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在2020年山西省科協年會上,山西藥茶十大創新品牌和孵化品牌新鮮出爐,由山西宋家溝功能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宋家溝牌沙棘葉茶」斬獲「山西藥茶十大創新品牌」稱號。
曾幾何時,一句「一杯山西藥茶,中華百草精華」讓山西人引以自豪,讓外地人豔羨良久。山西藥茶歷史悠久、原料道地、工藝成熟,富有「聚藥性之精華,傳茶道之神韻」之美譽。山西藥茶因原材料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功效,因此,山西藥茶產業發展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據統計,我省現有1788種中藥材,有上百家藥茶加工企業,開發出了連翹葉茶、沙棘葉茶、桑葉茶、棗葉茶、毛建草茶、槐米茶等單品茶和黃芪普洱、枸杞菊花等拼配茶200餘款產品,相關發明專利近300項。連翹葉茶、蒲公英茶等具有清熱解毒功能;黨參茶、黃芪茶等具有增強免疫功能;沙棘葉茶、桑葉茶等具有降「三高」功能;酸棗葉茶、紅棗葉茶等具有改善睡眠功能;毛建草茶、山楂葉茶等具有健胃消食功能;玫瑰花茶、菊花茶等具有美容養顏功能。隨著人民群眾越來越重視健康的生活方式,山西藥茶市場潛力巨大。
近年,山西省按照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堅持政府引導、品牌引領,市場主導、企業主體,人才支持、科技支撐,加快構建層次多樣、特色鮮明的全產業鏈體系,努力把山西打造成為全國藥茶產品研發新高地、生產聚集地、加工企業孵化地和商品流通集散地,使山西藥茶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新支撐、農業轉型發展的新亮點、文旅茶融合的新載體。省委書記樓陽生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以藥茶等產品為重點,聚力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全力打造中國第七大茶系。目前,山西藥茶區域公用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已初步形成六大產區,全省藥茶加工企業達200多家。在繼承中創新、在傳承中創造的山西藥茶,正與時代同行,綻放出新的光彩。「宋家溝牌沙棘葉茶」正是「山西藥茶」傳承、創新的典範和縮影。
銘記書記囑咐 做精沙棘產業
數據顯示,世界97%的沙棘資源在中國,中國60%的野生沙棘資源在山西,岢嵐縣有42萬畝野生沙棘資源和18萬畝人工種植沙棘資源,是全省面積最大縣,也是全國面積最大的縣。在資源稟賦成色十足的岢嵐縣,山西宋家溝功能食品有限公司於2018年7月27日應運而生。
經過兩年多時間的磨礪、發展、創新,目前,公司總體規劃佔地面積100畝,建立沙棘種植基地2.3萬畝,總計廠房面積2萬平方米,冷庫面積3400平米,投資總額3.1億元。一期規劃佔地面積40畝,總投資約1.1億元,「宋家溝」藥茶開發出七大系列14個品種沙棘系列產品,依靠自身擁有八條GMP生產線的車間系列產品,實現了溯源化、標準化、工業化,帶動周邊三千餘戶貧困戶穩定增收,現已取得每戶年收入超過2萬元的傲人成績。
今年3月20日山西藥茶發布會上,山西省委書記樓陽生語重心長囑咐公司董事長張豔鋒:要發展好沙棘產業,打造百億級企業,造福百姓!切切囑咐,縈繞耳邊,董事長張豔鋒再次將囑咐化作動力,開始了破繭成蝶。
科技賦能 創新品牌
以山西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山西藥茶發展戰略為導向,立足山西,面向全國,以山西藥茶獨特的歷史文化以及生長生產地理環境挖掘為突破點,以研究院科技研發能力為立足點,今年,宋家溝沙棘產業園投資成立了新神農藥茶研究院,聯合包括山西林業研究院、山西中醫院學院、中北大學等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針對沙棘產品化開展全方位的研究;同年,山西宋家溝功能食品有限公司又與河北神興沙棘研究院、北京大學公共營養學院、清華大學中醫藥學院、中科院中醫藥研究所、 山西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山西省農業科學研究院、 山西省食品研究所達成戰略合作聯盟,始終堅持以 科技創新為第一生產力,採用「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基地」的合作模式,不斷加強品牌運營,產品質量追溯、標準研究、基地建設、技術攻關,現公司藥茶濃縮產品已成為山西藥茶現在研究領域的最高端,目前已形成自主智慧財產權。為山西藥茶產業提供了從種植、加工、轉化等系列解決方案,全面助力山西藥茶科技發展。
唱響文化品牌 賦能金字招牌
為了讓山西藥茶走入尋常百姓家,今年7月9日,由山西宋家溝功能食品有限公司主辦的一場別開生面、喜聞樂見、寓教於樂的聚焦山西藥茶科普大講堂在太原喜善匯文藝社舉行。來自文化、藝術、品牌等領域的專家、學者與相關政府單位負責人、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新時代新形勢下山西藥茶產業發展大計。在研討、推介、互動、交流之餘,本次活動還重點剖析了「文化+」賦能藥茶產業的全新意義,通過不同形式、方式的解讀、展示,為山西藥茶與外部對話尋找更加多元的個性表達。特別是,活動現場以山西藥茶為素材的相聲表演大受歡迎,正是佐證了這一點。當沁人心脾的山西藥茶與中國傳統的相聲、說唱等藝術相結合時,山西藥茶伴著那些閃閃發光的記憶、故事和符號,走進了每一位觀眾的心裡。講好山西藥茶故事,成為山西藥茶產業發展的另一種表達。
布局消費領域 拓寬銷售渠道
公司積極布局線上線下銷售渠道,深入開展線上平臺合作,持續擴大銷售規模,構建「以門店終端、線上 平臺為核心」的全渠道銷售網絡,形成「不斷接近終端、隨時提供服務」的銷售渠道布局,促使公司產品 研發優勢不斷釋放,供應鏈管理優勢不斷增強,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真正成為藥茶行業的主力軍,逐步實現業務收入穩步增長。
線下銷售採取「提升品牌形象及知名度」及「加強終端優勢」的經營戰略,通過直營門店提升品牌形象及知名度,結合無人超市、鋪設自助購物機提高市場佔有率,不斷優化及加快線下終端布局,實現迅速擴張。實現了從核心商圈到社區門店的多層次覆蓋。今年6月7日,山西藥茶首家專營店--宋家溝沙棘藥茶專營店落戶省城重點商圈東方紅佰創生活館,這一舉措是山西宋家溝功能食品有限公司完成藥茶研發、種植、生產、加工、營銷全鏈條布局的關鍵步驟,也為山西藥茶產業的發展壯大提供了多元化的新模式、新經驗。
線上平臺堅持「平臺電商+社交電商+自營APP」的多線布局的發展策略,擁有包括天貓旗艦店、天貓超市、京東 旗艦店、京東自營、在內的多家平臺銷售渠道,線上線下媒介等多種形式開展宣傳活動,提升品牌影響力。電商領域通過直播電商、C2C平臺、 B2C平臺、 B2B全國性知名平臺機構 即時通訊 、支付系統,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打 破地域限制,贏得更大發展空間。
深耕扶貧產業 助力脫貧攻堅
行程萬裡,不忘初心。在企業發展壯大的同時,山西宋家溝功能食品有限公司緊緊圍繞把沙棘等資源優勢轉變為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經濟優勢,公司因地制宜、積極探索,走出了「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生態扶貧之路。
一是企社合作打造綠色「金山銀山」。採取企業帶動生產基地、生產基地連結合作社、合作社帶動貧困戶的產業化開發模式,公司在改造13萬畝野生沙棘的基礎上,與15個合作社合作,帶動550戶貧困戶在全縣建設2.3萬畝沙棘原料種植基地。截止2020年9月,生產基地累計收購沙棘果800噸、沙棘葉120噸。「種植沙棘—改善生態—發展產業—農民增收」的良性發展循環產業鏈全面建成。
二是多元用工拓展群眾增收「源頭活水」。公司堅持生產與帶貧相結合,建立了以行政村為基礎的貧困戶幫扶社群,以企業用工、採摘用工、沙棘林改造用工、政策培訓等措施,擴大貧困戶增收「輻射面」。兩年來,公司累計用工4000餘人次改造野生沙棘林,人均年增收9000元。聘用18名貧困群眾管理沙棘原料基地,人均月收入1500元。每年約有3000餘名貧困戶參與原料採摘,人均年收入1.5萬元。
三是金融扶持實現穩定帶貧「利益聯結」。為了解決好全縣沙棘加工企業融資難題,同時帶動農戶穩定增收,兩年多來,岢嵐縣委、政府通過「扶貧周轉金」模式為宋家溝功能食品有限公司注入運營資金2150萬元,通過協議分紅方式帶動3300名建檔立卡貧困戶穩定增收,從而讓農民特別是貧困戶獲得穩定收入,有效地發揮了企業和市場資源配置的優勢作用。
四是企旅融合創新新時代扶貧「轉型之路」。結合全省全域旅遊發展機遇,公司大力推動企旅融合發展,助力全縣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公司流轉2000畝土地作為遊客沙棘基地參觀林,並聘用貧困戶子女做導遊。先後與18家國內旅行社及公司籤訂合作協議,同時與當地企業成立聯合組織,以宋家溝3A景區作為支點,協同周邊宋長城景區、蘆芽山景區及毛主席紀念館、岢嵐古城,集中打造精品旅遊線路,預計年可吸引遊客5萬人次,帶動當地旅遊收入8000萬元。此外公司結合5G直播發展機遇,與政府共同合作,宣傳岢嵐、推薦岢嵐農副產品,今年累計開展七場直播帶貨,共計導流160萬人次,累計銷售收入110萬元。
蓄勢勃發勁力足 乘風破浪正當時
山西宋家溝功能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豔峰表示,下一步將通過成立藥茶現代化研究中心,針對沙棘藥茶開展營養價值研究、成分提取、製作工藝研發、標準化制定等研發工作,最後形成以「宋家溝」為核心品牌的藥茶全系產品以及門店現供應藥茶的原料生產。同時聯合實力雄厚的科技開發公司,結合阿里巴巴雲數據、百度雲數據搭建功能強大的數據中心和移動端APP,為飲茶客戶提供科學、詳實的營養數據成分。並積極海外擴張、資本融資、股權上市,實現山西藥茶的百億企業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