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37歲的阿嬌跟賴弘國在美國洛杉磯舉行婚禮,當時輿論一片不看好。果不其然,最近爆出他們3月就已經離婚的消息。
阿嬌老公賴弘國更是在微博公布恢復單身,長篇大論發布心情,可以歸納為一句話:「我很愛阿嬌,但是阿嬌不愛我了」。
相比較賴弘國的感性「受害者言論」,阿嬌一方更顯灑脫和理智,阿嬌表示「兩個人相處是一個大學問,這始終是我和Michael之間的私人事,只想講我們還是很尊重對方的。」實際上他們3月份籤的確實也只是分居協議,並非立即離婚。這幾個月作為冷靜期,也許還有迴旋的餘地,但是被提前爆料,只好承認離婚。
其實明眼人都能看出,對於阿嬌而言,可能確實有離婚的想法,中間也試圖努力,但這次她依舊是想給兩個人分居冷靜的機會,等離婚確定後再公布的,可是突然被爆料加上賴弘國微博言論推進,冷靜期也就不需要了,直接公布離婚。
雖然網上有很多關於賴弘國「故意推進離婚」等的陰謀論,這個我不好妄加揣測,但就單獨從這件事我們就可以看出來,他們真的不合適,他們的感情生活根本不同頻。
關於消費觀念和小孩觀念上的不同頻
從阿嬌之前的節目採訪我們可以看到,阿嬌非常想要小孩,她在3年前凍過卵,自己也在積極備孕,胖了二十多斤,也叫賴弘國去試一下,但是他卻一直拖拖拉拉沒去試,這是在小孩問題上的不同頻。
我們也知道阿嬌火了這麼多年,她的經濟條件是相當好,自己想要什麼都可以滿足自己,但是相比較下賴弘國的收入就很一般了,他也曾說過:「怎麼會有人結婚結到快破產。」關於買包的問題上,阿嬌會考慮先生面子,買包的時候會考慮對方感受,這是消費觀的不同頻。
關於婚姻歸屬問題的不同頻
兩個人在一起有差異和矛盾,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如果兩個人能夠有效溝通,理解對方,積極磨合,這些問題都能被很好的解決。但我們看到的是,阿嬌和老公並沒有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甚至在對於婚姻歸屬這件事上,都出現了不同頻。
阿嬌的意思是先分居,先冷靜,可有餘地。
賴弘國的意思是「她不愛我了,我又單身了「。
其實從兩者對待離婚這件事的發言就可以看出,阿嬌在處理感情問題上已經更顯成熟和冷靜了,有問題先溝通,溝通不了先冷靜,等待時機看雙方再最後確定。
賴弘國則無法接受這種冷靜期,一定要給感情下一個定論,雖然整段話都表示出對阿嬌的留戀,對婚姻的苦楚和無奈,但真沒有看出真心挽救婚姻的態度,通篇都是在自我感動。
賴弘國說「她不愛我了」,其實真實情況是「愛過」的,他自己寫道:
「將近三年的相處時光像一場美夢般美好,我們去夏威夷跳傘、去了東京吃壽司,去了荷蘭、比利時、馬爾地夫……你對我是如此的好,你送了我手錶,送我衣服,送到我叫你不要再送了,你還是忍不住要幫我買。為了我飛來飛去,常常來臺灣陪我……記得總是把家打掃乾淨,笑著對我說:老公我很棒吧!」
阿嬌還會鼓勵他自己創業,為自己站臺剪彩,如果一個女人不喜歡他,她是不會去做這些的。
只是對女性來說,所有在外人看來突如其來的冷淡都是因為攢夠了失望,更何況像阿嬌這樣「為愛瘋狂」的人,需要她去主動理性冷靜的斬斷一段婚姻,背後肯定是有很多的無奈。
然而這些對婚姻的反思,在賴弘國的文章裡統統都沒有看到,也許並不是賴弘國刻意迴避,而是他壓根認識不到問題所在。
阿嬌曾在節目中說:
「我希望我的老公,是可以照顧我的人,而不是我去照顧他。」
她是一直想要有所依託,被照顧的,而現實是她的老公需要她去照顧,而且不只是不被照顧到,還不被理解。
賴弘國在分手信裡就寫了:
「LA的婚前派對後你突然變的冷淡……今年3月你打來跟我說」對不起,以為婚後會慢慢愛上我,但真的沒辦法,想要分開時,我還以為你在開玩笑。「
阿嬌是給了機會的,也坦誠布公的把自己的感受想法告訴了賴弘國,其中,「突然」和「還以為你在開玩笑」,能夠看得到,賴都沒有引起重視,感受不到阿嬌的情緒。一個女人感受不到另一方的在乎,她再努力也無法放心的愛對方。
由此可見,賴弘國真的並不成熟,而且他的自我認知能力和共情能力很弱。
一個有足夠認知能力的人, 他們是具備自我反思能力的,能夠發現問題和矛盾所在,至少也能夠主動配合對象的節奏,在對象的引導之下慢慢的發現問題。
可是賴弘國並沒有,直到離婚,他都沒有發現自己的問題,還只是再說一些不痛不癢的煽情話,這對阿嬌來說,她並不想聽到,反而越聽越無奈。
這個時候賴弘國應該做的是什麼,是積極主動的去溝通,去發現問題,去自我反思,而不是一味沉浸於自我感動之中,甚至一封分手信昭告天下。他為什麼「先發制人」公布離婚,是因為他太不成熟,沒有經營婚姻的智慧。
女方成熟,男方不夠成熟,這樣的婚姻模式在現實中很常見。原本從心理發展來看,同年齡的女性就會比男性更加成熟。而兩性差異中,女性共情能力更強,更加感性,他們對感情的需求更大,需要更多的關心、關注和照顧。
而男性偏理性,共情能力較弱,只把感情當成是生活的一部分,需要更多的空間和尊重。如果其中男性還是不夠成熟的一方,兩個人的結合,其相處模式會讓女性覺得很累。
倘若雙方還沒有搭建好溝通的橋梁,尤其是男的習慣採取迴避或者冷漠的態度,女性會在默默承受了很多的失望之後變得冷漠,或者突然離開。
有個遊戲叫做兩人三腳,這很像是婚姻。兩個不同的人,走到一起,只有步調一致,才能走得穩穩噹噹,愛是那條綁住對方的綁帶,有效溝通才是步調一致的最終法則,溝通不好,再美好的愛,也會成為羈絆。
溝通,就要公正客觀的說出感受和想法,一方不抱怨,另一方認真聽取,一方願說,一方願聽,少不了雙方的默契配合。
女人不抱怨,就事論事說感受
男性都是怕麻煩的,也害怕去觸碰女性的負面情緒,他們會採取迴避的方式,但是男性一躲,女性的情緒往往更爆炸。
那麼從源頭上來說,女性就要學會少抱怨少指責,有事說事,不暗嘲熱諷,學會對自己的情緒負責。
老關每次就不願意和自己的老婆溝通,老婆剛洗完衣服,老關問了句「準備晾衣服了嗎?」,老婆立馬說了句:「我不晾衣服,等著你們來裡晾啊?」老關問這句話,原本就是計劃要幫忙的,被老婆一刺激,立馬火冒三丈,為了不爆發衝突,自己躲房間冷靜去了。
其實老婆這個時候說一句:「是啊,你幫我晾下衣服吧。」時間就變得非常簡單了,兩個人也不會傷感情。
直接點說話,可能是每個女性都要去修的課程。
男人不逃避,主動積極勤回應
母老虎都是怎麼來的,都是失望夠了,被內心的憤怒堆積起來的。而最讓女性失望的,是男人那迴避的態度。
能夠好好聽一聽老婆說的話,放在心上有回應,想必就可以緩解很多女性的負面情緒,這對於女人來說,就是感受到了被關心、被在乎。
能夠透過女性的負面情緒,看見她們的真實需求,才是一個好男人的表現。正如塗磊老師所說:你以為責任是什麼?你以為責任就是終身相守,扔幾個錢在家裡,真正的責任是要在乎你所愛的人每一分每一秒的感受。「
感情是兩方參與,共同努力,一旦任何一人缺席,成為一個看客,這段感情離散也就不遠了。所以,多說,好好地說,表揚地說,有商有量地溝通下去,才能成就好的感情。
END.
我是葡萄魚,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帳號:葡萄魚。看完文章,記得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