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晉功夫片票房撲街,是否真的中國功夫已到末路
每個人的童年都有一個武俠夢,甚至到現在很多的外國朋友依然認為,每一個中國人都會功夫,中國總是有著神秘的色彩。這有我們古裝片飛簷走壁的影響,更是有像李小龍一樣的武打巨星,帶給他們的視覺衝擊不可謂不大。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漸漸的功夫片的市場越來越狹窄,像方世玉、葉問、陳真等等,幾乎都不可複製,畢竟那個功夫片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觀眾們所追求的更多的是視覺的衝擊和情感的釋放。在加上綠布特效的對比,確實比純正的功夫片視覺上好上不少。
另一個問題就是隨著老一代功夫巨星的隱退,或者年齡的增長,已經不能夠再做出高難度的動作。而現在的小鮮肉們不足以撐起這個牌面,所以沒落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像周星馳的《功夫》,雖然名字是功夫,可在影片中更多是採用了特效的手法來表現,現在生活中功夫不可能達到的高度,說是功夫片不如說玄幻片更合適,而且梁小龍的年齡也足夠的大了,已經不能夠在拍攝過激的動作。
說到這個就要說到張晉了,在演藝界有真實功夫的也就那麼幾位,而張晉絕對屬於有功夫底子的少壯派。然而就是這樣的少壯派也已經有45歲了,恐怕過不了幾年也到了打不動的年紀了。張晉在那個功夫片黃金時代裡不溫不火,直到近幾年才嶄露頭角,在這個青黃不接的歲月裡,可以說張晉就是獨苗,雖然他的努力有目共睹,可奈何市場不接受,實在是有些遺憾。從張天志到《九龍不敗》,悽慘的票房都有些不忍直視。
難道說真的功夫已死?以本人來看也不見得,只是恐怕得改變方式了。以周星馳的《功夫》來講,雖然是玄幻功夫片,可大家記住的依然是功夫,中國功夫依然無敵。只是表現手法偏誇張一些,如果張晉也同樣是接手了這類型劇本,我相信不至於這麼慘。張晉的悽慘票房本人覺得跟他的長相也不無關係,太過冷酷,甚至讓人看起來有點兇,在這個快餐喜劇當道的時代裡,實在是讓小青年們喜歡不來。
另一個問題就是劇情了,在這個思想大噴發的網際網路時代,撞劇情那真的是一點也不新鮮。連哪吒都可以撞到火影忍者的套路,所以一味的守舊功夫片恐怕就真的沒落了,創新才能殺出重圍,這是硬指標,不顛覆形象就沒有刺激的感官,觀眾們就不會買帳,那樣才會在這個資訊時代殺出重圍。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