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多個團體紀念全民族抗戰83周年

2020-12-28 西部網

今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3周年。臺灣多個團體在紀念這一重要日子時呼籲兩岸中國人汲取歷史教訓,團結起來促進兩岸和平統一,這樣才不愧抗日先賢先烈的犧牲奮鬥。

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海峽評論》雜誌社、「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等團體7日在臺北舉行「七七抗戰83周年紀念大會」,臺灣抗日誌士後代、專家學者等100多人參加。

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理事長蕭開平致辭表示,今天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3周年,今年也是臺灣抗日125周年。1895年臺灣被日本佔據後,臺灣人民就開始抗日,一直到「七七事變」爆發,包括其父親在內的無數臺灣同胞赴大陸參加全民族抗戰,全體中國人民做出了巨大犧牲。

他說,展望未來,希望兩岸堅持「九二共識」,早日實現和平統一。

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致辭表示,83年前的今天,「七七事變」爆發。經過8年,中國人民終於取得抗戰勝利。1895年臺灣被割讓日本,臺灣人民就開始了抗日,打出了骨氣。「七七事變」後,臺灣人民也投身全民族抗戰,留下史詩般令人感動的歷史。

臺灣嘉義大學教授吳昆財、銘傳大學教授楊開煌等圍繞「找回中國史教育」、「用『九二共識』化解臺灣焦慮」等主題發表演講。

在統一聯盟黨6日於臺北舉辦的「全民族抗戰83周年紀念會」上,黨主席紀欣表示,1937年日本發動盧溝橋事變,全中國人民團結起來一致抗日,最終贏得抗戰勝利,光復臺灣。83年後,臺灣一些政治勢力竟罔顧兩岸同屬一中,表明他們未受到全民抗戰的歷史啟迪。統一聯盟黨鄭重呼籲,唯有兩岸中國人團結起來,一致對外,才能實現兩岸和平統一,也才不愧抗日先賢先烈的犧牲奮鬥。

(原題為《臺灣多個團體紀念全民族抗戰83周年:汲取歷史教訓,促進兩岸和平統一》)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臺灣多個團體舉行紀念「七七事變」83周年活動
    中新社臺北7月7日電 7月7日為「七七事變」83周年,臺灣多個團體舉行相關紀念活動。臺灣抗日親屬協進會當日舉行「七七抗戰83周年紀念大會」,就「抗日精神」「九二共識」「課綱改革」等議題進行討論。該紀念大會由臺灣抗日親屬協進會主辦。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亦出席活動。
  • 紀念 今天是「七七事變」爆發79周年 銘記歷史 勿忘國恥!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綜合今天是「七七事變」爆發79周年,全國各地舉行了多種形式的紀念活動。
  • 臺灣民間各界紀念「七七」83年
    又到七七,臺灣當局未置一詞,但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舉辦百人紀念會,有群眾團體到日本在臺機構表達「保釣」決心,統一聯盟黨(原中國統一聯盟)於7月6日座談重溫「一致抗日」的歷史……馬英九出席了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的紀念會,他致辭說,李登輝曾經質疑臺灣人抗日,這是「出賣臺灣、羞辱人民、作踐歷史」,「臺灣人抗日有10萬人死傷,當時臺灣人口總數只有300萬人」。
  • 臺灣民間各界紀念「七七」83年:為了做個中國人
    又到七七,臺灣當局未置一詞,但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舉辦百人紀念會,有群眾團體到日本在臺機構表達「保釣」決心,統一聯盟黨(原中國統一聯盟)於7月6日座談重溫「一致抗日」的歷史……馬英九出席了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的紀念會,他致辭說,李登輝曾經質疑臺灣人抗日,這是「出賣臺灣、羞辱人民、作踐歷史」,「臺灣人抗日有10萬人死傷,當時臺灣人口總數只有300萬人」。
  •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銘記抗戰歷史,弘揚民族精神
    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中國共產黨秉持民族大義,毅然擔負起民族救亡的歷史重任,發揮著中流砥柱作用。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億萬軍民同仇敵愾、共赴國難,用血肉之軀築起鋼鐵長城,譜寫了反抗外來侵略的壯麗史詩。
  •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獻花籃儀式觀後感600字五篇
    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獻花籃儀式觀後感600字五篇,希望大家喜歡。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獻花籃儀式2 一段歲月,波瀾壯闊,刻骨銘心。 一種精神,穿越歷史,輝映未來。 75年前,當中華民族最終奪取抗日戰爭的完全勝利時,血火淬鍊的抗戰精神,在歷史長空定格成永恆。
  • 馬鞍山各界開展特色活動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
    當天下午,馬鞍山解放路街道在東苑大舞臺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文藝演出》。   演出前,全體起立,為抗戰中壯烈犧生的官兵和遇難同胞默哀,街道黨工委書記劉勝講話,指出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耒。街道老年學院、五社區老年學校師生冒著高溫,滿懷激情表演了10多個自編、自導、自演抗戰歌曲和舞蹈,受到轄區數百居民的歡迎與好評。
  • 中國再統一,臺灣真光復!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
    今年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回歸祖國75周年紀念日。
  • 紀念抗戰| 馬英九演說:抗日戰爭始於甲午、始於臺灣
    導讀:據臺媒報導,馬英九7月7日以預錄影片方式,在國民黨舉辦的七七抗戰八十周年紀念大會上發表演說。
  • 臺灣節目主持人稱紀念抗戰勝利傷害其父感情
    臺灣綠營節目《新聞挖挖哇》6月22日播出了這樣一期,主持人鄭弘儀在談及我國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時,竟提出「我爸爸是日本人。現在紀念抗戰勝利,想過我爸爸的感受嗎?」還表示,我們應該儘量不要去傷害在臺灣這塊土地的人民的內心、感情。」
  •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 兩岸各界代表籲弘揚抗戰精神反「臺獨」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 兩岸各界代表籲弘揚抗戰精神反「臺獨」 2020-10-22 23:27:1175周年學術研討會22日在北京舉行。
  • 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專輯
    戰爭結束時,接收投降日軍128萬餘人,接收投降偽軍146萬餘人。二倭寇逞強開戰端,斷刀傾國不偏安。降書字字聲皆裂,剖腹殷殷血未乾。釣島尋仇參舊鬼,招魂親美結新歡。醒獅抖擻吳鉤亮,敢笑虎狼紛組團。溫州 鄭小良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含羞忍辱盧溝月,喋血流腥腳下眠。亮劍忠魂屠日寇,抽刀赤膽斷狼煙。前車刻骨淪亡恨,後事銘心喪失悛。
  • 日中友好團體就「七七事變」83周年發表共同聲明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日中友好團體就「七七事變」83周年發表共同聲明中新社東京7月7日電 (記者 呂少威)「日中友好8·15之會」等4個日中友好團體7日就「七七事變」83周年發表共同聲明,呼籲勿忘歷史,祈禱友好與和平。
  • 兩岸團體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
    本報臺北10月18日電(記者陳曉星)臺灣「光復節」始於1946年10月25日,以紀念臺灣於1945年擺脫日本殖民統治。今天,一場臺北—南京紀念臺灣光復的視訊會議在臺北舉行,兩岸歷史研究者、記錄南京大屠殺鐵證「馬吉影片」主要發現者邵子平、審判日本戰犯的「南京軍事法庭」庭長石美瑜之子石南陽、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葛道榮、22歲犧牲的抗日烈士樓芝文的親屬等出席視訊會議。
  • 「七七事變」83周年 黨史專家:這些事銘記史冊
    今天是「七七事變」83周年紀念日,人民網強國論壇專訪了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傑。他表示,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戰場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貢獻巨大,銘記史冊。
  • 七七事變81周年之際,新華社刊文紀念《賽德克·巴萊》原型
    電影《賽德克·巴萊》劇照「七七」事變暨全民族抗戰爆發81周年紀念日的前一天,新華社刊發文章,紀念了一位臺灣少數民族抗日英雄——莫那魯道。對於觀看過臺灣電影《賽德克·巴萊》的讀者而言,莫那魯道的名字並不讓人感到陌生。
  • 臺灣軍方推出抗戰紀念月曆 八路軍左權首度列名殉職將領
    原標題:臺灣軍方推出抗戰紀念月曆 八路軍左權首度列名殉職將領 2015年是抗戰勝利70周年,記者30日取得臺灣軍方推出的2015年抗戰英烈紀念月曆,在殉職將官名錄中發現1942年犧牲的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
  • 紀念臺灣光復 共促祖國統一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22日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出席並講話。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22日在京舉行,兩岸各界與會代表發言時表示,臺灣光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偉大勝利重要成果,彰顯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歷史和法理事實。兩岸同胞要銘記共御外侮的歷史,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堅決反對「臺獨」分裂,攜手實現民族復興和國家統一的光明前景。
  •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小文創 大歷史」文物文創作品展在滬展出
    8月13日,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小文創大歷史」文物文創作品展在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開幕。 王俊 攝中新網上海8月13日電 (吉朋曉 許婧)由民革上海市委會、上海市黃埔軍校同學會主辦,民革上海市寶山區委會、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承辦的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小文創大歷史」文物文創作品展13日在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開幕,共展出文物及文創產品110餘件。
  • 臺灣印發抗戰英烈紀念月曆,八路軍將領左權首次入選
    臺灣印發抗戰英烈紀念月曆,八路軍將領左權首次入選 澎湃新聞 綜合整理 2014-12-27 12:05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