟被普遍認為是全球科技監管最嚴厲的地區。歐盟於2004年通過的《數字服務法》是全球首個對數位化市場、產品和服務實施立法與依法監管的法律。歐盟於2018年通過了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被視為隱私保護領域「史上最嚴」立法。

「在全球數字監管領域,歐盟是先行者。兩項數字法案的發布,提升了歐盟在該領域的引領作用和規則制定的話語權,再次凸顯歐盟作為一種規範力量的作用和影響。」閆瑾說。

相關焦點

  • 歐盟給美科技巨頭套上「緊箍咒」:捍衛數字主權 出臺兩部數字法案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合力捍衛數字主權 出臺兩部數字法案歐盟給美科技巨頭套上「緊箍咒」本報記者 高 喬《 人民日報海外版 》外媒普遍認為,這兩部數字法案直接針對谷歌、亞馬遜、蘋果、臉書等美國公司,旨在進一步限制美國科技巨頭的市場行為,規範歐盟數字市場秩序。歐盟與美國的數字稅之爭持續已久,從此前法國、英國等國對美國科技巨頭徵收數字稅,到如今歐盟出臺法案加強對科技巨頭的監管,歐洲國家對美國科技巨頭念起「緊箍咒」,歐美間數字競爭日漸焦灼。
  • 歐盟兩項法案直指美科技巨頭
    有分析指出,歐盟這兩項法案旨在進一步限制美國科技巨頭的反競爭行為,規範歐盟數字市場秩序。近年來,隨著數字科技的飛速發展,現有的法律在數字時代對存在壟斷及反競爭行為的強勢科技企業已無法進行有效監管,並衍生出很多社會問題。此次公布的兩項法案旨在釐清數字服務提供者的責任,並遏制大型網絡平臺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 歐盟掄起「三板斧」 打響「數字主權」保衛戰
    歐盟一方面謀劃長遠,精心制定多項數字戰略,做好數字轉型和發展的規劃;另一方面不斷加強對美國數字巨頭的監管,積極引導和協調歐洲各國加大數字領域的投資,推進數字能力和單一數字市場的建設。未來,解決好歐美間的數字主權之爭,將成為新的跨大西洋關係的重要議題。通過能力建設掌握數字主權歐盟深知數字領域的主權不會從天而降,推進自身數字能力建設才是根本。
  • 歐盟祭出強力法案能否阻止巨頭壟斷?
    當地時間12月15日,歐盟委員會公布了《數字服務法案》和《數字市場法案》的草案。這是歐盟近20年來在數字領域的首次重大立法,意在明確數字服務提供者的責任並遏制大型網絡平臺的惡性競爭行為。△早在2020年10月30日,歐委會就在其官網上公布,關於「算法與民主」的在線會議會議紀要。
  • 圍剿科技巨頭!歐、美、英、中在行動……
    12月15日,歐盟委員會正式公布了《數字服務法》(DSA)和《數字市場法》(DMA)草案,這是兩項針對科技巨頭的反壟斷監管法案,被認為是歐盟20年來首次在數字領域的重大立法,旨在釐清數字服務提供者的責任和遏制大型網絡平臺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 歐盟防火牆即將上馬,欲扶植本土網際網路企業,防美國入侵網絡主權
    呼之欲出的歐盟版網絡長城這扇大門的名字叫作《數字服務法案》(Digital Services Act, DSA)。作為馮·德萊恩領導的新一屆歐盟委員會在未來五年內力推的歐盟數字戰略中最核心的一環,《數字服務法案》的立法工作早在今年2月便已開始準備。
  • 環球深觀察丨歐盟再出重拳 成了「靶子」的美國科技巨頭冤嗎?
    歐盟委員會日前發布《數字市場法案》和《數字服務法案》兩部數字法草案。這是歐盟近20年來在數字領域的首次重大立法,被路透社稱為「全球範圍內最重要的監管措施」。  △路透社報導截圖  其中,《數字市場法案》旨在確保歐盟內的企業能夠與享有「看門人」地位的科技巨頭展開公平競爭;《數字服務法案》旨在加強網絡平臺在杜絕虛假信息和危險言論等非法內容方面的責任。
  • 美東僑社譴責美國出臺涉港法案和涉疆法案
    中新社紐約12月10日電 (記者 馬德林)美東僑界10日在紐約舉行座談會,譴責美國近期出臺涉港和涉疆法案。來自美東地區200多個華僑華人社團的代表參加座談會。美東華人社團聯合總會主席梁冠軍在會上發言說,美國出臺涉港、涉疆法案充分暴露美國政客的雙重標準和在人權問題上的虛偽。
  • 歐盟死磕美科技巨頭,谷歌、臉書先遭殃,或面臨巨額罰款
    根據德國《世界報》12月15日的報導,在歐洲的數字產業方面,歐盟以及歐洲各國很難與美國的科技巨頭們抗衡。而歐盟不願再接受這一點,將利用法律來改變這一切。12月15日,歐盟委員會正式啟動立法程序,向歐盟立法機構等提交了《數字市場法》和《數字服務法》草案。分析稱,歐盟在數字經濟上的立法具有標杆性質,可以複製到其他國家和地區。《數字市場法》直接威脅到蘋果、谷歌、亞馬遜、臉書等在內的美國網際網路巨頭。
  • 「邱靜」中美數字科技博弈中的歐洲策略
    最後,歐盟和一些歐洲國家計劃徵收數字服務稅。法國立法明確對數字公司的總營業額徵收3%的稅。奧地利、匈牙利、義大利和英國等國家也宣布了徵稅計劃。歐盟委員會主席已承諾,如果 OECD 到 2020 年底仍未達成數字稅收協議,則將出臺新的歐盟稅收法規。
  • 反壟斷調查「第二季」 歐盟再撕亞馬遜
    上海外國語大學歐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研究員忻華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歐盟對亞馬遜展開新一輪反壟斷調查,在技術層面依據的是「歐盟競爭法」,即防止任何部門被少數大公司操控而制定的維護市場秩序的法律;在戰略層面,是為了推進歐盟數據主權,以在數字經濟的競爭中搶佔先機。
  • 歐盟反壟斷前途不明:窮追不捨的新規與伺機反抗的受懲者
    而在12月15日,歐盟將宣布一項全新制定的《數字服務法案》草案,以加強對科技巨頭的監管,這是歐盟推出《通用數字保護條例》(GDPR)之後的又一重磅法案。事實上,美國科技巨頭早已成為歐盟的「心頭病」。所謂數字守門人,即谷歌、蘋果和亞馬遜等運營在線市場的公司,其他公司的業務既依賴於這些在線平臺,同時又與這些平臺存在競爭關係。因此,當地時間12月15日,歐盟對美國大型科技公司發起了新的行動——公布了《數字服務法案》和《數字市場法案》的草案。法案規定,被歐盟視為「看門人」的科技巨頭,如果不公平地偏袒自家服務或不遵守其他義務,可能面臨高達其年營收10%的罰款。
  • 歐盟監管機構為新法規草案亮綠燈:但仍存在不足
    據報導,歐盟 「監管審查委員會」日前批准了歐盟委員會上周出臺的兩部法律草案,但同時也指出了其中的一些不足。上周,歐洲委員會公布新的規則草案,即《數字服務法案》(Digital Services Act)和《數字市場法案》(Digital Markets Act)。
  • 堅持互相尊重主權 商務部出臺法律保護中國企業
    《辦法》指出,中國政府堅持獨立自主的對外政策,堅持互相尊重主權、互不幹涉內政和平等互利等國際關係基本準則,遵守所締結的國際條約、協定,履行承擔的國際義務。針對美國的「長臂管轄」,歐盟早在2018年就出臺了「阻斷法案」保護歐盟企業與個人的權益,國內也在不斷呼籲儘早出臺中國的「阻斷法」以遏制美國日益嚴重的「域外法權」,保護中國的企業與個人權益。
  • 歐盟擬制定大型網際網路公司監管「黑名單」 可能包括臉書、蘋果...
    據路透社報導,近日,歐盟監管機構正在起草一份針對大型網際網路公司的監管「黑名單」,其中涉及多達20家公司。據悉,歐盟此舉旨在限制大型科技公司的市場影響力,進入「黑名單」的公司將接受更嚴格的監管。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這些大型科技公司將不得不遵守比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更加嚴格的監管規定。據《金融時報》此前報導,歐盟內部市場委員布雷頓表示,歐委會正在研究推動進一步強化對大型科技公司的監管工作。當大型科技公司市場支配地位威脅到客戶和小型競爭對手利益時,監管機構可能會迫使這些公司進行拆分或出售部分在歐業務,甚至將其完全排除出單一市場。
  • 歐盟將要求FB、亞馬遜等大型科技公司履行更多網際網路監管職責
    據報導,根據即將於下周發布的法規草案,歐盟將要求Facebook和亞馬遜等大型科技公司承擔更多的網際網路監管責任,否則將面臨巨額罰款,罰款金額或高達營業額的6%。
  • 動口又動手,英國對科技巨頭徵收的數字稅,跨境電商平臺卻要轉嫁給...
    英國政府卻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它向科技巨頭們宣布,從4月1日開始,徵收2%的數字稅,此措施不是只針對美國,而是所有大型數字巨頭。很多科技公司,總部設立在低稅率國家或者零稅率國家進行納稅,它們就是利用稅法漏洞,達到避稅的目的。 其實,早在2018年,英國早就提出來,隨後立法草案於2019年7月出臺,2020年4月1日開始實施,看來,英國政府不但動口,還動手了。
  • ​ 資本VS主權——臉書封殺澳大利亞
    在澳大利亞,所有的線上廣告收入都是美國網際網路巨頭的菜,其中每100澳元線上廣告收入中有53澳元流向谷歌、28澳元流向臉書。 對於澳大利亞政府來說,也是個巨大的衝擊,本國媒體嚴重虧損,不但沒了稅收還要補貼,關鍵是自己國家的喉舌聲音傳不出來。
  • 英媒:歐盟拉「黑名單」約束科技巨頭 臉書、谷歌等或涵蓋在內
    參考消息網10月16日報導英媒稱,歐盟監管機構正在擬定一份「黑名單」,涵蓋可能包括臉書和蘋果等矽谷巨頭在內的多達20家大型網際網路企業,它們將受到旨在限制其市場權力的更嚴格新規的約束。進入名單的公司數量和依據的確切標準仍在討論中,但這一最新跡象顯示出歐盟正在很認真地獲取權力,以限制大平臺的權力。一位知情人士說:「這些平臺的巨大市場權力對競爭而言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