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戲之王》的歌舞有三種,歌唱家的高雅,戀人間的浪漫,「怪胎」們的「低俗」。歌唱家林德小姐在歌劇院裡面對身著禮服的先生太太小姐們動情歌唱,有樂隊有鮮花,也有在電影院聽傻了的我(估計我的表情和休叔一樣,不過我沒他好看罷了)。高雅的音樂帶給人們享受,視聽盛宴也的確震撼,聽懂了歌詞便也攜帶感動。新婚的巴納姆夫婦在屋頂歡唱共舞,對愛人藏不住的愛瀰漫在空氣中,刺激著他們歡笑奔跑,他們的眼中有愛情有滿足,有對未來的憧憬。而在馬戲團相擁在空中的菲利普和安,羈絆與跌宕起伏都通過繩索上的動作展現出來,愛而不舍,愛而要舍,所有的感情都深深感動了我這隻單身狗。他們長著鬍子,滿是紋身,高矮胖瘦,沒有地位,即使身懷絕技也沒有施展之地,永遠生活在黑暗與陰影裡。然而當他們站在所有人面前暴露自己的怪異,並在此起彼伏的議論聲中縱情歌舞,面露笑容。不被生活善待的人卻依舊善待生活,這份堅強令我動容。
《馬戲之王》的遭遇,與它所反映的傳主巴納姆當年的遭遇如出一轍。巴納姆被稱為「馬戲團鼻祖」,其馬戲給眾多觀眾帶來歡樂,但也被當年的批評家認為低俗、不入流。當然,歷史上真實的巴納姆要比電影所表現的更加低俗,欺騙、炒作都是他的常用手段。《馬戲之王》雖然是基於真人真事,但它更像是從真人真事中提煉出自己想用的故事,表達自己想表達的想法。這個想法被掩蓋在它華麗的歌舞之下,當然也被掩蓋在它蒼白的劇本之下。在說這個想法之前,還是來說說華麗的歌舞和蒼白的劇本吧——這是喜歡這部電影的人和不喜歡這部電影的人各自觀點的落腳點。客觀地講,兩邊的人都有道理。電影的歌舞設計奪人眼球,氣氛高潮之時令人的每一個毛孔都震悚起來;而電影的劇本也確實異常簡單且套路,尤其是其傳記元素壓縮嚴重,傳主的幾個人生關鍵點都一帶而過。
本片歌舞堪稱完美,我們常說印度歌舞片尬舞,實則表示其歌舞隊影片敘事的破壞,而本片可以說歌舞與敘事的完美結合,一段歌舞承載著敘事作用,巴納姆與查麗蒂的陽臺歌舞兩分鐘交代二人感情及家庭的變化,巴納姆與菲利普酒吧討價還價歌舞也說明了巴納姆試圖闖入上層階級的野心。菲利普與安二人鞦韆之舞,兩位身份懸殊年輕人互訴衷腸也為二人最終衝破階級壁壘埋下伏筆。旋律、歌詞搭配本身的舞蹈,與敘事完美結合、一氣呵成、行雲流水,成為交代人物情感、行為最精煉之筆。巴納姆的奮鬥史,實則也是美國社會寫照。十九世紀的美國,南北戰爭並沒有結束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外籍勞工帶來了廉價勞動力引發本土白人的強烈對抗,《排華法案》頒布更是令社會地位低下的華人邊緣化,他們不能成為美國公民,更別說融入美國主流社會。兩次工業革命帶來了城市化,催生了大量的城市剩餘人口,他們大多受教育程度不高,相較於傳統的貴族,欣賞水平通俗。而馬戲的出現則滿足了這部分人的追求。城市人口聚集使得通俗娛樂的發達,這便產生了貴族的高雅藝術與大眾喜愛的通俗藝術強烈矛盾。片中馬戲團遭遇當地白人驅趕、詆毀,實則反映了新興階層對固有階層的衝擊。
《馬戲之王》,電影講了無產階級的一個小男孩,自強不息,頑強奮鬥,團結了廣大的底層勞動人民。取得了事業上的成功,但被上流資產階級鄙視。經過曲折的迷茫之後,抵抗住了資產階級自由化的誘惑。在絕望中,還是無產階級文藝工作者支持了他,幫助了他。讓終於最後醒悟起來,堅決走人民群眾路線,最終取得了成功。男二號原本是上流資產階級代表,最後精神上覺醒了,投入到群眾喜聞樂見的馬戲藝術形式,還克服社會偏見,愛上了一個社會底層的女演員。整部電影非常符合社會主義價值觀。
電影就是造夢工具,《馬戲之王》再次證明了這一點,片中的每一場歌舞秀都讓人激動到不能自已,這是影片的最大優點,無論是馬戲團歌舞秀的撼動人心,還是轉場部分的妙趣橫生,都讓人看的忍不住想隨主人公舞動起來,一部以歌舞為主打元素的歌舞片,做到這種程度,讓人忍不住稱讚;當然,《馬戲之王》作為一部電影,非常好的詮釋了「歌舞部分有多好,劇情就有多不走心」,影片節奏很快,基本是草草的講了一段歷史,這是影片最大的缺點。歌舞的部分如夢般美好,現實部分的力量不夠就是劇本的問題。巴納姆當過救人靈魂救世主,當過逆襲的屌絲並且能說會道,極有說服各路大神的天賦,這些都是好萊塢電影的主角光環,但這個角色塑造的最成功的地方在於他有明顯的缺點,在前半段,他在大部分的時候是一個以掙錢為主要目的的商人(當然,他卻實是一個生而為改變世界的奇才),電影還不錯的塑造了這個人物的蛻變,在狼叔的演繹下入木三分。上流社會有財富,有名利,但缺的是自由;查芮蒂之所以會成為巴納姆的另一半,不僅是真愛的力量,因為巴納姆能夠給予她這個從小就受著貴族規矩限制的姑娘自由的生活,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安和菲利普身上,還真就應了那句著名的「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男主角澳星休·傑克曼 的顏值和演技一樣出色。而讓人喜歡休·傑克曼的原因,不僅僅是是因為顏值和演技,因為有這兩樣的演員數量太多,更重要的是他的敬業精神,休叔表示自己最喜歡的是「劇情片,其次是歌舞音樂片,再之後才是動作片。"得過託尼獎的人對歌舞音樂片肯定是真愛,但對不是真愛的動作片,吃蛋白吃到不想吃,卻用18年的堅守,完美演繹了全世界都認同的金剛狼,這就是敬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