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部中外佳片展映,330.89億元人民幣的市場籤約金額,高峰論壇的前沿理念……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成功地履踐了「十年之約」,在全球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的時候,率先吹響了中國電影復興的號角,為人們奉上了一場精彩的電影盛會。
8月29日,為期8天的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圓滿落幕,但它也是另一段夢途的起始,從這一天起,人們期待的是明年的「再相聚」,是下一個十年不見不散的承諾,是遼闊遠方的更多奇蹟。
當北京遇上電影節;當影迷與心愛的電影相逢;當電影人併入了中國蓬勃發展的軌道,北京國際電影節抓住契機,揚帆起航,不僅成為全世界電影大師相互交流的平臺,更成為全世界電影愛好者心目中的觀影聖地,展現出全國影視高地的強大影響力與號召力。經過十年的積累,北京國際電影節煥發了前所未有的蓬勃魅力,正是這種不容忽視的吸引力將影人影迷們凝聚在了一起。電影節期間,很多人都把自己的朋友圈頭像換成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logo,那七彩的風車仿佛就是飛翔的電影夢,而電影,是永不落幕的相聚。
-特別節目——再相聚:懷著夢想再出發-
隨著關曉彤、許魏洲、張雪迎、熊梓淇、伊麗媛用美妙的歌聲唱響電影《綠野仙蹤》的插曲《飛越彩虹》,「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特別節目——再相聚」也精彩開啟。節目分《再相聚•相聚摯愛》《再相聚•相聚2020》《再相聚•相聚未來》三個段落,既勾連起中國電影人勇於「圓夢」的情懷,又記錄了第十屆北影節突破奮進的姿態,展望了中國電影蓬勃向上的未來。
演員鄭愷作為「暢想者」率先登場,發表了他對於北京國際電影節的暢想語:「與其說2020年,我們不斷見證歷史,不如說我們每一天都在體會生命的微小與博大,信任的溫度與廣度...... 包括,電影。隨著那束光源的亮起,生活也會破解暗淡。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如光,點亮了我們的所在。相聚,依然需要保持距離,但你我有知,那其中關於電影的記憶,將我們緊緊相連在一起。」
在第一組「再相聚」——「時光影院」環節中,柏林影后詠梅、著名演員小陶虹與觀眾們相聚在影院場景中,分享自己最喜歡的經典作品,談論電影中的喜怒哀樂,傾訴自己對於電影地久天長的摯愛;作為電影人,詠梅和小陶虹特別向觀眾致以敬意,稱他們是看不見的朋友;也向電影院的放映員、運營人員、保潔人員、消毒人員、檢票員、售貨員致敬,他們都是為了電影而無私地付出愛的人。
在第二組「再相聚」——「圍爐對話」環節,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傅若清和導演唐季禮、陸川來到了「會客廳」,談到了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電影人帶來的衝擊。
三位電影人表示,危機就是轉機,疫情不可避免改變了電影,也團結了電影人,經歷了2020,中國電影人以後將不懼怕任何困難,中國電影一定會擁有美好的未來。陸川說:「疫情之後,電影人的心更齊了,未來電影的質量一定會大幅地提升,這樣才對得起戴著口罩去觀影的觀眾們。」唐季禮也表示,疫情帶來了很多反思,電影人會沉下心來繼續創作。傅若清說:「我們一度失去直面世界的大銀幕,但同時我們也有時間反觀內心的小世界,更聚焦情感的回歸,更渴望心靈的升級。」
第三組「再相聚」——聚首與暢想環節中,很多電影劇組的代表來到了現場進行推介,這些劇組是中國電影積極復工的一個縮影,一部部作品正在緊張拍攝、製作;一些作品已經定檔或即將定檔;中國電影人辛勤創作、勇挑重擔,做到了戲比天大,不負韶華。《極速超越》劇組的導演韓博文、出品人丁晶,製片人王翎霽,主演鄭愷、李昀銳、曹炳琨、張藍心一同登臺,韓博文表示,《極速超越》將以熱血告訴您,只要一直跑下去,終會抵達超越自我的終點線。
動畫電影《姜子牙》的導演程騰、李煒則表示,希望通過我們這代人的努力,讓國風動畫重返巔峰。
電影《一點就到家》的導演許宏宇說:「《一點就到家》中的年輕人像每一個奮鬥的你我,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奪冠》的編劇張冀說:「如果讓我用一個詞去形容這部電影,那就是『力量』。國慶檔看《奪冠》,它會給你力量。」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總導演寧浩,總策劃張一白也來到現場,他們表示,《我和我的家鄉》仍然以小人物的平民視角去表現歷史瞬間和全民記憶,「因為我們知道,無論我們經歷怎樣的災難,走過怎樣的歷史,普通人都是支撐這個國家走下去的力量。」
而整臺節目中穿插的三部短片則再現了人們對於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最美好的記憶。《再相聚•相聚摯愛》重溫了北京線上和線下展映單元的盛況,讓人們看到電影的那束光,如何點亮激情與夢想、映照求索與發現,給這個世界重鑄信心。《2020出發•衝雲破霧+繼續攀登》則記錄了中國電影人砥礪向前、以夢為馬的身影,這其中有影院重啟時影迷和工作人員的興奮之情;有郭秋成、沈丹萍、娜仁花、郭凱敏參與的《大山的兒子》復工拍攝的情景。《再相聚•相聚未來》則播放了北影節論壇視頻的精粹,彰顯了中國電影的合作與創新、堅守與開拓、破界與融合。壓軸登場的是演員姚晨,她與天使童聲合唱團一同帶來歌曲《春暖花開》,同時也向未來發出邀約——第十一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我們再相聚!
-啟動式和兩場特別節目展現電影人情懷-
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於8月22日至29日在北京成功舉辦,雖然經歷了疫情的磨礪與考驗,但本屆北影節更為堅毅與成熟,創造性地運用了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模式,10場主題論壇、4場大師班分享、16節精彩課堂、精彩創投活動,首次集體以雲上形式呈現,打破觀眾線下觸達壁壘,以「雲端」形式讓專業內容與觀眾零距離。「雲上的電影節」消融了時空的阻隔,成為了一個永不落幕的影視盛典,獲得各界的盛讚。
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啟動式,在樸素中更見情懷,讓人能夠靜靜地聆聽電影的心跳。吳京所說的「真正的攀登者喜歡壓力」,張藝謀所說的「有更多的中國故事需要我們繼續講述,有更多的中國故事需要我們講述給世界」,陳道明所說的「不忘我們從事電影的初心」的誠摯話語,更讓中國電影人深受鼓舞。
而北京國際電影節兩場特別節目「夢圓•奮進」和「再相聚」則精彩紛呈,構思巧妙,就像是電影人寫給電影的情書,溫馨感人,餘韻猶存。不僅講述了電影人在創作方面的思考與堅守,還表達了電影人對電影行業日益回暖、再度蓬勃發展的堅定信心,用「再相聚」的美好意向暢想中國電影的希望。
「啟動式」及「夢圓•奮進」特別節目在北京衛視播出後,收視成績優異,分別位列省級衛視全國35城排名第五位、第六位。
此外,組委會打造的「十年•拾光」照片展、與中國電影博物館聯合舉辦十周年特展等主題活動,以感恩之心、自省之心、發展之心,回顧北影節與中國電影、北京城市、影迷群眾的相互依存,回顧十年來中國電影發展的輝煌歷程,見證了北影節十年耕耘的成果。
-北京展映 露天電影成情懷載體-
「北京展映」是北京國際電影節最受歡迎的環節之一,對於影迷來說,「到北京看世界最好的電影」是每一年的殷切期待。
今年的 「北京展映」首次打通線上、電視、影院、露天4個展映渠道。露天展映,24部中外經典老片、優質新片,讓城市民眾重溫臨風而來的電影情懷;公益放映500場,覆蓋懷柔區16個鄉鎮街道。
影院展映板塊,全市19家影院放映,100部影片,400場次的光影饕餮令影迷們深感幸福。全球超過100個城市的網友雲打卡觀看北影節片單電影,輕巧互動助推北影節在年輕受眾中廣泛傳播。
今年的展映活動,300多部中外佳作參展,共設有「官方推薦」「修復經典」「侯麥之約」「電影萬歲」「鏡界」「女性之聲」「華語力量」「環球視野」「IMAX鉅獻」「系列饕餮」「露天放映」「雲上共享」十二個主題單元,新銳佳片、傳世經典,都在各個單元中與觀眾見面,而映後交流環節也很感人,主創和現場的觀眾們誠意對話,氛圍熱烈。
觀眾們對於電影的熱愛也令人動容,8月23日,《天堂電影院》的金逸影城朝悅店1號廳散場時,一位女孩輕輕用口琴吹起影片主題曲,當時正值雨天,匆忙退場的觀眾駐足肅立,聽她吹完整個曲子之後,以掌聲回敬。北影節的搶票速度早已經成為了每年的「小插曲」,其「秒殺」速度堪比「春運」搶票。今年開票僅10分鐘,已經有72%的電影票售罄。
今年的「北京展映」單元首次設置了線上展映環節。愛奇藝作為獨家網絡展映平臺搭建北影節專區,上線250部左右影片,首次一次性上線約50部境內外新片。這在國內電影節是前所未有的大動作。截至8月29日10點,雲上北影節專題總計點擊量1002萬次,總瀏覽量641.5萬人次。全站推廣累計觸達1.1億人次。其中開幕片《春江水暖》 觀看人數過萬,站內飆升榜第1位,熱播榜第4位。
電視展映則在北京衛視、BTV影視和BTV青年三個頻道,循環播放20部中外優秀影片。這既是10部國外影片首次在國內電視臺播放,也是北影節首次開拓電視端展映渠道。
看電影是最「浪漫的事」,此次組委會設置的「露天放映」單元在北京中間影院、南鑼書店、楓花園汽車影院、合景•摩方(北京)購物中心火熱展映了八天。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露天電影在我國逐漸流行,時至今日,它早已不僅是一種簡單的觀影形式,而是幾代人的記憶縮影和情懷載體。借北京國際電影節之機,影迷們在清涼的夜風中欣賞《找樂》《洗澡》《溫蒂妮》《我們是X》等國內外優質佳作,給夏日的夜晚增添了許多歡樂。
-大師班為電影產業注入力量-
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李安電影大師班」在8月25日開講,中國臺灣著名導演、編劇、製片人李安,以視頻連線的形式進行了主題講座「東方表達與數位技術」,並與青年導演、編劇楊子,《春江水暖》導演、編劇顧曉剛以及現場觀眾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李安的話語讓人深受啟發,他說:「新冠疫情雖然對電影產業造成了巨大衝擊,但電影的革命性時代也可能會因此而提前到達,這需要產業內人士共同努力和推動。」
除了李安之外,北京國際電影節大師班還邀請了中國香港導演關錦鵬、奧地利導演傑茜卡•豪絲娜、美國電影協會(MPA)成員公司的資深電影人艾秋興與人們分享他們最真實的職業歷程和最寶貴的人生經驗,並通過多種播出渠道傳遞給影迷們。
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堅持高端定位,廣邀名家大師來京論道,為中國電影的發展出謀劃策。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北京國際電影節大師班不只是智識與經驗的交流,更是一種鼓舞人心的力量的傳遞,它將智慧、勇氣、決心與堅韌注入整個電影產業。
-高端論壇成為電影行業風向標-
在北京國際電影節十周年之際,電影節組委會還特別策劃了十場主題論壇,邀請90位業內領軍人物、知名影人和專家學者發表主題演講,探討電影產業發展,交流話題前沿高端、聲聲奪人,整體熱度、關注度、美譽度、傳播度全面提升。
「十年•如影——北京國際電影節十周年主題論壇」上,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王中磊興奮地宣布,2020年周末票房的全球紀錄是由中國電影誕生的,可見中國電影人韌性十足,在迅速恢復。而陳思誠所說的「作為電影人,應該更宏觀地去思考疫情給整個人類帶來的改變」和陸川導演「希望把內心的感受都反哺到創作中去」的話語,也讓人感受到,中國電影人的不懼困境、不負韶華。
「中外電影合作論壇暨影片創投會」上,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總經理劉春分享他的感受:「中國電影已經到了需要自我變革、自我提升階段」,他透露,中國已與英國、法國、俄羅斯、紐西蘭、日本、印度等22個國家籤署了政府間電影合作攝製協議,自2000年起至2019年底,已完成中外合拍並公映影片244部,在內地票房超過一億元的共有49部,中外合作處於不斷深入的過程中。
「5G時代,電影的發展與變革」論壇上,嘉賓們達成共識,提出在5G時代,電影人要深入分析國內外電影產業發展對電影科技的新需求、新興的視聽技術、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科學技術在電影行業的應用經驗,進而推動新時代中國電影高質量發展,使5G技術助力中國由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
「探尋電影之美高峰論壇」上,《獅子王》導演羅伯•明可夫說:「北京國際電影節是一個結識新朋友,重新見到老朋友的絕佳機會,任何疫情或者說其它的困難都不會阻礙我們之間真誠的友誼和共同的人性。」
此外,「中國電影產業發展高峰論壇」「藝術電影論壇」「國際電影學術論壇」「未來影像發展高峰論壇」也是直擊當下熱點話題,嘉賓們妙語頻出,答疑解惑,北影節已經成為電影行業的觀察者和風向標,為從業者提供了一個思想碰撞、分享新知的交流平臺。
-北京市場碩果纍纍 籤約再創新高-
北京國際電影節搭建的交流平臺對促進影視產業發展、推動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8月28日,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市場籤約儀式在北京廣播電視臺舉行,共有21個重點項目、46家企業在現場籤約,110個項目在北京市場籤約發布,總金額達到330.8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約7%,再次突破紀錄。
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常務副主席杜飛進肯定了北京市場「吸鐵石」的作用,十年間,「北京市場」立足電影產業發展,以「展示、推介、交流、交易」為主題,搭建起「電影要素」「項目創投」和「版權交易」三大平臺,吸引優秀項目參評及眾多商業主體籤約合作,在業界形成強大的聚合力和影響力。北京市場籤約儀式十年來共促進302個重點項目洽商籤約,交易總額累計達1650.28億元。充分證明了業界對平臺的接受和認可。
今年,「北京市場」實現線上展商展示、線上觀片、視頻洽談、雲上交易等多種功能,招商展會推動全球441家電影機構參與。招商展會板塊全部移至線上,在國內電影節中第一家採用3D+VR技術搭建3D全景展示系統,向全球電影機構提供免費展位,為展商、嘉賓提供數位化、智能化、高效率的交流合作體驗。
在項目創投單元,今年徵集到829個項目,較去年增長13%,在長達九個月的項目評審過程中,青年影人們展現出新興力量執著的拼搏風貌和奮鬥精神。知名監製陳國富、柏林影后詠梅以及著名演員、導演、出品人鄧超擔任終審評委,一起聆聽了17個創投項目的現場陳述,並對項目各方面的具體進展進行深入交流,最終,評選出「特別大獎」等六項大獎。
影片推介會則是今年電影市場的一個「重頭戲」,共得到全國38條院線、22家影管公司的積極響應,有57部不同國家與地區的精品佳作共同亮相。國產電影方面,中影、華影攜手多家片方,共推介43部本土品質佳作。其中,分別由張藝謀擔任導演和總監製的懸疑片《懸崖之上》及喜劇片《我和我的家鄉》備受矚目。推介會的海外片單也不乏驚喜,《電力之戰》《鄰裡美好的一天》等多部優秀作品會給中國電影市場注入嶄新而多維的活力。
在行業對話單元,北影節首次在懷柔精品民宿舉辦北京市場行業對話,聚焦 「中國青年導演崛起之路」等熱點話題,為中國電影和世界電影發展注入新動力、新活力。
-勇於破界 升級打造「電影+」-
隨著行業發展和媒介交融,影視的界限正被逐漸打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產業格局正在逐漸形成。為了讓中國電影有更新的認知和更大的包容性,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充分聯合社會力量、市場力量,升級打造「電影+」。北京民族電影展、科技電影單元、北京青年影展、戲曲電影活動、動畫短片單元、青少年科技影像單元、北影節雲講堂、動漫遊戲電影單元等線上線下活動,讓更多人得以破壁參與,暢享其中。
其中,北京國際電影節首次舉辦的遊戲動漫電影單元行業論壇和首屆「遊戲動漫電影單元展」賽事板塊活動展現了影視與電競成功破圈的巨大魅力。
而「科技單元」以「電影,點亮科學之夢」為主題,通過線上展映、科普直播等方式,向公眾展示電影科技發展。
-廣受讚譽 北影節成媒體流量擔當-
作為一年一度的電影盛會,北京國際電影節每年都吸引了眾多國內外媒體競相報導,活動期間,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電影頻道等主要媒體的「兩微一端」針對北影節採取專題式報導;電影頻道7小時融媒體直播,《北京日報》《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新京報》等紙媒全程跟蹤報導,每天重點版面刊文傳播北影節最新消息,網站、雙微新媒體、客戶端搭建專題深度推廣會期活動,北京廣播電視臺重點欄目對電影節啟動式、特別節目、論壇、籤約儀式等重點活動報導。
北京國際電影節深化與主流媒體、重點網站、流量自媒體平臺的合作,傳播覆蓋100億級資源曝光。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聯播》前時段黃金廣告+朋友圈廣告雙重席位推廣電影節主宣傳片;與100多家媒體建立緊密合作關係,在學習強國、新華網、光明日報、央視頻、央視網、新京報、抖音、今日頭條等24個重點平臺搭建專題專區,助力電影節信息深度傳播。
北影節會期,平均每天超過700個媒體和平臺參與報導、轉載電影節相關資訊,共組織32家主流媒體完成46位國內外嘉賓的採訪,發布原創稿件80篇,百度搜索相關連結超過300萬條;北影節預熱期間,策劃「一呼百影,最強應援」活動,聯動超過100位知名影人錄製短視頻為北影節慶生加油;主話題#北京國際電影節#閱讀量平均每天增長1億以上,截至29日,全網共登陸熱搜榜23次,北影節官博官抖等平臺話題累計閱讀量破100億。
而北京國際電影節在新媒體上也是「流量擔當」,今年在新媒體端組織策劃了兩場創意互動——#北影節短視頻徵集#和#電影院雲上見#觀影打卡活動。官方聯合抖音、西瓜視頻、今日頭條、北京時間、嗨視頻五大平臺發起#北影節短視頻徵集#,截至29日活動一共徵集到近6000個作品,話題詞播放量累計超過3億次。
官方微博與微博電影聯合發起#電影院雲上見#觀影打卡活動,並邀請到藝人楊冪擔任活動發起人,演員周奇作為活動參與者,活動話題閱讀量目前已破5億。
-助推中國電影新高潮-
隨著中國電影與國際的接軌與融入,北京國際電影節也已經成為全球電影盛事的一部分,為電影人架設「國際網絡」,推動中國電影的「新高潮」做出了突出貢獻。
北京是一座名副其實的電影之城,中國人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定軍山》,就是1905年在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並在前門大觀樓放映的。中國電影從這裡生根,枝繁葉茂、繁衍不息,與這座城市結下了生生世世的不解之緣。
十年來,北京國際電影節更是成為了重要的宣傳推廣平臺,講好中國故事,確立中國電影產業在全球電影業界的話語權,引領全球電影格局新一輪的發展,使中國電影成為世界電影前沿、電影產業和電影科技的發展風向標。
陸川、陳思誠、文牧野等導演在北影節上表示,北京是一個能夠激發導演創作的城市,作為中國影視高地,北京舉辦國際電影節有著獨特優勢,未來,北京國際電影節會充分利用這一優勢更好地服務於產業,打造獨具特色的電影節品牌。
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影響力也將沿著北京電影產業的發展觸角逐漸延伸、交織、牽連,在這個古老都市的城池街巷間鋪設出一條條通往奇幻夢境的軌道,讓人們在轉過某個尋常的街角,即刻便能與美麗的電影光影共同攜手徜徉。
相聚有時,後會有期,全球影人都將記得北京的堅韌之心、開放之姿,正如廣播電視臺黨組成員、副總編輯,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常務副秘書長徐滔所說:「來北京看全世界最好的電影,是北京國際電影節對全球影迷永恆的情書、永恆的承諾、永恆的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