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萬人被7萬日軍俘虜,統帥被活捉,這一戰,英軍創造兩項恥辱記錄

2020-12-20 拂去歷史的塵埃

作為大航海時代的最大贏家,英國開創了歷史上疆域最為遼闊的帝國之一—大英帝國,曾經是世界上的霸主,很是風光了一段歲月。然而,到了二戰時期,英國作為盟軍中的重要參戰國,雖然在歐洲和北非戰場,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在亞洲戰場,面對日本侵略者,他們卻經常打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敗仗,就比如馬來亞戰役。

1941年12月8日,日軍發動了馬來亞之戰。而這一天,在太平洋的另一端,美國的珍珠港也遭到了日軍的進攻,相當於日本是同時與美、英等國宣戰。

早在戰爭開始之前,英國其實已經預料到了日本的威脅,所以從各大英國協國家中,一共召集了共14萬軍隊駐守馬來半島。與此同時,接到邱吉爾的命令,英國海軍最新式的「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反擊」號戰列巡洋艦出現在了馬來半島附近,隨時準備支援陸上的部隊。

按照當時雙方的力量,英國軍隊人數是14萬人,日軍山下奉文部是7萬人,英國人數佔優。英國飛機200多架,日軍是500多架,處於劣勢,但英國的800多門火炮,幾乎是日軍的一倍,而且還有海軍的重要力量增援。從紙面來說,英國守軍實力是不弱於日本的,還佔據一定的優勢。

然而,開戰之後,形勢幾乎就是一邊倒的局面。英國由於飛機數量不佔優勢,開戰後不久,英國空軍就遭受重創,失去了制空權。在現代戰爭中,失去制空權是能夠左右戰場局勢的,英軍也不例外,不過,他們還有海軍。

然而,就在空軍被重創的第二天,由於行蹤暴露,被迫返航的「反擊」號和「威爾斯親王」號就遭到了日本海軍的圍攻,相繼沉沒,根本就沒有發揮作用。而在這場海戰中,英軍也在無意中創造了一項恥辱紀錄,他們的軍艦被日軍飛機在開闊水域擊沉,這在戰爭史上還是首次,作為曾經的世界霸主,這著實有點丟面子。然而,英國人的恥辱還在延續。

僅僅開戰兩天,英國就接連喪失制空權和制海權,在沒有退路的馬來半島,意味著失去了源源不斷地補給,這場戰役的失敗,其實已經註定。然而,讓人意外的是,英國居然會敗得那麼乾脆,那麼迅速。

馬來亞戰役的英軍指揮官是阿瑟·珀西瓦爾,他在英軍中可不是個無名之輩,而是被很多人寄予厚望的統帥。他在一戰中就有出色的表現,步步升遷,仕途上非常的順暢,後來又經歷了二戰的磨鍊,他更是被看成擔任帝國參謀總長這一要職的最佳人選。

就是這麼一位有著諸多光壞的統帥,也沒能挽回敗局。在他的率領下,14萬英軍也僅僅抵擋了日軍一個月,就丟掉了重鎮吉隆坡,而且,這裡的5萬英國守軍居然沒有多少抵抗,就投降成了俘虜。此時,帕西瓦爾手下還有8萬軍隊,全都集結在了新加坡,其實還有一戰之力。

然而,在這種背水一戰的情況下,帕西瓦爾卻沒有拿出和他榮譽相匹配的指揮才能,反而犯了致命的失誤,他錯估了日軍的進攻方向,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新加坡之戰,從1942年2月8日打響,僅僅一周時間,英國人就再次品嘗到了失敗的滋味,選擇了投降,連帕西瓦爾這位司令官都成了俘虜。

不僅如此,帕西瓦爾投降時,可謂是非常窩囊。當時,他親自打著白旗面見山下奉文,本來是想談一下條件的,結果對方蠻橫地打斷了他,只給他兩個選擇,投降和不投降,帕西瓦爾只能選擇前者。更無語的是,當時英國其實又派來了援軍,還在趕來的途中,結果帕西瓦爾自顧著投降,沒有通知他們,這些援軍一下船,就被日軍包圍,成了俘虜。

算上吉隆坡投降的英軍,整個馬來亞戰役,英軍共有13萬人投降,這是英國軍事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投降。一戰創造兩項恥辱紀錄,英國可謂是憋了很大一口氣,雖然勝敗乃兵家常事,他們後來也成了二戰的勝利者,不過這些恥辱他們沒有忘記。日本投降時,為了找回面子,英國還專門讓被釋放的帕西瓦爾主持了東南亞日軍的投降儀式,也算是出了一口惡氣。

相關焦點

  • 7千人被1千人日軍圍困,英國臉紅的恥辱一戰,卻被中國軍隊解了圍
    題/7千人被1千人日軍圍困,英國臉紅的恥辱一戰,卻被中國軍隊解了圍文/夢一樣自由配圖聲明/本號所使用配圖均來源於網際網路,且難以查證著作權人,若有來源我們定會標記,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本號,我們會認真解決!
  • 率領1萬名日軍對抗15萬名英軍,贏得了「馬來亞之虎」的稱號
    ——米·左琴科(蘇)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004字,閱讀約3分鐘他率領1萬日軍抗擊15萬英軍,結果贏得了"馬來亞之虎"的稱號,他就是山下奉文。山下奉文是日本皇道學校的主要幹部。1941年,當日美關係升溫是,大英帝國殖民地之一的英屬馬來亞的英軍司令認為日軍不會進攻馬來亞,並非常自信地認為他們沒有這樣的權力。但隨著珍珠港事件的爆發,日美正式開戰,要知道,在此之前日本的石油和橡膠都已經被美國購買,而石油是二戰必不可少的物資。
  • 蘇日戰爭中60萬關東軍被俘虜,難道日軍的忠君精神已被擊垮?
    在1904年的日俄戰爭中,日軍死亡8.3萬人,被俘虜僅2000人。而到了1945年的蘇日戰爭,日軍死亡8.3萬人,被俘虜近60萬人。在戰爭死亡人數相等的情況下,日軍的被俘虜人數卻達到60萬人,這讓我們不禁想到,日本所崇尚的武士道精神呢?對天皇的效忠精神呢?
  • 英帕爾戰役:日軍作戰方案貽笑大方,9萬大軍7萬居然成了野鬼
    ,這顆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一旦有失,大英帝國將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後來在英軍不斷襲擾下意識到緬甸前線的嚴重程度後,開始從本土抽調資源,繼續籌備入侵印度。1943年,日軍在原南方軍下改編並增設了緬甸方面軍,這個新成立的方面軍旗下的主力是日第15軍,在成立時下轄4個師團和一個軍直轄部隊,兵力超過8萬人,大部分官兵都有豐富的叢林戰經驗。而緬甸方面軍自成立之日起就有非常濃重的「15軍色彩」,大批15軍參謀和指揮人員被安插進了方面軍參謀部。
  • 日軍:寧願自殺,也不能淪為俘虜
    日軍很難俘虜,這是大家的共識。日俘有多難抓?舉幾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平型關大捷是八路軍抗戰之初的首次大捷,八路軍消滅了1000多名日軍,結果一個俘虜也沒抓到。長沙會戰是國軍和日軍進行了大規模會戰,第二次長沙會戰結束後,蔣介石在軍事會議上大發雷霆,因為國軍俘虜日軍不到10人。
  • 二戰中蘇聯是如何處理日軍60萬俘虜的?返回日本只剩下47萬
    1945年7月,納粹德國戰敗並宣布投降,歐洲戰場的炮火被撲滅,然而,在中國戰場上,日本拒絕投降,仍在抵抗,直到150萬蘇軍出兵中國東北,才分三次進攻日本關東軍,僅一周時間就打死8萬日軍士兵,俘虜60多萬日軍俘虜,這次日軍投降率極高,在此之前,日軍是世界上投降率最低的國家,不久,被原子彈轟炸的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 二戰後日本最害怕的國家:滅了20萬日軍,來給本國8千俘虜陪葬
    因為在二戰中,澳大利亞曾對日軍滅絕人性的打擊使得日軍心理防線徹底被打垮,日軍和澳大利亞軍隊曾經有一仗,幹掉了日軍近20萬人,而澳大利亞方面計劃沒有什麼損失,可謂是非常漂亮的一戰。
  • 二戰日本最大笑話,1500名精銳本可拼死一戰,卻在床上被美軍活捉
    日軍的瘋狂已經讓人的習慣,但接下來的一幕讓人難以相信,1500名日軍精銳,在太平洋戰場上,沒有任何反抗,躺在床上被美軍活捉,真的太不可思議了,日軍到底發生了什麼,跟隨小編一起來瞧瞧吧
  • 鴉片戰爭中小人物的大勝利: 創造殲滅英軍最輝煌戰績
    對於以「天朝上國」自居的大清王朝來說,這真是一場窩囊的戰爭。兩年間,清軍幾乎沒有打過一場像樣的勝仗。戰損比就更令人沮喪了。戰爭期間,清軍前後集結了約20萬人,英軍最多時也不超過2萬人。而清軍付出2萬多人的傷亡代價,僅僅斃傷英軍亡523人。這點成績,還不如英軍佔領定海時因水土不服死亡的人數多。
  • 一戰絞肉機:索姆河戰役十大瞬間,英軍第一天就傷亡57470人
    索姆河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血腥的戰役,總計有一百多萬人死傷。英國和法國軍隊在15英裡長的戰線上與德國人殊死決戰,戰鬥持續了將近5個月。下面這組照片,真實記錄了那場殘酷的戰役。【圖1】英軍士兵正在爬出戰壕,向德軍陣地發起進攻。
  • 紀念七七事變特輯:孫立人活埋400日軍,為被糟蹋的中國婦女報仇
    仁安羌一役,孫立人率113團1000多人殺入八倍於我軍的日軍重圍中,殺日軍千餘人,救出7000多英軍,500多名盟國記者和傳教士,並將被日軍奪去的英軍200多件重裝備奪回送還英軍。向來狂妄自大的英軍第一次高呼中國萬歲,中國軍隊萬歲。
  • 趙一曼被俘後,在日軍醫院都經歷了些什麼?一名日本戰犯說出真相
    在這場戰役平息之後,一位名叫大野泰治的日本戰犯,說出了當年的女英雄趙一曼,在日軍醫院時的慘痛經歷。當時的大野泰治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了這一切,這些冰冷的文字,記錄了日軍對於趙一曼最殘忍的手段,也記錄了這朵曾經絢麗的花朵,逐漸凋零的全過程。1935年11月,趙一曼為了掩護部隊撤退,與敵人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鬥。但由於勢單力薄,並且敵人的數量眾多,趙一曼被日軍活捉。
  • 此開國上將指揮了抗美援朝的最後一戰,創造了多項軍史紀錄
    前期「冒尖」是指他領導的13兵團改為志願軍司令部後,他也一躍成為志願軍第一副司令;後期「冒尖」是指韓戰結束前,他任志願軍代司令員,指揮打好了最後一戰。他就是鄧華上將。南朝鮮當局眼看武力統一的計劃化為泡影,擔心美國會減少援助,李承晚當局對停戰協定強烈抑制,藉機向美國漫天要價,並「就地釋放俘虜」(實為強行扣押),破壞停戰協議。為了加深美國與南朝鮮的矛盾,給李承晚更大的壓力,實現可靠的停戰,志願軍決定在停戰前組織金城戰役,專打李承晚集團。
  • 抗美援朝:63軍全殲英國王牌軍,創造紀錄一人生擒63個英軍
    這位老當益壯的將軍知道這將是他在戰場上最後一次能建功立業的機會了,他深信自己能夠打敗中國志願軍。1951年4月21日,日本著名的報紙《朝日新聞》在頭版大標題登出《範弗裡特將軍:歡迎共軍進攻》。面對範弗裡特的這一特殊要求,志願軍覺得應該被滿足。於是在1951年4月22日,19兵團的20萬志願軍分三路衝向範弗裡特的防線。
  • 中國抗日戰爭最後一戰 芷江之戰日軍軍官指揮不動士兵
    2017-08-11 07:01:59 來源: 小橙子談軍事 舉報   芷江作戰,是日軍侵華戰爭在正面戰場上的最後一戰
  • 揚我國威的慘烈戰役,殲滅日軍11萬,迫使英美放棄《辛丑條約》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日軍向宛平開槍,中國率先開始了的反法西斯戰爭。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 日本是一個單一民族國家,至於大和民族的起源,如今已經無從考證,大概率是中國先秦時期的移民。
  • 歷史上過目難忘瞬間:強迫德國獄警抬屍體的英軍,給日軍頭顱點菸的...
    各位看官大爺們,今天分享一組歷史上過目難忘瞬間:強迫德國獄警抬屍體的英軍,給日軍頭顱點菸的美軍。喜歡的請點讚,謝謝! 【1944年6月21日,巴黎街頭,這些婦女因勾結納粹而被法國抵抗運動剃了光頭】法國男人可真夠勇敢的,三個月就被德國人徵服不說,在對待婦女這件事兒上,也是很厲害的,比如強行剃光頭
  • 從《1917》看一戰英軍裝備
    改良後因耐用性變高及生產成本較低,所以一戰後仍繼續生產。1926年改名為Rifle No.1 Mk III,而在二戰時期仍被北非、義大利、太平洋及緬甸等戰場等英軍大量使用,直至1942年被完全取替。一戰期間,英國共生產超過500萬此型刺刀。及至二戰初期仍然服役。
  • 蘇德戰場的最後一戰,蘇聯傷亡14萬,俘虜德軍86萬人!
    雖然是把1945年5月8日這天定為了是歐洲勝利日,但是戰爭在5月8號當天戰爭一直是在進行當中的。像布拉格之戰就是在5月6號這天打響的,而且是整整持續了11天,這場戰爭也是蘇德戰場上的最後一戰,作為作戰的主要雙方,蘇軍這邊的作戰序列是烏克蘭的第1,、第4和第2方面軍,當時戰事已經是很明朗的了,蘇軍這邊已經是對捷克境內的德軍包圍住了,只是在等待最後的一次全殲。蘇軍這邊總兵力達200萬人,火炮30500門,坦克2000輛和戰機3000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