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聽一首羅大佑的歌曲《大家免著驚》,可能大多數朋友知道這首歌是因為周星星的電影《逃學威龍》。其實這首歌是當年臺灣在1987年7月15日解禁後,羅大佑第一次去香港發展時,創作的歌曲。它的粵語版本叫《皇后大道東》。
下面是歌詞:
懂閩南語的朋友可以指正我,我理解的是羅大佑當時就在諷刺民進黨,為什麼?
介壽大路公在中正大廟埕(介壽大路公在中正大廟前面)
介壽大路口號按作無開聲(介壽大路口怎麼不敢出聲)
中正大廟埕內大家免著驚(中正大廟庭內大家不用怕)
這個國家廟埕愈來愈赤懨(這個國家的廟庭越來越煩人)
休閒抗議藝術相招來佔領 (休閒的,抗議的,搞藝術的不斷來佔領這個廣場)
黑輪醃腸豆花踏入大廟埕(芋圓醃腸豆花:指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閩臺傳統食品,通常當作祭品使用,比喻用盡各種手段爭奪出名機會。)
親像八仙過海來各展名聲(當時來這個廣場最多的就是民進黨的議員,他們號召人民群眾不分緣由地抵制國民黨)。
介壽大路:即介壽路,現在叫凱達格蘭大道。民進黨在這條路上成立了一個政治大學,叫凱達格蘭學校(2003年3月)。著名的叫獸有:陳水扁,柯文哲,柯建銘,陳其邁。插一句題外話,2017年7月8日,臺灣教授張亞中批評吳敦義在民進黨關於限制兩岸人員交流問題上表現過於軟弱,2017年7月12日,在吳敦義的指示下,國民黨中常委開會要求孫文學校校長張亞中辭去校長職位,解散其附屬組織,由國民黨重新安排人選。孫文學校則是臺灣島內為數不多還在堅持三民主義的教育機構。
民進黨每年2月28號(228事件,因為1947年由滯留在臺灣島上的日軍和鬼子餘孽屠殺外省人而導致的國民政府鎮壓和戒嚴行動,1987年的解嚴真是針對這起事件)都會帶領各色的牛鬼蛇神在凱達格蘭大道招搖撞騙,終於在菜英文上臺後,稍微消停了一會兒。因為凱達格蘭大道幾乎每天都被抗議群眾佔領,從大巴車司機,到高山族人民,從退休警察到普通公務員,很可惜這些人都不再唱這首《大家免著驚》了。
再看第二首歌,鄭智化的《Big Citizen》,因為找不到視頻,就把歌詞貼出來:
這首歌創作於1993年,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看看歌詞:
臺北市的機場鐵路建了21年,鐵路沿線的房價如火箭般增長,普通老百姓一輩子都買不起沿線的房子。
終於在馬英九下臺前,鐵路修好了,民進黨說有4300個問題,等菜英文上臺後,這4300個問題全部迎刃而解。結果剛一運行,就爆發出鋼軌受熱不均,裂損的問題。
現在民進黨提出8年8800億前瞻基礎建設,裡面90%的錢用來蓋鐵路,買火車,錢要全部送給日本鬼子。所以比起1993年的六年建設,民進黨花錢更大方了。
民進黨有史以來最大的貪官陳水扁被保外就醫,看到攝像頭就手抖,有時還故意漏尿,結果又一次憋不住了,和一個街頭賣麵包的攤販對罵,生龍活虎。後來民進黨各種聚會,他都踴躍參加,但當他收到法院發來的船票時,他又開始觸電般手抖。而各種特赦陳水扁的陳情書如雪片般飛向民進黨。
臺灣島的貧富差距和1993年比,自然是越來越大,菜英文坐2500萬的豪車,還是三輛,吃6萬月薪的專業御廚做的法國大餐。普通的臺灣老百姓除了抗議,還能做什麼?工資一分錢沒漲,因為一例一休,加班費也沒了,休假也沒了,除了怨氣,什麼都沒有。
兩岸現在的僵局就像歌詞裡唱的:這不再是個強人統治下的島,生存和面子問題哪個重要。 菜英文沒有能力做強人,她不敢和大陸溝通,只能死抱美國和日本的大腿,當這兩個國家看著苗頭不對的時候,踢走菜英文,那個時候臺灣早就不是適合窮人居住的島。
第三首歌是我最喜歡的,叫《紅花雨》。這是小蟲於2005年為「百萬人民倒扁運動」創作的歌曲。
小蟲原本希望由許景淳、潘越雲、黃小琥以及趙詠華一同演唱,但除趙外餘三人表示不願涉入政治,故最終由趙詠華一人唱完全曲,並於「倒扁」運動中現身演出。
倒扁運動又稱紅衫軍運動,為2006年8月12日起,由前民主進步黨主席施明德於臺灣發起政治訴求運動:要求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應為國務機要費案、其親信及家人相關的諸多弊案負責,並主動下臺。當年泰國同時發動了政變,有軍政府主導成立了一個聯合政府,一直影響到現在。很難說這兩個地方的運動是不是都是受到美國的唆使。但是11年前臺灣人民的倒扁運動可謂是臺灣人最後一次知道禮義廉恥,還留有中國人血統的集體行動。
從那以後,民進黨就完全壟斷了臺灣島內的民主運動,所以的反政府,反國民黨的遊行示威都由他們控制。從反核電,到反服貿到反剝削。現在他們掌權了,開始利用同性戀婚姻,年金改革,一例一休等話題來分化這些曾經和他們走上街頭的群眾,看他們狗咬狗一嘴毛,完了再利用他們對國民党進行最後一擊。不出意外,下一次選舉,如果還有的話,民進黨依然會掌權。所謂的解禁,不過是一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