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不曾想到,在2020年,已經退圈許久、早已在大眾視線中銷聲匿跡的小哥費玉清,憑藉經典名曲《一剪梅》,竟在大洋彼岸的歐美一夜爆紅。
紅到什麼地步呢?外國有一個國際音樂平臺Spotify,是實打實記錄網友們播放量最高的歌曲榜。
而歌曲《一剪梅》不僅榜上有名,而且取得了挪威第一、瑞典第二、紐西蘭第一、芬蘭第二的霸榜成績。
不僅是在Spotify上,甚至連海外抖音tiktok也出現了歌曲的各種音頻,眾多網友紛紛模仿,淪陷在《一剪梅》的洗腦旋律中。
▲來源:YouTube
為啥火爆呢?還要得益於裡面的歌詞「雪花飄飄北風蕭蕭」。外國的網友們把它翻譯為:XUE HUA PIAO PIAO BEI FENG XIAO XIAO。
根據網友們的評論,也沒有啥具體的意思,就是所有不爽的事情都可以用這段來表達。因為一聽到這句歌詞,一種孤寂絕望的感覺就爬上了心頭。
雖然說這波國外流行可以帶來文化輸出,畢竟這在國語歌曲中是很少出現的情況。
但JOJO依然希望,國語歌曲能夠以積極正能量的形式流行國外,而不是這類肆意的戲謔調侃與荒誕的聯想表達來呈現。
尤其是這首「國民歌曲」,其意義不僅在於那個聽著磁帶、扭著搖頭晃腦舞姿的時代記憶,更在於這是演唱者費玉清的經典之作。
01
翩翩公子出於世
提到費玉清,會想到什麼?
一個風度翩翩、舉止優雅的英俊公子?還是體貼細緻、彬彬有禮的暖心君子?亦或是喜歡隨時隨地開黃腔逗樂的「風流小哥」?
似乎說法很衝突。但這就是費玉清,一個能夠將此番矛盾融合於一身,還能油而不膩,惹人憐愛的獨特存在。
有人說,費玉清是娛樂圈中將「情」這個字看的至高無上的人。
無論是曾經的叱吒歌壇,還是拂袖轉身退圈,終其一生,無外乎在追求守護自己的「情」。
費玉清這個名字,其實是藝名,他的真名叫做張彥亭。
1955年,費玉清出生在臺灣一個平凡的家庭,在家中排行老三,他的姐姐是臺灣很有名的歌手。
在費玉清幼年時,他的父母便離婚了。為了維持生計,17歲的費玉清在姐姐的推薦下,開始在酒吧駐唱。
這是費玉清第一次在眾人面前唱歌,此前的他雖說愛唱歌,但也只是自己在家哼唱,沒有任何人前表演的經驗。
也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燈紅酒綠的酒吧,當所有人都沒有把這個穿著呆板,未出茅廬的「愣頭青」放在眼裡時。誰知費玉清一開嗓,眾人都驚豔了。
「這是一把天生的唱歌好嗓子」。一曲唱罷,姐姐的心中就有數了。隨後,姐姐便給弟弟取了一個藝名「費玉清」,並將他介紹給知名詞曲作家劉家昌。
1977年,費玉清第一次見到劉家昌。兩人一進錄音棚,費玉清剛一開嗓,劉家昌就打斷了他,轉頭對唱片公司的人說:「這個人,我要了。」
此後,費玉清便正式與唱片公司籤約,開始了自己的演藝生涯。
籤約後的費玉清雖然逐漸小有名氣,但也依然是在各種舞廳裡面打轉,並不算是真正出名的大明星,就這樣消磨幾年。
好玉終究被看見。一次機遇,劉家昌將費玉清介紹給瓊瑤,推薦演唱電視劇的主題曲。
於是,在1986年,歌曲《一剪梅》面世。嘹亮清澈、婉轉悠揚的聲音瞬間驚豔大眾,紅遍大江南北,也徹底奠定了費玉清在圈內的地位。
此後的多年間,費玉清憑藉自己溫柔的嗓子和百變的風格,叱吒歌壇,拿獎無數,成為少有的能夠和鄧麗君相媲美的歌手。
坊間甚至流傳「女有鄧麗君,男有費玉清」的傳奇佳話。
02
被迫棄愛,一生未婚未育
陌上人如玉,君子世無雙,這句話形容費玉清再合適不過。雖然算不上絕美,但自身獨特的文人氣質加持,卻也是一位翩然美少年。
奇怪的是,64歲的他一直未婚未育,也很少傳出花邊緋聞。這讓外界有很多猜測。
坊間有傳聞,早在25歲時,他曾有過一段刻骨銘心的初戀,對象是一個日本女孩,名叫安井千惠。
千惠是日本的知名演員,他們在參加活動的時候認識。情投意合的兩個人,感情發展迅速。
之後他們還在臺灣舉行了訂婚宴,費玉清要結婚的消息也傳了出來。但此時,女方的家人突然幹涉阻止。
他們讓費玉清放棄當歌手,並要求他入贅,搬到日本去生活。
要離開自己父母,還要放棄自己熱愛的事業,這讓費玉清接受不了。
他對千惠說:「你要跟我,就留下來,我不會去日本的,你要走我就送你離開。」
最後這段感情無疾而終,而他也對愛情磨滅了期望。
後來無論外界有諸多蜚語,費玉清也不解釋,總是淡淡的說:「不是隨便牽手就能點燃一場愛情,不是隨便一個女子便能將就半生,恩愛承歡。」
作曲家方文山曾在歌曲《發如雪》中寫到:「繁華如三千東流水,我只取一瓢,愛了解」。
也許對於費玉清來說,即便沒有如常人般的婚姻生活,但嘗過愛情的滋味,已經是一副治癒的靈藥了。何必非要淌水才知河深淺呢?
不期待愛情的費玉清,轉而將精力集中自己的事業。這也為日後的「歌界翹楚」地位注入一個強力劑。
有人說,費玉清是百變的,時而民歌時而搖滾。但他又是一成不變的,永遠是梳著一絲不苟的頭髮,穿一身西裝革履,唱歌時揚頭45度...
但其實,這般標誌性的姿態,是為了觀眾。
費玉清曾經說過,作為一個藝人,最重要的就是對得起觀眾,讓觀眾開心。
有一次演唱會,費玉清已經裝扮好等候在後臺,此時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坐在沙發上休息,唯有他默默站著。
有人喊他坐一坐歇歇,費玉清搖頭,說:「坐下來,西裝外套和褲子會起褶子,對觀眾不尊重」。
作為一名歌手,對得起觀眾,便要展示最好的聲音,於是:
為了保護好自己的嗓子,他不抽菸不喝酒,生活習慣極其簡單;
為了保護好耳朵的靈敏度,他看電視不開聲音,只看圖像;
為了感受寧靜、保持對聲音的敏感,他習慣晚上不睡覺,而是在清晨8點睡覺,與普通人的作息完全相反.
正是因為這看似「病態」的生活習慣,才讓費玉清即便年過六旬,聲音依然如最初般空靈悠揚,穩穩立足演唱圈。
也許還有很多人為費玉清的愛情惋惜,人生一世,若遇佳偶良人便得圓滿;而若孤雁一孑,不如芳飛高展。
沒有愛人相伴,卻用自己熱愛的事業來豐翼,這對於小哥來說,又未嘗不可呢?
03
不問古今世事,永為天地閒人
費玉清人如其名,一身儒雅氣質的他除了唱歌之外,也沒有太多的生活追求,可以稱得上是清心寡欲。
就像他自己所說:「不問古今世事,永為天地閒人」。
日常除了唱歌的愛好,大概就是講講黃段子,給大家逗逗樂吧。
要不說這費玉清身上有一種舒服的獨特文人氣質呢,即便是講起各種黃色笑話,也沒有一絲俗氣。再看他的那張正派臉,反而多了一分媚趣。
朦朧朧的內涵話語,再配合上費玉清一臉賤笑的模樣,亦莊亦諧又不過分露骨,真是令人又愛又羞。
所以,有圈內人評論,有費玉清的地方,歡樂永遠不會缺失。
但經常給別人帶來快樂的人,內心很脆弱。需要有自己的寄託,而當這個寄託坍塌之後,軌跡就改變了。
2011年,費玉清的母親患病離世,這對從小在母親身邊長大的他來說,是一個深深的打擊。悲痛欲絕的小哥抱著母親的遺體,不準下葬。
他說:「哪怕就是這樣躺著,只要陪在身邊,兩三年又有什麼關係,至少還能看看母親。」
但這不過也是痴念而已,母親走後,費玉清始終走不出傷痛。
以往每次演唱會,母親都會是他的頭號粉絲,相伴現場加油,這也是小哥的唱歌動力。而此後,他卻再也無法在人海中找尋到那個熟悉的身影。
這讓費玉清第一次對舞臺產生了動搖,「會觸景生情」。2013年開演唱會時,他更是直言「人生不再完整了。」
2017年,父親在家中也因病離世,而忙碌於工作的費玉清,沒有見到父親最後一面,這讓他內疚不已,成為一場無法彌補的遺憾。
姐姐、費玉清、哥哥與其父親
幾年之內,父母雙雙離世,偌大的舞臺再也沒有父母的欣賞,費玉清的動力已經全無。親人走了,小哥最後的心理寄託也隨風而去。
他想開了,不再只顧著爬高,想要停下自己的腳步,真正品味人生,追尋自己的那一方自由方園。
但是,對於一向體面有禮的費玉清來說,即便是要離開,也需要跟極愛的觀眾們好好道個別。
他手寫了一份告別書發在微博上,信中說:
「當父母親都去世後,我頓失了人生的歸屬,沒有了他們的關注與分享,絢麗的舞臺讓我感到更孤獨。」
費玉清親筆信
最後兩年,費玉清周轉於各種演唱會,給南北各地的朋友帶去表演。演唱到最後一場的時候,費玉清深深的鞠躬,依舊是那般紳士,哽咽道別:
不管今後有任何媒體呼喚我出現,我是永遠不會再出現了。今晚與各位相逢,也仿佛是個永別。」
此後,64歲的費玉清正式「封麥」,退出歌壇。
金庸先生曾說,人生不過是大鬧一場,然後悄然離去。
費玉清始終活得清醒自在,追尋自我的情愫。
入世時能隨波講葷段逗開懷,卻又不逐流俗媚事而止於禮;出世時又能放下一切成就,揮一揮衣袖轉身離去。
「一剪寒梅,傲立雪中,只為伊人飄香;愛我所愛無怨無悔,此情長留,心間」
就像是歌曲《一剪梅》所唱,光芒因為心中之人的欣賞而更加耀眼,情長在,生無悔,大概這就是費玉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