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舒適、低能耗,這是太原地鐵2號線的新標籤。提出「綠色地鐵」概念,通過優化設計、節能設備、節能控制等措施,將綠色理念和方法引入城軌交通的規劃、設計、建設和運營中,讓綠色出行方式更加深入人心。
12月23日,記者來到2號線體育館站,行走在站內大廳,可以感覺到四處湧動的陣陣微風。「全程坐下來,非常舒服!」手持測試券來搶先體驗地鐵的市民孫莉告訴記者:「有速度、有溫度、有風度!」
全程「如春」,節能20%,體育館、電子西街兩站作為節能示範站,列入了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科技示範工程。通過與清華大學江億院士團隊合作,應用新技術,在通風系統的「呼吸」下,實現站內空氣的吐故納新。
「項目實施過程中,我們與院士團隊反覆優化環控方案,提升了系統整體性能,降低了能耗。」太原市軌道交通發展有限公司總工辦主管段盼平表示,地鐵2號線根據站臺、站廳等公共區域的空氣流通及環控需求,充分利用從公共區域出入口流入的滲風,合理設計公共區域內的風管與風道,自然補風,以降低公共區域內的二氧化碳濃度,通風所需能耗大幅降低。
供冷季時,通過變頻調節排風機的排風量,實現調節自然補入新風風量的目的,在滿足公共區域內二氧化碳濃度要求的情況下,大幅度減小了空調機組的新風負荷,進一步節省了供冷季通風所需的能耗。同時配置消聲器、電動風閥等附屬設備,變頻運行排風機與送風機,使得通風系統的節能性能與環保性能進一步提升。
走進站廳的環控機房,送風管正在為站內進行換氣。旁邊十幾平方米的屋內,有一座幾乎與房間一樣大的機器佇立其中,這就是此次創新應用的磁懸浮離心式壓縮機。該機器利用製冷循環蒸發器直接對空氣進行處理,取消冷凍水泵及管路、調節閥門,大大降低了環控系統的複雜程度。
站廳實現「綠色」,飛馳的列車同樣「環保」。記者了解到,太原地鐵在全自動無人駕駛列車中應用了中壓能饋技術,可吸收列車再生制動能量,代替車載制動電阻向供電系統回饋電能。相較於傳統電阻式制動系統,可節約能耗14%以上。(記者曹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