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王的設計美學:變形鬥士篇(上)】

2022-01-11 永遠的遊戲王

大家好,我是hentai研究者,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遊戲王的設計美學:變形鬥士篇。

變形鬥士是遊戲王卡組系列之一,俗稱扁豆,使用者為《遊戲王5DS》角色龍亞。

龍亞初登場為11歲,龍可的雙胞胎哥哥,性格樂天活潑但膽子小,不過一但牽扯到妹妹龍可的安危時就會變得十分勇敢。特徵是綠色半長發,綁單馬尾,金銅色瞳孔。六位龍印者中最晚覺醒的「第六人」(5DS有六個人不是很正常嗎?)

他所使用的變形鬥士卡組,主卡組多為低星怪獸,種族統一為機械族,能力特點是根據怪獸自身的表示形式而獲得不同的效果,還有部分擁有零件欄位的輔助怪獸。

在動畫中,龍亞使用的怪獸為【動力工具龍】和【生命激流龍】。漫畫中還有一隻【機械龍 動力工具】。

但這些卡均沒有本家欄位,且效果也與變形鬥士無關。儘管本家有很多調整,但時至今日仍未有一張本家同調怪獸。這一點非常可惜。

(其實主要原因是人氣低,這麼多年連張新卡都沒有,不然怎麼說按照慣例都該有一張跳板白怪或者link2)

在介紹之前先說一下變形鬥士的特性,因為可以根據表側形式來發動效果,如果變更了形態,依舊可以發動效果,也就是說一隻擁有兩個一速效果的變形鬥士可以將效果都發動。

但是由於遊戲王的實卡規則並不允許玩家可以像動畫中那樣可以表側守備表示召喚怪獸。而且本家也缺乏主動改變形式的卡,所以大部分的變形鬥士的雙效果設計都比較雞肋,有的攻擊表示效果不錯,有的相反,幾乎沒有雙效果均強力的卡。

並且這個系列的特招點非常少,因此在實戰中基本可以無視守備表示的效果。

變形鬥士·手機

日文名D·モバホン,モバホン一詞是モバイルフォーン(Mobile Phone)的生造詞,可能是因為這張卡原型是老式翻蓋手機而非智慧型手機。

變形時顯示屏部份一分為二成為肩甲,方向鍵頭為頭頂。接聽和掛斷鍵上方的確定與退出鍵變為雙手,數字鍵則變成胸至腹部,*號和#號及最下方的麥克風一分為二變形成雙腿。

本家第一張卡,最早收錄於602,同時也是動畫中最先登場的變形鬥士。擁有根據自身表側形態來決定效果,攻擊表示為特招卡組裡的變形鬥士,守備表示為查看卡組頂部卡。

效果是搖人。

動畫初期效果比較蛋疼,擲骰子擲到幾就翻幾張然後正好是變形鬥士的場合才能特招,OCG改成了那些卡中有變形鬥士即可。

後來打地縛神時變更為OCG效果。

效果文本裡寫著4星以下的變形鬥士,不過本家至今也沒有4星以上的怪獸;文本裡還寫著無視召喚條件特殊召喚,但是大部分的變形鬥士都沒有特招限制,唯獨一張還是四年後的智慧型手機,也是本家最後一張卡。

手機是本家非常非常重要的特召點,由於並不穩定所以在提高本家濃度的同時還要希望玩家人品夠好。效果沒有一回合一次,如果拉出來了第二隻手機,那麼第二隻手機依舊可以發動效果,如此類推。

(裁定即使只翻開1張並且是4星以下的名字帶有「D」的怪獸的場合仍要把卡組洗切)

還可以配合機械複製術,廢料箱進行連續爆展,這也是扁豆卡組能玩的主要手段,也是它八年前敢跟主流卡組抗衡的原因(當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地徵龍還活著)

當然本家缺乏穩定T1將其上手的手段,比較吃羈絆,也許以後(?)會出張檢索變形鬥士的魔陷。

在當年,一星的手機在發揮完作用後很難處理掉,因此需要其他卡來保,而在這個link遍地跑的時代已經完全不是問題了。

變形鬥士·磁鐵U

日文名マグネン,「マグネン」這個生造詞源自「マグネット(Magnet)」。「マグネンU」指的就是U型磁鐵,又叫馬蹄形磁鐵。

U形磁鐵是一種看上去很對稱的物體,但是此卡變身後的造型卻不是很對稱。首先頭部佔了一半的磁鐵,嵌合點為身,另一邊為雙腿。

攻擊表示時這張卡只能選擇攻擊力最高的怪獸作為攻擊對象,純副作用;守備表示可以像隊長一樣複數存在時封印對方攻擊。

真正意義上的U型鎖(霧)

但即使這樣防禦力也很差,而且變形鬥士是胡一波拉倒的構築,不考慮續航和防禦。因此從2010年開始的歷代構築記錄中都沒有它的存在。

是雷族。

變形鬥士·打火機

日文名D·チャッカン,「チャッカン」這個生造詞源自「著火(ちゃっか)」。暗喻打火機。

攻擊表示是低配的加農炮兵,一回合一次燒600,但沒有同名卡次數限制,可以燒自己,因此可以通過反覆復甦自身燒對面,但想通過這種方式燒死對方需要14次。

守備表示時穩定的燒300,沒什麼意義。

由於是打火機所以設計成了炎屬性炎族,有一個很好玩的地方是TCG為了符合相關規定禁止在卡圖中出現打火機,因此這張卡的名字和卡圖遭到了改動,變成了變形鬥士·U盤,還在身上標了一個很顯著的2GB。

為什麼呢?為什麼U盤是炎屬性炎族呢?為什麼可以給對方造成傷害呢?是因為U盤裡面有少兒不宜的內容嗎?

變形鬥士·收錄機

日文名D·ラジカッセン,「ラジカッセン」這個生造詞源自「ラジカセ(全稱是ラジオカセット,即Radio Cassette)」,可以叫收錄機,也可以叫收音機。

提手和機頂變為頭部、磁帶倉是軀幹、喇叭則變為手腳,非常有變形金剛風格。

沒有任何限制的連續攻擊無呼吸連打,本家主要的下級打手,相比隼騎士這類卡有欄位的優勢,類似隔壁聖天樹聖蔓的劍士,胡一波搶死拉倒。

因為是機械族所以可以配合限制解除,適合線上打野偷雞。

守備表示是擋一次攻擊,無視就好。

變形鬥士·照相機

日文名 D·キャメラン,「キャメラン」這個生造詞源自「カメラ(Camera)」,即照相機。

攻擊表示時被戰鬥破壞時拉手卡墓地中的變形鬥士,無法拉卡組裡的怪獸這一點很可惜。守備表示時是提供全場抗性。

雖然防守表示的增加對抗耐性效果比較吸引,但要注意與《工具起子》的相性比較差。

因為是照相機所以設置成光屬性。

變形鬥士·無線電

D·ラジオン,「ラジオン」這個生造詞源自「ラジオ(Radio)」,即無線電。

無線電一般指無線電波。無線電波是指在自由空間(包括空氣和真空)傳播的射頻頻段的電磁波。

K社把它歸入變形鬥士,並將其實體化變成無線電廣播。

但依舊設計成了雷族……

無線電的變形方式與手機比較像,但因為沒有數字鍵而整體上顯得結構統一而傳統。顯示屏上方的機身中間部分變為帶著天線的頭部,兩側則分別下拉變成雙臂。下半身的顏色和零件很有機械感。

本家曾經的打手之一,強化我方所有的變形鬥士,有複數體以上共同存在的話就會變得擁有上級怪獸級別的攻擊力。在當年能打倒作為變形鬥士剋星的《王虎》的存在。

只可惜隨著時代發展身為雷族的它在在link泛用的今天格格不入,即加強不了幾隻怪獸,也沒法出百頭龍,本身也不吃機械族相關支援卡。

變形鬥士·電子鐘

日文名クロックン,「クロックン」這個生造詞源自「クロック(Clock)」,即電子鬧鐘。

時鐘形態方方正正,採用的是電子計時而非老式指針,但是發聲竟然還是鬧鈴式而非電子音式實在是很詭異。

變身設計比較簡陋,單純的四肢和頭伸出來,很無趣。

變形鬥士中非常少見的兩個效果聯動的怪獸:攻擊表示會根據D指示物來上升攻擊力,守備表示會放置D指示物,可以解放自身給予對方生命值傷害。

因為攻擊力太低,而且指示物上升的數值也不多,所以基本上是當作怪獸版的波動加農炮來使用。

效果沒有同名卡一回合一次,依靠燒血來贏的話似乎比打火機好用多了。

遊戲王中還有另外一張可以放置D指示物的卡,是變形鬥士本家場地。

不過它只能給自己放置,不能放在電子鐘上。

還有一張能放置D指示物的卡,叫D-構成,不過人家那個全稱叫Destiny指示物。

工具掛車

本家附屬怪獸,有【零件】欄位。

從這個怪獸造型以及與「變形鬥士」的關係來看,這輛掛車應該是用於運載變形鬥士們用的。

但是它的效果竟然是將手牌中的變形鬥士送墓來提升攻擊力?難道是把上車的扁豆都踢下去就可以展現自己真正的實力了?還是說把扁豆當成了燃料?太可怕了。

一張變形鬥士上升800,而自身基礎攻擊力也只有1300,實在是太低了,本身也沒有任何抗性,把用來爆展的資源給它上升攻擊力也太浪費了,不用考慮投入的卡。

由於變形鬥士參考的是變形金剛,所以這張卡的neta對象應該是通天曉。(擎天柱是紅色主色)

工具起子

本家附屬怪獸,有【零件】欄位。

樣子也很貼切,是個螺絲刀。應該是用於維護以及檢修變形鬥士們用的。

僅僅1張就可以改變任意數目變形鬥士表示形式的卡片。

還可以在手卡發動,甚至在對方回合也可以發動。但是發動後不會帶來直接的卡差,而且變形鬥士本家夏季怪獸沒有二速效果,所以它的用處越來越小。

動畫第18話中可以看到龍亞的卡組有下這張卡,但似乎從來沒用過。

百機夜工

日文名百機夜工,注音是「ひゃっきやこう」同百鬼夜行。

由於遊戲王沒發售過同注音相同的卡,所以這張卡可能也是遊戲王不死族系統如此龐大的同時卻沒有一張叫【百鬼夜行】的輔助卡的主要原因。

百鬼夜行指的是日本平安時代的傳說或怪談中妖怪們以陣列的形式在深夜的街道中行進。據說見過百鬼夜行的人會染上怪病甚至死去。以繪畫妖怪有名的畫師鳥山石燕也有以此為題材的畫。

這裡用陰陽師的圖吧,原版你們肯定不喜歡。

具有生命可以變形的變形鬥士系列類似付喪神。付喪神就是傳說中長年累月被人使用逐漸開始擁有生命的妖怪。這也許就是將其和「百鬼夜行」聯想到一起的原因。

(漫畫中一位叫三澤的路人甲曾經用過一張叫百鬼夜行的卡)

卡圖中背景裡陰影是手機和磁鐵U兩隻怪獸,而它們支援的怪獸竟然是人造人-念力震懾者,難道是因為人造人長得像鬼嗎?

擁有除外墓地上升攻擊力這種十分殘酷消耗資源的效果,但一隻只有200點還是只存在一回合,完全不知道為什麼設計這張卡。

變形鬥士·加速裝置

擁有炸一張卡並且調度一次手牌的效果。

老文本看起來像是不取對象,但實際上是取對象的,發動時選擇場上1張卡。破壞和抽卡同時處理,無法破壞對方時也可以抽卡,但是效果處理時對象不在場則不適用抽卡。

優點是把變形鬥士放回卡組是效果不是文本,因此吃康了也不用擔心手牌減一。

TCG在曾經印刷這張卡時出現錯誤,變成了「【變形鬥士】的卡放回卡組」。

卡圖不知道為什麼看起來有種機皇帝的風格。

變形鬥士·電線

因為裝備怪獸的表示形式改變而可以破壞魔法·陷阱卡。多為1回合1次的主動改變表現形式權利而運用此卡,也可以運用其他能改變表示形式的卡片來發動效果。

在當年屬於旋風的下位替代,如今肯定是沒法看了。

洋洋灑灑寫了4000字,就先寫到這兒吧,剩下的卡我們下期再說。

當年設計變形鬥士時參考的均是當時常見的各種高科技產品,而如今來看就只能是老古董,讓人不得不感慨科技的發展真是迅速啊。

還有為什麼K社不出對應實體玩具呢?難不成怕孩之寶律師函警告?

只能說是躺著掙錢慣了就懶得考慮卡片以外的收入了,也就近幾年才意識到,開始消費初代出各種奇怪的玩意。

好了,本期遊戲王的設計美學就到此結束了。覺得不錯的話就請投個硬幣吧。我是hentai研究者,別忘了點關注哦,我們下期再見。

 更新不易,請點一下下面支持一下吧ლ(╹◡╹ლ)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