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助力長江大保護 北礦大新能源研究院參加2020綠色低碳發展...

2020-12-27 手機鳳凰網

聚集政產學研用等創新主體要素集聚,聯合構建綠色技術創新體系。11月7日,首屆綠色低碳發展戰略高峰論壇在南京生態科技島舉行,論壇以"構建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服務長江經濟帶綠色低碳發展"為主題,由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牽頭主辦。北礦大(南京)新能源環保技術研究院作為新能源領域新型研發機構代表正式加盟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

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理事會理事長張敬華在會上作發言報告,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校長、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理事會副理事長呂建主持,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務局、市大數據局、江北新區、建鄴區委、江寧區、六合區有關領導出席本次論壇。

作為論壇的首位發言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教授、北礦大(南京)新能源環保技術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武強作了"中國能源形勢分析與城市綠色低碳發展"為主題的報告,武強院士表示,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傳統能源供需矛盾日益顯現,與此帶來的環境汙染,生態破壞、全球氣候變暖等問題加劇,只有"開源節流"才能根本上解決國家發展與能源供給短缺趨緊相互之間的矛盾與衝突。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成功案例證明,對於淺層地熱能的開發與利用是對能源資源"開源節流"的有效方法。他認為,佔城市能耗18%左右的建築物供暖製冷高品位能耗可用地熱能,特別是低品位的淺層地熱能(冷熱)來替代,或與太陽能組合替代。

在南京市全力打造綠色低碳創新要素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南京市建鄴區人民政府、江蘇南京生態科技島管委會、北京百靈天地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在寧成立了北礦大(南京)新能源環保技術研究院。該研究院充分發揮國家級科研平臺的人才與技術優勢,開展城鎮清潔地熱能智能開發技術與工程應用、分布式多能互聯互補智慧綜合能源系統工程、城市汙水與工業廢水高效治理和資源化利用技術、固體廢棄物協同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地下水防控監測預警關鍵技術與生態環境修復治理模式的重大技術攻關、科研課題、智庫諮詢等新技術、新設備、新模式、新產業的創新發展。旨在助力科綠色低碳技成果轉化與產業發展,提高能源效率,保護生態環境,推動南京市低碳綠色循環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未來,北礦大(南京)新能源環保技術研究院將助力南京打造產業鏈、人才鏈、創新鏈、載體鏈、資金鍊和政策鏈融合的創新生態,架起科技與產業、高校與企業、科學家與企業家之間的橋梁,繼續為區域經濟發展賦能。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三峽集團與江西省就長江大保護、新能源等領域合作進行座談
    11月20日下午,三峽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雷鳴山在北京與江西省委常委、副省長吳忠瓊舉行座談,就共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加強在共抓長江大保護、新能源等領域合作進行深入交流。
  • 【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綠色金融助力雲南綠色發展
    綠色信貸「活水」注入生態環境保護  黨的十九大報告和國家「十三五」規劃把發展綠色金融作為推進綠色發展的重要力量。在雲南,綠色金融已成為助力綠色發展的重要力量。  「除了專項債的綠色融資,我們今年又向雲南水務發放了5億元的3年期綠色貸款,用於支持公司的綠色環保項目建設,助力雲南生態環境保護。」中信銀行昆明龍泉支行行長肖健介紹。
  • 四川:世界地球日,四川發布2019年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10大事件
    當天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發布了2019年全省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10大事件。據記者了解,2019年,四川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全面落實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初步核算,全省碳強度較2005年下降約70%,為國家提前完成2020年應對氣候變化目標作出重要貢獻。
  • 港北區新能源電動車產業跨越式發展
    港北區委書記玉彤介紹,近年來,該區按照「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的產業發展目標,大力實施「工業興區、工業強區」戰略,實現新能源電動車產業大跨越,實現了「好電車、貴港造」的目標。築巢引鳳 電動車企業從無到多中國-東協新能源電動車生產基地貴港歐派電動車生產車間裡,一輛輛電動車依次下線。10多個型號造型各異、五顏六色的電動車整齊排列在公司展廳,讓人目不暇接。
  • 綠色和平、中華環保聯合會聯合國網能源研究院成功舉辦電力系統...
    2020年11月20日,由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與中華環保聯合會特別聯合發起、國網能源研究院協辦、華夏能源網特別支持,主題為「新電改破局五周年:從蹣跚學步到披荊斬棘——聚焦電力輔助服務和容量市場」的電力系統低碳轉型沙龍,在北京順利舉行。
  • 大陽CHOK(鋰電)新能源四輪車批量上市(圖)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把發展新能源產業和產品作為國家今後的發展方向和重點。北易公司搶抓機遇,在低速四輪車市場「井噴」的良好基礎上再接再厲,與有「中國動力電池專家」美譽的中航鋰電有限公司強強聯合,共同研發製造新能源「鋰電版」低速四輪車。
  • 從工業神器到生活小家電,綠色低碳賦能健康生活
    在首屆深圳創新創業投資大會上,品羅創新、優行新能源、福瑞萊環保、蘭大GEE等20家綠色低碳企業/團隊的優質項目,獲評大會60強,為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為人們的疫後綠色低碳生活提供新方案。公開資料顯示,近年來中國節能環保產業增加值以年均15%左右的速度增長,遠高於GDP的增長速度,預計到2020年,節能環保、新能源裝備、新能源汽車等綠色低碳產業總產值將突破10萬億元人民幣,成為國民經濟一大支柱產業。在節能環保領域,綠色建築是近年建築業綠色發展的大趨勢。
  • 2020中國綠色經濟峰會在深圳盛大召開
    ,會上重點啟動了「區域綠色經濟指數計劃」和表彰了「2020中國綠色企業成就獎」、「2020中國綠色技術創新獎」獲獎單位。    重慶市南岸區委副書記,重慶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王茂春  王茂春副書記代表地方政府發言,他說,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保護好母親河的生態是重慶經開區義不容辭的「上遊責任」,我們將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在生態環境質量上勇爭一流,在綠色發展上作出表率。
  • 美錦少帥姚錦龍和晉能控股李國彪上榜2020十大新能源年度人物
    11月27日,由山西省能源局、《中國能源報》社聯合主辦,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山西呂梁市政府協辦的「2020能源轉型論壇暨第十屆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峰會」在山西太原舉行。「2020十大新能源年度人物」現場發布,以標杆的力量,引領新能源行業更輝煌的成長。
  • 全通實業集團「西安交大-全通動力研究院」迎接省工信廳領導視察
    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推進綠色低碳技術創新、發展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現代能源體系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加速已經成為全球發展趨勢。能源轉型不僅伴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同時也更需要能源技術創新的支撐,能源技術進步與能源轉型相互促進,正在深刻改變能源發展的前景和世界能源格局。
  • 山西晉塔受邀參加第十屆山西省節能環保.低碳發展博展會
    (原標題:山西晉塔受邀參加第十屆山西省節能環保.低碳發展博展會)
  • 助力綠色製造、推動低碳環保 2020三菱電機中國青年環保推進活動在...
    三菱電機富澤總代表用錄像發表了中文致辭,他表示:「感謝各位參加今天的「三菱電機中國青年環保論壇」。綠色發展、生態環保是被廣泛關注的中國社會問題。三菱電機通過技術與產品全力致力於推動可持續發展,為達成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傾力前行。三菱電機長期致力於環保技術開發,在水處理、節能、新能源、資源循環再利用等領域均有先進技術的儲備。
  • 「綠色科技 未來已來」PPG鋁輪轂塗料助力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汽車的誕生與發展,既有各國政策的大力支持,其低碳環保的可持續發展理念也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認同。PPG工業塗料,素以創新、綠色環保的經營理念、高性能的產品,和世界一流的服務而著稱。作為世界知名的塗料研發及生產企業,PPG一直在關注並持續探索著,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相匹配的創新塗料技術。
  • 東江科技園成立新能源創新研究院
    近日,仲愷高新區東江科技園迎來一個新的重量級研發平臺,即新能源創新研究院-高能電池材料與器件技術創新中心,它由廣東微電新能源有限公司聯手中南大學成立。東江科技園將打造成千億園區 南方日報記者 梁維春 攝接下來,該研究院將設立仿真模擬實驗中心、先進材料研究中心、中央實驗室、專利和項目申報中心、先進技術平臺開發中心,並將圍繞新能源領域推進產學研合作。
  • 2020年中國冷藏車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新能源冷藏車發展...
    近幾年來,國家出臺了多項有關冷藏車的政策,支持冷藏車規範、綠色發展,國家還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消費和使用,但為促進產業優勝劣汰,降低了新能源貨車的補貼標準。與整體蓬勃向上發展的新能源專用車市場相比,新能源冷藏車產銷慘澹,並沒有呈現出較好的市場表現力,這體現了新能源汽車發展痛點。從冷藏車本身要求來看,冷藏車對溫度的要求高,耗電較大,而新能源冷藏車受動力電池的蓄電量限制較大、充電不方便、續航裡程短、購車成本高等。
  • 華晨未來三年向遼寧地區提供500臺新能源巴士
    現場,華晨專用車與安捷集團正式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未來三年內安捷集團將採購500輛華晨新能源巴士,為遼寧乃至東北地區純電動公交車輛推廣、應用起到示範作用。此舉也是華晨專用車對《遼寧省汙染防治攻堅戰三年專項行動方案(2018-2020)》的積極響應。
  • 「動力之都」研討交流新能源公交運營經驗
    上個月,交通運輸部等十二部門和單位聯合印發的《綠色出行行動計劃(2019—2022年)》也提出,以新增和更新節能和新能源車輛為突破口,在城市公共運輸、短途道路客運等領域,進一步加大節能和新能源車輛推廣應用力度。在政策指引下,各地全力加快新能源公交推廣應用步伐。行業上下遊都在思考和探索新的新能源公交發展解決思路,這也是本次研討會的議題焦點。
  • 打造「綠色發展樣板」 比亞迪純電動公交車再投韶關
    2020年12月22日,韶關市比亞迪純電動公交車交車儀式在湞江區南郊八公裡公交站場成功舉辦,比亞迪純電動公交車再次交付韶關市公共汽車有限公司,為當地居民帶來舒適便捷的綠色出行新體驗。比亞迪將以全球領先的綠色科技、堅實的產品品質與優秀的運營經驗,助力韶關建設更加低碳、環保、高效、智能的公共運輸體系,打造綠色發展韶關樣板。
  • 國家能源局表態新能源發展無需補貼,2030年碳達峰投資劃重點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在發布會上表示,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從2020年底的15.8%,提高到2030年的25%左右,這個壓力比較大,意味著接下來能源增量70%以上為非化石能源。風能、太陽能總裝機從2020年底的4.6億千瓦,提高到2030年的12億千瓦以上,以後每年的增量都很大。未來十年,風電、光電投資將迎來大發展。
  • 「LubTop大劇透」大變局,新機遇!擁抱新能源汽車(EV)動力系統!
    根據我們統計,21 年全球主流動力電池企業產能預計超過 500GWh;在目前電池總產能過剩,但優質產能資源依然緊缺的大背景下,頭部電池企業擴產較為激進。憑藉過硬的產品和技術實力,頭部企業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依然保持較高的市場份額,龍頭地位愈發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