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小鮮肉橫行的時代,不管是奇幻古裝劇還是現代校園劇,只要適合小鮮肉的大IP,無疑會被一眾小鮮肉優先瓜分。
前面幾年,小鮮肉們主演的各類IP各種霸屏。
從鹿晗的《擇天記》、楊洋的《微微一笑很傾城》、吳亦凡《致青春 原來你還在這裡》等都獲得了大量的關注度和票房。
恐怕投資方也在背後數錢數的手軟吧。
粉絲經濟在過去幾年幾乎成為影劇的導向了。
談到電影或者電視劇,我們最關注的就是演員的演技了,如果演技不行那麼劇情尚可勉強還可以看,但是遇見演技拙劣的演員,那麼再好的劇情都會被其演技拖下水。
但是現在依靠流量為主的時代,演技似乎已經是其次了,因為一個演員如果有流量,那麼將會有很大的粉絲為其買單。
記得有一個話題:為什麼現在的演技派,都要靠網劇「封神」?
《隱秘的角落》爆了,秦昊火了。
不論是追韓劇歐巴的朋友,還是愛家長裡短的長輩,都能聽懂「帶你去爬山」這個梗。
12集的體量,藝術感十足的鏡頭語言,張弛有度的剪輯和精彩的劇本,雖然它原本就該是部優秀的作品,但還是很難想像如果不是秦昊,還有誰能演出張東升的病態與脆弱。
《白夜追兇》爆了,潘粵明火了。
為什麼靠網劇,嗯,衛視劇老戲骨碰不上啊。
在演藝圈,一般老戲骨都是沒有什麼人氣,可以說已經成為人們遺忘的對象。
雖說沒有人氣,雖說沒有人關注他們,可是也沒有人否定他們的演技,他們拍出的作品質量還是有一定的保障的。
可是,現在的演藝圈,要是演員人氣全無,拍出的作品也會被觀眾忽略掉,這就是老戲骨的悲劇。
你知道何冰嗎?
何冰,1968年4月26日出生於北京一個相對普通的家庭。從小父母對他抱以厚望,想著他以後能夠出人頭地。
然而貪玩的何冰對學習根本提不起興趣,卻想到了掙錢的「捷徑」:當明星。何冰學習也是「差的雅痞」,所以沒少「棍棒底下出孝子」。
常年因為學習成績而挨揍的何冰,更加堅定了成為演員而飛黃騰達的夢想。於是,在得知中央戲劇學院招聘學生的時候,他毅然決然的就想著去報名。
奈何家裡實在貧困,竟連5元錢的報名費也拿不出來。當然,那個年代的5塊錢還是十分具有購買力的。
於是,他便在高三這麼一個重要的時期,翹課前往小姨家,經過多番「擦眼淚、抹鼻涕」的影帝表演,得到了小姨贊助的5塊錢。
就這樣,何冰懷揣著對演戲的夢想,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和胡軍、徐帆、江珊等人做了同學。
到現在,何冰已經在演藝這一行打拼了二十多年的時間了,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老戲骨了。回望他的演藝經歷,能發現很多值得回味的好作品。
但這一路走來,他也並不是一下子就站上了高峰,同樣也有過很漫長的蟄伏期。
何冰1991年從中戲畢業,當時,他在這一行裡默默無名了多年。據悉,他剛開始經常會演話劇,但大多是一些跑龍套的角色,有的時候甚至只有一句臺詞。
不過,都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而何冰正是如此,他之後在演話劇時,靠著7分鐘的戲份便被前輩們發現了演戲的才華。
後來,他參演情景喜劇《我愛我家》,逐步朝著影視領域發展。
在前十年的時間裡,何冰參演了不少作品,其中也有很多話題之作。
但是很多觀眾或許也發現了,他總是沒有實現爆紅,似乎總是處在一個平淡的狀態。
是因為他的實力不夠嗎?
我想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那時候的他,對待演戲著實始終都是一絲不苟精益求精,他沒有爆紅不是因為實力不足,而是因為把心思都用在的提升實力上面。
在2005年的時候,何冰迎來了事業上的爆發。
他與郭達等人一起參演了《大宋提刑官》,該劇播出之後取得了很不錯的反響,而他也受到了諸多關注,事業也邁上了新的臺階。
到這時,何冰已經37歲,可謂入行多年大器晚成。
從他的身上,我們看不到任何浮躁與心急的模樣,有的只是對表演的專一與投入。
他總是在靜靜地做著熱愛的事,在旁人不知道時刻綻放光芒,讓人深感驚喜。不誇張地說,他是一個真正的寶藏演員。
何冰收穫成功之後,一樣沒有放鬆要求,仍在用心演戲。
這些年他演過很多角色,其中有村民,有司機,有企業家,每一個都各不相同,但都被他塑造得有血有肉。正因為這份敬業與付出,他才能成為大家口中的實力派。
在回憶自己年輕時的表演歷程時,何冰用「叛逆」來形容。
「我自己一直以為我不叛逆,但後來想想還是有。這會我50多歲了,你問我,我會這麼回答,還是叛逆的。我是表面上或者我自認為是聽(前輩建議)的,實際上沒聽。
尤其是我們這個職業有個特徵,有一個自檢方式,我們工作的同時就檢查了,是自己身體是否舒服、心靈是否舒服,比如演一段戲,過程是否舒服,這是非常清楚的,這是戲劇學院老師教的唯一的檢驗方式,檢驗權不在導演那兒,不在觀眾那兒,在你自己這兒。
你自己別彆扭扭,不可能好。
能堅持相信這個自檢方式的人並不多,但其實這個權力是在自己手中的。
這個不會有偏差,因為當時只是當時,日後再看也來不及了。
而且你當時能做的就是感知通道上的這些,即便是孔聖人來跟你說,你做不到,有什麼用呢?
一定要堅信這些。」
何冰上初中時候的同桌叫李海洋,是個性格開朗落落大方的女孩子,上學的時候何冰就很喜歡她,但是卻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會和她走到一起。
初中畢業後大家都各奔東西了,李海洋上完大學後就去了日本工作,和何冰的生活基本是零交集了。
但是緣分總是不在人的預想之中,1997年的一天,何冰突然接到了李海洋的電話,原來她要回國度假,卻突然想起多年未見的老同學便打個電話約著吃個飯。
雖然多年未見,何冰和李海洋兩個人聊起天就像是個從未分開的老朋友,在一起有說不完的話。
聊到感情方面的問題,李海洋突然開玩笑說,我年方29你正好30,你未娶我未嫁,要不然我們湊合過得了。何冰用一口濃重的北京口音回答「得嘞!」。
本來開著玩笑,兩個互相欣賞的人就這麼定下了終身大事,隔年李海洋便結束了在日本的工作回國和何冰完婚了。
後來有了個兒子,一家三口的日子甜甜蜜蜜。
此時的何冰已經是而立之年,事業剛剛起步的他算是大器晚成了,可既然開始了什麼時候都不算晚。
何冰的演員夢想依然像個燈塔一樣在前方指引著他,在身後多了個賢內助有了個溫暖小家的他更加堅定了逐夢的信心。
這樣的老戲骨,嗯,沒多少看了。
還有這段時間爆火的李成儒。
在演員請就位上一季,李成儒就曾用「如坐針氈,如芒刺背」來評價郭敬明的《悲傷逆流成河》,這個點評一出口,就上熱搜了。實在是太犀利了。
從這句話就可以看出來,李成儒是個嚴肅又傳統的人。
面對他的犀利發言與質疑,詭辯天才郭敬明也不甘示弱
這個「存在即合理」的話題到了這一季也在被討論,李成儒也再次因為和郭敬明的battle登上了熱搜。
最近,李成儒又因為S卡的發放問題和郭敬明有了爭辯,講話還是那麼出乎意料的犀利直接。
沒有想到兢兢業業演戲的李成儒每次熱搜都和郭敬明有關,前半生極少在公眾面前活躍的他,後半生居然熱度大漲。
年少時的李成儒對表演特別有興趣,曾成為北影業餘表演班的學生,當年西遊記開拍,他報了名,最終卻因為形象問題落選,接下來幾年,他仍然連個小角色都沒有,但他推薦的閆懷禮,卻成了西遊記裡的沙僧!
無奈之下,李成儒選擇下海經商。1990年,最開始,是在西單開服裝店。當年收入最高時,一天純利潤高達50萬!
一天淨掙50萬是什麼概念?當時北京人的月平均收入只有50元!二者的差距是一萬倍!
有錢之後的李成儒,甚至在故宮旁邊買了一套四合院!與帝王院落毗鄰而居!這一點,一般人做不到!
但別忘了!
人間有一條規律,輕狂之後總會摔跤,得意忘形的李成儒當年的1300萬美元,炒外匯時全賠了!經此挫折之後,李成儒才發現,自己心裡愛的還是演戲!然後才又重新進入影視圈。
2、馮小剛2001年拍的《大碗裡》,飾演精神病人的李成儒有一段關於房地產的表演,無論內容還是演技,都是無法超越的經典:90秒裡,臺詞近400字,一遍過!這個難度有多大?要知道,專業播音員一分鐘也就是200字左右!
所以,此片段被被評為中國百年影史裡不可超越的經典之一!
那句「不求最好,但求最貴」,到現在依然有很多人在用!
李成儒自己評價那一鏡到底的一分半鐘,說是自己從影以來最累的一場戲!
說了這麼多,還是想讓大家多看看老戲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