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一條街
文/劉雲霞
鳥鳴在四向六維裡雀躍流轉。
草叢樹木屋宇天空,或細碎私語,或悠然放歌,或長短錯落擊碼傳訊,鳥忘情於自我世界,只聞其聲,未見其蹤,真實又虛幻。就像一兩個時辰前的一個場景,喜怒哀樂是鏤刻在心的,連淚水都是抹一把溼漉漉真實在握的,但它就是夢。
真與幻之間,近時臉貼臉,遙時就是生死天塹。
家屬樓前,綠色大垃圾桶齊刷刷列好隊,舊一日即將清空。
正如夢醒時分的淚痕無法遁回夢裡一樣,日子中的酸甜苦辣也是無法與日倒掉的。星星還掛在空中,就有人魚一般一尾、一尾地向幸福街裡遊,開始調製新一天的滋味。
說的是北街,一個農貿市場。
最早到這裡的,是人力或機動的三輪、四輪車和麵包車。他們從更深的夜海中來——城南有蔬菜水果批發市場。趕個早,圖個新鮮齊全,一天的生意才會有底氣。也著實太早呢,配樣稱量裝車碼貨,一通忙碌,從夜的那頭抵達這頭也才4點左右的光景。
一群趕日子的人。趕著趕著,就趕出了一條街獨有的生物鐘。
街兩邊臺地上,一溜鋪開著藍頂的彩鋼棚,棚下方陣般間隔著水泥或木製的貨臺,也是藍色的。兩柱之間一個攤位,一個或兩三個攤位對應一個經營戶。幸福街的日子就由這一簇簇藍色浪花似的攤位上騰起或者退潮,日復一日。
攤位是立體多層次的。固定貨臺輔以一周見縫插針放著的車、框、箱或席地的墊布,上面依序放了紅白黃綠、大小長短的果蔬貨品;一層層鋪好,再一層層瘦著身,棚下空了,二維碼裡爆了,一天的日子也就收官了。一天天收放著日子,也收放著心情,攤位上見乾坤,見日月,相比起來,家倒成了臨時客棧。
這會兒卻不急。趕街的人大都還在北京時間裡睡著。在鋪好的貨上罩了布,或者夫妻、父子互相替換著,走到街頭,吃點東西,侃會大山,在一條街真正醒來之前,他們可以奢侈地夢遊一下自我,直到一點點被晝包圍。
食攤排在街頭。藍棚下拴著一個個紅底黃字的標牌,每個標牌下對應一個無名的「老字號」,都是密麻麻琳琅滿目:
小籠包,水煎包,油酥餅,蔥花餅,油條;
米皮,涼麵,米線,炒麵;
米粥,蛋湯,豆腐腦,餛飩,油茶,胡辣湯……
幹的、湯的,鏊上滋滋響著,機子裡咕咕冒著,鍋裡金黃銀白玉綠蒸騰著,甜辣香鹹,繚亂著人的味覺,喚醒著人的食慾,一條街的煙火氣由此開啟。
這些餐攤,還有遠遠近近的豆腐、糕點、炒貨、蒸煮品等,都是從黑夜出發,黎明前抵達;對他們來說,黑夜與白晝互為前後方,就像鏊上烙著的餅,兩面焦黃才成一個完整的美味。晝夜流轉中,沒有一個細節是可以蒙太奇略過的,腳下為此倒少了落空或走虛。
毛白楊夾道。楊絮像夜遊蟲,白茸茸零落一地,三兩個環衛工寂寂地掃著,刷、刷聲如蟲聲囈語。
環衛工總是走在生活的背面,若無旁白,沒人能聽見他們的聲音。在早起的幸福街上,他們桔黃色的身影遊動在人物稀疏的場景中,從每一片地面到每一個攤位,掃過、轉過,然後一輛三輪牽著夜幕悄然滑出畫面,像一場大劇的劇務和引子。
太陽緩緩出山。忽而在樓間樹隙跳,忽而坐在枝杈、牆頭上,拿了一面銅鏡亂照,把一臉壞笑潑在望它的人的臉上、身上。
太陽總是日日少年著。幸福街半明半暗地沐在太陽的水彩裡,也天天青春著。
黑黢黢鋪在地面的夜帶著一身水氣一點點褪了去;越來越多的聲音向幸福街聚攏,又此起彼伏地散開:
棒子便宜了,紅薯又面又甜;
J縣甜梨可甜裡;
新出爐的糕點,先嘗後買……
都是各自的鄉土味,帶土味的都是受歡迎的。只是喇叭替代了人聲,機器濾去了土氣,一切都進入快捷模式。
越來越多的遊動攤傘花般綴滿了兩岸。
遊攤多來自人家或自家的地裡、院裡。遊動的半是耄耋老者。一輛小三輪遊來,一個板凳坐下,一天的時光即刻錨定。比之老屋門前曬日頭的情形,自然是另一種節奏:呼人喊客,約秤,算帳,裝袋,手腦磨礪得十分敏捷,尤其是算帳,精準快勝過慢半拍拿出來的年輕手機。這是常駐場上的老手。偶爾試水的,一般是插在人家的攤位空隙,借著一份同情或友情互助立足。車鬥、荊框、地上,應季變換著埝菁、白蒿、苜蓿、香椿、槐花、榆錢,賣得是天然與野生,圖得是自給無本錢。抵達幸福街時,往往仍有露珠亮在上面。一把把、一堆堆小心翼翼地捋順、擺齊了,像安撫早醒的孩子,又像怕驚走夜的安寧;一邊怯裡帶笑地迎著客,一邊緊著解釋:趕幾個花銷錢,動不了了手頭不空。也有姜太公式的,不愛串門不打麻將,坐在這兒只為釣一份熱鬧。
河道漸漸喧譁。步行的、自行車、摩託車、雙三輪車,趕街的人,花花綠綠摩肩接踵如魚逐浪飛。
都是在三餐四時、一家老少的吃穿用度裡忙,河裡流的、岸上鋪的,互文頂真著一個場景裡的兩種心緒。
農貿落戶在幸福街,只是底色;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全部湊齊了才是完整的幸福滋味。撥開擁擠喧鬧的頭層浪,後面店鋪裡,二茬攤位上,衣服、玩具、超市、理髮、製衣、修車補胎、日雜百貨應有盡有;晝去夜臨,側枝裡還有夜市一條街。日子像流水,潺湲不絕地在幸福街上流。
街頭餅子攤面向街外,像街北的排首領隊。攤主原是榮居特殊工種的一名瓦工,國企改革,出門入市,一門手藝走天下;走著走著,他指著不遠處林立的高樓:看見沒,現在建築都是框架、澆鑄,瓦工淘汰了。自此,瓦工變廚工,刀具變面案,一個餅子攤,街頭幾平米的方寸之地成了他的全部世界:和面擀餅上鍋出鍋加煤掏灰,動作單調而豐富,心緒單一而繁雜;路上熙攘的人來車往全在視野,又全然無視。
每個人身後都有一個家庭喜怒哀樂的心電圖。在幸福街轉攤,就像在沒有圍牆的一個個人家串門兒。每家都在忙不迭地壘屋、蓋廈,土屋、瓦房、高樓、別墅,精神的、物質的,心浪逐著生意高,各家有各家的函數曲線。
人遊走於方寸之地,天天馬不停蹄,日日又原地踏步;手握一張具象的筆,又無時不走在數字的刻度上。畫了月亮畫太陽,每幅畫看似都是日升月落一個面孔,沒想到,一溜排開竟是數年、十數年的光景。青春變白頭,竟好似一夜之間。
在意識到人的變化時,有人驚訝地發現,幸福街也在奔跑著變身。街角琅琅的書聲不知何時沒了聲息,空中繚繞的草藥味也在不覺間隨風而逝。一片片荒地上,機器在隆隆地除舊布新。一重重新長上來,又有新的新蓋上去,將原有的新板結成舊。
從莊稼地到繁華鬧市,幸福街源於兩大國字號企業的植入。人隨業增,業助人繁。學校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到職教,家屬區從舊區到新區,幸福街像應激河道,為兩岸輸送著給養,也被兩岸灌溉著。
岸上的、趕街的人波來浪去。人們趕著日月,趕著四季。只覺得日子如春風綠原一茬茬葳蕤,未曾想金牌企業會瘦身、轉軌甚至洗牌;更未去想,幸福街和人一樣,也一直在新陳代謝,新生或者老去。
北街在脫繭蛻變,南街更在嗖嗖拔節。
從北街向南街走,不息的川流從狹窄陡深的河道,豁然開朗於一片開闊的谷地。
街旁,一個公園連著一個廣場。這大片的開闊地,原也和農時節氣系在一起的,秋霜冬雪十裡寥廓一片寂寂;突然間好似一聲春雷,萬籟驚蟄,一座城市的熱鬧紛紛登場,所有蜷縮的情緒都在這裡舒展釋放。
廣場中央立著城市古裝石軀的祖先,像從幾千年歲月深海裡浮出來的艄公。城市瞬間有了景深和方向,但終是與指點江山的祖先隔空而行、相視不相識的;幕開幕合,只是祖先名義下,一幕幕新版古裝情景劇。歲月長廊裡於是一直行走著貼近中的遠離。
公園這一端,是城市的慢進式。一簇、一叢的人作物般在城市的綠肺裡吐故納新。
節奏自然是極緩的,快只是緩的高潮,是緩掩不住的激情賁張。人從鋼筋水泥的箍束中溜出來,把自己葦葉般浮於這舒緩之上,一根繃緊的弦似又水聲淙淙了。許多人是從百無所賴的空曠中逐風而來的,只為在慢進中找到一個錨點,錨住不知所往的時光。形單影隻飄如落葉,從眾最能提升噸位避免被時光吹走。打牌、唱歌、跳舞、唱戲,人擁著我,我簇著人,人與我,我與物就都在時光中了。
人都知道時光是最貴的。時光聚在這裡,周圍立即有參天的樓叢雨後春筍般長起來。夜間樓體霓虹閃爍,流光溢彩,光與影魔幻著一座城市的地標。
金屬撞擊聲不絕於耳。咣噹噹雷音嫋嫋滾過家屬樓的上空,讓人疑心一座城市正以一條街為防進行一場太空激戰;甚至忽略了這原是它們在拔節或奔跑。城市長在天地間,體量不斷增大;花草樹木從城市縫隙擠出來,遙遞著生物與根、與土地的情意。
大眾表情坦陳於時光腹地,個體私語氤氳在一周的童話小屋。
相對於北街的五味人生,這裡有另一種內容的菜單:
書畫院、俱樂部、知音琴箏、美術長廊、藝術培訓、茶吧酒肆;
養生堂、美容廳、醫學整形、健康中心;
好倫哥、韓國料理、炸雞漢堡、日本壽司;
海外置業、環球旅遊……
都是更高、更遠、振翅欲飛的元素。
名字也別致:時間集,時光慢遞。讓人瞟一眼神思就往三體、《三體》裡飛。燈紅酒綠、水箏山瀑中走進去,更是踩了一根幽秘而浪漫的弦,恍兮惚兮,躡足屏息唯恐驚了天人。
幸福街南北,一邊似陀螺,一邊如落葉;一邊絲竹潺湲,一邊車喧人鬧。
人轉場於兩邊,像在不同時空穿越。
街北一海碗老崔炒麵,一通吸吸溜溜,是直通胃的方向;街南一杯下午茶,細品慢呷,都是在與時間對詩。
去街北,盡可以素顏蓬頭趿拉鞋,一身煙火氣;入街南,縱一腔草莽,舉手投足也要拿捏出幾分腹詩氣華的範兒。
人以兩張面孔、兩種心境會見著幸福。快馬加鞭時錯過的風景,總要在適當的時候悠了步子儘量覓回;飢不擇食時野草般生發的日子,總想換個場景重消化再布陣。幸福在時光的推拉門間閃進閃出,若即若離。
幸福街之名起因於何,眾說不一。一條街和一個人一樣,名字之初,都有一個熱騰騰的場景和希望,時間長了,只剩一個符號,指向某個方位或某個具象;到終了,名字成風,具象成灰,一切回歸時光本初。
有人說,幸福街之幸福,是因為街頭有個幸福院,託住了許多終於走不動的人生。但許多人不以為然。那些遠遠近近匯到幸福街的老者,寧願隨市井煙火明滅,也少有人推門而入天天路過的幸福院。
哪裡是幸福的站點和彼岸,不同的腳力,不同的思考,有不同的抵達。
一對婆媳組合從嘈雜的聲音裡穿過。她們總是在華燈初上,樂聲四起時,逆著幸福院的方向,走向街南熱鬧處。一輛背靠背的兩座電動車,媳在前蹬車看路,婆在後觀景看人;六旬、八旬兩段不齊整的暮年疊合於輕柔的晚風中。到站後,媳在人群之末跳著舞,婆在媳旁助陣似地伸伸胳膊踢踢腿,或者一起到附近的水池邊、林蔭道上坐坐走走;然後,依舊是互相依靠的剪影,像一幅夢境託著的主題宣傳畫,飄然駛過幸福街,光影般融入明明滅滅的萬家燈火中。
添加主編微信號:13268578127 zxy02060520
神州文學編委會
文學顧問: 張錯 李自國 周倫佑 張芷美 楊牧
總編: 李輝
常務副總編:李彤 岑青
主編:李廷賀
執行主編:冷瞳
常務副主編: 李曉玲 雲小九 嚴軍 王春慧
文學副主編:夏早 月窗 靳玲 青桐 鄧麟 韓峰
編委: 高紅 燕薇 王少石 葉志芳 伍芸秀 孫弦 山嵐 李小歡 曹永慧 劉豔軍 許小良 蒙瓏 楔子 梁愛琴 段靖 李玥
神州文學投稿郵箱:
綜合類:shenzhouwxtg@163.com
詩歌類:szwxshige@163.com
散文類:szwxsanwen@163.com
小說類:szwxxiaoshuo@163.com
在線投稿地址:微信搜索szwxyscm企業服務號
神州文學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