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愛麗森小姐的收集癖一邊吐血一邊花痴整理。
至今仍難以被超越的《黑客帝國》的第一部是1999年的電影作品,無論是題材、寓意還是拍攝手法,即便放到21年後的今天,仍然是首屈一指的好電影。
不久的將來,網絡黑客尼奧(基奴李維斯 飾)對這個看似正常的現實世界產生了懷疑。他結識了黑客崔妮蒂(凱莉·安·摩絲 飾),並見到了黑客組織的首領墨菲斯(勞倫斯·菲什伯恩 飾)。墨菲斯告訴他,現實世界其實是由一個名叫「母體」的計算機人工智慧系統控制,人們就像他們飼養的動物,沒有自由和思想,而尼奧就是能夠拯救人類的救世主。
本文我們分三個部分來探討《黑客帝國》:
01、我們真的生活在模擬之中嗎?
02、另一種你沒見到過的解釋。
03、一些細節的寓意。
我們真的生活在模擬之中嗎?
在《黑客帝國》放映之後至今,許多科學家和哲學家仍然認為我們生活在模擬之中。
有人說,我們生活在現實中的機率是十億比一。牛津大學的哲學家尼克·博斯特羅姆 Nick Bostrom在2001年發了一份論文草稿,有關於一臺先進的超級計算機(行星數量級的質量**誰能告訴我這是什麼意思...)將能夠在人類規模上運行模擬。 (Bostrum在發表論文之前沒有看過《黑客帝國》)
Bostrom表示,這臺計算機每秒可以進行1042次計算,並且只需不到一秒鐘的百萬分之一的處理能力,就可以模擬整個人類的歷史(包括我們的所有思想,感情和記憶)。
按照這種邏輯,全人類以及我們整個物理意義上的世界僅僅是存儲在大型超級計算機硬碟中的數據的一個瞬間。
他總結說:「幾乎可以肯定,我們是生活在計算機仿真中的角色。」
在大約15年之後,埃隆·馬斯克 Elon Musk回應了Bostrum的想法。Musk在2016年的Recode大會上說,他認為「我們存在於現實中的機率是十億分之一。」
Bostrum仍在思考和談論人與計算機之間的複雜關係。在去年的TED大會上的一次演講中,他提出了令人恐懼的想法:人類可以使用我們自己創造的技術摧毀自己。
Bostrom建議能從我們自己手上拯救自己的方法是:使用AI進行大規模監視。
自Bostrum的論文發表以來,學者們一直在嘗試檢驗人類是否生活在模擬中。2017年,研究者說,傳統計算機沒有足夠的內存來模擬我們生活中的某些情況並存儲信息。
一群物理學家還試圖通過研究宇宙射線來解決這些問題。物理學家使用網格上的坐標來模擬空間以及其中的亞原子粒子。因此,核物理學家西拉斯·比恩Silas Beane和一些同事在2014年的一篇論文中提出,也許我們可能生活的大規模模擬世界將使用相同的坐標系。他們的邏輯是,如果某些粒子(如高能宇宙射線)始終顯示最大能級(事實證明,它們確實如此),那麼對其行為的約束可能是由於模擬的基礎網格所致。
作者在論文中說:「被模擬的事物 / 人始終存在著發現模擬器的可能性。」
Beane說:「如果我們確實是一個模擬,那將存在另一種邏輯上的可能性——那就是我們所測量的並不是真正的自然法則,它們是對模擬器所產生的某種人工法則的某種嘗試。 」
但是我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答案。許多科學家認為,我們永遠無法弄清楚我們是否生活在模擬中。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的物理學家和哲學家馬塞洛·格萊澤 Marcelo Gleiser告訴《新科學家》雜誌,試圖根據我們目前的知識和技術能力來解決Bostrum的問題,這是毫無希望的。因為如果我們真的處於模擬仿真狀態,科學家對外界「真實世界」中的物理定律將一無所知。Gleiser說,科學家們也不知道在我們的模擬範圍之外可能進行哪種計算。
因此,我們認為我們知道的關於計算能力或物理定律的所有可能性,可能只是模擬的另一個方面。
Bostrum仍然相信我們生活在模擬之中。他告訴雜誌:「在元數據層面,我還沒有看到任何令人信服的反對意見或進行反駁的嘗試。因此,我想這也會增強我對『我的推理是正確的』的信心。」
另一種你沒見到過的解釋。
然而其實,許多人還說《黑客帝國》還有第二種理解方式,能打開一種完全不一樣的《黑客》價值觀。
當時的電影導演是「沃卓斯基兄弟」,其中哥哥拉裡·沃卓斯基Larry Wachowski從2003年開始慢慢地轉變性別,在2008年完成手術。2012年7月,首次以女性身份首次公開亮相。她的名字從拉裡·沃卓斯基Larry Wachowski,改為拉娜·沃卓斯基 Lana Wachowski。
弟弟安迪·沃卓斯基Andy Wachowski也於2016年公開自己選擇成為女性,並改名莉莉·沃卓斯基 Lily Wachowski。
而她們的出現悄悄改變了讓許多人在觀看這一部本世紀初以來最有個人風格的電影時,發現了一個新的角度和世界:這仿佛是性別過渡的巨大寓言。
在電影開場時,母體的屏幕上就有Trans(有轉變,變性的意思)這個單詞:「Call Trans Opt」。從字面上看,這是電影中的第二個單詞。也許這是一個巧合,但同一行文本也恰好出現在電影的結尾,讓這個想法來得更強烈。它本身可能不是令人信服的證據,但是在電影內容的背景下,我認為這是對電影主題的故意點睛。
《黑客帝國》的故事圍繞著Neo的故事,Neo是一個害羞的書呆子電腦程式員,他大部分時間都獨自待在自己的世界裡,與外界隔絕,用他的電腦對世界進行肆意的遊竄。
而Neo其實並非我們電影主角的名字,它只是一個主角所選擇的網絡暱稱。他真正的名字是託馬斯·安德森先生Mr.Thomas Anderson。而Neo則是一個性別比較模糊的名字,無論男生女生都可以叫Neo。
電影開始時,Neo陷入了自己的思想鬥爭當中,他無法入睡、不想離開屋子、甚至很難專心在某一件事上(比如他上司給他訓話時,他一直看著窗外)。
這其實與許多跨性~~別者還沒自我承認時的感覺類似——總覺得有什麼不對勁,想要找到自己那與別人不同的點是什麼。
當史密斯探員首次與Neo會面時,他說Neo一直過著「雙重生活」,在人前的安德森先生以及在網絡裡的Neo——這也完美契合了許多跨xb者一開始會藉助網絡的隱身特點,釋放出新的性別。而且沃卓斯基多年以來其實都在過著這樣的「雙重生活」。
史密斯探員更加說道:「一種生活有未來,另一種沒有未來。One of these lives has a future, and one of them does not.」這也好像是在說給跨xb者聽,如果他們保持不變事情會好起來的,而走上另一條路的話可能會導致生活被毀。
當Neo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史密斯探員的提議後,他失去了說話的能力——許多跨xb者在社會上通常是無聲的。
當然還有莫非斯Morpheus首次與Neo談話時說的那段話:
「你知道了些什麼。你無法解釋你所知道的,可是你能感覺得到。你一輩子都能感受到它。這個世界有些問題,你不知道是什麼問題,但它就在那裡,就像你心頭有根刺,會把你逼瘋。 You know something. What you know, you can't explain, but you feel it. You've felt it your entire life. There's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 world, you don't know what it is, but it's there, like a splinter in your mind, driving you mad.」
當Morpheus提供紅色和藍色藥丸時,許多人認為,紅色藥丸可以作為螺內酯的隱喻,螺內酯是一種抗雄激素的藥物,許多轉變成女性的人都會服用這種藥物。於是Neo選擇了這顆紅色的藥丸,決定要擺脫作為安德森先生的生活。
在此之後,我們看到了Neo非常直接的重生場景。痛苦的、混亂的、迷惑的、並且突然的,以至於Neo基本上是陷入了深淵,突然要適應這些所有的巨大改變。
然後出現的新角色Switch,從名字上就已經闡明了觀點,Switch有轉換的意思。而且在沃卓斯基兄弟的原始劇本裡,這個角色本來就是個已經轉換了性別的角色,在現實世界和母體虛構的世界裡由不同性別的演員去飾演,用來比喻跨xb者實際上的形象和別人看到的形象可能並不一樣。
而電影裡的女性角色並不多,所有女性角色都是短頭髮,有著性別模糊的感覺。
在電影後段有一個場景,史密斯特工要把Neo扔到火車軌道上,並聲稱他將以安德森先生的身份去世,永不得以Neo的身份生活。這個場景其實跟導演之一拉娜·沃卓斯基Lana Wachowski一個現實發生的事情似曾相識。她在讀書的時候因為無法和一群男孩玩到一起,被一名學校修女打了一頓。後來她站在了火車站臺上,有種想要跳進去的衝動,然而此時空空的月臺上有另一名男子仿佛發覺到她的異樣,一直緊緊地盯著她看,從而打消了Lana自殺的念頭。
於是這個場景在電影裡變成了,代表著社會觀的史密斯探員把Neo扔到了火車軌道上,Neo卻掙脫了,反而把史密斯探員留在了軌道上撞死,然後後來無所不在的史密斯探員仍然能從其他人變成自己來追蹤Neo——這比喻著當一位跨xb者想著掙脫了社會上一個人的異樣目光,其實社會上千千萬萬的人還是會接踵而來,無法消除。
一些細節的寓意。
原始的《黑客帝國》電影包含很多內容,這些內容絕不能被解讀為跨xb寓言,而且這種隱喻在隨後的續集中也不那麼普遍和明顯,但第一部的某些情節確實讓人無法不想到這方面,並且感覺很合理,甚至是一對「跨」導演故意而為。
現在我們來說說電影中的一些比較廣為人知的隱喻。
THE MATRIX在電影中,這是一個虛擬實境(VR)的世界,人們被接通電源和連接線,人類的身體被一群人工智慧用作能量。
《黑客帝國》片段——當Neo從母體中醒來時。
《黑客帝國》片段——附近都是「培養倉」。
《黑客帝國》片段——巨大的母體
NEO / THOMAS ANDERSONNeo有多個含義,它像是「ONE」的字謎(ONE幾個字母倒騰一下便是NEO),就是說明Neo就是要拯救世界的那「一個」。Νο在希臘語中也代表「新」,暗示他在《黑客帝國》中的使命具有彌賽亞式的色彩。而「基督」一詞在希伯來語中的本意就是「被指定的那個人 The One」。
託馬斯·安德森 Thomas Anderson這個名字也有重要意義。Thomas來自阿拉姆語,意思是「雙胞胎」。Thomas可能還會帶有使徒託馬斯的含義,他拒絕相信耶穌的復活,直到他看到了復活的基督。而Anderson的意思是「人之子」,直接指向耶穌。
METACORTEX
《黑客帝國》片段Metacortex是Neo工作的軟體公司。 Meta-是一個組合元素,表示「已更改」或「更高,更高」。Cortex是指器官的外層,在電影中指為大腦。Metacortex可能暗示著更高智能的想法,例如機器人和電腦程式的想法,或者更高意識的想法,例如Neo為了想得知Matrix的真實本質而甦醒的意識。
TRINITY
《黑客帝國》片段Trinity的意思是「三位一體」。在基督教中,「三位一體」指的是聖父、聖子、聖靈。而在現代心理學的奠基之作《夢的解析》一書中,「三位一體」指代了女性意識,她能夠進入神秘的領地和完美的境界。
白兔
《黑客帝國》片段Neo的計算機建議他「跟隨白兔」,這是聯想到愛麗絲夢遊仙境裡,愛麗絲跟隨白兔到達了仙境。在影片中,白兔以紋身的形式出現在一個女人的肩膀上,Neo跟隨他來到一個俱樂部,在那裡與Trinity相遇。
而「白兔」的「官方」定義是一個人或一件事情盲目地到處奔波,在1930年代,兔子洞獲得通向超現實或荒誕之地的通道的象徵意義。
MORPHEUS
在古羅馬詩人奧維德(Ovid)的《變形記》中,Morpheus是夢神,擁有改變夢境的能力,而他的名字從希臘語翻譯為「形狀製造者 maker of shapes」。
在電影中,Morpheus是一位傳奇的黑客,也是把人們從夢境版的虛幻世界中喚醒的指路人,擅長操縱Matrix並幫助Neo意識到Matrix的本質。
紅藥丸和藍藥丸
《黑客帝國》片段Morpheus告訴Neo:「服用藍色藥丸,故事就結束了。服用紅色藥丸,你就呆在仙境中,我向你展示兔子洞有多深。」
讓人想起愛麗絲喝一瓶標有「DRINK ME」的瓶子和吃一塊標有「EAT ME」的蛋糕,這分別使她變小和變大。
用Matrix的話來說,紅藥是那些了解Matrix構造的人,而藍藥卻不是。
NEBUCHADNEZZAR
Morpheus的船名為Nebuchadnezzar II,簡稱Neb,是古老的巴比倫國王Nebuchadnezzar II的名字,國王說他常忘記自己的夢境:「我曾夢到過一個夢,但是現在夢已經不復存在了。I have dreamed a dream; but now that dream is gone from me.」
ZION
Tank說,Zion是最後一個人類城市,「隱藏在地下……靠近地球的核心。」最初的Zion是一個古老的希伯來城市,經常被用作耶路撒冷的代名詞。
THE ORACLE
《黑客帝國》片段「先知」是一種有感應的程序,但是與探員不同,它是站在人類一方。她被認為具有先天認知能力,但目前尚不清楚她是否只是在告訴人們他們想聽到什麼。The Oracle是甲骨文的意思,這個名字可能是對甲骨文計算機公司有所指代。
CYPHER
《黑客帝國》片段Cypher是船上的一名與探員密謀的間諜。Cypher一詞具有多種含義:它最古老的定義是數字零,或者可能是一個沒有多少價值的人。Cypher最終指的是任何數字,然後是一種變相的書寫方式,可能是因為早期的代碼經常用數字代替字母。在電影中,Cypher是讀取Matrix代碼的專家,並且能編碼或偽裝自己不被Matrix發現。
Cypher也可能與魔鬼路西法Lu-Cypher(撒旦的天使名字)有關,指的是他反叛了Morpheus。
其實一部電影,能給世界帶來這麼多各種各樣的看法,提供不一樣的角度,無論是用來審視我們本身,還是說審視這個世界,都完全有資格稱之為「改變世界」的電影。
我們無法得知有多少人會應為這部電影而改變了自己的世界觀,然而我們只知道,我們可以從中提取一些讓自己有所反省的點進行思考,便已是進步。
不論我們的生活是否真實,人類依然需要一個「救世主」。
#黑客帝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