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競冬
重慶大學18級會計學
甲等+乙等獎學金GPA3.84/4.00
CET-6計算機二級
ACCA F1—F3均分88+
中信證券投行部實習
本土八大會計師事務所實習
華為財務精英挑戰賽
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挑戰賽H獎
青年志願者先進個人
學姐說
Hello,小夥伴,我是來自重慶大學弘深學院18級會計學的邱競冬~
很高興能在這裡遇見你。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經歷與感想,希望我的閒聊能被你喜歡並對你有所幫助~~
1
ACCA與我的故事
初識
ACCA
剛接觸到ACCA時,是在我高考完的暑假。高考的失利,讓那段時間的我感受到更大的壓力,鬥志滿滿要大幹一場。
開學前,我和爸媽去諮詢了三次,覺得ACCA和我的數學與統計專業相得裨益。就在要決定下來的時候,我考進了重大的弘深學院,從數學專業轉入了經管專業。突如其來的變化、新學院繁忙的學業和三年後的高保研率,讓我一定程度上暫時擱置了學習ACCA的想法,想著學了經管就沒必要了。
大一上學期,整整一學期,我醉心玩樂,甚至連基礎的學業都沒有管理好。在年級中,中等偏後的排名讓心氣高的我備受打擊。大一下學期,我慢慢調整了狀態與心態,把重心放到了學業上,成績拉回來不少,進入年級前十。但我覺得自己很迷茫,不知道我想追求的是什麼。
大二上學期,我換了一個寢室,新寢室的朋友們都很優秀。他們有來自電氣和土木專業的,每一天都很忙碌、充實。我不禁開始思考:只完成學校的基本學習是不是太少了?想要保研不僅僅需要高的績點,績點能刷掉第一批人,但我在第二輪篩選中有什麼優勢?
重拾
ACCA
可能是天生的緣分吧,我想起了被我擱置一年的ACCA。思考了兩天,我就告訴了爸媽我的想法。出乎意料的是,他們比我還堅定,讓我放手去做。其實這個時候,爸爸比我了解的更多,父母的支持,是我前行路上最大的助力。
報名後,我就開始了F3的面授學習。但讓我沒想到的是,事情一下子就多了起來,創新創業比賽、學生會、專業課期末考試臨近……面授基本是排滿整個周末的,而我們周一到周五幾乎滿課,這讓我倍感壓力。面授課甚至和我周六的學校課程、安排在周末的期末考有衝突。
我還記得有兩個上午,我都是請假去考試,考完提前交卷,然後買點吃的,再匆匆跑出學校趕去上課。但這樣的生活,我一點都不感到累。大學生不應該貪圖安逸,何況學習自己喜歡的東西、懷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渾身都充滿了力量!
ACCA的學習,讓我調整了狀態,更能靜下心來投入到學習中。大二上學期,我也取得了年級前三、專業第一的好成績,拿到了甲等獎學金。
2
A考經驗分享
和ACCA正式相識9個月了,但是因為疫情原因,我還只考了前三門,最近在準備九月的F5和F7。前三門我的順序是F3、F1、F2,均分88+。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對於考試,我最大的心得是——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之前看過好多優秀學長學姐的經驗分享,老師們也會教我們怎麼高效學習。但我覺得,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我在學ACCA前幾門的時候,我習慣在第一遍接觸的時候,就把所有知識點弄懂,記下所有第一遍聽不是特別理解的點。如果是網課遇到有疑問的,我會反反覆覆聽那一小段,或者停下來自己思考一下。網課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按自己的節奏把這塊弄懂了再繼續。雖然第一遍速度會比較慢,但所有重點、難點都已經記在了書上。複習的時候,不需要再看視頻,在視頻中找想看的一小段真的很費時間!
(我的書本筆記)
複習時,我會把一些重點寫在本子上,基本是每一章一頁紙,一門科目大概會有七八頁。這上面,我主要記複習時還不清楚的點。每個人的薄弱點不同,因此一定要自己寫一遍,特別有效果。考前,我只捋一捋這幾張紙,然後就深呼吸,就進考場啦。
(考前整理一下自己的薄弱點)
在報考順序上面,我的建議是:如果有財務基礎,可以像我一樣打亂順序,這樣效率會更高也更有自信。比如,學過經管必修的基礎會計學,對F3的基本思路理解完全沒有壓力,只要看得懂英文、找幾道題練練手就沒問題。F1重文字,題目也比較像文字遊戲,一定要認真讀題。它的主要思路和管理學一脈相承,要多看一些題目積累詞彙量。在文字遊戲裡,看不懂單詞真的很致命。
F2對我來說挺有挑戰的。成本會計是我們大三上學期(也就是下學期)的專業課,我學的時候一點都沒有接觸過,比較重理解,好像也是前幾門通過率最低的。Dora學姐的課堂特別生動,比如她在講labour ratio的時候,還放了易烊千璽看著你背公式的圖片;講課時的例子,我到現在還記得很清楚。學著學著,我對ACCA充滿了興趣,從而就更有幹勁了。沒有財務基礎的同學,可以按順序來,由淺入深,對F3的理解也會更透徹。
當然,季考科目增加了主觀題,會有不同的準備方法。我現在也還在一點一點摸索,這個過程很重要、也很有收穫,掌握一種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對大學的課程學習也很有幫助。
膽大心細、當機立斷
還有一個點,就是膽大心細,報名要當機立斷。雖然我的戰線拉了9個月這麼長,但我的F1、F2是在20天內考完的。現在想起來也覺得很不可思議。
這學期期末考考完,我報了十天後的F1,準備的還算充分。回家以後,為了趕上季考報名,我在7月16日臨時決定報考F2。但是杭州的機考都滿了,一點都沒有複習的我,鼓起勇氣選擇了18日的考試。報完名開始複習,萬萬想不到的是,這門比較難的科目我居然拿了90分。
3
ACCA帶給了我什麼?
近幾年,ACCA在中國的認知度真的越來越高了。從最初我想用它豐富個人簡歷、提高就業競爭力,到現在我驚喜的發現它帶給我的遠遠不止這些。
首先,各科目的學習與我的學校課程相互補充。比如,F3和我的基礎會計學基本是同步進行的。當聽到老師翻譯講到基礎會計中的知識點,我覺得特別驚喜,同時加強了中英雙語課程的印象。我還在F3老師的詳細舉例中,弄明白了增值稅。後面幾門的課程,應該會超過我在學校的進度。所以,前三門是中文為英文助力,後面幾門我要挑戰先學英文,相信我的專業課學習會更輕鬆。
其次,是對自己實力的武裝。在參加商賽時,大家聽說我在學ACCA,就放心地把財務分析交給了我,這種信任讓我十分驕傲。此外,在ACCA學習的過程中,我的英語也得到了提升。上大學後,我很少有機會靜下心來學英語,高中的英語水平逐漸退化。而在ACCA學習中,讓我不得不閱讀大量英文。雖然老師們上課時大部分還是會講中文,有時是中英穿插(關鍵詞用英文),但讀題對英語還是有一定要求。漸漸的,我也能靜心閱讀一大段一大段的英文,對準備四六級也很有好處。
A考還讓我的大學生活更加充實、有條理,讓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考證會影響休息時間是真的,面授課會連續佔據四個周末,讓很多出街計劃泡湯。這學期暑假前的小學期,我的朋友們大多都在寢室追劇、睡懶覺。但我會每天規律地出門去圖書館、自習教室,回想起來很有成就感。「每天都很忙,卻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麼」,這種感覺很折磨人。我在這九個月裡,學會了關注各種行業內的信息,對未來的職業有了一定的想法。現在的我不會所有活動、比賽都想著參與,其實這樣什麼都做不精,我學會了選擇。
最後,是對圈子的影響。我在今年的兩個假期,分別獲得了本土八大——大華會計師事務所和排名中國十大證券公司之首的頭部券商——中信證券投行部的實習經歷。特別是兩周前,在中信證券的實習,我結識了太多優秀的人。當知道我在考ACCA的經歷,他們都會投來讚許的目光,也願意把一些比較難的工作交給我。我還收穫了好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相同的考試經歷,真的會讓我們有更多的共同語言,從而拉近距離。我相信在今後的學習中,我可以收穫更多同道Accaer。
我想說
ABOUT FUTURE
ACCA的學習,不僅僅是會計專業知識,它融合了太多綜合知識,並且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和別人的交流中,我經常會不自覺想起老師舉的例子,感受到這些經濟規律的前輩的偉大。比如,我最近學到的big data,老師舉了一個手機地圖的例子,講了大數據就在我們身邊,改變了我對地圖運行方式的認識。我和父母出遊時,就給他們講了這一段,他們都誇我知識面越來越廣了,也會應用於生活了。
這一小段A考之旅,讓我面對太多不可能,挖掘潛力。未來之路充滿更多未知,我會鼓起勇氣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