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在女演員丁佩家離奇猝死,享年33歲。
對於一位春秋鼎盛、事業正值頂峰的功夫巨星而言,他的死亡讓影迷為之扼腕。
消息傳出後,全港震驚,輿論譁然,而關於李小龍的死因也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由於李小龍的身份和影響力,加上其死因也確實可疑。在輿論的強大壓力下,當局特地組建了死因研訊法庭,專門就李小龍之死一事進行調查取證。
經過兩個多月的論證後,法庭排除了李小龍被謀殺、誤殺、猝死、自殺、自然死亡的嫌疑,認為服用止痛藥過敏反應致意外死亡的可能性最大,最終給出「死因不明」的裁定。
此裁定一出,全港上下紛紛表示質疑,認為官方的這一說法根本就是矇混過關,以至於市面上開始瘋傳各種李小龍之死的謠言。
坊間傳言:李小龍生前為了追求力量和速度的極限,每日鍛鍊強度過大,急功近利而練壞了身體。加上他練法不得當,導致血脈失調,這一切都是造成他猝死的原因。
曾經擔任過《精武門》《龍爭虎鬥》等電影動作指導的陳會毅也曾提到李小龍「為了保持身材,追求極限,就經常用電擊的方法來刺剌激肌肉」,而香港記者杜惠東也曾揭秘李小龍每天服用多種維生素、藥物強化劑、急效營養素等各種藥品。
實際上,李小龍的身體在去世前兩個月就出現過不祥的預兆。
他曾在《龍爭虎鬥》的片場暈倒,被送往醫院急診。當時醫生給出的診斷是「腦水腫」,這與後來李小龍屍檢報告中的「大腦中度出水」符合。
還有一種說法,將矛頭指向了與李小龍一直有緋聞的女星丁佩。
根據丁佩的回憶:事發當日,李小龍與嘉禾董事鄒文懷一起到丁佩家中討論《死亡的遊戲》的劇本,可李小龍突然說頭疼,於是,丁佩讓他去自己房中休息,並給他服下了一顆自己平時服用的止痛藥片。但李小龍這一睡,再也沒有起來了。
此事被香港媒體曝出之後引發渲染大波,甚至有八卦媒體宣稱,就是這小小的藥丸讓一代巨人垮下,這藥丸並不是普通止痛藥而是春藥,而無法解釋各種差錯的丁佩便成了眾矢之的,此後的半生基本都活在非議之中。
除此之外,民間還流傳著其他一些說法。比如:李小龍死於謀殺,背後是黑手黨的陰謀,還有言論聲稱李小龍是死於癲癇猝死症。
然而這一切都只是推測,沒有定論。電影公司和李家人的諱莫如深,讓這位功夫巨星的死亡之謎籠罩了一團迷霧,時至今日,他的死因依舊是不解之謎。
就在李小龍去世一周後,他生前拍攝完成的最後一部作品《龍爭虎鬥》上映,在世界範圍內引發轟動效應,全球票房高達2.3億美元,這個成績即使放在今天依舊是影史最賣座的功夫片票房紀錄。
面對李小龍本身的傳奇經歷和登峰造極的功夫魅力,香江媒體順勢進行一場轟轟烈烈的「造神」運動。雖然李小龍的一生只拍過四部半電影,但卻是首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功夫巨星,在全世界收穫了無數粉絲和擁躉。
他將武術引入哲學,他用電影弘揚文化,美國人稱他為「功夫之王」,日本人稱他為「武之聖者」。四十多年過去,李小龍作為一個文化象徵,其電影形象、技擊技巧、武術哲學和傳奇經歷已經成為電影史上的經典符號,在全世界範圍內,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力。
正是由於李小龍電影的巨大影響力,他的英年早逝讓無數的影迷和粉絲痛心,在他死後的數十年當中,以李小龍或其本人形象為主題的電影曾經風靡一時甚至成為一種文化現象。
正如著名影評人魏君子所說:
從來沒有哪位電影明星能像李小龍那樣,死後仍能不斷在銀幕上「借屍還魂」。
而李小龍在去世之後,港臺電影圈出現了一系列模仿李小龍的山寨電影。就如同今天的蹭熱度的山寨網大一樣,香港影壇湧現了一批名字中帶「龍」或「小龍」的動作演員,比如梁小龍、唐龍、呂小龍、黎小龍,甚至是成龍的名字,本意也是「成為下一個李小龍」。
再加上彼時香港版權意識淡薄,無數的片商都企圖借李小龍的勢頭扶搖而上,狠撈一筆,壓榨李小龍的剩餘價值,因此誕生了一批風格怪異的偽李小龍功夫片。
有香港影史的學者稱這一類型為「李小龍剝削電影」,指的是:
李小龍去世後若干年內一些片商利用李小龍的影響力,通過剝削「李小龍」三個字的剩餘價值而炮製的諸多粗製濫造的「偽李小龍電影」。
今天迷影君就要推薦一部香港影史上最無釐頭的「李小龍剝削電影」——
《李三腳威震地獄門》
The Dragon Lives Again
影片拍攝於1977年,由香港協利電影公司出品。
該片的編劇兼導演羅棋是香港功夫片的元老,以龍虎武師出身,曾加入成龍的成家班。
主演則是香港知名動作影星梁小龍,15歲跟隨在邵氏公司做武術指導的叔叔梁小松一起進入電影圈,最初是做龍虎武師,之後被大導演吳思遠發掘,成為動作演員。
雖然梁小龍樣貌「平平無奇」,但卻憑藉著紮實的功夫底子在電影圈打出名號。
上世紀八十年代,他在武俠劇《大俠霍元甲》和《陳真》中飾演的陳真一角風靡大陸,俠肝義膽、孔武有力的形象深入人心。也因此與李小龍、成龍、狄龍並駕齊驅,被視為「香港演藝圈四小龍」之一。周星馳便將其視為偶像,因而邀他出演《功夫》中的大反派火雲邪神。
值得一提的是,梁小龍是香港電影圈為數不多有真功夫的實戰功夫影星。
因為自幼愛好武術,不僅跟隨叔叔學過北派腿法,還博採眾長學會了詠春拳和空手道。曾三次參加全港搏擊比賽,獲兩次冠軍、一次亞軍。
最傳奇的經歷是,他曾在九龍油麻地平安大廈自己武館的梯間,遭十多名持利器男子伏擊,最終將對方全部打倒,而梁小龍自己手無寸鐵卻只受輕傷,由此可見梁小龍的功夫造詣。
所以,雖然外形與李小龍並不相似,但出色的功夫底子卻讓梁小龍成為「最能打的李小龍模仿者」,因而被選中出演這部以李小龍為主角的惡搞武打片。
電影片頭的字幕上赫然打著一句話:
謹以此片獻給千千萬萬喜愛李小龍的觀眾。
然而正片從字幕部分開始,就帶著一種關公戰秦瓊、古今中外大亂鬥的無釐頭感。
按照七十年代功夫片的慣例,片頭字幕部分通常是主角與人對打的鏡頭,展現本片的功夫武打元素,而本片中則是梁小龍飾演的主角李三腳與古今中外各路高手對打的場面。
只見李小龍拳打詹姆斯·邦德,腳踢日本盲俠座頭市;
甭管你是西部片中的荒野大鏢客,還是吸血鬼與驅魔人,都難敵李三腳的神威。
而壓軸登場的居然是踩著京劇鼓點的鐘馗,單衝這段開場就已經土洋結合,腦洞大開。
而本片正式開始後的劇情則更加獵奇,編導的腦洞堪稱匪夷所思,讓人嘆服。
話說李三腳死後,魂魄被帶入了地府的閻羅殿。
這日閻王照常上朝,問下面躺著的新鬼是何人?
判官拿來生死薄,只見上面寫著:
李真煩,卒於1973,made in HK。
估計導演也知道片中的李小龍與公眾所熟知的李小龍相去甚遠,所以李小龍的本片李振藩居然被化名成了「李真煩」。
閻王見李三腳昏迷不醒,可下面依舊屹立不倒,硬漢指數爆表,簡直讓人震驚
於是讓判官上前一番摸索,果然就從李三腳的衣服裡取出了一根黑黝黝的棒子。
沒想到,判官從屍體裡掏出了一根雙節棍,不由得驚嘆道:
好粗啊!
此時在一旁圍觀,作為閻王寵妾的楊貴妃驚呆了,果斷成為了李三腳的迷妹。
不是我想開車,而是電影裡的劇情真就是這麼演的。
閻王見李三腳私藏武器,於是命手下將他重打八十大板。
這時,一直昏迷的李三腳卻醒了過來,第一句話就是:
誰動了我的傢伙?
李三腳的個性非常狂傲,閻王見對方態度甚是囂張,居然對自己毫無敬畏。
一向吃軟怕硬的他,只得先放了李三腳。
之後,李三腳來到了地府的唐人街,這裡有一家冷門客棧。
為什麼叫冷門?因為這家飯店真的很冷!
我知道這個冷笑話一點也不好笑,但這也是原片中的臺詞。
李三腳來客棧吃飯,此時盲俠座頭市正在客棧裡吃霸王餐,店小二敢怒不敢言。
李三腳無辜躺槍,座頭市摸到了李三腳的雙節棍,知道對方是高手,於是一言不合就開打。
結果李三腳還沒發力,座頭市就已經有些吃不消。
座頭市見對方不好惹,趕緊跑回家叫人,沒想到叫來的竟然是007和荒野大鏢客。
對方隸屬於地府的教父科裡昂集團,果然大佬就是大佬,在地獄都能建立黑幫組織。
李三腳雖然身手了得,怎奈何雙拳難敵四手,加上因為在陽間縱慾過度,竟被座頭市大鏢客和007打成重傷。
看到這裡,我確信導演果然是在高端黑!
幸好,有一位神秘白髮老者出現救了李三腳,原來是神醫華佗。
來到陰間的華佗覺得救治普通人已經沒有太多挑戰性,於是他開始醫治孤魂亡靈。
痊癒後的李三腳,在賭場認識了嗜賭如命的獨臂刀。
在李三腳的勸說下,獨臂刀改過自新不再賭博,決定回家和老婆好好過日子。
誰能想到,李三腳下地府之後,竟然成為一位傳播正能量的道德小標兵。
同時,他還在在地府開辦了「精武門」培訓班,廣收門徒。
其中知名的弟子有大力水手、蘇乞兒等等文藝界模範代表。
在李三腳的帶領下,地府精武門除暴安良匡扶正義,集體化身為陰間超級英雄。
另一方面,反派陣營賊心不死,妄圖顛覆地府政權,想要謀朝篡位殺掉閻王。
但因為擔心李三腳和他的精武門會插手此事,於是決心先除掉李三腳。
他們先是讓盲俠出手,可座頭市畢竟眼瞎又戰五渣,最終敗於李三腳的腳下。
反派集團見硬拼不行,決定使用美人計。
於是派出了擅長美色攻擊的艾曼紐,讓她勾引李三腳,然後趁機暗殺對方。
然而,李三腳作為久經沙場的老司機,自然來者不拒。
艾曼紐以為計劃成功,殊不知還是老司機技高一籌,李三腳其實早就識破了對方的詭計,讓對方陪了夫人又折兵。
反派集團心有不甘,又讓艾曼紐去色誘閻王,想要借閻王的力量來打壓李三腳。
與此同時,他們趁李三腳不在血洗了精武門,引得李三腳震怒。
之後,他們派出了吸血鬼德古拉前來狙殺李三腳,對方鬼多勢重,李三腳漸漸不敵。
眼看著德古拉抓住了李三腳的雙腿,讓他無法動彈。
危急時刻,李三腳居然憑空伸出了第三腳,一腳踢死吸血鬼德古拉。
看到這裡的我震驚了——
原來李三腳並不是對李小龍腿法的稱呼,而是他真的有第三隻腳!
李三腳從德古拉身上拿到了教父集團的犯罪證據,並將教父的陰謀告知閻王。
閻王得知自己的手下驅魔人竟然和教父集團相互勾結,想要篡位,忍不住怒罵:
總有刁民想害朕。
於是下令將涉案的驅魔人革職查辦,並任命李三腳為新一任的地府治安局長。
李三腳新官上任,先踢死007邦德,繳獲了反派集團的贓款,又殺死前來復仇的荒野大鏢客。
至此李三腳成為地府鬼民心中的英雄模範,深受地府鬼民的愛戴。
正當地府鬼民歡慶反派集團倒臺的時候,不想黑惡勢力賊心不死,教父和驅魔人竟然闖入閻羅殿想要刺殺閻王。
驚慌失措的閻王情急之下晃動神鍾,引起整個地府發生了大地震,造成地獄生靈塗炭。
李三腳盛怒之下,決定找教父與驅魔人算帳,雙方展開一場對決。
教父科裡昂雖然同樣功夫了得,但畢竟沒有主角光環,最終被李三腳擊殺。
而另一邊,閻王因為造成了地府的事故,擔心李三腳前來找自己算帳。
於是求助自己曾經的上司鍾馗,想讓鍾馗出面解決麻煩。
於是,鍾馗率領手下12地煞前去圍攻李三腳。
十二地煞居然真的把李三腳圍了起來,然後歡快的轉起圈圈來,想要把李三腳轉暈。
正當李三腳陷入危機的時刻,獨臂刀和大力水手等徒弟及時前來解圍。
一場惡戰之後,李三腳用雙節棍擊殺了鍾馗。
閻王在地府鬼眾的圍攻下跪地求饒,李三腳勒令閻王善待百姓,並提出回到陽間的要求。
故事最後,閻王被逼無奈只得答應,讓李三腳終回人間。
坦率的講,這部《李三腳威震地獄門》絕對是一部夠爛夠山寨的奇葩雷片。
影片即使放在七十年代的港臺功夫片領域,也絕對算得上是粗製濫造之作。無論是劇情臺詞。還是演員表演,乃至於場景道具都處處透著一種成本不足的廉價山寨感,顯然製片方只是為了蹭李小龍的熱度而趕工完成。
坦率地講,只要你做過白日夢,照樣可以編出比《李三腳威震地獄門》更無聊、更無邏輯的劇情,但問題是,身為觀眾的我們或許只是想想而已,30年前的香港導演居然真的拍出來了。
實際上,拿中外電影經典角色開涮,一直是港臺喜劇電影的常見手段。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港臺電影圈,諸如王羽的《獨臂拳王勇戰楚門九子》、《座頭市與獨臂刀》,臺灣的《關公大戰外星人》等惡搞電影層出不窮。這些作品雖然粗製濫造,但大多噱頭十足,加上編導天馬行空的腦洞,因而頗成一種類型,並影響了後來的香港無釐頭電影。
說回這部《李三腳威震地獄門》,電影不僅惡搞了李小龍的生平和作品,同時將六七十年代的歐美流行文化進行了一鍋亂燉,片中將青蜂俠、獨臂刀、邦德、盲俠、大鏢客等經典角色進行了惡搞,不同國家、不同類型的角色在銀幕上展開大亂鬥的場面,確實堪稱腦洞大開。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是曾志偉正式參與臺前幕後攝製的電影處女作,他在片中飾演大力水手一角,並擔任了副導演。而飾演華佗的則是香港武打片的元老級人物袁小田,他正是著名武術指導袁和平的父親。
儘管這部影片的缺點非常明顯,製作粗糙,劇情狗血,特效放在當年可能也不到五分,但有時候爛到極致,也會成就一部經典。
對於cult片愛好者們而言,本片的腦洞之清奇也算影史留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