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從劫獄案看臺灣黑幫的自我修養.

2021-02-17 地產八卦女

【導語】2月11日,臺灣高雄大寮監獄裡發生挾持事件。6名服刑人員挾持了典獄長和監獄管理員,提出「法官有罪推論心態要改」,保外就醫制度不公平等三項訴求。


警方和劫持者對峙14個小時,最終6名劫持者飲彈自盡,並未傷及人質。據報導,此次劫持事件是由臺灣黑道竹聯幫尊堂堂主鄭立德帶頭髮起的,他因殺人罪在2012年被判重刑28年半。


●與高雄劫獄相比,黑幫電影也要甘拜下風
2月11日下午,在高雄大寮監獄,鄭立德等6名受刑人串通謊稱生病,打傷管理員後挾持3人。副典獄長賴振榮和戒護科長王世倉自願替代當人質進去談判,典獄長陳世志後來主動替換副典獄長出來。鄭立德等人隨後進軍械室取槍,共取走4把65K2步槍、177發子彈及6把手槍、46發子彈。隨後,6人與警方對峙長達14小時。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這個情節很像黑幫電影裡描述的劫獄場景呢?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恐怕再天才的編劇也難以想像的到。在越獄未果後,挾持者提出了三項訴求:第一,臺灣法官有罪推論心態要改,否則對犯罪者相當不公平;第二,既然要把他們關到死,但至少在獄中要讓他們自給自足,但每個月只有兩百元新臺幣,難以生活;第三,為何陳水扁這種只不過是尿失禁就可保外就醫,但監獄內很多受刑人躺病床、坐輪椅卻不能保外就醫,相當不公平。


這三個訴求也太「高大上」了點。說實話,無論是新聞中還是文藝作品裡,對劫持事件的描述都不少,劫匪的訴求雖然千差萬別,但一般離不開兩個方面,一是錢,二是自由。然而竹聯幫鄭立德的這些訴求卻令人大感詫異,他滿口法言法語,講的都是社會甚至法治議題,這些應當出現在臺灣「立法院」或者選舉的電視辯論中,可是現在卻在監獄裡由黑幫劫匪的嘴裡說出來。


幾個小時之後,高雄監獄裡突然槍聲大作,連開30多槍。臺灣法務部門官員陳明堂受訪證實,經確認六名劫持者舉槍自盡,典獄長陳世志安全獲釋。現場警方受訪說明,約5時左右先有四名劫持者自盡,5時以後,最後兩名劫持者出來查看,還對已經死亡的同夥補彈後,再飲彈自盡。


這件事做得更是獨具黑幫風範,在明知越獄無望的情況下,並未傷及無辜,而是飲彈自盡。甚至剩下的兩位劫持者,還幫同伴「處理後事再上路」。無論是「痛斥陳水扁」還是飲彈自盡,竹聯幫的劫匪們都令人印象深刻。就像是一部電影裡的臺詞:講規矩叫黑幫,不講規矩叫流氓。


●竹聯幫的出現與發展,都與政治密不可分
整個過程中,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鄭立德這幾個人提出的三點訴求了,完全不像是劫匪該幹的事啊。除了從他們自身角度出發,能提出這種訴求也與這幾十年來臺灣黑幫,尤其是竹聯幫的發展歷程密不可分。


竹聯幫是臺灣最大的黑幫,它成立於1956年。


1949年以後,200萬外省人的移入,使得當時臺灣社會的主角不是大人,而是一群當時十幾、二十歲的大孩子。這些孩子的父親往往人在軍中,沒有什麼精力管教孩子,而他們在學校裡又往往會受到本地少年的欺負,比如竹聯幫曾經的領袖陳啟禮就有過類似的經歷,他曾說:「下完課班上有些人來打我,我就還手跟他們打。後來變成每天下課全班來打我,在教室外面的走廊,我就一直奮戰。」


久而久之,這些大男生傾向於抱團以免被人欺負,或者去欺負別人。時間長了,原本糾眾而成的小組織,就逐漸變成大組織。到了20世紀60年代,當時竹聯幫中要角,不少擁有大學或明星高中的學歷,以60年代的臺灣社會教育普及程度,這些黑幫人物頗符合「社會菁英」、「知識分子」的定義。


例如60年代後期起成為竹聯幫領袖的陳啟禮,畢業於淡江文理學院的土木測量系;1968年竹聯擴大組織、制定規範的「陽明山會議」,負責主持的張安樂,當時只有20歲,還是淡江大學歷史系學生。


到了80年代,隨著臺灣經濟的騰飛,竹聯幫勢力也不斷擴大。1981年,竹聯幫與臺灣另一幫派四海幫發生衝突,為平息輿論壓力,陳啟禮邀請媒體朋友在臺北紅樓吃飯,就是在飯桌上,他談到了竹聯幫的轉型,認為竹聯幫應該為家國做些事情,並提出「參與政治」,「反臺獨」等目標。


之後,竹聯幫開始在臺灣大規模的招兵買馬,為了要灌輸這些好勇好強的青少年朋友們的「愛國思想」,竹聯幫幫規第一條就是要「忠於國家、忠於民族」。


到了1984年6月,臺灣當局宣布,各不良幫派限期辦理自首撤銷,登記期限過後將要嚴格取締。陳啟禮等人體會到這一波風雨欲來的危機,因此便積極結交黨政高層以求自保。此時正好情治機關高層也認為,這些幫派領袖多半是軍公教家庭出身,「忠黨愛國」立場鮮明,可以利用他們在外面「替國家辦事」。


隨後就發生了舉世震驚的「江南案」。臺灣官方認為,旅美作家江南(本名劉宜良),是情報局線人,卻撰寫《蔣經國傳》污衊領袖。陳啟禮當場主動「請纓」,願意前往制裁。10月,陳啟禮和竹聯幫成員吳敦、董桂森在劉宜良家將其開槍擊斃。


陳啟禮本想藉此「漂白」身份,但因為江南擁有美國國籍,美國人大怒,美臺關係岌岌可危。當陳啟禮回到臺灣遭到逮捕後,人在美國的「白狼」張安樂為了救友,就對媒體公布了臺灣情治部門與陳啟禮等人會晤的錄音等相關內容,舉世譁然。


「江南案」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臺灣的政治走向,被指下令情報局「制裁」劉宜良的蔣孝武,被蔣經國外放新加坡,從此遠離權力核心;蔣經國更公開聲言,未來的總統不會再由蔣家人出任。


●今天台灣黑幫的自我修養
「江南案」改變了臺灣,也差點毀滅了竹聯幫。「江南案」後,在當時的警備總司令部主導之下,警方在全臺各地發動全面掃黑,被捕的黑道人士,被依據行政命令層級的《臺灣省戒嚴時期取締流氓辦法》,不經審判就逕自移送「管訓」,總數高達4000人,其中竹聯幫成員約佔1/3。


陳啟禮本人後來對外界感慨過「江南案」中黑道人物「政治夜壺」的角色,出處就是人們都熟悉的杜月笙那句話:「幫派人物像個夜壺一樣,政客們需要的時候拿來用一用,不需要的時候就踢到一邊。」


「管訓」結束後,遭遇臺灣民主化浪潮,黑幫沒有走向末路,反而很多「黑幫大哥」及時抓住機會,搖身一變成為了「議員」。比如「黑幫政客」鄭太吉,他不但選上了屏東縣議員,還被推舉為議長,此後十幾年屏東一直是「黑道治縣」。


黑幫成臺灣一支重要的政治勢力。依臺灣警方的統計,臺灣省有黑道背景的「民意代表」超過150人,地方議會有黑道背景的超過總數的三分之一,有黑道背景或犯罪記錄的某屆各縣市議會正副議長更超過95%。這其中的經典人物就是天道盟精神領袖羅福助,連續6年當選臺灣立法院委員,連負責掃黑的法務部長都要向他作報告。


適應時代的黑幫也在改變自身修養。比如,晚年定居柬埔寨的陳啟禮就熱心於慈善活動;竹聯幫另一位已經半退休的大佬「趙霸子」趙爾文,近年甚至成立文教基金會,長期幫助臺東偏僻鄉下的貧困兒童就學。


而作為竹聯幫尊堂堂主的鄭立德,在劫獄訴求中針砭時弊,句句法言法語,言辭力求懇切動人,顯然是諳熟今天台灣民主社會法治與政治環境的表現,因此也就不足為怪了。

來源:鳳凰網

歡迎各位通過掃一掃添加我的個人微信:dcbgn1。公眾平臺只是個數字,朋友圈才是真愛O(∩_∩)O

相關焦點

  • 從劫獄案看臺灣黑幫的自我修養
    除了從他們自身角度出發,能提出這種訴求也與這幾十年來臺灣黑幫,尤其是竹聯幫的發展歷程密不可分。竹聯幫是臺灣最大的黑幫,它成立於1956年。1949年以後,200萬外省人的移入,使得當時臺灣社會的主角不是大人,而是一群當時十幾、二十歲的大孩子。
  • 人文 從劫獄案看臺灣黑幫的自我修養
    說實話,無論是新聞中還是文藝作品裡,對劫持事件的描述都不少,劫匪的訴求雖然千差萬別,但一般離不開兩個方面,一是錢,二是自由。然而竹聯幫鄭立德的這些訴求卻令人大感詫異,他滿口法言法語,講的都是社會甚至法治議題,這些應當出現在臺灣「立法院」或者選舉的電視辯論中,可是現在卻在監獄裡由黑幫劫匪的嘴裡說出來。幾個小時之後,高雄監獄裡突然槍聲大作,連開30多槍。
  • 從劫獄案看臺灣黑幫的自我修養丨鳳凰知道
    然而竹聯幫鄭立德的這些訴求卻令人大感詫異,他滿口法言法語,講的都是社會甚至法治議題,這些應當出現在臺灣「立法院」或者選舉的電視辯論中,可是現在卻在監獄裡由黑幫劫匪的嘴裡說出來。幾個小時之後,高雄監獄裡突然槍聲大作,連開30多槍。臺灣法務部門官員陳明堂受訪證實,經確認六名劫持者舉槍自盡,典獄長陳世志安全獲釋。
  • 從高雄劫獄案,看臺灣黑幫的自我修養
    從高雄劫獄案,看臺灣黑幫的自我修養
  • 好文推薦-《論惡毒女配的自我修養》
    今天推薦的是春蟲蟲的《論惡毒女配的自我修養》,希望小可愛們喜歡。《論惡毒女配的自我修養》作者:春蟲蟲狀態:已完結文案(網絡資源,侵權必刪):她不幸穿越進一本看過的瑪麗蘇小白文中,卻沒有穿成那個套著「人人愛我,我愛人人」主角光環的白蓮花女主!而是穿成了教科書般的人物——惡毒女配!坑爹呢?
  • 掃黑 | 臺灣黑幫解密
    臺灣黑幫往事臺灣因其特殊的歷史和社會人文結構,黑幫一直是臺灣社會難以抹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仔細觀察臺灣現代黑幫的滋生土壤,就不難發現臺灣的江湖包含著許多政治性因素。這些幫派團體以原始的暴力建立起有著一套奉行自我秩序的灰色邊緣地帶。臺灣的黑社會組織因為歷史原因有著特殊的族群背景,臺灣人叫「外省掛」、「本省掛」。一九四五年臺灣光復,國民政府軍隊進駐臺灣。
  • 從《金剛川》看演員張譯的自我修養
    >電影《金剛川》有兩個最大的亮點,其一是中國電影新生代三大導演管虎、郭帆和路陽全面展示中國類型電影的集體力量;其二就是看在三位導演的調度下在這裡,我最想聊的就是演員張譯在電影《金剛川》裡那些不太容易被人注意到的細節演繹,以及在這些表演細節裡,體現出的作為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和把演員作為終生職業與理想的信念感!
  • 臺灣黑幫往事丨壹讀精選
    圖片來自網絡壹讀微信號:yiduiread選自時拾史事(微信號:historytalking)本文已取得授權文丨貓不聞餃子臺灣因其特殊的歷史和社會人文結構,黑幫一直是臺灣社會難以抹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 聊聊臺灣的黑幫
    臺灣因其特殊的歷史和社會人文結構,黑幫一直是臺灣社會難以抹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四九年國民黨撤退到臺灣,許多大陸人也隨著國民政府逃亡到了臺灣,這些難民中的孩子們到了臺灣之後由於臺灣本土人意識形態中對最外省人的仇恨便受到了臺灣本土小孩的欺負,為了自我保護這些孩子就在小範圍之內形成自己的組織團體,這就是外省幫的雛形。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最大的外省幫是「四海幫」與「中和幫」,當時「四海幫」與「中和幫」常常因為幫派瑣事發生械鬥。
  • 血色將至:魔鬼的自我修養
    但是,於我而講,還是有相當一部分的娛樂圈從業者,堅持著為好的作品而奮鬥的信念,在努力把這個圈子,帶到更優秀的地方。就像是來自倫敦,卻在好萊塢尋找好作品的表演藝術家丹尼爾 · 戴 · 劉易斯。他在銀幕上多變、暴戾、黑暗、深刻;在媒體面前,他低調、謙遜、優雅,充滿紳士風度。
  • 「巴瑞」也熟讀《演員的自我修養》?
    在比爾·哈德爾的成長之路中,總能感覺到《演員的自我修養》這本書的縮影。是巧合?還是他也從這本書中學到了要點?我們來盤點《巴瑞》中比爾·哈德爾的表現,一探究竟。前者是一個輕浮的殺手經紀人,後者則是一個車臣黑幫。另外,還有巴瑞表演課上自戀的老師Gene Cousineau以及女主角Sally Reed。
  • 臺灣黑幫簡史
    現在臺灣的工程公司、唱片公司、傳播公司、房地產中介等行業,都可以看到「黑色」的影子。到底有多少黑幫?登記在冊1000多個三大黑幫最負盛名但多年後,隨著這些黑幫人物的陸續出獄,臺灣黑幫重新抬頭,在綠島獄中還成立了第一個跨全島的本省黑社會組織「天道盟」。
  • 7號放映廳 | 演員的自我修養vol.1:論演員的自我修養
    放映菌記得第一次接觸到表演體系的理論,是在周星馳電影《喜劇之王》中,尹天仇和朋友們示範如何演好「痛感」。雖然這句話很簡單,但其實是斯式表演體系的精髓,也是國內戲劇院校主推的表演教程。斯式體系主張演員要沉浸在角色的情感之中,強調「真聽,真看,真感受」,這樣才能做出有信服力的表演,比如電影中天仇幫助夥伴體驗痛感——一個演員應該認真演好每一個角色,不論是跑龍套,還是男主角,終有一天一定會大放異彩,演技的世界裡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本期7號放映廳,我們將甄選3部演技頗佳的影片,聚焦於演技話題。
  • 論一個程式設計師的自我修養!
    每個程式設計師修煉之道都是漫長而艱辛的,要想成為一名偉大的程式設計師,不僅技術全面還要有程式設計師的自我修養
  • 論喝酒的自我修養
    酒還是好酒,山水怎麼理解都可以!作為行走江湖的酒客而言,最重要的是,喝酒不要被酒迷失了,不要被酒控制了身體和精神,而是要去享受喝酒的樂趣。這就是喝酒的自我修養。有句話說的非常認同:吃是為了肉體,喝是為了靈魂。酒是一種美味,甘美之,不僅愉悅人的味蕾和嗅覺,而且能讓情感愉悅起來飄飄然。
  • 酒徒的自我修養
    作為一枚資深酒徒,小酒童較為理解這位先人,想必下面這些問題也困擾了不少酒友,本期,小酒童就跟大家叨叨一個酒徒的自我修養。要是你真想得到答案,免了罷。不如向女人說明什麼剃鬍子水最好,反正她們聽不懂。在你眼前的酒最好喝。
  • 臺灣黑幫往事
    1979年臺灣爆發「美麗島事件」,使國民黨當局考慮如何「既要執行戒嚴法、鎮壓黨外地方勢力反對派,又不致於弄髒自己的雙手」,所以開始與全省各大幫派接觸,扶持培養黑幫為黨國效忠,進行合作。 而這種「合作」是相互的,情報系統扶持黑幫,黑幫自然要幫助情報系統辦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情,前文所提到的「江南案」便是典型的例子。
  • 論一個程式設計師的自我修養
    而那一本他隨身攜帶的書--《演員的自我修養》,儘管不知道裡面具體寫的是什麼,但我猜,他對待演員的態度和行為,就是書中內容顯示的。於是,不禁問了問自己,作為一名程式設計師,一個「程式設計師的自我修養」是什麼?儘管我們不一定要像尹天仇那麼的認真對待自己的事業,但,一些基本的修養,作為一名新時代的碼農,總應該是要具備的吧。不過真要說修養,方面還是挺多的,技術自我提示自不必說。
  • 愛人的自我修養
    他把女孩的近況描述給我讓我分析,把女孩的朋友圈截圖給我問我這些話是不是有暗示。   我才赫然發現,女孩的朋友圈背景,和不煩兄的是在同一個街頭,只不過照片的前景不是空蕩蕩的斑馬線,而是裹著大圍巾笑得很甜的她。 「這兒什麼都好,偏偏是你不在了,空蕩蕩的。」
  • 臺灣黑幫百年風雲
    我帶著滿腦子「玩大了」的忐忑,跟著工作人員來到一個怎麼看都會以為是某個學者書齋的辦公室,然後, 一個身材清瘦、戴著眼鏡的中年男子彬彬有禮地站起來,90度彎腰,向我們伸出手:「歡迎各位朋友,我是江欽良。」他的謙和有禮溫和儒雅打破了所有人對黑幫的想像,臨走時,還送了我們紀念品。整個閒聊過程都被朋友拍了視頻,說,不知情人一看,一定以為我在採訪某位國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