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活動|粉彩藝術療愈,以非評判的方式探索「世界」和「我」

2020-12-28 心理學探索者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

你的生活只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仿佛一切都不是奇蹟。另一種是,仿佛一切都是奇蹟。

那麼,如何讓生活變成奇蹟?

什麼是粉彩

粉彩,和水粉、水彩顏料一樣有著悠久的歷史。

它是一種乾性的粉末狀顏料,能輕鬆達到水彩或水粉畫的效果,不容易髒色。獨有一種「軟糯、柔和」的氣質,能令畫者達到和諧的心境。

繪畫者無需任何美術基礎,只要願意動動手指頭在畫紙上塗塗抹抹,15~20分鐘人人皆可畫出美麗柔和的畫作。

粉彩藝術療愈沙龍 部分回顧:

當正念遇見粉彩

試想像,當你:心手相接,專注當下,手指在紙面上摩擦滑行,而你沉浸於其中。

正念粉彩是通過專注於你正在畫的東西,並充分打開所有的感官,不僅僅看到眼前的東西,而是將注意力集中到現在。

正念粉彩的重點是享受創作過程,而非關注最終的作品,你只需要將自己的意識保持在當下,對自己的能力保持非評判性。

你要避免思考以前的經驗,告訴自己不能畫畫,或是自己畫得很好,過多地考慮結果會讓你脫離當下。

不作任何評判,以非評判的方式享受創作過程。

ATTENTION

正念粉彩的美妙之處,就在於沒有定式,你只要讓自己對這個過程保持好奇,不需要任何經驗,就可以讓自己的思緒安定下來,遠離壓力。

藝術邀請我們到達這一刻,並停留在那裡。

帶領導師

大梅老師

Ellen Tsui

專業資格 Qualification

1/中國心理學會APPC少兒心理諮詢師

2/心理衛生協會藝術治療專業委員會繪畫心理分析師

3/ 中國表達藝術治療協會繪畫療愈師

4/ 日本粉彩希望藝術協會和諧粉彩正指導師

工作經歷 Experiences

1/ 廣東省武警總隊醫院醫學心理科實習醫生

2/ 廣州市天使兒童醫院康復科心理諮詢師

3/ 德瑞姆(廣州)心理諮詢中心主任

沙龍信息

沙龍地址:

廣州市天河區天河路490號壬豐大廈西廳1210室

日期時間:

2020年9月20日(周日) 10:00~12:30

沙龍費用:80元/人

持沙龍卡學員請諮詢工作人員

報名聯繫:

相關焦點

  • 「愛撫療愈」,Nancy老師的床上不只是G點高潮
    女性的性成熟與喚醒,也必將在長時間裡引導男性共同構建,真正意義上和諧家庭、和諧社會的關鍵因素。這是一個面向所有成年女性的軀體體驗式療愈。通過前沿的人類性學理論與特殊的撫按療愈技術,幫助長期生活在「無愛教育」、「無性教育」文化背景裡的人們,巧妙整合她們的愛-性-關係,促進個人被愛感、被關注與呵護感。
  • 「香港活動」藝術+科技的結合,「梵谷在世」多感官體驗展覽
    You Name It,We Have It @Hong Kong Event「梵谷在世」,是適合一家大小的多感官體驗展覽。超過一個世紀以來,梵谷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展出,但從未如此呈現過。展覽期間,你有此獨一無二的機會,體驗梵谷的藝術才華,並於他的世界展開冒險。
  • 日本橫濱深度文化散步:探索「關外」的庶民風景與藝術氣息
    從橫濱的「關內」走到「關外」,最可以體驗橫濱港都的發展!同時也推薦在地人才知道的關外三大在地藝術活動:黃金町藝術市集、野毛大道藝、關內外 OPEN!一起來場橫濱深度的藝術文化漫步吧!▋橫濱深度探索:從「關內」到「關外」」關內與關外,怎麼分的?
  • 臺灣首位和諧粉彩指導師:發揮天賦做你靈魂真正想做的事吧!
    Angel:因為一直以來都在思考「此生所為何來」,也一直在追尋自己的生命價值,所以藉由很多方式去體驗生命,像是學習或旅行,但都還是茫茫然。直到2014年我去沙巴參加瑜伽靈修營,認識了一位馬來西亞學員,也就是我後來的粉彩老師,就此開啟了我與日本和諧粉彩的第一次相遇。
  • 《樹木啊樹木》IU:「對我來說,療愈就是必須停下腳步。」
    IU被問到:「喜歡畫畫嗎?」她謙虛地說:「喜歡是喜歡,但我似乎沒有這方面的天賦。只是喜歡而已。」接著並笑了出來。「目前其實是很難去到外面活動的一個艱難時期,甚至連來到樹林的念頭我都不敢有。但是在眼前看到這麼大的樹木,也能走在石子路上,空氣也特別不一樣。雖然很喜歡下雨天,還能走走路簡直太棒了,感覺有放鬆休息到。」不難感受到IU相當開心。
  • 臨沂紋身探店 | 讓刺青文化離「社會」和「偏見」更遠
    不僅做著紋身的事業也致力於讓紋身文化離「社會」和「偏見」更遠我們一直努力讓這裡離城市更遠,離生活更近離「自我」和「藝術」更近工作室處在繁華的市區,位於27樓的閣樓裡,陽光通透紋身是我們表達藝術的另一種方式。作品與承載者是有生命的,交流也只屬於我們兩個獨立的個體,圖案的意義與美感遠大於物質帶給我們的快樂…
  • 以文創築城,金林·J+藝術中心「Art NOW!」藝術季啟幕
    從5月19日開始到6月9日,為期3周的「Art NOW!」藝術季將呈現在城東的一個「盒子」裡——金林J+藝術中心。為成都熱愛藝術的青年帶來6場形式主題多樣、強調體驗參與的藝術活動:3場演出藝術工作坊、2場愛思藝術沙龍、1場當代藝術展。金林J+藝術中心,由「金林文化」設立。J+,是「金林文化」產業矩陣裡,最受關注的青年藝術生活方式品牌。
  • 隨心飛、露營、探索城市、藝術沉入生活...你的 2020 也被「火花」點亮了嗎
    2020年一定不是我們想要的那個2020:適應新的生活方式,口罩出行,境外旅遊停滯……但這一年也似乎為年輕人們提供了一個找到自己生活「火花」的契機:對世界抱有好奇心的Z世代年輕人,開始將探索中心轉向生活日常,發掘更多日常生活中的新鮮體驗。
  • 「深圳講座展覽活動」的2020
    受朱一旦改版的影響,我突發靈感,乾脆寫一篇《深浪》吧,獻給「深圳講座展覽活動」新老粉絲的演講,想藉此機會給大家一個小驚喜。所幸的是,我找到了一個好朋友的幫忙,他支持這個拍攝想法,也得到了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的場地支持。因我倆非專業趕製,成果低於預期,這個視頻並沒有「火」起來。但這是疫情後宅家多日的我,第一次有創作的衝動,感謝朋友的相助才得以完成。
  • 吉元燁子:我的裝置藝術「事象の地平線」
    但是我沒有,一個人晚上在沙漠裡感受著,很感動。我感受到宇宙和人的宇宙。 我有這些想法可能和我的媽媽有關係。媽媽說:「每個人出生都有意義,所以自己去找一下那個意義。」我在找我的意義。,以及大空間的花藝裝飾活動等除外 還著手過店鋪空間設計和慶弔儀式的花藝裝飾生於日本大阪, 畢業於衝繩名桜大學。
  • 昔日的香港「禁地」,如今竟成為藝術青年的聚集中心?
    位於香港中環的警署建築群,俗稱「大館」,它曾是香港的警署、裁判司署和監獄重地,至今已177年的歷史。港片《英雄本色》《美少年之戀》《寶貝計劃》等都曾在這裡取景。作為目前香港大型古蹟保護項目之一,經過10年的活化工程後,「大館」近日重新對外開放,提供一系列歷史文物、當代藝術展覽,表演及文化娛樂活動,成為了藝術愛好者的新晉打卡點。
  • 「藝術中國」——遊依珊繪畫作品鑑賞
    從2007年塗繪出發的「飛行」系列,是生成於一個結合於現實生存的原生性探索,將自身想像結合於一種原生性強烈的藝術技巧上,當中的美學是以塗繪作用中的身體作為介質,將日常生活的文本帶入一種藝術或是文學性的想像中。因此我們可以說此階段的作品主要是由身體出發的感受性。
  • 為「粉彩回憶」千住南海配音的聲優山本亞衣宣布結婚
    為「粉彩回憶」千住南海配音的聲優山本亞衣宣布結婚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 「白堊與黑龍」活動:參與領取活動專屬武器「單手劍·腐殖之劍」
    活動期間,旅行者可以獲取活動專屬武器「單手劍·腐殖之劍」,完成活動任務可獲得原石、摩拉等獎勵,並且解鎖武器特殊能力,活動期間內特殊能力可在探索蒙德新地區「龍脊雪山」時提供增益效果。活動期間,解鎖「白堊之章」無需消耗「傳說鑰匙」。「白堊之章」開啟時間:1.2版本更新後「白堊之章」解鎖條件:冒險等階≥20級※活動結束後,傳說任務「白堊之章」解鎖條件將恢復至冒險等階≥40級且完成序章·第二幕「為了沒有眼淚的明天」,且需要消耗「傳說鑰匙」。
  • 「舞臺後的練習方式」活動開啟!
    各位親愛的BanG Dreamer: 7月21日維護後,遊戲內將開啟「舞臺後的練習方式」試煉演出活動和
  • nanamica 吸引我的不只有「長谷川」和「紫標」,還有「麻世妙」
    ▲(image:IG@aoyama118takayuki)小弟我在早些時候看 nanamica 的博客時發現了一個低調卻很吸睛的系列——「Club」系列,主題是「在城市間旅行」,也可以稱之為「旅行服」。這系列之所以能吸引我除了版型和豐富的細節,其使用的面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 我們究竟看到的是頭腦製造出來的「幻想」,還是來自潛意識直覺的「訊息」? | 視覺心像
    我們究竟看到的是頭腦製造出來的「幻想」,還是來自潛意識直覺的「訊息」?課程中,Luka提到了Catherine透過視覺心像的方式療愈了很多各式各樣症狀的問題個案,而現在我們有機會學習到「視覺心像」的法門。透過循序漸進的方式練習,從簡單的想像力練習,進而逐漸提升難度,引導我們不僅僅在腦海中「觀想」畫面,更進一步讓自己重新「進入」各種情境。
  • 新瀉旅行提案,到「古町花街」體驗日本上班族的居酒屋療愈時光
    要策劃一場享受美食的日本自由行之旅,就該到北陸地區的「新瀉」!這裡不僅「越光米」的品牌享譽國際、釀造日本清酒的酒藏數量也高居全日本之冠,最適合體驗日本食文化!接下來,就跟著我們的腳步,一起進行一場微醺的新瀉夜之旅,欣賞夜景、吃遍美味居酒屋吧!▋好山好水不無聊!
  • 【Polygon 獨家】《愛,死亡與機器人》中的「愛」、「死亡」和「機器人」盤點
    本劇由提姆·米勒(《死侍》導演)和大衛·芬奇(《異形3》導演)聯合打造,這些短片有的為觀眾呈現出一種「暴力情色」的視覺衝擊,有的則探索了更深奧的觀點(但依然是成人向的基調)。那麼標題中的「愛」、「死亡」和「機器人」三種元素是如何體現在劇集裡的?在一周目之後,我們把每集短片中所包含的「愛」、「死亡」和「機器人」三種元素提煉出來,並簡單總結每集的觀後感。
  • 「嚮往電影院」展映:你和你生活中的那些小美好
    回望 2020,似乎每一個人都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努力地向上生活,也更願意靜下心來感受平凡日常中的珍貴瞬間……人類對美好的追逐嚮往在不斷匯聚成愈加強大的力量,驅動著整個世界向前。體察到這些,地產品牌時代中國選擇在 2021 年伊始發起了「嚮往生活節」的主題 campaign,通過匯聚那些平凡卻動人的、以「熱愛」為內核的點滴,搭起了一間小小的「嚮往電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