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騎自行車,在過去很邪惡?

2020-12-24 秒聞視頻

作為「自行車大國」的居民,你可能以為,騎自行車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在一些國家,女性被禁止在公開場合騎自行車;或者規定,女性必須在男性親屬的陪伴下,才能在戶外休閒場合騎車。

其實,哪怕在最奔放的美國,200多年前,這裡的女性也不能騎自行車。

這個,就得從自行車的發展史說起了。常言道,偷懶是人類進步的動力。1817年,德國有位男爵,他家門前有一片屬於自己的森林,每天都要親自巡視。有天,他「懶癌」發作,覺得靠著雙腿在山林裡巡視,實在太累。於是,想找出一種可以照常巡山又不那麼費勁的方法。在那個時候,已經有了一種帶兩個輪子的滾輪式木馬,給小孩玩的。這位仁兄就把木馬改裝了一下,在前面加個可以控制方向的車把,並騎著他的木馬車出去巡山。穿著燕尾服蹬車的姿勢,非常喜感。

雖然需要用兩腳蹬地,但起碼人坐在上面抵消掉了一部分體重,蹬起來比走路還是輕鬆多了。而為了更輕鬆,法國的米喬父子,又在這個基礎上,加了個歇腳板。當時正處第一次工業革命中期,這麼好用的工具當然要大力開發。於是在一群人的努力下,德萊斯的自行車完成了大變身。

到了1839年,蘇格蘭鐵匠麥克米倫,將原來的木輪換成鐵輪子,前輪大,後輪小,並且在後輪車軸上加了兩個曲柄,通過連杆和前輪的踏板連接。這樣人騎上去雙腳就不用直接蹬地了,踩動踏板,車子就能自動前行。

那會兒的自行車速度並不能太快,普通市民根本不羨慕富人階層的「玩具」。怎麼辦呢?這優越感得發揚出來才行啊,於是,富人階層想到了把自行車前輪加大,並將後驅動改為前驅動,果然騎得更快更舒服。巴黎的梅耶爾還在車輪上加入可拆卸的輻條,加大了車輪的穩定性。很快,自行車進入工業化生產。頗有生意頭腦的英國人詹姆斯·斯達利,創辦了英國第一家自行車工廠,進行大批量生產銷售,這一次,他把前輪變得更大了。他也因此被稱為「自行車之父」。

詹姆斯·斯達利這種畫風清奇的自行車,成為了維多利亞晚期的一個符號,也是貴族們追求潮流生活的時尚單品。大家是不是很好奇,如此巨大的前輪,那些紳士們是怎麼騎上去的?這種操作的確很考驗車技,看著都有點不太舒服。

就算騎上去了,行進過程中也不太輕鬆。畢竟,車輪是鐵製的,那種顛簸感,誰騎誰知道。而且,這時候的自行車,沒有剎車機制,減速時就靠用後腳跟磨擦車輪,一個不小心還會翻車,摔個狗吃屎。因為高大、難駕馭,自然不適合穿著寬大襯裙的歐洲女性們。因此,當時幾乎沒有女性能夠獨自嘗試騎自行車。

直到1888年,第一輛現代意義上的「安全」自行車誕生。這種自行車前後輪大小一致,結構上根今天我們用的基本一樣,令人激動的是,輪胎專家約翰鄧祿普在這一年發明出充氣式輪胎,馬上被運用在自行車上,大大改善了自行車的顛簸問題。

1890年代開始,自行車迅速風靡歐美,騎行者數量將近40萬。然而滿大街的自行車,還是很難見到女性騎手。

這麼大的裙子,出行都不太方便,更別提騎單車了吧。除了服裝上的不便,學習自行車時,得上專門的學校,難免會跟男性有肢體上的接觸。這在當時,很難讓主流社會的價值觀所認可。

對此,《星期日先驅報》也特地發文抨擊:我這輩子見過的最邪惡的事,就是女人騎自行車——華盛頓就有一票這樣的女人。我曾以為抽菸是女人做的最糟糕的事,現在不得不刷新觀點。可是,既然男人可以騎車,女人又憑什麼不可以呢?女權主義者薇拉德決定自學騎車。僅僅用了一周左右的時間,她就學會了,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騎行自行車的女性。

通過自身的行動,薇拉德意識到,自行車是一個能夠為女性爭取改變的運動。因為自行車能夠讓女性「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和穩固的雙手」,獲得出門上路的自由,擁有更健康的身體。為此,她還寫了一本書《車輪上的思考:我如何學習自行車》,鼓勵女性勇敢騎上自行車,嘗試自己不曾做過的一切,走向更加寬廣的世界。

也許是受到她的影響,1894年,一名叫安妮的婦女,弄了一輛自行車,然後告別丈夫和孩子,獨自一人帶著幾件衣服出發,用了一年時間,完成了一次自行車環球旅行。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為了自由,女人們也是拼了。

雖然自行車便宜,也容易學,但那個時代的女性想騎車,真的是要大費周折。她們首先要解決的是服裝問題。薇拉德就在書中提到過她的騎車裝備:一條及腳踝的裙子、一件襯衣、一條腰帶、一頂圓草帽、一雙綁腿步行鞋。穿長裙騎自行車,終究是累贅,一不小心夾進鏈條或車輪裡,那是相當難受。所以,為了更方便騎車,許多女人拋棄了幾百年來為取悅男性而設計的服裝,裙子越改越短,後來乾脆改成了褲子。

20世經初,一種肥大的看似裙子實際上為褲子的設計出現了,實際上,就是現在很流行的闊腿褲,騎車的時候把膝蓋以下紮緊。這一系列的改變,也引起了保守派的反感,為了把女人從自行車上拖下來,他們聲稱,騎自行車會導致婦女罹患慢性痢疾、抑鬱症、心慌綜合症,甚至還會患上一種「單車臉」,表現為臉色泛紅、蒼白、出現黑眼圈。但是這些都沒能阻止女性解放的步伐。

嘗試過寬鬆簡便的服裝,誰還會想去穿那些緊身內衣和沉重的禮服?服裝的改革是好是壞,最有說話權的是女人,而不是那些紙上談兵的「衛道士」。

著裝問題,一向都是女性爭取與男性平權時所爭論的重點。從女人騎上自行車的那一刻起,變革就已播下了種子。今天的女孩們,當你們回想百年前那些為了能跨上一輛自行車而奮鬥不息的前輩們,想必會感慨萬分吧。

相關焦點

  • 夢見騎自行車
    夢見騎自行車是什麼意思1.夢見騎自行車會怎麼樣夢見騎自行車:異性運急速上升。要求約會,一半以上可以得到允諾。這時最好瞄準了目標,集中火力,才有成效。老人夢見騎自行車說明這段時間您的運氣:萬事不宜深入,應該退守現狀,才能安然無事。是先苦後甜之象,不宜輕舉妄動。做生意的人夢見騎自行車說明您的財運好。
  • 旅遊朝鮮抓拍,女人騎自行車有派兒,像是幹部,男人吊兒郎當
    從來沒有想到,來朝鮮旅遊最有意思的一組照片是抓拍騎自行車的人,還是騎自行車的女人,她們騎車專心,有模有樣,很有幹部氣派。更有兩口子一起回家的,丈夫騎車,老婆坐在後座上,背著夕陽,很溫馨。平壤街頭,女性騎自行車普遍很有派兒,遠遠騎過來,那嚴肅專注的神情,那一絲不苟的姿勢,都像是女幹部。導遊告訴我們,如果家中只有一輛自行車,是要緊著妻子用地,因為家中大小事情都妻子負責,自行車在朝鮮可不僅僅是代步工具,不僅僅是買米麥麵的載貨工具,更是家中有話語權的象徵。
  • 第一次騎自行車——我學會了騎自行車
    前兩天的晚上,我的媽媽忽然說要讓我學騎車子,一開始我是拒絕的,然後我看見我身旁的小夥伴都會騎自行車,所以我決定痛下苦心學習自行車。一開始,媽媽讓我左腳著地,右腳踩著腳蹬子,就這樣不一會我的左腳就可以踩著腳蹬子了,雖是可以踩著腳蹬子了,但我還是踩不穩,我只可以踩穩連5秒也不到,但是有小夥伴扶著的情況下我還是可以騎一段的。
  • 當汶川地震痴迷的男人騎自行車帶著「亡妻」回家,12年過去了?
    自從汶川大地震問世已經了,後,吳加芳在地震中騎自行車送「亡妻」回家的人現在怎麼樣了?讓我們來看看這個痴迷男人的生活。吳加芳當我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時,很難忘記,我妻子石華瓊去漢旺鎮充值話費,再也沒回來!短短幾個小時,兩人就成了告別,連沒有說一句再見,再次見到妻子,她就成了一個冰冷的身體。
  • 雙語——學騎自行車(Learning to Ride Bike)
    Learning to Ride Bike【譯】學騎自行車【單詞】Learning 原型:learn 動詞現在進行式或動名詞 [lurn][ln] v. 學會;學習;得知【單詞】Ride 原型:ride 動詞原形 [rahyd][rad] v. 騎;乘 n. 交通工具;騎;乘車;搭便車【專有名詞】Bike [bahyk][bak] n. 自行車;腳踏車;摩託車 vi.
  • 騎自行車上癮,真的好嗎?
    過去二十年的許多研究證實,過度的鍛鍊活動可能會導致成癮行為模式和健康問題的出現。騎車成癮被解釋為一種長期的內在需求,即儘可能多地騎車,不抽出時間休息。這樣,騎自行車不僅會產生積極的感覺,但也會損害我們的精神狀態和社會生活。
  • 小學生作文:第一次騎自行車
    我一直沒有自行車,也一直沒有練過。有一天,爸爸給我買了一輛自行車讓我學。那輛車是粉色的,有一個黑色的座位,前面有一個黑色的籃子,剛好放得下我的書包。後面的座位沒有墊子,硬邦邦的,可以用來放東西。我第一次騎車時一點經驗也沒有,不知道怎麼騎。媽媽讓我用一隻腳踩踏板,一隻腳在地上往前蹭。結果我騎車沒學會,倒是溜車學的挺順。到後來,媽媽終於親自來教我了。媽媽在我踩踏板往前溜的時候,找準時機,大聲告訴我:「那隻腳快上去!」第一次失敗了,第二次只騎了一小段路,第三次成功了,後來我就繞著小區一圈一圈地騎了。
  • 王瀝川騎什麼自行車呀
    小秋一氣之下離家出走,騎自行車去昆明找姨媽。中途搭順風車也騎了一天一夜才到昆明。陳銘章導演安排小秋自行車和順風車交替去到昆明小秋騎了一天一夜的自行車,終於到了昆明和瀝川匯合這是後話。想起以翔初初到臺灣國語說的不好。經常鬧笑話。
  • 這些好處讓你愛上騎自行車
    我們出行,有著不同的工具,而騎自行車,不僅是出行的方式,還是一種運動方式,生活中,騎自行車是一種常見的運動。而且是環保的行為,那麼大家對於騎自行車有什麼了解呢?騎自行車的好處有哪些呢?相信大家很想了解一下,下面就讓我們來好好看一下關於這些方面的情況吧。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 【小作家】楊雅惠:《騎自行車的啟示》
    漯河市實驗小學五四班   楊雅惠人生中有許許多多的第一次,有些時間久了就會忘記,而第一次學騎自行車這件事卻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中。吃過早飯,爸爸帶我到河堤上學騎車。我坐上自行車,自信滿滿地騎了起來,可那輛自行車卻不聽我的,一會東一倒,一會西一歪的。「啪」的一聲,我從車上摔了下來,看著摔得紅腫的手臂,我想放棄,不想學了。爸爸走過來,說:「怎麼?這麼一跤你就受不了了?我現在告訴你騎自行車的要領:眼睛看前方,不要看腳,用力騎。」
  • 英語|小豬佩奇第一季第12集騎自行車
    粉紅小豬的故事開始啦——小豬佩奇第一季第12集騎自行車視頻中文版 小豬佩奇第一季第12集騎自行車音頻中文版
  • 你有多久沒有騎過自行車了?
    我記得小時候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大部分人都學會了騎自行車,一方面是上學的需要,二方面是那個年代也沒有電動車,汽車業很少,人們的出行方式大部分是自行車。從1995年開始,摩託車迅速開始在我國普及開來,自行車開始衰落。大概在2005年的時候電動車大軍異軍突起,摩託車開始衰落。連曾經的濟南輕騎,重慶嘉陵摩託車都生產量都下滑了乃至最後的停產。在我的記憶裡,從我2003年上大學開始就沒有怎麼騎過自行車,在高中的時候還經常從家裡15千米騎著自行車去學校讀書。自行車又叫腳踏車,不需要消耗燃料,用腳踩就可以往前走了。
  • 在日本 為什麼騎自行車的人那麼多?
    在日本 為什麼騎自行車的人那麼多? 自行車在日本叫「自転車」,據2018年的數據統計,日本全國自行車的保有率為57%,全國自行車總數量為6600萬輛,平均到每個家庭是1.22輛。 而在我們中國,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自行車的保有率卻出現了下滑,僅為36%。
  • 開始騎自行車的11個理由
    不如將騎自行車納入新目標裡,因為好處真的太多啦!1. 這對身體有好處騎自行車是增強體質和心臟健康的好方法。每天騎30分鐘左右,這對心血管系統有益。自行車坐墊承載著身體70%的重量,所以關節承受的壓力也非常小。如果你剛開始騎自行車,正在從受傷中恢復,或者因為住在山區而推遲,可以選擇電動自行車。5. 騎自行車省錢除去買車的初始成本外,騎自行車是免費的。另外,從A點到B點,你可以在鍛鍊身體的同時,還節省可能花在健身房上的錢,並減少旅行成本。
  • 夢見自行車 做夢夢到自行車是什麼意思 夢見自行車有什麼徵兆
    夢到騎自行車上山坡,預示你能獲得提高,前途光明。  夢到騎自行車出山,則預示你將遭到嚴厲打擊,要謹慎小心。  女人夢見騎自行車下坡路,提示你留意身心健康,或聲譽,很有可能會碰到一些困惑,給你焦慮。  夢見在艱險險峻的新路上騎自行車,常常覺得控制不住方位要摔下去,暗示你近期很有可能一些焦慮不安,休眠狀態不足釋放壓力。此外,何不留意調節下睡覺姿勢,或床上用品。  夢到背著自行車,提示你不要為沒有意義的事兒徒勞無功。
  • 小盆友怎樣騎自行車更健康?家長必知!
    小孩子多大可以騎自行車? 理論上說,建議3歲以後再開始騎自行車。 這個時候騎的自行車一定要是有輔助輪的兒童自行車,不容易摔倒,家長一定要陪同。 小孩子多大可以騎車上路? 有相關規定,12歲以下是不能騎自行車上路的。
  • 騎自行車人的三大陋習讓我們屢屢曝光
    隨著騎自行車鍛鍊的人越來越多,我們騎自行車的隊伍在不斷的壯大,隨之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最多還是安全問題,經常因為這些問題出現在一些媒體裡,這三種行為是媒體曝光率最高的,也是出現安全事故最多的。騎上自己心愛的自行車,戴上耳機聽著自己喜愛的音樂,本是很自在愜意的事,可是怎麼就為危險了呢?騎自行車是要很專注的,我們要高度的集中精神,仔細觀察路況隨時應對路上的突發狀況。聽音樂本身就會讓我們分出一部分精力,而且舒緩的音樂還容易讓我身心放鬆,這樣我們就沒法專注的觀察路上的情況,在複雜多變的路上就更容易出現交通事故。
  • 經常騎自行車 你會收穫這些好處
    一旦學會了騎自行車,將永遠不會忘記。還記得第一次騎自行車時的感覺嗎?在很多國家中,自行車都是上下班的交通工具。在每天的騎行中,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其對健康的眾多益處。騎自行車因為沒有尾氣的排放可以減少空氣汙染;沒有太大的噪音可以減少噪聲汙染;同時騎自行車可以鍛鍊身體,增強身體素質,下面隨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來了解下經常騎行對身體健康的眾多益處吧。 心血管健康當以穩定的速度騎自行車時,你會注意到心率會增加。
  • 如何教孩子騎自行車,耐心與鼓勵必不可少
    作為家長,可以在孩子小的時候教孩子學會騎自行車,讓孩子在年滿12歲後在馬路上騎行的時候多一份安全保障。但是相對來說,教孩子騎單車是很複雜的一件事情,小編看到很多家長彎著腰在後面扶著,也有家長在單車後面綁跟木棍扶著,一路小跑,稍微失去點耐心,甚至會和孩子嚷嚷。其實,只要掌握技巧,教孩子學會騎自行車並沒有那麼困難,下面一起來看看應該怎樣正確的教孩子騎自行車吧!
  • 在杭州騎自行車真是太方便,有兩種自行車,帶你看看
    談談杭州的公共自行車吧,這裡不僅有最近幾年流行的公共自行車,還有以前就有的公共自行車,這個城市一直提倡騎這種自行車移動的方式,杭州的道路提供自行車專用車道,騎自行車去很快很方便,每天早晚的上下班,騎乘隊堂堂正正,是杭州的另一種風景,請不要擔心這裡永遠不會停,各辦公樓、百貨商店、事務所為自行車提供停車場,有很多人乘坐,但是沒有佔用行人的人行道,這和北方的城市完全不同,非常進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