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地超400平方米的會場座無虛席,媒體記者爭相上前按下快門,與會觀眾認真傾聽臺上嘉賓發言,微信朋友圈快速分享圖片、觀點……這是近日在「動力之都」湖南省株洲市舉辦的「我的公交我的城」新能源公交運營經驗研討會的現場情景。
這場由中國交通報社、湖南省交通運輸廳共同主辦,株洲市交通運輸局、中車時代電動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研討會嘉賓雲集,來自50多個城市的行業管理部門代表,120多家公交客運企業、運輸裝備製造企業代表及業內專家等350餘人,共同探討新能源公交車採購、管理、運營難題,分享新能源公交運營經驗。
「新政下的新能源」 觸動公交人神經
六月是公交行業會議「扎堆」的月份,僅在此次經驗研討會同期,就有三場行業會議在各地舉辦。然而,「我的公交我的城」新能源公交運營經驗研討會超過350人的參會規模,在行業內並不多見。這場研討會人氣高漲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新能源公交」這個關鍵詞牽扯著全行業人士的神經。
《國務院關於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提出,2020年年底前,重點區域的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公交車全部更換為新能源汽車,如今所剩時間僅有一年半。上個月,交通運輸部等十二部門和單位聯合印發的《綠色出行行動計劃(2019—2022年)》也提出,以新增和更新節能和新能源車輛為突破口,在城市公共運輸、短途道路客運等領域,進一步加大節能和新能源車輛推廣應用力度。
在政策指引下,各地全力加快新能源公交推廣應用步伐。行業上下遊都在思考和探索新的新能源公交發展解決思路,這也是本次研討會的議題焦點。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城市交通管理處處長孟秋在會上提出,積極落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行業應抓住政策機遇,重視創新與協作,加強多方聯動,確保政策落地。孟秋介紹,交通運輸部正在完善中央財政對城市公交補貼的細化政策,鼓勵進一步加快對老舊車輛的淘汰力度,推動行業節能減排和車型結構的調整。她透露,針對近期新能源汽車呈現事故多發態勢,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組織開展行業新能源汽車安全風險排查,督促各地強化運營安全監管。
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吳忠宜認為,在明年年底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完全退出之前,新能源汽車製造企業應抓緊時間,提升技術和市場競爭力。
湖南省城市公共運輸協會會長劉克鋒認為,加快推廣應用新能源公交需要客車生產廠家和公交企業的緊密配合,如共同推進大數據應用、建設智慧公交等,並建議廠家繼續加強售後維護和一對一技術培訓。
高頻關鍵詞:公交改革、多元化發展
研討會搭建了經驗分享的平臺,受到公交行業嘉賓的熱烈歡迎。
東道主城市株洲公交董事長肖長江介紹,從2015年開始,4年內市財政累計安排新能源汽車推廣資金近2億元。株洲市出臺了置換電動、混合動力公交車的財政補貼政策,明確市財政每年安排資金用於購車補貼、貸款利息等額四個方面的補助。目前,株洲市新能源公交車已超1300輛,實現清潔能源和新能源車輛全覆蓋。
公交企業如何加快轉型升級也是嘉賓關心的議題。青島溫馨巴士副董事長董金星介紹,近年來,企業發揮道路客運「補位」作用,開通校車專線、建立「愛心託管樂園」,結合青島市景點分布建立旅遊公共運輸體系等,以多元化經營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海口公交副總經理張陳慧介紹,海口公交通過成本規制、重新規劃公交線網等舉措,使企業面貌煥然一新,並全力建設綠色公交、便捷公交、智慧公交,提升市民出行幸福感。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曉亮以杭州、北京等地為例,圍繞公交都市創建工作,介紹了建立高效的示範工程項目推進機制、重點強調以優化乘客出行體驗為導向的工程建設內容等經驗做法。
67條新能源公交線路初選亮相
研討會當日,一場特別的「公交成就展」吸引了眾多參會嘉賓。在中車電動園區,展示了亮點突出、成果顯著的67條新能源公交線路,以及「我的公交我的城」行進三年25座城市的公共運輸創建成果。
「新能源公交高品質線路」推選宣傳展示活動是「我的公交我的城」重大主題宣傳活動的組成部分,由中國交通報社主辦,目前已進行到第三年。2018年「新能源公交高品質線路」推選宣傳展示活動初選環節已完成。在各地行業主管部門、公交企業、新能源汽車企業推薦的70多家公交企業的130多條線路中,經活動組委會初步篩選,共有50家企業的67條新能源公交線路通過初選,並在中國交通報社全媒體平臺展示。
據了解,今年的「新能源公交高品質線路」推選宣傳展示活動覆蓋區域更廣,除了廣東廣州、陝西西安等一線城市,還有四川西昌、山西平定等中小城市參與。活動中湧現了合肥、深圳、廣州、西安等地的新能源公交推廣優秀案例,還有多條氫燃料電池公交線路首次參加宣傳展示。活動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線路的實際運營效果顯示出低碳環保、降低成本等共同特徵。
仔細參觀圖文並茂、信息豐富的「我的公交我的城」重大主題宣傳活動展示,眾多與會嘉賓表示收穫頗豐。北京公交集團科技信息部主管張世軍認為:「展覽多角度反映了新時代公交的發展成就,令人振奮,給公交企業進一步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增添了信心。」
當日,「我的公交我的城」專家智庫委員會增補30名專家成員,來自全國的30位公交企業負責人將擔負起為公交事業建言獻策、搭建行業溝通橋梁等重要職責。
□ 參會嘉賓聲音
廣州市交通運輸局科技信息處 何永
何永認為,通過這次研討會的經驗分享、實地參觀等環節,開闊了他們的視野、拓寬了思路,主要有兩個感受:一是在交通運輸部的組織領導和統一部署下,新能源汽車發展工作已形成了共識,各地均高度重視新能源客車在公交領域應用,積極應對資金、配套充電設施、運營等方面遇到的新問題、新挑戰,形成了一套符合本地實際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二是通過嘉賓演講、中車公司智慧公交新技術發布、試乘自動駕駛公交車等活動,進一步認識到智能化、網聯化工作將是公交車發展的必然趨勢。廣州市將在已完成公交電動化工作和已基本在純電動公交車安裝「防碰撞」「防疲勞駕駛」等智能化設備的基礎上,強化提升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全面打造「智慧公交、綠色公交、平安公交」。
他建議主辦方今後繼續組織開展類似活動,以加強各地的學習交流,互相分享經驗共同提高。
衡水公交總經理 張新茂
張新茂認為,這次經驗研討會為各地公交企業以及公交車輛生產廠家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臺,為各地公交今後的更好發提供了很好的借鑑作用,進一步開拓了他們的工作思路。特別是專家關於智慧科技推動公共運輸高質量發展的主題演講,對他們的觸動很深。在這個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城市公交必須依靠強大的信息技術實現公交的高質量發展,也應該進一步拓展信息技術在城市公交領域應用的深度和廣度。像當前已經實現的行動支付、安全運營、無人駕駛等無一不是信息技術發揮著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