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獎·第二屆中國(南京)大學生設計展將於11月12日至15日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辦。日前,由23位國內外設計領域大咖及及全國知名高校設計藝術專業頂尖專家等組成的「評審天團」——紫金獎·第二屆中國(南京)大學生設計展作品評審委員會確定,這也意味著作品評審工作正式啟動。評審天團將會怎樣領航一場玩轉藝術的奇妙之旅?
紫金獎·第二屆中國(南京)大學生設計展在延續「創意,讓青春更美好」主題的同時,新增年度關鍵詞「青春·別開生面」。這場由江蘇省主辦、全國規模的高校學生設計展,自6月啟動以來,已經匯聚了國內九大美院在內的近150所高校報名參展。現在,一個超強大、最權威的「評審天團」已經集結,吸引著全國設計界將目光聚焦在11月的南京。
高校組評委們來自中央美院、清華美院、中國美院、魯迅美院、西安美院、廣州美院、天津美院、湖北美院、中國傳媒大學、東南大學、同濟大學、江南大學、南京藝術學院、南京林業大學等高校,還特別邀請了印尼設計師協會主席、世界設計組織聯合會主席金娜(Zinnia)加盟。
本屆設計展評審由教育部設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宋協偉教授擔任評委會召集人。 在宋協偉看來,當代大學生更應該思考人類生態空間以及生態系統之間的平衡,「與此同時,考量事物或問題之間的邏輯關係,並對事物背後的運作系統進行日常觀察和思考。通過這一次的設計展覽,選拔關心社會,關心自然,關心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優秀作品。 」
本屆評審會強調鮮明的示範性和正確的導向性,集中體現設計教育的探索性、創新性、實驗性、學術性,特別突出「探索性」和「應用性」兩個方面:既體現當代大學生在創意設計上的積極探索,對藝術追求的創新性和前瞻性;又有一定的規模與廣度,能代表當代生活美學潮流,可落地孵化。
「作品要能夠落地,要變成真實的產品。我們不希望大學生作品只為實踐性服務,但落地性是很重要的一個考量。不管是工業設計還是純藝術設計,它的人性化設計也是非常重要的。」此次設計展的高校組評審、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周琦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除高校組評委外,此次評審會還設立了社會組評審,邀請天使投資人、美術館館長、策展人、平面設計師聯盟主席和文旅集團負責人等加盟擔綱評委。他們將用獨到的投資眼光,立足產研融合,尋找出最具原創IP孵化潛質的設計作品。
社會組評審、策展人、紀錄片製作人、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學術部主任林書傳表示, 所看到的很多作品,都帶有一種學院的風格,帶有自己導師的風格,「作為個人,你在一個大的教育背景下,在國際的設計潮流下,你能提供什麼樣的新東西、新想法、新做法、我覺得是最重要的。」
經過前期組委會精心組織、參展院校大力發動,目前,徵件工作已經完成,共徵集到包括視覺傳達設計、建築與環境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公共藝術、工藝美術、數字媒體藝術(含動畫作品)等多個類別的創意作品2萬多件。不少大學生的原創作品大膽創新、跨界融合,充分體現時代性和實用性,或主打綠色環保主題,或展現中國風、新國潮風格;或為逗趣十足的萌寵手辦,或賦予功能性產品更新穎的創意設計等等。
即日起,作品進入評審階段,分為空間設計類、數字媒體藝術類、綜合設計類三類,通過兩輪在線評審,最終選出獲獎作品。獎項分兩大類,團隊類包括最佳組織獎、最佳展陳獎,個人類包括最佳展品獎、最具人氣獎。此外還有單項賽事「遇見牛首山」 主題文創設計大賽專項獎。評審階段,還特別設立網友投票環節,快來為設計新秀們投上一票吧!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 編輯/韓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