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改編自流瀲紫小說《後宮·如懿傳》,內核為「蘭因絮果」,比喻男女婚事初時美滿,最終離異。由新麗傳媒出品,汪俊執導,流瀲紫編劇,周迅、霍建華領銜主演,張鈞甯、董潔、童瑤、辛芷蕾、李純、何泓姍、鄔君梅、胡可、經超、陳昊宇、曾一萱、曹曦文、張佳寧、袁文康、黃宥明、劉美彤、韓丹彤、於子洋、陳小紜、齊歡、胡明、蔣雪鳴主演,陳衝、張豐毅、餘少群、吳倩、李解、王勁松、李光潔友情出演,李沁特別出演的一部古裝宮鬥劇。該劇在第三屆金骨朵網絡影視盛典中獲得年度品質網絡劇獎。
《如懿傳》講述了烏拉那拉·如懿與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從早年恩愛到最後迷失破滅的婚姻故事。這可不是一部甜寵爽劇,而是一部讓人很壓抑且沉悶、徹頭徹尾的悲劇,如懿敗在這場感情的較量裡,也因此更深刻認識到後宮女人的宿命,她看破帝家薄涼、世事紅塵,卻也是不悔一生愛一人。
看宮鬥並不是為了學習如何宮鬥,而是要看到宮鬥的殘酷性。《如懿傳》是帝王婚姻的輓歌,講的是婚姻的幻滅,是一個講給成年人的寓言,它有過美好卻終會凋零;它有過心意卻終被放棄;它疲憊也深邃,它不再是女人的史詩,而是女人的故事。這其中蘊藏著很多關於愛情和婚姻的真相和人生的哲理,彰顯出那個時代女人的無奈與悲涼。
《如懿傳》主題立意高新,並非局限於宮鬥,是「一代帝後的婚姻圍城」,不但有創新視角和層層打開的主題內涵;還有成熟的劇作技巧和標新立異的人物,同時還具備對過去的社會強烈的反思、和對現代社會人性解放的謳歌;而且《如懿傳》很有藝術美感,十分吸引人。
公元1735年。乾隆(霍建華飾)即位,而與他青梅竹馬的側福晉如懿(周迅飾),也依禮進宮為妃。早期的如懿和乾隆是真的相愛,即使在熹貴妃的阻攔下,如懿依舊是皇上最寵愛的人,乾隆還是將自己的初夜留給了如懿,如懿也因此受到眾人排擠,被其他妃嬪陷害,乾隆因為沒有證據證明她的清白,只好處罰她,但是他心裡始終是相信她的。可以這麼說,如懿在前期能化險為夷,是因為乾隆了解她是什麼樣的人。
太后(鄔君梅飾)與如懿家族有世仇,如懿可謂是危機四伏。 此時,乾隆還面臨著太后掌權和老臣把持朝政的難題。在權力更迭過程中,如懿與乾隆互相扶持,共同渡過難關,直到掃清障礙。乾隆經過多年努力,也如願將如懿推上皇后的位置,與她共享天下。但如懿卻發現,乾隆已從少年夫君成長為成熟帝王,他的多疑善變以及帝王的自私不斷顯露,兩人之間的情意與信任逐漸瓦解。
只因她最摯愛的少年郎曾經對她說過的那三個字:你放心。只因她曾對皇上許下的那句「永不相欺」。如懿依舊堅守著這份美好的回憶,秉承了自己的初衷一心為了皇上著想,恪守皇后職責,盡心盡力維持後宮,愛戴妃嬪,對乾隆更是幾十年如一日的愛護,願意終其一生去守護這份初心,不願沾染分毫。
但換來的卻是乾隆的各種「拋棄」,這渣龍皇帝還真是見一個愛一個,後期的乾隆懷疑如懿變心喜歡上了別人,做出一系列渣到死的舉動,他更是在條件允許的範圍內,將龍體開發到了極致……
為了寒香見乾隆做出了各種各樣的荒唐事;為了煙花女子水玲瓏竟然收回了如懿的皇后冊寶,更因為魏嬿婉的陷害,乾隆就認定永琪的死和如懿有關,最終將如懿囚禁在寢宮裡,昔日高高在上的皇后被魏嬿婉等妃嬪各種嘲笑與諷刺。這不但傷了別的后妃的心,也傷了如懿的心。
如懿的原型是乾隆第二任皇后,根據史料,她曾剪掉頭髮,死後沒有畫像也沒有皇后的陵墓,只能以貴妃規格下葬。剪髮在清朝是大忌,更像是她把皇上甩了,這一場戲就像是一對夫妻的離婚。如懿和她的姑母宜修都敗在了對皇帝的痴情,如懿明知後宮難得一人心,卻仍渴望夫妻間的尊重與信任,她和皇上鬥的結果只能讓自己走向萬丈深淵。在這場感情的較量中,她必敗無疑。
如懿屬於那種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典型,全程一副「你鬥你的,我就看看」的高冷模樣。其實她不是不能鬥、不會鬥,她一點也不傻,也不是沒有心計,她早早就習得謀略與手段,她只是始終不改倔強與真情而不屑於去鬥、也不願意去鬥,如果她最後強忍著對皇帝的愛與恨黑化的話,未必不能笑到最後。
對如懿而言,權勢是面子,寵愛才是裡子,恩寵也好,權勢也好,後位也好,她全然不放在眼裡,她的夢想是情深意重,兩心相許。唯將情分盡到底,哪怕去死,也不違背自己的本心。求一個善惡有報,生死無冤。
種種真相終於讓她醒悟過來,明白了心上人的薄情,弘曆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少年郎,那份初心終於還是失去了,她所做的便是不恨也不原諒。之前郎世寧曾經告訴過她,男女間若是不愛了,便可以選擇分開了。她毅然選擇恩斷義絕,公然剪髮,在作出「離婚」的決定以後,笑著與皇帝見最後一面,溫柔地說出你保重啊。看著弘曆走後,她剪開畫像,親手燒毀了自己當初和乾隆大婚時畫下的「婚紗照」;間接安排了自己死後不和皇帝同穴。並給十二阿哥安排好了後路,在一切心願了卻之後自盡而亡。
《如懿傳》的確是一部值得追的良心好劇,劇中注重細水流長地去講述如懿在後宮中的生活,慢節奏的劇情讓情緒從畫面中蔓延而出,而並非刻意去表達戲劇衝突;注重刻畫每一位後宮女子的生活細節,試圖去營造一種真實的生活氛圍,展現後宮各位妃子的人生百態。
畫面華麗而不俗,每幅畫面總是透露出一種沉靜的年代感,充滿生活感和寫意的美感,並通過不同的宮殿的畫面來展示各個妃子的性格:如懿的沉靜、皇貴妃的嬌蠻、嘉貴人的深沉等等,在視覺美學上有其獨特的表達。
自古以來,後宮嬪妃的恩寵枯榮與起起落落,哪怕她們的家世再如何尊貴,她們的命運就如同懸崖邊的稻草,哪怕她們再花費心思的去為自己的將來做打算,再陰險的去算計他人,她們倚望的都只不過是聖意陰晴,她們也只能無奈地對自己的君王逆來順受。
如懿的膽量何其之大,敢直接以當面斷髮,給了活在封建中國巔峰時期,並且隨著年齡增長日漸昏庸、不可一世的乾隆一記重擊,她的下場固然悽慘,但比起那些歷代被冠上各種富麗堂皇的名號的后妃,這位死後連諡號都沒有的皇后的事跡,難道不更值得後世深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