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有想到,來朝鮮旅遊最有意思的一組照片是抓拍騎自行車的人,還是騎自行車的女人,她們騎車專心,有模有樣,很有幹部氣派。更有兩口子一起回家的,丈夫騎車,老婆坐在後座上,背著夕陽,很溫馨。
平壤街頭,女性騎自行車普遍很有派兒,遠遠騎過來,那嚴肅專注的神情,那一絲不苟的姿勢,都像是女幹部。
導遊告訴我們,如果家中只有一輛自行車,是要緊著妻子用地,因為家中大小事情都妻子負責,自行車在朝鮮可不僅僅是代步工具,不僅僅是買米麥麵的載貨工具,更是家中有話語權的象徵。
我們還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相對於朝鮮女人騎自行有派兒,朝鮮男人騎自行車就有些吊兒郎當的味道了,怎麼看都彆扭,嚴肅不起來。更有意思的是,大男人們清一色騎女式車,據說,這些車都是結婚時候,女方的陪嫁之一。
朝鮮不允許私人購買小汽車,因此市民出遊基本就是坐公交或者騎自行車。朝鮮是自行車大國,全國2500萬人,據說有自行車超過1000萬輛。
朝鮮自行車的品牌大體以2000年為界限,以前的時候,是日本二手車的天下,特別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據說有些日本二手車還通過朝鮮轉銷到了丹東。
2000年以後,中國車就走進了朝鮮市民生活中,目前朝下最大的自行車廠就是中朝合資的。中國自行車佔據了八成以上的份額。
之所以不是全部市場份額,是因為日本二手車依舊有很大市場,特別是在偏遠的農村,很多人認為日本二手車的質量比中國新車的質量還要好。這一點,從目前的價格就能看出來,中國新車和日本二手車價格基本一樣。
如今,很多女性對生活品質要求提升了,她們不再滿足於騎自行車,而要買電動自行車,電動自行車在朝鮮相當於我們小汽車的標準。
在朝鮮,一輛電動自行車大約2500元人民幣左右,而朝鮮普通人月工資不過500元左右,這樣算下來,朝鮮人買一輛電動車需要不吃不喝存5個月。而在中國,一個月工資2萬元,5個月存下來也夠買個國產小汽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