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表態新能源發展無需補貼,2030年碳達峰投資劃重點

2020-12-23 證券之星

風電、光電、核電等裝機有望大增,新一代電力系統柔性升級。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2021年重點任務之一,就是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要求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推動煤炭消費儘早達峰,大力發展新能源。

中國對外宣布,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要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2030年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風能、風電、太陽能,總裝機達到12億千瓦以上——這為未來能源體系的發展提出了明確的時間表。

12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並舉行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在發布會上表示,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從2020年底的15.8%,提高到2030年的25%左右,這個壓力比較大,意味著接下來能源增量70%以上為非化石能源。風能、太陽能總裝機從2020年底的4.6億千瓦,提高到2030年的12億千瓦以上,以後每年的增量都很大。

未來十年,風電、光電投資將迎來大發展。但是,當前風電光電的「窩電」現象依然不少,風光電能佔比的提升對電網系統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還要將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納入地方考核體系等。

非化石能源將貢獻投資增量的70%

《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顯示,我國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能源消費結構也在加快向清潔低碳轉變。2012年至2019年,我國以能源消費年均2.8%的增長,支撐了國民經濟年均7%的增長。2019年煤炭、清潔能源(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等)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分別為57.7%、23.4%,相較2012年分別降低10.8個百分點、提高8.9個百分點。

單位能耗的降低、清潔能源佔比的提高,都有助於減少碳排放。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從2013年-2019年,全國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了24.4%,折算下來節約能源超過12億噸標準煤,相當於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7億噸。

中國明確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對外釋放明確信號,中國將繼續致力於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在應對氣候變化和促進能源可持續發展方面做出積極貢獻。

章建華表示,這為我們構建一個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提出了明確的時間表。未來要加大煤炭的清潔化開發利用,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加快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要加快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非化石能源開發利用,還要以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為契機,推動能源數位化和智能化發展

不過,當前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消費佔比很高,非化石能源佔比的提高需要付出努力。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計算發現,從2012年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提高了6.1個百分點,2020年預計達到15.8%。這意味2012到2020年8年間,年均提高了0.76個百分點。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要提高到25%左右,需要未來10年年均提高0.92個百分點。

章建華直言,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的提高,壓力很大,意味著接下來能源增量70%以上為非化石能源。「十四五」期間將進一步創新發展方式,加快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推動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氣成為能源消費增量的主體,更大幅度提高清潔能源消費比重。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到2030年風能、太陽能總裝機達到12億千瓦,還不足以推動非化石能源佔比到25%。當前,風光總裝機不到5億千瓦,佔總體能源消費比例大概是4%左右,假定能源消耗總量維持現有水平不變,增加到12億千瓦,佔比也只是10%。實際來看,到2030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仍會有所增長,最後增長多少存在不確定性,這跟經濟增長速度、節能減排力度等因素有關。也就是說,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佔比要提高到25%,也需要水電、核電、生物質能的繼續擴張。

解決新能源「窩電」問題

我國部分地區存在電力緊張的問題,部分地區卻存在窩電的問題。像近期,湖南、江西、浙江等地採取了拉閘限電的舉措,來平衡社會各方用電需求。

電力監測數據顯示,12月上旬,湖南發用電量同比增長了19.8%,江西發用電量增長了18.4%,浙江增長了9.2%。

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趙辰昕在發布會上表示,受工業生產高速增長,以及低溫寒流疊加的影響,部分地區電力需求出現高速增長,超出預期。湖南、江西為電力行業的「兩湖一江」地區,因為煤炭運輸距離較遠,外受電能力受到一些限制,歷年來都是冬季保障的重點地區。浙江不存在電力供應不足的問題,但個別地方為了促進節能減排,採取了限制電力消費的措施。

據介紹,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能源局在指導各地電力能源企業,做好冬季能源保障工作。比如,指導山西、陝西、內蒙等煤炭主產區和重點煤炭企業安全組織生產,並協調解決電煤運力問題。針對確實存在短期電力供應缺口的地區,將通過電力調度來保證居民生活用電不受影響。

章建華表示,我國總體電力供應能力是有保障的,現在的限電現象是個別地方,有一定偶然性。整體來說,我國能源供應包括電力供應不會出現大的問題。

針對新能源發電消納問題,國家能源局法制和體制改革司司長朱明直言,「十三五」新能源發展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消納的問題,「十四五」是消納和接入兩個問題並存。

朱明表示,「十四五」期間,要加快構建適應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新型電力系統,也就是新一代電力系統。

具體而言,加快構建智能化的電力調度交易和運行的機制,推動柔性直流輸電、局域智能電網和微電網等技術的應用,加快跨省、跨區的電力通道的建設,發揮大電網綜合平衡的能力;還要大力推動傳統的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加快抽水蓄能、調風氣電等靈活的電源建設,以及各類儲能規模化的示範,來提高系統的靈活性;釋放需求響應潛力,提高用戶側的智能化水平和高載能負荷靈活性,促進源荷雙向的智能互動。

與此同時,「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的保障機制,也將得到進一步完善。

朱明表示,要強化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推動將消納保障機制納入到相關法律,並上升為法定義務。要加強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的評價考核,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考核體系。從增強調節能力、健全市場機制、創新消納模式、加強消納監管等方面推動形成清潔能源消納長效機制。

「前幾年,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的發展,成本比較高。為了鼓勵發展,國家給予一定補貼。經過多方努力,新能源技術發展很快,成本不斷降低,到今年為止這個問題已經可以解決。今後,新能源的發展基本上不需要國家補貼,主要由市場決定。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消納,就是把新能源電力消納好,這裡面要做的工作很多,我們的壓力也很大。因為到2030年風能、太陽能要達到12億千瓦以上,預計2020年底能夠達到4.6億千瓦,以後每年的增量還是很大」,章建華表示。

林伯強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可再生能源佔比的提高,對電力系統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部分地區拉閘限電,可能也跟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電網運行不夠穩定有關。因為風能有明顯的季節性,太陽能只能白天發電,這些穩定性不夠,需要對電力系統進行改造升級,或者增加儲能系統,這個工程量不小。當前,新能源發電側的成本不需要國家補貼,部分甚至還能低於火電廠,但電網升級的成本,可能還需要政府加以支持。

(作者:周瀟梟 編輯:周上祺)

〖 21世紀經濟報導 〗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相關焦點

  • 財經早班車|國家能源局:今後新能源發展基本上不需要國家補貼 最大...
    會議要求,2021年要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決策部署,重點抓好八個方面工作。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方案,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強化城市主體責任,完善政策協同、調控聯動、監測預警、輿情引導、市場監管等機制,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大力發展租賃住房,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 國家能源局:今後新能源基本不需要國家補貼,最大問題是消納
    12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並於當日下午3點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今後新能源的發展基本上不需要國家補貼,主要由市場決定。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消納,就是把新能源電力消納好。
  • 國家能源局局長:今後新能源發展無需國補,最大問題是消納
    「今後,新能源的發展基本上不需要國家補貼,主要由市場決定。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消納,就是把新能源電力消納好。」在國新辦12月21日舉行的《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說道。對於消納問題,國家能源局法制和體制改革司司長朱明在發布會上稱,「十三五」新能源發展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消納的問題,「十四五」面臨消納和接入兩個問題並存,所以說要解決消納問題。朱明說,首先要加快構建適應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新型電力系統,也就是新一代電力系統。
  • 何時碳達峰?這些央企巨無霸、風光領軍企業都表態了,蘊含12萬億...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碳目標」是2020年能源行業的一個熱詞,並將成為能源電力企業未來數十年發展的「指揮棒」。2020年9月,習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提出中國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此後,各類企業尤其是能源企業,便著手制定碳排放目標並進行落地。
  • 主播收評丨投資新能源汽車,從「普遍撒網」到「重點捕魚」
    (央視財經 《正點財經》)上周末,新能源汽車領域最重要的一個行業論壇——「電動汽車百人會」舉行了年會。工信部、中國科協、國家信息中心等部委及單位的負責人悉數參加。中國科協主席萬鋼、住建部部長王蒙徽、國家能源局監管總監李治都提到了充電設施。萬鋼強調爭取讓服務於居民的充電服務企業享受居民電價,這樣降低充電成本。王蒙徽部長強調,住建部下一步會加快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建設的規劃。而李治強調,要加快充電樁建設,同時對充電技術進行新的技術研發和運營模式創新。
  • 國家加持:新能源產業完美站上風口 這場發布會信息量很大
    新能源產業完美站上風口,這場發布會信息量很大李苑 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21日在國新辦就《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有關情況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將以更大的決心、力度和舉措推進能源革命,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助力建設美麗中國,為共同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碳達峰」「碳中和」未來已來,江蘇準備好了嗎?_新華報業網
    我國在聯合國大會上明確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2021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十四五」規劃建議,降低碳排放強度,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
  • 什麼叫碳達峰?什麼碳中和?
    會議確定,明年要抓好八項重點任務。其中包括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什麼是「碳達峰」和「碳中和」呢? 在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方面,會議從根本和源頭上作出部署,明確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以及大力發展新能源,繼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等。 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國家頂層文件助推,1天暴漲3000億!新能源行業在經歷什麼?
    再加上,高瓴在買入隆基股份之前,早已布局新能源領域。最初的大動作是寧德時代的106億投資,之後又在光伏另一個龍頭通威股份定增公告中,也出現了他們的身影。而且除了高瓴之外,外資也在掃貨新能源。北向資金周一淨買入隆基股份7.54億元,淨買入陽光電源、通威股份2.22億元、0.56億元。
  • 2030年的中國:可再生能源市場爆發式增長
    40%的新車為新能源汽車,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5%; --煤炭和原油需求將維持現狀甚至減少。拐點:成本降低,「平價上網」時代到來30%。這既是2019年中國在全球新增碳排放量中所佔比重,也是該年度中國生產的水能、太陽能和風能在全球總量中的佔比。過去二十年間,依靠著政策和補貼的強有力激勵,中國可再生能源得到迅速發展。但這些政策同時也帶來大量的資金成本。
  • 國家發改委回應多地限電:壓減部分工商業企業用電
    趙辰昕指出,面對入冬以來用電需求的快速增長,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會同有關部門和電力企業積極採取措施,切實保障電力需求,確保電力供應總體平穩有序。湖南和江西等地,因為煤炭運輸距離較遠,外受電能力一直受到限制,歷年都是冬季保障的重點地區。
  • 國家發改委回應多地限制用電:壓減部分工商業企業用電 確保居民需要
    趙辰昕指出,面對入冬以來用電需求的快速增長,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會同有關部門和電力企業積極採取措施,切實保障電力需求,確保電力供應總體平穩有序。湖南和江西等地,因為煤炭運輸距離較遠,外受電能力一直受到限制,歷年都是冬季保障的重點地區。
  • 「碳達峰」和「碳中和」劍指光伏市場 隆基股份獲高瓴資本青睞
    消費日報網財經訊 今年新能源汽車和光伏板塊無疑是資本的寵兒。隆基股份(601012.SH)作為光伏板塊的掌上明珠,風景獨好。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對記者表示,高瓴資本受讓原股東的持股,並沒有對隆基進行增資,所以對於高瓴來說應該還是看重國家關於碳中和的政策趨勢,對光伏產業的推動力量。
  • 能源內參|國家電投新能源裝機居世界首位;稀土行業迎首部法規...
    【財新網】國家電投新能源裝機居世界首位  國家電投1月15日消息,截至2020年末,國家電投電力總裝機1.76億千瓦,56.09%為清潔能源裝機,達9888萬千瓦,較年初增長5.52個百分點;新能源裝機達6049萬千瓦,躍居世界首位。
  • 「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將達到25%」目標意味著什麼?
    2016年12月29日,國家發改委會同國家能源局以國務院的名義發布了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以下簡稱「戰略」)。「戰略」對我國能源消費劃定了明確的目標。可以看出,我國領導人近兩次在聯合國會議上的表態發言,其實與「戰略」中的目標基本一致,包括到2030年基本實現「碳達峰」(當然,2060年實現「碳中和」是新近提出的),實現單位GDP比2005年下降65%左右(這次只是取了高限值)等。領導人的表態與現行「戰略」出現較大差異的就是2030年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佔比,比「戰略」中劃定的目標明顯提高了五個百分點。
  • 解答丨「碳達峰」和「碳中和」都是啥?一起來了解下
    會議確定,明年要抓好八項重點任務。其中包括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什麼是「碳達峰」和「碳中和」呢?一起來看↓↓↓在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方面,會議從根本和源頭上作出部署,明確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以及大力發展新能源,繼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等。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國家電網山西渾源、浙江磐安、山東泰安二期抽水蓄能電站項目集中...
    國網山西電力分會場。  向海平代表國家能源局對3座抽水蓄能電站項目開工表示祝賀。他指出,3座電站是國家「十三五」水電重點建設項目,也是保障華北、華東電力系統安全經濟運行、提高新能源消納能力的重要工程,將有力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能源轉型,改善大氣環境。「十四五」期間,抽水蓄能電站將保持較快的發展態勢,國家能源局將一如既往給予支持,創造良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