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香港,和內地的Lady M有什麼不同

2021-02-16 螢光森林

Youth ends when egotism does; maturity begins when one lives for others.


當一個人不再以自我為中心的時候,青春結束了;當一個人為別人而活時,他開始成熟了。


——赫爾曼·黑塞《蓋特露德》

- 香港 -

第一次吃lady m是好幾年前在香港的海港城。那個時候就大排長龍,就是沒有內地那麼誇張了,也沒有黃牛。

大概排了一個小時排到了,不知道是不是餓的緣故,入口真是驚豔,哪怕是60多港幣一塊的價格我都覺得值了。原味千層的餅皮是有少少焦味,有韌性,奶油微微甜,絲滑又不膩。要不是怕顯得太不秀氣了一個人真的可以吃掉兩塊。

香港這次對lady m留下了極好的印象,所以lady m在內地開之前能炒的那麼火不是沒有原因的,大概很多人跟我一樣有在海港城吃過,所以期待值自然高。

open rice上的口味挑剔的香港人對lady m的評價也有挺多贊的,如果不想排隊,據說中環ifc那家人會比較少,銅鑼灣,沙田和香港機場也開了新的分店。

原本伯爵茶千層和玫瑰奶茶是香港限定款,內地開的時候也同步過來了,現在香港獨家款式好像是焦糖海鹽千層。但是個人覺得口味最好的還是原味和抹茶。

- 新加坡-

新加坡的lady m有兩家,一家在距離魚尾獅大概200米的地方,一家在烏節路購物街。

我去的是魚尾獅那家,去之前還在想如果人很多要不要浪費時間排隊,結果去了發現這個想法根本是多餘的因為店裡根本沒有什麼人,新加坡人可能不太熱衷於follow這種潮流,或許lady m在他們那邊並不算是網紅吧。

店裡大概就七八個位子,熱門商品都有,但是每天的量是一定的,去晚了可能會賣完,口味一樣好,一口氣可以吃掉一塊。千層是9新幣一塊,再加17%稅費。

菜單裡的飲料也有地區限定款,看到了熟悉的lime juice。原本只有烏節路那家店售賣新加坡限定款,巧克力味的千層,之後發現香港的菜單裡也有了。

- 上海/杭州 -

上海和杭州的lady m目前是內地唯二兩家。開之前超期待的,畢竟在國外吃的兩次,都好吃到爆炸。

上海的國金早上十點半過去,妥妥的不需要排隊,還有空的堂食桌子好幾個。點的當然是招牌千層了,但是吃了以後說真的有點失望,原味的勉強及格,copy到了一點形神,但是抹茶味的實在不正宗,甜度沒有控制好,抹茶的精髓就在於茶的微苦,這塊抹茶千層就只有甜沒有苦,跟普通的一杯抹茶拿鐵沒有區別,突然想到似乎在某篇公號裡看到過說國內的抹茶粉原料似乎跟國外的不是一個地方採購的。

又加了一塊玫瑰千層,頂上的一層玫瑰醬就是挺人工的添加劑味道,顏值是合格了可是味道真的,都沒有想吃完的欲望。至於飲料,內地的菜單只有花茶比較多,咖啡就只有三款?

杭州這家比上海的還要失望,已經不是甜度沒有掌握好的問題了,吃了半塊就吃不下去了,難道他們是為了照顧江浙人的偏甜口味有做過調整?店裡還挺大陣仗的在外面做了排隊的圍欄,店鋪布置各種鮮花等等,是不是該花多點心思在產品本身上?總之不想再去第二次了。去看了一下點評,我果然不是一個人。

以上僅屬個人觀點,每次吃間隔時間較長,無法做精確對比。希望下次有機會去紐約吃一次。

相關焦點

  • 內地對香港意味著什麼?
    不過用很大的篇幅展示這部分數據有贅述之嫌,因為事實上全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對中國工業品的需求和購買力都是很強勁的。儘管近些年來隨著環保、勞工保護等法規不斷完善,以及中國工人的生活水平上升、訴求增多,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有所下滑,但中國製造的產業鏈成熟程度仍然是當今世界少有的。香港大量從中國內地進口工業品並不足為奇。所以我們打算換一個角度,從香港本身的需求出發。
  • 香港婚姻法與內地有何不同?
    本文就帶領各位讀者,快速瀏覽內地與香港婚姻制度差異,做到心中有數。婚姻法律制度,一直是大家關注香港和大陸的一個重要問題,但是大家可能還並不了解香港婚姻制度,以及一些常見問題。香港的婚姻法中,沒有「夫妻共同財產制」這一條!那麼香港婚姻法與國內有什麼不同呢?
  • 新加坡香港「雙城記」 瑜亮情結下的香港悲哀
    而香港許多「富二代」和「富三代」們雖然都在世界級的頂尖學府求學,學有所精,本應在多個領域有所建樹,但是大部分精英分子都只會在最容易賺錢的物業發展商打主意,除了地產之外,他們什麼都不敢嘗試。結果導致時至今日,香港仍過度依賴金融業及旅遊業兩大傳統支柱型產業,造成財富分配嚴重不均,引發民怨。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 香港女生與內地女生有何不同?
    我和大家一樣,作為一枚準港漂,對香港社會的林林總總充滿了好奇。我決定寫一個「真實的香港」系列,記錄我對香港這片土地的每一個疑問,試圖去尋求答案,揭開她的神秘面紗。箇中偏頗,請見諒~作為女生,我首先關心的當然是最直觀的問題:香港的女生有什麼特質?與我們有何不同?我們都聽說過「港女」,然而這可能並不是一個友好的稱謂,特指那些高冷、拜金的香港女生,聽起來好大一股火藥味。
  • 香港人吃火鍋與內地有什麼不同
    粵語裡打邊爐是指吃火鍋,不知怎的,近年來香港人的口味越來越有接受能力,連帶火鍋也引進國際化的口味,甜的辣的百花齊放,讓小編帶你走一圈香港特色火鍋店。港式火鍋廣東口味一直推崇清淡為主,火鍋通常都是以清湯、芫茜皮蛋作湯底,配上時令海鮮,鮮味十足。年青人近來卻漸漸愛上另一種吃法:粥底火鍋。
  • 30年來,有兩位新加坡男星,憑藉武俠劇橫掃內地娛樂圈!
    曾經有一段時間,內地的青少年瘋狂崇拜日韓明星,受到了廣大網友的口誅筆伐。回頭望去,驀然發現,原來在八九十年代,無意中的我們,原來也曾經哈過新加坡的明星。最近十年來,已經很少見到新加坡的電視劇了,可是在30年前,很有一些新加坡的明星,以及新加坡的電視劇在內地大行其道。其影響力,絕對不亞於後來居上的日韓文化。
  • 新加坡藝人評各地拍戲文化:大陸劇組很有禮貌,香港導演愛罵髒話
    自2010年之後,中國內地完全成為華語娛樂圈的中心,吸引了不少港澳臺地區乃至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藝人北上發展 ,他們也體會到不一樣的娛樂圈生態。近日,有新加坡演員在當地媒體發文列舉各地拍戲文化的不同,大讚中國內地對於演員比較尊重。
  • 新加坡藝人評各地拍戲文化:大陸劇組很有禮貌,香港導演愛罵髒話
    自2010年之後,中國內地完全成為華語娛樂圈的中心,吸引了不少港澳臺地區乃至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藝人北上發展 ,他們也體會到不一樣的娛樂圈生態。近日,有新加坡演員在當地媒體發文列舉各地拍戲文化的不同,大讚中國內地對於演員比較尊重。
  • 香港美食經典之Lady M(圖文版)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俘獲無數少女心靈的來自美國的Lady MLady M可以說是近些年風靡全球的網紅甜品,特別是它的千層蛋糕,掀起了內地一股股甜品風潮。聽說,居住在溫哥華的人甚至要從美國託人帶過去,我在香港機場更是目睹了一輛埃爾法後面有整整兩隻Lady M。那麼到底是什麼讓人們為之著迷呢?1.顏值朱古力棋盤蛋糕伯爵茶千層蛋糕
  • 新加坡給臺灣運軍火,結果在香港被扣下了……
    香港,一個「星光」燦爛的夜晚。所言何事?是今天外交部例行發布會上記者的一個問題:「香港海關昨天查扣了1艘從臺灣開往新加坡的貨船,船上載有裝甲車。新加坡和臺灣長期保持軍事關係。香港海關此舉是否根據內地授意?中方是否以此表達對新加坡同臺灣保持軍事關係的不滿?」
  • 內地電影有了錢、人、故事,香港怎麼辦?
    賈樟柯對藝術電影的這份自信,背後除了電影自身的藝術品質外,不斷擴容的內地市場也是重要原因。滑出黃金時代的香港導演,則更謹慎、更務實。「東方好萊塢已經不再。」香港電影發展局秘書長馮永說,黃金時代失落,2005年,香港電影人北上,漸漸又感到迷失:究竟應該拍內地片,還是自己的香港片?再往後,內地電影越發成熟,不但有錢,也不再需要香港的人才和故事。
  • 揭秘|我們暗訪了香港屈臣氏 發現和內地屈臣氏的10大不同
    2015年8月11日,屈臣氏全球第12000家店在香港銅鑼灣恩平道開業了。新開業的旗艦店樓高三層,面積超過800平方米,是屈臣氏在香港面積最大的店鋪,大約也是屈臣氏在中國地區面積最大的店鋪。 從一家小藥房發展至今,屈臣氏的經營模式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品觀君已經為大家解析過不少內地屈臣氏的秘密。
  • 香港人用 iPhone,跟我們到底有什麼不同
    相信大家已經在網上看到過非常多關於香港問題的分析,作為一名經常去香港旅遊購物的果粉,自認為還算是半個香港通。最近我註冊了一個香港的 Apple ID 然後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現象,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下香港人他們用 iPhone 跟我們到底有什麼不同。
  • 來聽聽這個UCLA畢業的微胖男老闆,聊一聊網紅鼻祖Lady M的誕生
    我介紹我們想辦的吃貨美食盛典這個論壇,說會有很多UCLA還有USC的學生慕名而來,聽聽你的故事。他欣然答應。如果你還沒有那麼了解Lady M也許你看完👇 你會更感興趣無論是紐約、洛杉磯、香港和臺北Lady M可謂是 一名合格裝逼吃貨的
  • 註冊香港公司和新加坡公司的區別與對比
    三、股東、董事的要求 香港:股東、董事沒有國籍限制和要求(但為了能去銀行開到帳號,敏感地區或者國家的人不建議擔任股東或者董事),年滿18周歲以上;至少一位股東和董事,董事和股東可以同時是一個人。 新加坡:至少一個人,不限制國籍。
  • 脫胎於港劇,各有千秋,內地觀眾的美好記憶——小記新加坡連續劇
    新加坡連續劇融合了港劇和臺劇的特點,劇情緊湊、高潮迭起、對人物細膩深入的刻畫,戲劇效果十足,別有一番獨特韻味,深得內地觀眾的鐘愛。深入了解新加坡連續劇包含的內容,有描寫親情與家長裡短的家庭劇,有勾心鬥角、爭權奪利、展現商場風雲變幻和人性善惡的商戰劇,也有俠骨柔情、快意恩仇的武俠劇。每個類型都呈現出清晰的脈絡和獨特的韻味,也都湧現出不少有代表性的作品,新加坡連續劇底蘊深厚、內涵豐富由此可見一斑。
  • 香港何去何從?一個新加坡人的幾點建議
    容許親西方媒體和政客,可以在香港見證一國兩制的進行情況,不必為香港的前途擔心,或有機會說三道四。以此暖和彼此的對立。因為新加坡和香港都是原英國殖民地,為什新加坡的能夠風調雨順,沒有發生香港式反政府暴動?把它做為借鏡,探討問題所在——為什麼新加坡能而香港不能?
  • 香港、臺灣和內地女生如此不同,為什麼這一點如此相同?
    張栢芝在香港女星裡算不上氣質凌厲,但是放這種劇裡就看起來是精明人突然被豬油蒙了心,尤其是她在鏡頭裡依然很美很有港女的底色,卻要去演隱忍鬥小三這樣的狗血劇情,長相氣質和劇情完全不搭。
  • 香港電影和內地電影間有著何種發展脈絡?
    而《順流與逆流:重寫香港電影史》就想把不同的學術資源整合起來,讓不同的觀點之間形成對話關係,共同推進對香港電影史的研究。 因此,《順流與逆流:重寫香港電影史》有著跨學科(有些文章會涉及戲曲、文學)和跨地區(不僅關注香港,也會關注同一時期中國內地和中國臺灣的電影,或海外電影對香港電影的影響)的特點,並在此基礎上填補香港電影史的某些空白。
  • 看看香港人怎樣過年,和內地有什麼不一樣?
    突然襲來的寒潮沒能阻擋住香港漸濃的年味。臨近春節,喜慶的中國紅逐漸佔據了香港街頭大小店面的顯眼位置,人們紛紛上街採買年貨。在銅鑼灣的一家雜貨店裡,前來買年飾的老陳,手裡拿著剛剛挑好的大大小小的「福」字貼。他說,除了張貼在自己家中,還準備餘下一些送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