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樣東西》如果你本身不快樂,消費是給不了你快樂的

2020-10-12 尹子

什麼是快樂?快樂來自哪裡?

是不是擁有的越多,你擁有的快樂就越多?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社會變成了消費社會,似乎你花錢越多,擁有的東西越多,你就越有價值。但是你真的快樂嗎?每天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搶購那些所謂的限量商品——甚至你從來沒有用過,沒有打開過。但是追逐就是由此開始了,你以為你從得到中,從消費中獲取了快樂,但其實並沒有,如果你本身不快樂, 消費並不能帶給你快樂,你失去的那些東西也不會回來,比如,友情,愛情,親情……因為你根本沒有關注這些。

如果某一天,你真的一無所謂,那麼你真正所需要的是什麼?

不過是一身保暖的衣服,還有一些食物……這些其實花不了多少錢?不是麼?那為什麼不停下來,享受陽光,森林……世間還有很多美好是金錢之外的,消費之外的。

相關焦點

  • 《一百樣東西》一百樣東西
    觀後感《100樣東西》🙉 聽了龍龍的分享,去看了這部電影。劇情沒有很大起大落,講述的是一個特別精緻的人,還有另外一個購物狂,和一個追求極致時髦,不惜撒謊騙錢買各種奢侈品的女孩,他們一起相遇,經歷過一些事情,然後明白了什麼是快樂的真正意義。
  • 如果你不快樂,請打開這篇
    曾有人做過一項調查,即使是非常有錢的人,比如最富有的100個人:儘管他們擁有超多的錢,可以買很多自己既不需要,也不在意的東西,但幸福感也僅僅比平均水平高一點而已。為什麼會這樣?這篇文章,給我們的「不快樂」,找出了原因。01.我們無法獲得長久的快樂,即使是暴富也不行。
  • 一人女人對你動情了,往往主動給你四樣東西,最後一樣令人快樂
    反之,一個女人對一個男人動情了,情況往往大不一樣,她常常會「瞎」了眼兒,不考慮一切,急火火地把一切交給男人。一般情況下,女人對男人動情了,往往會給男人四樣東西,最後一樣東西最令人快樂。一個女人與你相處在一起時,她的手機不僅隨意放著,而且,還告訴你她手機的密碼。當你隨手拿來翻看,她不在意,不緊張更不阻止。這說明,於她的個人情感生活來說,其他異性是沒有的了,不僅手機裡只有你,更令你欣慰的是,她心中也只有你了啊!說句實在話,哪個女人不懷春?當然個個女人都渴望美好愛情!
  • 《謝謝你離開我》:如果不快樂,那麼又怎麼會幸福
    可是,我說,這個女人真正不懂愛惜的是自己,自負卻不自愛。她擁有財富和事業,本來可以讓自己這一生過得很好。 卻把自己的人生浪費在別人身上,證明男人是否都是負心漢,難道是為了證明當初不是自己瞎了眼,找到的那個人是個見異思遷的傢伙,而是所有男人都那個樣。
  • 《謝謝你離開我》:如果不快樂,那麼又怎麼會幸福
    張小嫻出生於60年代,現在已經有50歲了吧,讀她的文字,你感覺不出她的年齡,見不到她的人,但仿佛看到一朵一直盛開在春天裡的花,有許多可以恣意的青春,在春天裡成長,也在春天裡結果。這是個把愛情看得很通透的女人,一直沒有結婚,她說過,只有想要一個孩子了,才會想結婚。她有愛她的人和她愛的人,很幸福,也喜歡用文字訴說如何在愛情裡得到更多的快樂。
  • 一百條快樂
    嗐,本來想好好的寫第一百條。拖拖拉拉到了現在刪刪改改的也仍舊寫不出個頭緒來,想著說說2020所有的快樂吧,零零總總的也是沒什麼快樂可言。
  • 讓女人對你「戀戀不忘」的方式:給她「三樣東西」
    其實如果真的愛上一個人,還真會對他「戀戀不忘」,特別是那種同樣深愛著自己的男人。想讓一個女人對自己「戀戀不忘」真的不難做到。一個女人,如果你讓她感受到你足夠的愛,她就不會輕易的離開你。所以,在愛情裡,如果你想要一個女人對你死心塌地,那麼你就應該給她足夠的安全感,讓她覺得和你在一起有未來;有她足夠的快樂,讓她離不開你;給她想要的未來,讓她永遠只屬於你。女人需要的不過是一份安心與被重視罷了,你要讓她對你「戀戀不忘」,你就應該給她她想要的東西。只有心安了,她才會對你死心塌地。
  • 知乎熱門:為什麼你越活越不快樂?
    比如金錢、名利等各種東西,滿足之後,心上的東西就消逝了,快樂幾分鐘,快樂幾個小時,快樂幾天,直到快樂幾個月,因為你的快樂是建立在心靈之外的基礎上的。其實,真正的快樂是不需要這些東西,不要這些條件,心靈本身就是快樂。你的心,已經不藉助於外部的世界,外部的條件,自己的心中有足夠的智慧,讓你快樂,它像太陽一樣,本身就會發光。
  • 你快不快樂?你到底快不快樂?
    也跟幾個朋友聊了聊關於快樂的話題,你快樂嗎?有個朋友說很久沒體會過快樂的感覺了,一直在工作和孩子之間忙碌,不停地趕時間就是生活的全部。說說我現在的生活,娃一年級,我跟老公自己帶,每天早上我5點起床,上廁所洗漱然後看書或者研究雞娃,6點20開始做飯,7點左右做好(並拍照哈哈),我換好衣服做好出門的準備,7點10分叫娃起床,7點20左右跟娃再見出門,老公跟娃吃飯然後送娃上學後去上班。
  • 【父母課堂】賴佩霞:如果你都不快樂,你的孩子還敢快樂嗎?
    「父母的快樂與不快樂,都會通過言傳身教傳遞給孩子。」
  • 放棄財務100天,德國喜劇《一百樣東西》
    你總是需要這樣或那樣的東西,你已經本末倒置,被你的財產綁架了。 兩人拋棄全部財產100天,一天只能拿回一樣東西,而且不能花錢消費。 如果有人中途放棄,勝利的人把剩下的東西分給在場所有人。
  • 你的快樂,都來自李雪琴的不快樂.
    只能對著她旁邊的同學說:「人家跟你嘮,你就跟人家嘮,以後李雪琴當老闆,你就給她搬磚去。」因為一些原因,2009年,李雪琴家裡發生了重大變故,失去了錢,也失去了爸爸(後來回來了)。從14歲開始,李雪琴就強迫自己以「假面示人」,而傻笑是她最好的面具。
  • 《一百樣東西》物品的價值
    當你什麼都沒有的時候,讓你寫下你最需要的東西,你會寫什麼?「因為購物讓你快樂。」「那不是說明——我本來就不快樂嗎?」其實,真正的快樂,不需要任何物質來滿足吧!當保羅坐在街邊和流浪漢感嘆:「 貧窮是一種美德,這世界太噁心了。」 流浪漢把一個破鐵碗砸到了他頭上。
  • 《一百樣東西》
    炒雞喜歡電影前面的那段臺詞「在曾祖父那個年代,他們只有57件東西祖父祖母那個年代,他們有200件東西我們父母那個年代,他們有650件東西我們,到我們這裡平均有10000件東西哇哦,10000件東西」(有一丟丟刪改比如稱呼什麼的),
  • 總覺得自己不快樂,看了這些,你就明白為什麼不快樂了
    很多人以前在自己貧窮的時候,覺得自己不快樂,但是當自己後來有了金錢地位之後,發現還是不快樂,會覺得自己的曾經是多麼的快樂,現在擁有了曾經沒有的東西,卻變得越來越難過,覺得令自己快樂的事情越來越少,覺得自己的心變得越來越冷漠,不容易敞開心扉,有多少人忘記了真心實意的笑,忘記了開懷大笑的滋味,臉上雖然帶笑,確是僵硬的,並不是發自內心的,已經成為了一種形式而已。
  • 《一百樣東西》:德國版「斷舍離」
    影片簡介:《一百樣東西》弗洛裡安·大衛·菲茨      劇情片 | 106 分鐘    德語,中文字幕Florian David FitzDrama | 106 min   In German, with
  • 你的快樂,都來自李雪琴的不快樂
    可十六七歲的男生好面子,他喜歡你可能是因為面子,他不喜歡你,也可能是因為面子。,咱娘倆相依為命這麼多年了,家裡呢也沒個男人,過年買這些東西,咱倆一點點往上搬,媽老了,搬不動了。」如果這家奶茶是跟她的老闆老謝一起開的,有可能叫「謝謝李」。
  • 張衛健的背後:製造快樂的人,本身是不快樂的
    這位給大家童年帶來很多快樂的人,背後並不是十分快樂。很多的導演、製作人給出他的評價都是「你不像男一號」。說心裡沒有灰心喪氣是不可能的。本來趁著《西遊記》的熱度,事業可以更上一層樓;他卻因為開拍西遊記續集前與TVB談加薪要求,TVB的回覆是:你不演可以換人,加薪酬的事情免談。慘遭雪藏換角。無奈只能選擇開始北漂。
  • 《一百樣東西》關於物質與精神的思考
    第一感受是它想表達的東西滿了一點,談到人們靠虛擬世界、物質佔有填補精神的空洞,談到大數據時代個人隱私的危機,談到極簡主義…本片所述觀點對當下大部分人的確有警醒作用,但就我個人而言有一些不一樣的看法。我也會在沒必要的東西上消費,但並不過度。物質欲望的滿足讓我獲得快樂,那麼既然可以通過物質獲得快樂,填補內心的空洞,何不在適度的範圍內滿足一下自己呢?
  • 累死你的不是工作,而是不快樂的工作
    工作和快樂是二元對立的嗎? 如何在工作中獲得更多幸福感? 這個過程中管理者需要擔任怎樣的角色? 本文中,管理的常識內容合伙人,萊紳通靈創始人沈東軍先生將從個人和管理者兩個角度為你分享一些他的看法,希望能對你有所啟發。 以下,Enjoy: 我經常會問員工一個問題:如果給你們一個選擇,第一是收入多些,但是工作不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