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玉清65年的人生,接連經歷了父母的離世、封麥退場。
萬貫家財與萬人崇拜加身,什麼都得到了,什麼也都放下了,只是那個人,他終究是無法釋然。
截至今天,距離費玉清在去年11月宣布退出歌壇,已經過去了224天。
誰也沒有想到,就在最近,小哥的《一剪梅》,一夜之間紅遍歐美。
挪威第一。
芬蘭第二。
瑞典第二。
如此火山噴髮式的熱度,對於華語歌壇,是史無前例的。
在國外的某知名音樂平臺上,許多人以《一剪梅》作為藍本,演繹成包括嘻哈、搖滾、情景劇等多個不同版本。
甚至有人評論:「費玉清可能是比麥可·傑克遜、莫扎特、『靈魂歌后』艾瑞莎·弗蘭克林更牛的歌手。」
現如今,費玉清儼然成為外網「流量擔當」。
費玉清的《一剪梅》被演繹成各種版本
而這一切都源於《一剪梅》中的一句歌詞:
雪花飄飄/北風嘯嘯
這句歌詞,起初由中國網紅「蛋哥」演繹。歐美網友一番操作猛如虎,堅定地得出結論,這句歌詞的意思是:
The snow falls and the wind blows.(翻譯:下起了大雪,吹起了大風。)
長期受困於喪文化的歐美青年聞之,仿佛瞬間找到了遠方的「精神戰友」。
「月底沒流量了,XUE HUA PIAO PIAO BEI FENG XIAO XIAO…」
「天啊,我男神有女朋友了,XUE HUA PIAO PIAO BEI FENG XIAO XIAO…」
外國網友製作的表情包
神奇的網際網路時代,可以讓一個人紅得不費吹灰之力,也不由分說地曲解了歌者的衷情。
《一剪梅》創作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最早是臺灣中視電視劇《邊城夢回》的主題曲。但是因為一場大水,許多資料毀於一旦。
一年之後,1984年12月,《一剪梅》作為電視劇同名主題曲被廣為傳唱,費玉清也隨之走入國人視野。
三十餘年光陰流逝,當年的《一剪梅》經久不息,已經成為費玉清身上「標籤式」的存在。
三十餘年後的2015年,電影《夏洛特煩惱》成為票房黑馬,將一手「懷舊牌」打出王炸,一曲《一剪梅》重出江湖,被影片賦予了新的含義。
電影《夏洛特煩惱》片段
一首歌曲,搭起兩種文化的橋梁,勾起兩個時代的對話,也同樣標記著演唱者的人生節點。
在《一剪梅》之前,費玉清唱初戀、唱夢駝鈴、唱白雲長天,也唱故鄉的一抔黃土,在此之後,他的歌裡多了許多相思和嘆惋。
人生最怕的事,就是在某個夜晚,無端想起一個人,她曾讓你對明天有所期許,但卻完全沒有出現在你的明天裡。
但人生也就是如此,沒那麼多白頭偕老,也沒那麼多久別重逢。多的是,愛而不得和再也無法從頭來過。
一首心曲,萬般情長。但願有一天,唱歌的人不再等,聽歌的人也不再單曲循環。
部分參考資料:
1、《在後臺聽費玉清說故事》 王祖壽著
2、安井千惠Facebook
3、音咫:《〈一剪梅〉的前世今生》
4、東南衛視《臺灣故事會》
5、江西衛視《經典傳奇》
6、費玉清貼吧:《費玉清專輯唱片資料40:〈只想聽見費玉清〉》
7、江蘇衛視《我們的歌》
8、電影《夏洛特煩惱》
圖片來源:網絡
紅人何炅丨天才曹原
丨
中國孩子丨丨淚別湖北
丨丨
丨 武漢瞬間 丨 中華神醫
白巖松 丨 歌手趙雷 丨 陳道明
丨 演員張譯 丨
任性樸樹 丨 馬雲退休 丨
胡歌重生 | 丨 落跑王妃
丨女皇鞏俐丨
中國搖滾 丨 丨 窮人韓紅
丨 少年許巍 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