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了解到,匯量科技(Mobvista)已於11月30日發布公告,將彈性雲計算團隊及工程運維團隊合併為雲計算及基礎架構業務中心(簡稱:雲事業部),成為與公司廣告技術事業部並列的第二大事業部。雲事業部由技術副總裁及首席工程架構師蔡超總負責,並直接向聯合創始人及總裁曹曉歡匯報。
匯量科技的業務以移動廣告和數據分析為主。其中程序化業務表現突出,據2020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匯量科技程序化業務收入為191.9百萬美元,與2019年同期相比上漲51.4%,佔公司上半年總收入71.9%。此次將雲事業部定位為與廣告技術事業部並列的第二大事業部,顯示了匯量科技布局雲計算相關服務領域的決心,也意味著匯量科技入局雲計算的這隻「靴子」正式落地。
匯量科技創立之初便採用All-in-cloud的系統結構,通過對雲計算的按需獲取使得雲計算資源不再成為公司業務成長的限制。但由於程序化廣告業務的高速增長,用雲成本激增倒逼匯量科技思考如何高效使用雲資源。為解決這一問題,匯量科技進行了系統架構的整體升級,同時針對雲計算不同的收費模式開創性地構建了一套彈性資源管理的解決方案,在兼顧可用性的情況下充分利用了廉價的雲資源,可將匯量科技自身程序化廣告的單位請求處理成本降低65%以上。後來匯量科技發現,這套雲成本優化的解決方案也可以幫助同類的企業解決類似的問題,在成功籤下第一個客戶,驗證了業務邏輯之後,匯量科技決定對外商業化,服務更多的企業。「此次成立雲事業部證明了公司內生技術的外化能力。其實這樣的案例業界早有先例,例如AWS脫胎於亞馬遜:從服務亞馬遜電商業務前臺,到逐漸外化服務其他客戶,AWS現在已經成長為雲市場的領軍者。」匯量雲事業部負責人蔡超說, 「上雲不等於用好雲,雲成本一定會是企業數位化之路上的絆腳石,匯量希望通過自己的技術和實踐經驗,幫更多的生態夥伴用好雲。」
目前匯量科技雲事業部的主打品牌為SpotMax,旨在為企業實現雲成本的極致優化。SpotMax已商業化,並與全球市場兩大雲商阿里雲及亞馬遜雲建立了合作關係。在此前的應用中,SpotMax不僅成功運用於匯量科技本身,還成功幫助數字聯盟等企業高效降低雲成本達65%以上。
SpotMax的研發從開始就採用了「雲原生」的技術架構,蔡超表示,「雲原生技術使工程師們能夠輕鬆的對系統做出頻繁和可預測的重大變更並積累更多關於雲計算方面的探索與實踐, SpotMax今天能解決很多上雲用雲的問題,也是完全來自於這些探索的經驗。」目前,資本市場上「雲原生」平臺炙手可熱,以巴菲特最近投資的雲計算公司Snowflake為例,其市值已超過700億美元,同樣誕生於 「雲原生」的SpotMax,未來充滿想像。
據中國通信院與Gartner預測,至2023年全球雲計算行業規模將達到3500億美元,中國雲計算行業規模將達到3800億元。隨著更多的企業將核心技術網際網路化,企業對雲計算相關的技術與服務需求將日益凸顯。同時,據專業諮詢機構RightScale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當下的企業級用戶在雲計算支出一項的浪費高達30%-45%。不難看出匯量科技雲事業部的賽道十分廣闊。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自東方網企業宣傳資訊財經快訊,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