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李小龍的伯樂,傳奇一生被奉為香港電影教父

2021-01-09 騰訊網

1971年他因不滿邵氏集團低廉的薪資,離開邵逸夫的邵氏影業,創辦嘉禾電影公司。同年他高薪聘請了剛在美國嶄露頭角的李小龍回香港發展拍攝電影,直至1973年李小龍意外去世,兩人共合作了《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死亡遊戲》《死亡塔》六部電影。特別是《唐山大兄》,在上映不到3周的時間內,收穫了350萬港元的票房紀錄,這部在泰國一個小村莊拍攝的影片,創香港開埠以來電影最高票房紀錄,次年上映的《精武門》再次打破亞洲地區的票房紀錄。

如果說李小龍是良駒,他就是伯樂。如果沒有他,我們就不會看到李小龍留下的那些經典作品。他就是嘉禾電影的創始人,被譽為「香港電影教父」的鄒文懷。據悉這位曾栽培出李小龍、成龍、洪金寶、張曼玉、梅豔芳、李連杰、徐克等無數電影巨星和導演的電影巨匠於11月2日在香港逝世。一代電影教父仙逝,留給大家無數的光影傳奇。

至1973年,嘉禾電影和李小龍度過三年多的蜜月期,創造了很多香港影壇神話。這一年李小龍意外猝死,嘉禾電影突然陷入困境。1974年幸得許冠文加盟,才重開戲路,是嘉禾電影實力倍增。由許冠文、許冠傑、許冠英擔當的許氏兄弟喜劇,像《半斤八兩》《鬼馬雙星》等高賣座影片,在香港、乃至東南亞、日本、歐美等都掀起許氏喜劇電影熱潮。嘉禾電影進入了一段新的輝煌時期。

1980年成龍加盟嘉禾電影,開啟了成就一代功夫巨星的嶄新星途。在嘉禾成龍拍攝了無數膾炙人口的電影佳作,像《A計劃》系列、《警察故事》系列等高口碑影片均由鄒文懷出品。嘉禾電影在成龍的助力之下,再上臺階。1989年鄒文懷開創了合拍電影的先河,他與美國片場合作的《忍者神龜》,是第一部由香港電影公司投資並在美國拍攝的電影。他啟用香港武行演員出演神龜角色,在北美市場取得了2.2億美元的票房。這部電影的大賣,推動了香港電影走向世界的步伐,鄒文懷蜚聲國際影壇,從此他被封為「香港電影教父」。

至1997年隨著旗下大批影星奔赴海外發展和老藝人的退場,嘉禾電影逐漸式微,轉向以經營影城為主。嘉禾影業的最後一部電影,是2003年由梁朝偉、楊千嬅、鄭中基等主演的賀歲電影《行運超人》。這部電影並沒有取得理想中的關注和口碑。從此片後,嘉禾影業再未推出任何電影作品。四年後的2007年,鄒文懷以兩億兩百萬多萬的售價,將嘉禾賣給了內地富商伍克波的橙天娛樂集團,隨之鄒文懷辭去嘉禾集團的所有職務,從此隱退。2009年,嘉禾影業正式更名為橙天嘉禾。鄒文懷的嘉禾時代自此畫上了句號。

這位電影巨匠一生致力於香港電影的發展,1998年被香港政府授予「紫荊勳章」。他是李小龍的伯樂,讓李小龍的中國功夫可以立足國際舞臺;他也是成了的伯樂,把一個曾在李小龍電影《龍爭虎鬥》中跑龍套的武行培養成國際巨星。嘉禾雖然易主,可是鄒文懷創造的香港電影神話和傳奇將永遠被人銘記。

相關焦點

  • 他是李小龍、成龍兩位世界級巨星的伯樂-香港電影教父鄒文懷
    你可能不知道鄒文懷是誰,但你一定知道李小龍、成龍。而鄒文懷,就是發現並栽培他們的人。或者說是他們的伯樂。儘管香港電影風光不再,但它曾是大陸幾代人的集體記憶,也曾有過流金歲月。鄒文懷對香港電影貢獻巨大,被稱為香港電影的「新教父」,於1970年一手創辦嘉禾電影公司,創新變法,一改舊制,開創了獨立製片的先河。
  • 香港電影教父鄒文懷:一手捧紅李小龍,曾拒向日本發行《精武門》
    他絕對不可能想到,這個正在安穩熟睡的孩子,會在幾十年後攪動香港風雲,成為香港電影界的泰山北鬥,被譽為香港電影教父。鄒文懷在香港讀完高中,1949年從上海大學畢業後返港做一名記者。他在推出李小龍功夫片走向西方後,一直沒有停止相關的工作。當他瞄中成龍後,直接以一張巨額支票成功將其攬入旗下,然後為他量身定做,接連拍攝《A計劃》系列、《警察故事》》系列以及《紅番區》等極具個人風格和張力的動作片,並一舉進入好萊塢,成為與李小龍並肩的國際功夫巨星。
  • 李小龍的「傳奇一生」
    ,是以,是其當時不錯的避風港,同年,李海泉的愛人為其誕下一子,取名李振藩,寓意其能振興藩邦,光大華夏,後1941年,香港為英軍佔領,日軍被迫撤出戰爭,同時其父李海泉於美國粵劇事業發展受限,決心重回香港,後輾轉多年,李海泉成為了當時聞名的粵劇丑角,是以,李小龍的家境優渥,在香港可屬上流階層。
  • 香港電影教父鄒文懷:用這一招,招來李小龍、成龍、洪金寶等巨星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邵逸夫的邵氏公司以大製片廠制度,使得香港電影「起飛」,而鄒文懷在香港率先實行獨立製片人制度,開闢了香港電影業空前繁榮的時代,至今影響仍在,是他造就了李小龍、許冠文、成龍、洪金寶這些華語影壇的巨星,開創了市民喜劇、殭屍電影、警匪黑幫等多元素影片,他一手創辦的嘉禾,在全盛時期幾乎成了香港電影的代名詞
  • 香港電影教父鄒文懷:用這一招,招來李小龍、成龍、洪金寶等巨星
    ,開創了市民喜劇、殭屍電影、警匪黑幫等多元素影片,他一手創辦的嘉禾,在全盛時期幾乎成了香港電影的代名詞,而他也成為後人心中當仁不讓的香港電影教父。他在邵氏大刀闊斧進行改革,籌拍黃梅調電影、惡鬥國泰,開創了「邵氏武俠」時代,可謂是屢建奇功,為邵氏稱霸香江立下汗馬功勞,但他在邵氏也只能是「邵老六第二」的稱謂。正如一山難容二虎,這種所謂的「君臣」困境,古今都一樣,鄒文懷很快就在邵氏撞上了天花板,無法再進一步,他雖然是邵氏二號人物,然而頭上卻先後有過三任總經理制衡他,邵逸夫也從來不將他提拔上去,對他執行「頭等人才,三等職務,特等權力」的策略。
  • 感恩周星馳,硬漢陳國坤終成傳奇「李小龍」,他是為我圓夢的人
    《李小龍傳奇》中的主演,順利出演了有著傳奇一生的李小龍先生。回到家後,被嚇哭的陳國坤問爸爸:&34;爸爸卻告訴他:&34;為了讓幼小的陳國坤明白真正男子漢的含義,爸爸帶他去電影院看了一場李小龍主演的《精武門》。電影中李小龍塑造的英雄人物陳真深深地震撼了陳國坤,他想,如果我是李小龍,那爸爸就不會被他們欺負了。
  • 他是周星馳、劉德華、周潤發的教父,卻因李小龍痛失江山
    這是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邵逸夫這個被死神放還的中國電影拓荒者終於把中國觀眾帶入了有聲片的時代!破繭成蝶:從削平一座山開始1959年,邵逸夫削平了一座山,在這座山的平地上建起了一座電影城——邵氏兄弟電影製片廠,他的傳奇就從這裡破繭成蝶。
  • 李小龍傳奇的一生
    李小龍作為我國著名的武打明星,是20世紀四五十年代我國最具傳奇性的人物。李小龍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爸爸是演員,媽媽是大家閨秀,父母對李小龍的教育可謂非常嚴格,他們從各方面挖掘李小龍的優點進行培養,讓李小龍這個活潑好動的孩子,小小年紀就擁有各項技能,我們可能只是在電視上知道李小龍非常熱衷拳擊或武打,實際上,他還有紮實的舞蹈功底,在香港的貴族學校練書也讓其在成長過程中視野與人生格局非同一般。
  • 李小龍誕辰70周年 文雋:他影響了香港電影
    一生中拍過27部電影,9部電視劇,他的粉絲數以億計,美國人稱他為「功夫之王」,日本人稱他為「武之聖者」。他就是一代傳奇李小龍。   2010年11月27日是李小龍誕辰70周年紀念日,這個叫BruceLee的男人已經離開我們37年,但全球影迷對他的懷念從未停止。在這個時刻,兩部講述李小龍生平的電影《李小龍我的兄弟》與《截拳道》先後上映,用畫面向這位傳奇影人致敬。
  • 李小龍陰間大戰007與吸血鬼教父,從未見過如此沙雕的功夫片
    面對李小龍本身的傳奇經歷和登峰造極的功夫魅力,香江媒體順勢進行一場轟轟烈烈的「造神」運動。雖然李小龍的一生只拍過四部半電影,但卻是首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功夫巨星,在全世界收穫了無數粉絲和擁躉。他將武術引入哲學,他用電影弘揚文化,美國人稱他為「功夫之王」,日本人稱他為「武之聖者」。
  • 李小龍陰間大戰007與吸血鬼教父,從未見過如此沙雕的功夫片!
    雖然李小龍的一生只拍過四部半電影,但卻是首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功夫巨星,在全世界收穫了無數粉絲和擁躉。 他將武術引入哲學,他用電影弘揚文化,美國人稱他為「功夫之王」,日本人稱他為「武之聖者」。
  • 李小龍陰間大戰007與吸血鬼教父,從未見過如此沙雕的功夫片
    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在女演員丁佩家離奇猝死,享年33歲。對於一位春秋鼎盛、事業正值頂峰的功夫巨星而言,他的死亡讓影迷為之扼腕。消息傳出後,全港震驚,輿論譁然,而關於李小龍的死因也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 周華健創作16首歌曲,被他淘汰14首,卻被無數音樂人奉為伯樂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正是在這裡他遇到了他一生的貴人,無數音樂人的伯樂——李宗盛。李宗盛被奉為音樂教父,寫出的歌曲捧紅了無數歌星。李宗盛為他量身打造了個人專輯《心的方向》,主打歌就是由陳楊譜曲的同名歌曲《心的方向》。儘管只是雷諾汽車的廣告歌,但一經發布就迅速火了起來。
  • 一代傳奇人物李小龍 一生短暫而又輝煌
    1962年李小龍開辦「振藩國術館」,1967年自創截拳道,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在香港逝世,年僅32歲。令人惋惜至極,真是天妒英才,巨星隕落。20周年紀念鈔票,好萊塢大道鋪上李小龍紀念星徽,就在同年並榮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大會頒發的「終身成就獎」。
  • 一代傳奇人物李小龍 一生短暫而又輝煌
    功夫武術界的技擊家、截拳道創始人 李小龍(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原名李振藩,師承廣東葉問,他出生在美國加州舊金山,祖籍中國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是世界武道變革的先驅者
  • 成龍、洪金寶的伯樂,香港影視界教父-于占元
    一大批香港武打明星曾經霸佔影視界很長一段時間。香港武打片也曾經佔據影視行業的一席之地。以洪金寶為領頭的這幾個人,很快就成為了八十年代香港電影圈最重要的一批人,也成了各家電影公司的香餑餑。於是他便成立了中國戲劇研究學院。而七小福中的大部分成員幾乎都只奔著戲園子來的。由於師傅于占元是武生的緣故,所以特別注重功夫的練習,每日都有定量的標準讓徒弟們練習。不僅如此,在利益方面更是要求嚴格,徒弟們的一舉一動他都看在眼裡,只要稍有不妥,他就會嚴厲懲罰。因此他教出來學生個個都「站如松坐如鐘走路帶著風」。大概是在1970年左右,隨著香港電影業的興起,來戲園子裡聽曲兒的人越來越少。
  • 不朽的東方傳奇——李小龍
    李小龍的一生可謂是風光無限,給世人留下了他不朽的傳奇故事,但你是否知道其實李小龍一生只主演了四部影片,分別是《唐山大兄》《猛龍過江》《龍爭虎鬥》《精武門》,想必這是很多人沒想到的。3周,票房就已達到350萬港元,打破了當時香港電影票房紀錄。
  • 當年邵逸夫沒將他看在眼裡,多年後成一代巨星,李小龍的傳奇人生
    初次見到李小龍,邵逸夫並沒有將這個小子看在眼裡,僅僅給出幾萬美元的「固定工資」打發他。兩人的合作沒有達成,李小龍還受到了一番的羞辱,很氣憤地離開了邵氏電影。可邵逸夫怎麼都不會想到,僅僅幾年後,這個不被他看好的小子,會不斷地刷新香港電影的票房。
  • 李小龍誕辰80周年,讓我們重溫他武術文化和武術電影的一生
    今天是李小龍誕辰80周年,讓我們重溫他武術和電影的傳奇一生。他的武術文化影響深遠。 李小龍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武術大師、演員和導演,以《精武門》、《龍爭虎鬥》和截拳道等電影而聞名。李小龍是誰?偶像級演員、導演和武術大師李小龍曾是香港的一名童星,後來回到美國教授武術。
  • 香港電影海報教父--阮大勇
    香港電影海報教父--阮大勇「我拿著《天才與白痴》的海報到片場,告訴許氏兄弟這海報是我畫,並問他們可否新的一部電影也給我畫?」就是這樣,阮老師成為《半斤百兩》的海報主人,這張海報為他帶來$2,700收入,當時是1975年,一支可樂賣3毛錢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