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傳人發飆了!怒斥娛樂圈小鮮肉:沒有功夫,就別演功夫片!

2020-11-19 網易新聞

中國武林界,從來都不缺少一些「奇人異士」。比如自稱「裡合腿」大師的田野,又比如那位自稱手中有「太極球」的馬保國,當然還有太極大師雷雷。這些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牛皮吹地震天響,但是一上擂臺就不行了。比如馬保國之流,只會吹牛皮找存在感,遇到真要上擂臺的時候,就直接找各種理由不打了。然後,等人家走了或者風頭過了,他就會再跳出來各種吹牛皮刷存在感,簡直讓人佩服的五體投地。

但是今天我們不說馬保國也不說田野和雷雷,今天我們要來聊一位,比上面三位臉皮還要厚的武林人士。他就是飛龍,這傢伙在網上自稱李小龍傳人,社交帳號上拍攝的很多照片也都是模仿李小龍造型的,以中國功夫新星自居。這小子,奇葩在哪裡?那就是他擅長將自己與各種知名公眾人物扯上關係,基本套路就是在網上罵人家,然後再艾特人家。

他這樣做,當然那些被他罵的人是不會理他的,但是網友們卻會忍不住要來吐槽幾句。於是在這個「李小龍傳人」的發文下,總是會雲集大批罵他的網友。罵他的人越多,他就會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自然也就越來越有名了。這不,近日這個所謂的李小龍傳人飛龍又開始發飆了,這次他怒斥的目標是吳亦凡鹿晗朱正廷張藝興這四位娛樂圈明星。飛龍怒斥他們沒有功夫就別演功夫片,還直言自己一個人可以打敗他們四個,原文內容如下:

「吳亦凡、鹿晗、朱正廷、張藝興,向你們這些娛樂圈的小鮮肉,沒有功夫,就別演功夫片,47年前李小龍將東亞病夫的牌子給踢碎了,沒有想到現在又讓你們這些小鮮肉給拾起來了,你們跳舞跳的好,但是沒有一點陽剛之氣,還好耍大牌,尤其是吳亦凡,和鹿晗,最後一位叫張藝興,還有朱正廷,我,李小龍傳人——飛龍,一個人可以打敗你們四個,不信試一試。」,飛龍的發文引發網友熱議,下面就來看看大家是怎麼說的:

「是哪個褲襠沒拉緊的人把你露出來了」、「可不可以別帶李小龍,請不要侮辱李小龍!」、「飛龍跳樓臉著地,落地半死沒斷氣。 紅刀拔出白刀進,飛龍狗命真挺硬。一個螺旋升天屁,來年再把飛龍祭」、「玩夠了就跟院長回去吧。」、「可人家就是哪都比你強」、「你有什麼資格去說別人,就你還到處拿李小龍來說什麼的,你哪裡來的臉,最起碼李小龍還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你呢?垃圾」。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文有劉信達武有他飛龍,真的是國之不幸啊!」、「呵呵,我差點就笑岔氣了,你這人說話是不經過大腦思考的嗎?明星怎麼樣還輪不到你來指手畫腳,人家小鮮肉怎麼了?我們就是喜歡,像你這種老臘肉,不不不!是爛肉,也配,也不照照鏡子」、「你還會功夫,哈哈哈,你都沒見過李小龍還李小龍傳人,要點臉會死啊?我看過你的「功夫」,還沒有小學生打架激烈」、「林子大了,神馬鳥都有」。

從評論中我們不難看出,網友的留言基本全都是罵他的,而他要的也就是這種效果。其實這位所謂的李小龍傳人飛龍的炒作套路,跟田野、馬保國他們本質上都是一樣的,不過這傢伙的臉皮要更厚,更加沒有底線,可以說是為了火,他是誰都能懟,啥都敢說。所以,對待這樣的人,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搭理他無視他,那麼,他也就翻不出什麼浪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李小龍:獨一無二的功夫大師 功夫片開創者
    功夫片是基於中國武術文化,衍生出的一種文化表現形式。影片中的打鬥多為拳腳的近身肉搏,偶爾也會用到一些冷兵器,是中國獨有的文化瑰寶。說到功夫片,有一個人是繞不開的,那就是響徹世界的功夫巨星:李小龍。就這樣年僅十三歲的李小龍,在葉問的帶領下進入了武術的世界,本就血氣方剛的他,學會功夫後變得更加張揚,甚至曾在一次比武中將人打傷,差點就進局子吃了牢飯。母親擔心性子張揚的李小龍香港惹上麻煩,於是將李小龍送去了美國。
  • 他是李小龍傳人,被周星馳提拔,做《功夫》裡陳國坤的金牌打手
    李小龍作為一代功夫巨星,他的電影和功夫影響了很多人。這些人學習李小龍的精神逐漸發揚光大,有些成了名人。最典型的莫過於周星馳。周星馳崇拜李小龍,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在周星馳早期的很多電影都能看到李小龍的影子。
  • 功夫武痴嶽松自嘲:練了幾十年功夫比不上一個小鮮肉
    嶽松的頭銜可算不少,中國內地武術家、功夫武痴、演員、編劇、導演。不僅有真功夫在身,而且能空翻7米、食指倒立、凌空側踢、寸拳將老外打飛,有極具獸性的爆發力。甚至被譽為李小龍之後唯一真功夫武打明星。  但他的電影似乎並沒有像他本人那樣得到觀眾認可,對此,嶽松曾自嘲練了幾十年的功夫居然比不上一個小鮮肉的功夫片。他表示:小鮮肉只要長得帥人紅,會不會功夫壓根不重要。而自己幾十年的真功夫放在身上隨時可以替代。
  • 功夫巨星青黃不接,硬漢沒落鮮肉當道
    在李小龍去世後,中國功夫並沒有隨著他的隕落而沒落,李小龍讓世界知道了中國武術,而成龍緊跟其後將中國武術發揚光大,所以說他們兩位對於中國武術的貢獻非常大縱觀娛樂圈現在真正能打的明星有幾個?不僅如此,大眾的審美已經在悄悄變化,渾身肌肉的演員跟化成娘娘腔的演員比,如今鮮肉更受大家歡迎,之前拍電影,沒工夫你演不了功夫電影,如今呢?
  • 周星馳被侮辱中國人不懂英語怒而發飆,他的真實身份其實是個功夫高手,李小龍的師侄?!
    星爺發飆怒斥外國人的視頻在網上瘋轉,視頻如下為了方便流量黨和懶癌晚期的童鞋,截圖如下哈事情的緣由是這樣,星爺出國宣傳電影接受採訪
  • 李香凝,作為功夫巨星李小龍的唯一傳人,她是如何繼承其父遺志的
    如今只剩下其小女兒李香凝一人。之前李香凝並沒有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2015年的時候因為其父的傳記電影,李香凝開始活躍在螢屏前,2019年因為「真功夫」侵犯李小龍肖像權一事,李香凝開始了維權之路。之前人們大多都知道李小龍有個兒子叫做李國豪,李國豪自幼習武,畢竟是李小龍的傳人,所以在武學方面確實很有造詣。
  • 中國功夫排行榜:NO.1竟然不是李小龍,而是他……
    誰又是功夫明星中的大BOSS?  功夫電影是華語電影中極為重要的分支,多年來誕生了李小龍、成龍、李連杰、甄子丹等功夫巨星,銀幕上他們扮演的英雄都是「萬人敵」的好漢,很多好事者不禁想問,如果離開銀幕進行實戰,這些哥們誰的功夫強一些,誰又是高手中的高手!
  • 張晉功夫片票房撲街,是否真的中國功夫已到末路
    張晉功夫片票房撲街,是否真的中國功夫已到末路每個人的童年都有一個武俠夢,甚至到現在很多的外國朋友依然認為,每一個中國人都會功夫,中國總是有著神秘的色彩。這有我們古裝片飛簷走壁的影響,更是有像李小龍一樣的武打巨星,帶給他們的視覺衝擊不可謂不大。
  • 李小龍誕辰70周年 沿電影的路尋功夫的夢
    而此時,兩部功夫片《李小龍》和《截拳道》來勢洶洶,同場打擂。更引起人們對於功夫片的關注。扎堆紀念。我們也紀念,不光為李小龍,更為功夫片……  蘊含「中國功夫」的電影,既有功夫片也有武俠片,功夫片重在打鬥、武俠片偏於俠義,兩者雖有不同,卻也不是涇渭分明,夾雜著交叉地帶。不過無論哪一種,「功夫」都是裡面的重要元素,功夫和電影,在幾十年中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 他功夫比肩李小龍,動作瀟灑堪比李小龍,但至今紅不起來
    他是娛樂圈裡唯一一個被觀眾和媒體認為有資格可以和李小龍做比較的明星,能十指倒立,寸拳將老外打飛,還創下空翻七米的紀錄,在英國打贏17場地下黑拳,喜歡他的球迷都稱他為「李小龍第二」,這個人就是外號武瘋子的嶽松。
  • 功夫明星發飆鏡頭,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都說習武之人性子烈,在功夫明星圈要問誰的脾氣最好,這一票都投給功夫明星吳京。要說功夫明星圈中誰的脾氣最臭,相信大家心裡都有數。不過在功夫明星的電影中,誰又沒有一點脾氣呢。盤點功夫明星在電影中發飆的鏡頭,洪金寶在電影中發飆的時候眼神最嚇人,甄子丹在電影中發飆的時候語氣最囂張,要問功夫明星發飆誰最生猛,那肯定是吳京和成龍了。
  • 現代李小龍炮轟肖戰蔡徐坤:一點精氣神都沒有,我要打20個黑粉
    3月26日,中國功夫傳奇新星「現代李小龍」飛龍對國內兩大流量紅人蔡徐坤和肖戰予以痛批,飛龍認為這些小鮮肉都是手無縛雞之力,整天鬱鬱寡歡,缺乏陽剛之氣的代表,嚴重敗壞了社會風氣,需要好好調教才行,而且他還放話要打20個黑粉,換世界一個清靜。
  • 李小龍到甄子丹,《猛龍過江》48年,功夫片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這部以致敬李小龍為內核的功夫片,多少展現對老電影的深情緬懷。甄子丹作為李小龍的頭號影迷,他的致敬,卻從側面印證了功夫片早已沒落的現狀。 《肥龍過江》播出之後好壞參半的評價,對角色刻意扮醜的批判,一時間佔據了評論的主頁面。
  • 功夫之王李小龍高清罕見照片合集
    李小龍(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原名李振藩,師承葉問,出生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祖籍中國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MMA之父、武術宗師、功夫片的開創者和截拳道創始人
  • 李小龍、梁小龍、李連杰、甄子丹多版本《精武門》,真正的功夫片
    《精武門》被翻拍過許多版本,是一部典型的中國功夫動作片,從電影版到電視劇版每一部都是經典,給不同年齡段喜歡功夫片的人,留下難以忘懷的深刻印象。《精武門》從劇情設計到人物刻畫,都特別符合國人對功夫動作片的審美習慣,愛國精神、大義凜然、寧死不屈、行俠仗義,在《精武門》的劇本中展現淋漓盡致,滿足了無數人心目中的英雄夢。李小龍版《精武門》,李小龍作為名滿天下的武術明星,靠的不是多出色的演技,而是那實打實的真功夫,而「功夫」二字也是因李小龍的原因享譽世界。
  • 李小龍的功夫電影,中外觀眾心中的英雄
    1971年10月31日,三十年前的童星李小龍在美國拍完《青蜂俠》(1964)與《醜聞喋血》(1969)等片後,應嘉禾公司的邀請拍了羅維導演的《唐山大兄》 (1971),影片推出,票房高達三百-十九萬元。第二年再接再厲,拍了《精武門》,票房收入達四百四十三萬元。
  • 娛樂圈老一輩功夫巨星,實戰同樣也很出名,李小龍劉家良上榜
    現在的影視圈,對於明星的要求寬鬆了很多,基本上都是靠包裝出來的,說起早期影視圈的發展,老一輩演員都是有真才實學,特別是一些武打明星,在影視作品中用的都是真功夫,不僅如此,據說很多在現實中也有實戰的經歷,而且名氣都還不小,比如像劉家良、李小龍等,他們都是真才實學。
  • 功夫明星可以沒有成為李小龍的夢想,但一定要有成為成龍的決心
    文|bethlyn李小龍讓功夫片譽滿全球功夫喜劇片讓成龍譽滿全球電影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功夫的傳承,同樣也讓中國功夫在遠離本來面目的道路上愈行愈遠。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李小龍的一部《唐山大兄》把中國功夫推向了世界,於是世界範圍內掀起了一陣功夫熱潮,功夫片盛極一時,功夫也成為了中國的重要標籤。只不過這陣熱潮伴隨著李小龍的逝世日漸消退,再加上各種粗製濫造的功夫片橫行,國內外的功夫片市場開始低迷幾近滅亡。
  • 再見了,功夫片
    再見了,功夫片。功夫片是香港電影中最特別的類型片,功夫電影有其強烈的魅力和局限性,時至今日,曾經火爆全球的功夫片如同香港電影一樣開始日薄西山了。功夫電影的大門就是由李小龍開啟的,1971年,李小龍以1.5萬美金的片酬和嘉禾籤下了兩部電影——《唐山大兄》和《大俠霍元甲》(也就是後來的精武門)。當時的邵氏公司覺得李小龍的價格太高了,索性就放棄了找其拍片的想法。
  • 功夫之王李小龍
    當他再次回到香港,開啟了「功夫電影」的新時代,李小龍不再只是一個演員,他成為了一個代表,展示了一個充滿了民族自豪感又能引起全球共鳴的電影流派。不管是在香港,還是羅馬、倫敦、舊金山,都颳起了李小龍和嘉禾影業創造出的這股功夫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