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當選之後,最引人注目的是在亞太不斷搞小動作,韓國、日本、菲律賓,甚至巴基斯坦,川普都打了電話,這幾天又跟臺灣的蔡英文通電話,還派親信訪臺灣,對中國態度強硬,不斷地幹擾。
而對普京,川普則稱兄道弟,非常親密熱絡,中國已經有人擔心美俄聯手危害到中國。
川普對中俄為何態度迥異?
真的是特朗特和普京性格對路,惺惺相惜?
現在,真相終於揭曉:俄羅斯在敘利亞捷報頻傳,阿勒坡大捷,美國被 打得落花流水。
原來川普向普京獻媚是求普京饒過美國。
可普京並不和他玩小花樣,反而加強打擊力度,即將拿下阿勒坡,在敘利亞取得全面勝利。
阿勒坡大捷堪稱「史達林格勒」保衛戰
敘利亞當地時間12月6日晚間至7日凌晨,敘政府軍全面控制了該國第二大城市阿勒頗的老城。在敘軍收復臨近的巴布-阿勒-哈迪德區與阿奎爾區之後,反政府軍便開始退卻,撤出阿勒頗老城。
自11月中旬發起進攻以來,在阿勒頗東部反政府軍控制區中,有大約8萬人陸續逃離。敘利亞軍隊7月中旬開始圍困被反政府軍控制的阿勒頗東區,當時該區居民數量估計有25萬人。從阿勒頗東區逃出的人,一部分逃到政府軍控制的西區,另一部分逃到庫德武裝控制區。
阿勒頗曾是敘利亞第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工貿集散地,但在內戰爆發後卻被「一分為二」——政府軍控制西部城區,反對派武裝和極端組織控制東部城區,政府軍重裝備和空襲無法施展,而反對派武裝也無法拿下政府軍據守的要地。
經過五年的反覆拉鋸和對峙爭奪,阿勒頗像極了二戰時候的史達林格勒,殘酷的巷戰和炮擊,以及反對派使用大當量的自殺式爆破卡車,使昔日繁華都市變成了一片廢墟。
雙方拉鋸對峙五年,戰局卻在一周內奇蹟般逆轉。這是俄羅斯在敘利亞決定性的勝利。
首都大馬士革位置偏內陸,而靠近沿海的霍姆斯和阿勒頗則像兩道鐵閘,牢牢地鎖住了極端組織和反政府武裝的攻勢,保住了首都的補給後路,以及沿海經濟發達的富庶地帶,二者任何一個失守都將是災難。如果那樣,反對派武裝和極端組織將可以直插沿海地帶,大馬士革的外援陸路將徹底斷絕,而只依靠空投是不可能做持久戰的。現在三大都市,敘軍幾番血戰之後已經手握其二,阿勒頗就成為雙方死戰的必爭之地了。而反過來,一旦敘政府軍拿下阿勒頗,則沿海地區防禦戰線完整,政府軍不在為海陸補給的後路擔憂,可以集中優勢兵力將反對派和極端組織驅趕出經濟發達地帶,將戰線前推,為後方贏得休養生息的機會,同時,還可以適時兵鋒直插極端組織IS所謂的「首都」拉卡,擒賊擒王。
川普當選就吞下一顆苦果
面對俄羅斯在阿勒坡的攻勢,美國極力阻攔。
今年四五月份,俄羅斯先在大馬士革周邊取得勝利,反政府武裝紛紛放下武器,沙特就揚言集合國際25萬軍隊進攻敘利亞。八九月間,美國又和俄羅斯達成阿勒坡停火協議,協議一籤署,美國戰機就轟炸了敘利亞政府軍陣地,並向反政府武裝空投大量彈藥和裝備。
在阿勒坡即將被 攻陷之時,美國又再一次以人道災難在聯合國提出停火提議,被中俄聯手堅決否決。因為川普對中國的挑釁,中國這一張反對票投得堅決,國人叫好。
這幾天,俄羅斯野戰醫院遭炮擊,一位俄羅斯上校級高級軍官也被炮彈擊中身亡,俄羅斯質疑信息和位置坐標如此準確,一定是有人向IS提供了情報,目標直指美國。
前天,以色列也向格蘭高地的敘利亞目標發動襲擊,效果圖也是在最後時刻向阿勒坡的反政府武裝施以援手,但已經無濟於事。
在俄羅斯庫茨涅佐夫號航母進入地中海加入敘利亞戰事以來,美國兩艘軍艦載4000名士兵也進入了地中海,與俄航母對峙,但懼於俄羅斯的飛彈,美國也只是遠遠觀望,並不敢向俄軍開火。
在俄羅斯的軍事打擊下,美國就只剩下背後的小動作,根本沒有招架之力。
而川普和普京稱兄道弟,向俄羅斯示好,也是小動作,試圖讓普京放鬆軍事進攻和打擊。但普京看起來也放下身段,「尋找朋友」,但軍事上卻毫不手軟,加大了打擊力度,全力開火。
阿勒坡失守之後,川普在中東焦頭爛額,難以囂張得起來,一上臺就吞下一顆苦果,碰上一個難題。
美國二戰後的最大失敗和恥辱
有人稱俄羅斯在敘利亞複製了「史達林格勒」保衛戰。也就是說,這是二戰以俄羅斯在軍事上的最大勝利,當然就是美國的最大失敗。
因為,俄羅斯在敘利亞反恐打擊的實際上是美國和西方勢力。而美國的失敗就不只是軍事上的失敗,而是美國整個全球戰略的失敗。
探客分析,2011年3月爆發的敘利亞危機演變成為內戰,至今持續將近6年。這就是一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輸出的「顏色戰爭」。在突尼西亞、利比亞乃至埃及,這一套都取得了預期效果。但在烏克蘭和敘利亞,由於俄羅斯堅定選擇「戰術突圍」,事態並未向西方所預想的那樣進展順利。
敘利亞反對派至少又分成10個派別,其中以「反對派和革命力量全國聯盟」規模最大,得到的承認最多。西方一直想將這些派別捏合到一起,形成合力對付阿薩德政權,但無奈各派之間的訴求很難調和。不僅如此,一些極端勢力與民族主義勢力也藉機起事,其中以「伊斯蘭國」、「庫德民主聯盟黨」和蓋達組織分支「救國陣線」為代表。這樣一來,不僅是俄羅斯與伊朗對陣西方陣營,土耳其、伊拉克、沙特等多國也不同程度捲入了這場內戰。
反對派武裝的武器主要來自沙特和卡達等國,美國等提供訓練和資金支持。但就像美國支持的阿富汗抵抗者最後卻倒向蓋達組織一樣,西方並不能控制這些獲得資助的武裝派別,甚至也不清楚他們的立場與信仰。渾水摸魚、掛羊頭賣狗肉,都是常見的伎倆。
真正讓西方著急的是2015年9月俄羅斯大舉出兵,並對敘利亞ISIS目標發動多輪空襲。敘利亞地面部隊在空軍支持下勢如破竹,原先主導攻勢的反對派被迫轉為守勢,不僅要面對阿薩德政府軍的圍剿,還要提防ISIS搶地盤的凌厲攻勢。原本西方還想搞個「禁飛區」,但俄羅斯的蘇-35與S-400的進駐粉碎了這個圖謀。到了2016年夏天,盤踞在阿勒頗的反對派失去了通往外界的唯一道路,這個「反對派大本營」成為孤島,西方對此束手無策。
支持反對派的西方如今經常指責俄羅斯和敘利亞政府「追求軍事勝利」,並聲稱「這場內戰不是軍事能夠解決的。」但西方國家總是患有「選擇性忘記症」,忽略了這場內戰的始作俑者正是號稱文明民主的西方。在軍事上逐漸處於下風後,西方還大言不慚地呼籲「為敘利亞人民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實際上就是想逼俄敘雙方妥協,讓敘利亞反對派獲得武器和人員補給,繼續在敘利亞製造內戰。如此立牌坊的方法,令人無語。
敘利亞如今已經成為「難民源頭」,近1100萬居民流離失所,令「老歐洲」進退失據。一方面,西歐發達國家不能丟棄「在價值觀上的優越感」,2015年9月敘利亞3歲小難民科迪的屍體伏在土耳其海灘上,經過媒體發酵,同情心與自責交織的情緒令西歐迅速敞開大門,德國總理默克爾擁抱難民的景象仍歷歷在目。另一方面,西歐發達國家又因為難民問題而產生了嚴重的社會分裂。還是默克爾,如今已經在難民問題上持強硬立場,公開呼籲禁止佩戴全臉面紗。這一重要轉變的重要原因就是由於敘利亞內戰,中東難民紛紛湧向生活質量優裕的英法德,造成了一系列社會問題。
德國女性頻頻遭到難民性侵,隨身攜帶辣椒水噴霧都不能完全保證安全,必須拿在手裡有備無患。從波鴻大學連環強姦案到中國女留學生被拖入灌木叢強暴,連一位歐盟資深官員的19歲女兒拉登伯格都遭到難民姦殺,而她生前一直支持接納難民,並時常到難民聚居地當志願者。德國慕尼黑一個小鎮建起4米高牆隔離難民區,就是德國民眾如今對難民的態度。探客認為,德國如今的混亂正是「政府外面惹事,無辜百姓遭殃」的寫照。支持敘利亞反對派打內戰,讓敘利亞淪為戰場,傷害的不僅是本地人,還有數千裡之外的西歐居民。
有西方政客攻擊俄羅斯說,阿勒坡人道危機是人類的最大恥辱,其實真正的恥辱者是美國和西方,是他們一手製造了中東的恐怖主義和人道災難。
勝利,只有選擇戰鬥!
阿勒坡大捷將中東的巨大轉折,也是世界格局的重大轉折,俄羅斯將以強國大國的姿態佔據世界顯要位置,而美國式微,俄美做朋友的可能性泡湯了,川普將如何面對普京呢?
俄羅斯的國際地位是從戰場上奪來的,國際的主動權也是從戰場上獲得的,一味退讓妥協沒有出路。
戰場就要有犧牲,沒有犧牲就不會有勝利,想沒有犧牲就有勝利,就不只是幻想,想逃避戰爭,當然就不會有勝利,也就沒有地位,就要麻煩不斷,被人欺負。
自從進入敘利亞戰事,俄羅斯戰機就被 土耳其擊落,最近航母上兩架戰機也失事,野戰醫院被炸,俄軍上校戰死,但俄羅斯還是選擇了戰鬥,敘利亞面對強敵也選擇了戰鬥。
敘利亞政府軍曾經有一場精彩絕倫的防守戰,2013年初,敘軍在阿勒頗節節敗退,三萬多政府軍被分割包圍。阿勒頗中央監獄深陷於敵方控制區,保衛力量由阿勒頗第九特警大隊駐防,另有野戰部隊、民兵部隊和40名自願參戰的犯人,一共500人。
在被圍的13個月中,每日必戰,最危險的一次是2014年2月6號,反對派組織數千人圍攻,絕大部分都是IS分支勝利陣線的武裝分子。一名亡命之徒駕駛自爆卡車,裝載20噸炸藥,衝向監獄圍牆。
但一位阿里,他扛著RPG迎著彈雨奔跑,在自爆卡車離監獄還有入口50米遠的時候,擊中自爆卡車,使自爆車提前爆炸,沒有破壞到監獄主建築區,但這位士兵和旁邊的多名戰友都死於強大的衝擊波。
監獄一部分圍牆也受損,反對派武裝一度攻入了監獄裡面,聲稱佔領了監獄七成的地盤,但最後守軍在後方遠程炮火的支援下,還是將敵軍趕出來了。在最艱苦的歲月,監獄守軍兩天吃一次飯,彈藥和藥品完全依賴空投,沒有電,飲水管道被切斷後靠打井、收集雨水和雪水度日。
在反對派和極端分子佔據優勢的那些時候,即使他們被圍困了13個月,即使反對派武裝和極端分子使用自殺卡車將中央監獄旁邊的肯迪醫院攻破,將所有守軍全部殺死,也並沒有人請求停戰。
直到2014年5月22日,敘軍終於破圍抵達中央監獄。增援的軍官說「對不起兄弟,我們來晚了」 堅守的勇士談談地說「一起吃個飯吧!
阿勒頗中央監獄的解圍極大地振奮了全國各地敘利亞軍隊的士氣。中央監獄這個重要的戰術要地解圍後,阿勒頗城的東北部已處於政府軍的控制之下,政府軍從城東南進行了側翼機動攻擊,試圖切斷反對派武裝和極端分子的補給線,但一直未能如願,戰場形勢還是艱苦的拉鋸。
勝利就是這樣一場場戰鬥和犧牲換來的。
延伸閱讀:
真實的劇本
哈桑和阿里是一對生活在大馬士革的兄弟,因為家裡窮,哈桑早早地輟學養家,後來又當了兵,弟弟阿里學習成績很好,英俊帥氣,從小就夢想當個英雄。但是一個偶然的機會,阿里認識了一些極端主義分子,受極端主義影響,參與進了恐怖組織,兄弟二人因此發生了爭執,阿里執意退學參加「革命」,與家人決裂,離家出走,接受恐怖分子訓練。
2011年,敘利亞局勢動蕩,阿里參加反對派組織,因為有一定的文化,所以被命令在廣場上進行抗議,煽動人群,並和他的「戰友」們一起與軍警衝突,受傷後被捕。在廣場上執行任務的哈桑眼睜睜看著弟弟被抓走,卻因任務在身不能去救他。而在家裡看電視的媽媽原本是關注在廣場上執行任務的大兒子,卻意外地看到了小兒子一身是血被軍警抓走的鏡頭,受刺激當場心臟病發去世了。中央廣場的任務執行完畢後,哈桑回家辦理了母親的後事,把弟妹們遣散到了鄉下,自己跟著部隊又出發了。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哈桑跟著部隊轉戰南北,再也沒有聽到阿里的消息。
2013年初,哈桑所在的部隊奉命增援阿勒頗,已經是連長的哈桑帶著幾十名戰士突破包圍,增援進了阿勒頗中央監獄,在監獄裡,哈桑意外地見到了被關在裡面的弟弟阿里。此時的阿里不僅對政府仇恨,連帶對哥哥也仇恨起來。哈桑告訴弟弟,媽媽因為在電視上看到他受傷的畫面,被氣死了。兄弟倆再一次發生了激烈的爭吵。此時監獄已經被團團包圍,恐怖分子每天不停地進攻監獄。監獄補給困難,配給削減,哈桑每天忍著飢餓,把口糧節省下來給弟弟吃。弟弟一開始不接受,但是在飢餓的刺激下,慢慢接受了,哈桑每天趁著送飯的時間,會和弟弟聊天,兄弟倆的關係慢慢軟化下來。
在一次激烈的戰鬥後,負責監獄防守的最高指揮官擔心犯人暴動或裡應外合,決定殺掉一批重刑犯。哈桑反對這個意見,指揮官沒能下達這個命令,但是犯人們卻聽到了風聲。阿里秘密組織一批犯人企圖暴動,但因意外被發現。指揮官堅持要槍斃阿里。但是哈桑堅決反對,並保證阿里不會再犯,為保證實現這一承諾,哈桑每天把阿里帶在自己身邊。阿里在哥哥身邊目睹了他們為保衛監獄所付出的英勇戰鬥,開始懷疑自己所受的洗腦和煽動。阿里問哥哥,你們為什麼要為了巴沙爾而戰鬥,他給了你們什麼好處。哥哥回答:我們為之戰鬥的不是巴沙爾,而是為了國家不被極端主義所控制,是為了人民真正的自由和喜樂,並背誦了古蘭經裡的一些章節。阿里的信仰第一次動搖了。
叛軍的攻擊越來越猛烈,阿里勸說哥哥和他一起叛逃,不然監獄陷落之後可能會被砍頭,哈桑堅持不同意,要與戰友們一起共存亡,不料兄弟二人的談話被人聽到,報告了指揮官。指揮官不動聲色。第二天,叛軍開出自爆卡車,指揮官在望遠鏡裡看到後,命令哈桑想辦法幹掉它,正當哈桑給士兵分派任務時,指揮官用言語擠兌哈桑,激哈桑操起RPG去親自擊毀卡車。哈桑怒斥了指揮官的私心,但仍然操起RPG隱蔽接近了卡車,但就在哈桑衝向開闊地時,一名反對派狙擊手擊中了哈桑的大腿,接著哈桑被機槍火力死死地釘在角落裡,哈桑想要衝出去拿到被丟在外面RPG,幾次都沒有成功,而且反對派的火力也越來越猛烈,阿里看到了哥哥的危險和英勇,想起了兒時兄弟之間的快樂時光,看著自爆卡車越來越接近了,阿里趁看管他的人不備,突然衝了出去,看守們一驚,以為阿里要叛逃,害怕阿里洩露監獄的真實情況,在指揮官命令下向阿里射擊。只有哈桑看到弟弟衝了出來後真正明白他要幹什麼,大聲命令他回去,但是阿里充耳不聞,以快速靈活的動作幾個翻滾躲過子彈,搶到了RPG,衝到了發射位置,半跪在地上,回頭對哥哥笑了笑,然後瞄準卡車,扣動了扳擊。一聲巨響和煙塵過後,自爆卡車和阿里一起化為了烏有。叛軍的攻勢再一次被瓦解了。
戰鬥結束後,哈桑被戰友們扶回監獄,被指揮官叫到了跟前,指揮官在戰鬥中中了一發流彈,已經不行了,他在擔架上向哈桑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承認他弟弟是個英勇的戰士,並任命哈桑為後任的最高指揮官,但仍然建議他槍斃一部分犯人。然後就咽了氣。哈桑強忍悲痛,肩負起了指揮官的責任,他清點了剩下的人數和補給,意識到人手不足,於是他來到監獄區,向阿里的獄友們通報了阿里的英勇表現,並告訴犯人們,我們決不濫殺無辜,這就是我們與外面的人的區別。宣傳了一通保衛家人之類的大道理,犯人們受到感染。一部分犯人自願加入保衛者的行列,與政府軍並肩作戰。
在哈桑的指揮下,監獄的保衛者們終於熬過了長達一年多的保衛戰。2014年5月底,隨著政府軍坦克的炮聲,包圍監獄的反對派們在炮火中作鳥獸散,保衛戰勝利了,新的部隊來接替疲憊不堪的保衛者們。大家紛紛在自己戰鬥過的地方合影留念,而哈桑則一個人默默地來到弟弟戰死的地方,從地上抓起一把黃沙塞在自己的軍用飯盒裡。回到家鄉,哈桑把弟妹們召來,一起到母親的墓前,把那把黃沙灑在母親的墓前,對母親說:「媽媽,我把阿里帶回來了。他很英勇,他實現了從小的夢想,當了大英雄。」就在這時,哈桑的手機響了,部隊有緊急任務,休假取消了,哈桑送走了弟妹們,坐上了前來接他的吉普車,奔赴新的戰場,陽光燦爛的天空下,戰火中的敘利亞正在恢復和重建。
疾風倁勁草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