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 這些耳熟能詳的話竟然都出自《四大名著》!

2021-03-05 人民論壇網

「四大名著」的最初提法是「四大奇書」,中國在明末清初最先有了這種說法。李漁曾在醉田堂刊本《三國志演義》序中稱:「馮夢龍亦有四大奇書之目,曰三國也,水滸也,西遊與金瓶梅也……」當時已有「明代四大奇書」的說法,即《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金瓶梅》明末清初之際,「四大奇書」的提法已得到相當的固定和流行。後來,清乾隆年間問世的《紅樓夢》(原名《石頭記》)逐步取代了《金瓶梅》,形成了新的「四大奇書」的說法。

有許多現代人習以為常的句子其實都出自於四大名著,真是不是不知道,例如你知道法制節目每次主持人結尾說的「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竟然出自金瓶梅嗎?今天就給大家說下哪些耳熟能詳的句子出自於四大名著。

來源 | 灼見

作者 | 水5郎

出自《西遊記》的名言名句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

(見丈母娘必備薦用語)

《西遊記》:第62回:「陛下,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若愛丰姿者,如何捉得妖賊也?"

「道高一尺魔高丈」

(法制節目滾動播出詞彙)

《西遊記》第50回:「道高一尺魔高丈,性亂情昏錯認家。可恨法身無坐位,當時行動念頭差。」

「海闊從魚躍,天空任鳥飛」

(簡歷自薦用語,常配雄鷹圖片)

《西遊記》第84回:「老菩薩,古人云:海闊從魚躍,天空任鳥飛。怎麼西進便沒路了?」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拜師必備用語)

《西遊記》第31回:「你這個潑怪,豈知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父子無隔宿之仇!你傷害我師父,我怎麼不來救他?」

「不看僧面看佛

(黑幫討債必備口頭禪)

《西遊記》第31回:「古人云:『不看僧面看佛面。』兄長既是到此,萬望救他一救。」

「世上無難事,是怕有心人。」

(老師家長雞湯用語)

《西遊記》第2回:悟空道:「這個卻難!卻難!」祖師道:「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悟空聞得此言,叩頭禮拜。

「人逢喜事精神爽」

(微博常用得瑟配語)

《西遊記》第35回:「這正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悶上心來瞌睡多。」

「人生何處不相逢」

(泡妞常用)

《西遊記》第40回:「一葉浮萍歸大海,人生何處不相逢?」(其實這句話最早應該是宋·晏殊 《金柅園》:「一曲清歌滿樽酒,人生何處不相逢。」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

(土匪最愛用語)

《西遊記》第2回:「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將天宮讓於我,便罷了。」(西遊記其實是四大名著中貌似唯一被禁的,主要好像就是這句話?)

「今朝有酒今朝醉」

(花錢藉口)

《西遊記》第5回:那大聖正與七十二洞妖王,並四健將分飲仙酒,一聞此報,公然不理道:「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門前是與非。」(最早出處唐·羅隱《自遣》詩:「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好借好還,再借不難」

(黑幫討債專用語)

《西遊記》第16回:「老孫可是那當面騙物之人?這叫做好借好還,再借不難。」

「棋逢對手」

(體育頻道最愛用語)

《西遊記》第34回:「他兩個在半空中,這場好殺。棋逢對手,將遇良才。」(最早出自《唐詩紀事》卷七十七,「事厄傷心否,棋逢對手無?」。)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又是黑幫土匪最愛用語!)

《西遊記》第十八回:「施主莫惱。『與人方便,自己方便。』你就與我說說地名如何?我也可解得你的煩惱。」

「人在屋簷下,哪能不低頭」

(長輩語重心長高頻用語)

《西遊記》第28回:「這是既在矮簷下,怎敢不低頭。』三藏只得雙手合著與他見個禮。」

「樹大招風」

(長輩語重心長高頻用語)

《西遊記》第33回:「這正是樹大招風風撼樹,人為名高名喪人。」

「拿賊拿贓」

(捉姦在……)

《西遊記》第38回:「你老人家只知念經拜佛,打坐參禪,那曾見那蕭何的律法?常言道,拿賊拿贓。那怪物做了三年皇帝,又不曾走了馬腳,漏了風聲。」

「事不過三」

(重要的是要說三遍!)

《西遊記》第27回:「常言道:『事不過三。』我若不去,真是個下流無恥之徒。」

「強龍不壓地頭蛇」

(快遞鏢局行走江湖信條)

《西遊記》第四十五回:「你也忒自重了,更不讓我遠鄉之僧--也罷,這正是『強龍不壓地頭蛇』。」

「冤家路窄」

(TVB高頻詞彙)

《西遊記》第45回:「我等正欲下手擒拿,他卻走了。今日還在此間,正所謂『冤家路兒窄』也。」

「龍遊淺水遭蝦戲,虎落平原被犬欺」

(仰天長嘆高頻詞彙)

《西遊記》第28回:「龍遊淺水遭蝦戲,虎落平原被犬欺。縱然好事多磨障,誰像唐僧西向時?」(這句話在《增廣賢文》,也有,不過倆書都是明後期的……也無所謂誰先誰後了)

「君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做壞事被抓必備臺詞)

《西遊記》第53回:行者道:「你看先生說話,常言道,君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便是悟空,豈有假託之理?」

「長他人之志氣,滅自己之威風」

(國產抗日劇高頻詞彙)

《西遊記》第32回:「大王,怎麼長他人之志氣,滅自己之威風?你誇誰哩?」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公益捐助活動高頻詞彙)

《西遊記》第80回:「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快去救他下來,強似取經拜佛。」

「功到自然成」

(武俠小說高頻詞彙)

《西遊記》第43回:「這師父原來只是思鄉難息!若要那三三行滿,有何難哉!常言道:『功到自然成』哩!」

「好男不與女鬥」

(被家暴丈夫高頻詞彙)

《西遊記》第72回:「常言道:『男不與女鬥。』我這般一個漢子,打殺這幾個丫頭,著實不濟。」

「好死不如賴活著」

(勸人高頻詞彙)

《西遊記》第63回:「好死不如惡活。但留我命,憑你教做什麼。」

「雙拳難敵四手」

(師傅!打不過怎麼破高頻詞彙)

《西遊記》第14回:「好手不敵雙拳,雙拳不如四手。他那裡六條大漢,你這般小小的一個人,怎麼敢與他爭持?」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已成二次元捏他)

《西遊記》第78回:八戒道:「師父,你是怎的起哩?專把別人棺材抬在自家家裡哭。不要煩惱!常言道:『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他傷的是他的子民,與你何幹!」

「朋友妻,不可欺」

(綠帽俠高頻詞彙)

《西遊記》第80回:牛王聞言,心如火發,咬響鋼牙罵道:「你說你不無禮,你原

來是借扇之故!一定先欺我山妻,山妻想是不肯,故來尋我!且又趕我愛妾!常言

道,朋友妻,不可欺;朋友妾,不可滅。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吵架高頻詞彙)

《西遊記》第47回:八戒道:「哥哥,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外來和尚好念經」

(財經文高頻詞彙)

《西遊記》第70回:「 常言道;『遠來的和尚好看經。』妹妹們!不可怠慢,快辦齋來。

「放屁添風」

(一直覺得這個詞特有畫面感和味感!!)

《西遊記》第75回:「兄弟,你雖無甚本事,好道也是個人。俗云:『放屁添風。』你也可壯我些膽氣。」

出自《水滸傳》的名言名句


「屋破偏逢連夜雨」

(仰天長嘆高頻詞彙)

《水滸傳》第45回:「禍從天降,災向地上。恰似破屋更遭連夜雨,漏船又遭打頭風。」

「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指著叛徒時高頻詞彙)

《水滸傳》第45回:「 楊雄 聽了,心中火起,便罵道:『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這廝倒來我面前,又說 海闍黎 許多事,說得個沒巴鼻。眼見得那廝慌了,便先來說破,使個見識。』」

「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泡妞高頻詞彙)

《水滸傳》第35回:「宋江聽了大喜,向前拖住道:『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只我便是黑三郎宋江。」(最早是宋·無名氏《張協狀元》第14出:「有緣千裡能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反派抓瑪麗蘇女主高頻詞彙)

《水滸傳》第53回:戴宗道:「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最早出自南宋詩人夏元鼎的《絕句》:崆峒訪道至湘湖,萬卷詩書看轉愚。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送君千裡,終須一別」

(瓊瑤劇高頻詞彙)

《水滸傳》第23回:「 武松 挽住 宋江 說道:『尊兄不必遠送。常言道:送君千裡,終須一別。』」 (最早元·無名氏《馬陵道》楔子:「哥哥,送君千裡,終有一別,哥哥你回去。」

「一不做,二不休

(壞人下手前高頻詞彙)

《水滸傳》第21回:宋江道: 原來卻在這裡! 一不做,二不休,兩手便來奪。(最早是唐·趙元一《奉天錄》卷四——光晟臨死言曰:『傳語後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天誅地滅」

(發誓高頻詞彙)

《水滸全傳》第15回:「我等六人中但有私意者,天地誅滅,神明鑑查。」

「五短身材」

(深深的惡意高頻詞彙)

《水滸傳》第32回:「這個好漢,祖貫兩淮人氏,姓王,名英,為他五短身材,江湖上叫他做矮腳虎。」

「不三不四」

(深深的惡意高頻詞彙)

《水滸傳》第7回:「這夥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來,莫不要攧洒家。」(最早起源於中國古代的易經思想,易經的每個卦都分6個爻,俗稱6爻卦。六爻每兩爻一組配三才,即初爻與二爻為地,三爻四爻為人,五爻與上爻為天。那麼「不三不四」,其實就是「不是人」的意思了。)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深深的惡意高頻詞彙)

《水滸傳》第101回:「我直恁這般呆!癩蛤蟆怎想吃天鵝肉!」

「不怕官,只怕管」

(國民高頻詞彙)

《水滸傳》第1回:他今日發跡,做得殿帥府太尉,正待要報仇,我不想正屬他管!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俺如何與他爭得?:

「七上八下」

(施耐庵這詞居然也是你造的!?)

《水滸傳》第26回:「那胡正卿心頭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不打不相識」

(主角和其好基友相遇必備劇情)

《水滸傳》第38回:戴宗道:「你們兩個今番卻做個至交的兄弟。常言道:『不打不成相識。』」

「大刀闊斧」

(談改革必備高頻詞彙)

《水滸傳》第118回:「當下催軍劫寨,大刀闊斧,殺將進去。」

「兩相情願」

(現在比較流行三廂車)

《水滸傳》第5回:「太公,你也是個痴漢,既然不兩相情願,如何招贅做個女婿。」

「有眼不識泰山」

(帥氣亮出身份時高頻詞彙)

《水滸傳》第2回:「師父如此高強,必是個教頭,小兒'有眼不識泰山'

「不著邊際」

(古代對於腦洞的解釋)

《水滸傳》第19回:「何濤思想:在此不著邊際,怎生奈何!我須用自去走一遭。

「立此存照」

(古代人肯定沒想到有手機截屏這東西)

《水滸全傳》第二十二回:「執憑公文,在此存照。」

出自《紅樓夢》的名言名句


「意淫」

(紅樓夢首席原創詞彙)

《紅樓夢》第5回:意淫二字,惟心會而不可口傳,可神通而不可語達。

「弱水三千,吾只取一瓢飲」

(男默女淚高頻詞)

《紅樓夢》第91回,「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

「假作真時真亦假」

(現在有成為整容業高頻詞彙)

《紅樓夢》第5回中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 無為有處有還無"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紅樓夢》第5回中對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

(報導團隊建設活動高頻詞彙)

《紅樓夢》第1回:亂鬨鬨,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得饒人處且饒人」

(勸架高頻詞彙)

《紅樓夢》第59回:得饒人處且饒人,得將就的就省事吧。(原出自宋代《唾玉集·常談出處》:「蔡州褒信縣有道人式棋,常饒人先,其詩曰:『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原意居然是指下棋--)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現多形容韓劇女二號)

《紅樓夢》第5回: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後性空靈.家富人寧,終有個家亡人散各奔騰.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好一似,蕩悠悠三更夢.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呀!一場歡喜忽悲辛.嘆人世,終難定!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動員大會打雞血高頻詞彙)

《紅樓夢》第68回:「拚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出自《金瓶梅》的名言名句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法制節目絕對高頻詞彙!)

《金瓶梅》第1回: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蒼蠅不叮沒縫的雞蛋」

(男女權問題高頻詞彙)

《金瓶梅》第52回:應伯爵道:「哥說的有理。蒼蠅不鑽沒縫的雞蛋,他怎的不尋我和謝子純?清的只是清,渾的只是渾。」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國民級高頻詞彙)

《金瓶梅》第92回:「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遇到欠錢不還人渣時高頻詞彙)

《金瓶梅》76回:自古人善得人欺,馬善得人騎,便是如此。

「吃著碗裡,看著鍋裡」

(領導批評高頻詞彙)

《金瓶梅》第72回:「你還哄我哩,你那吃著碗裡看著鍋裡的心兒,你說我不知道?」《紅樓夢》第12回:「那 薛老大 也是『吃著碗裡看著鍋裡』的。」

「人要臉,樹要皮」

(罵人NO FACE高頻詞彙)

《金瓶梅》第76回:「有勢休要使盡,有話休要說盡。凡事看上顧下,留些兒防後才好。不管蜢蟲、螞蚱,一例都說著。對著她三位師父、鬱大姐。人人有面,樹樹有皮,俺每臉上就沒些血兒?」

「打人不要打臉」

(原來不是周星馳發明的!!!是潘金蓮發明的)

《金瓶梅》第86回:潘金蓮:「打人休打臉,罵人休揭短!有勢休要使盡了。」


人民論壇網 (rmltwz)

中國思想門戶 中央新聞網站

洞悉政經大勢 解剖中國肌理 集成治理智慧

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雜誌社官方帳號

投稿:rmltpt@rmlt.com.cn ;010-65363546

點擊文章左下角「閱讀原文」或導航欄「客戶端」下載人民論壇官方客戶端

相關焦點

  • 這些耳熟能詳的話竟然都出自《四大名著》
    李漁曾在醉田堂刊本《三國志演義》序中稱:「馮夢龍亦有四大奇書之目,曰三國也,水滸也,西遊與金瓶梅也……」當時已有「明代四大奇書」的說法,即《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金瓶梅》明末清初之際,「四大奇書」的提法已得到相當的固定和流行。後來,清乾隆年間問世的《紅樓夢》(原名《石頭記》)逐步取代了《金瓶梅》,形成了新的「四大奇書」的說法。
  • 這些耳熟能詳的話竟然出自「四大名著」!
    竟然出自西遊記嗎?今天就給大家說下哪些耳熟能詳的句子出自於四大名著。  其實你仔細看這些俗語的來由,很多都是以「常言」、「俗語云」的形式出現了,說明這些詞彙不完全是《西遊記》《水滸傳》等首創,但是四大名著是明末通俗小說,不像以前高大上的文言文,許多當時的口語都寫在其中,成為有記錄於書本上的句子,並且由《四大名著》廣泛傳播,讓這些俗語流傳下來,不可謂功不可沒。所以名著才是名著啊!!!
  • 微趣聞You will never know,這些話居然出自四大名著和金瓶梅!!
    有許多現代人習以為常的句子其實都出自於四大名著,真是不是不知道,例如你知道法制節目每次主持人結尾說的「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竟然出自金瓶梅嗎?今天就給大家說下哪些耳熟能詳的句子出自於四大名著。
  • 「百樹雲課堂」漲知識!原來這些名言都是從四大名著中出來的
    有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句子,其實都出自於各大名著。例如你知道法制節目每次主持人結尾說的「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竟然出自《金瓶梅》嗎?今天就給大家說下哪些耳熟能詳的句子出自於哪些名著。(西遊記其實是四大名著中貌似唯一被禁的,主要好像就是這句話。)10、「今朝有酒今朝醉」《西遊記》第5回:那大聖正與七十二洞妖王,並四健將分飲仙酒,一聞此報,公然不理道:「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門前是與非。」(最早出處唐·羅隱《自遣》詩:「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 建國後,為什麼要把六大名著變成四大名著?被刪掉兩本家喻戶曉
    提起四大名著我相信很多人都可以說是耳熟能詳,從小學課本開始我們就開始學習了四大名著,因為對於青少年來說,學習中國古典名著也是認識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過程,而四大名著恰好可以讓年幼的青少年們對中國古代歷史和文化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 《四大名著裡的氣象知識》有望出版
    「四大名著」是我國的國粹,是我國優秀文學著作的代表,很多人都讀過,作品中描述的故事,已經廣為人知。當然,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所看到的四大名著的精彩方式就不一樣。那麼,從氣象的角度去看四大名著,又有什麼不一樣呢?
  • 《三國演義》中,這些耳熟能詳的人物,其實都是虛構的
    《三國演義》是我國著名的四大名著之一,深受大家的喜愛。但是我們都知道《三國演義》是三分真七分假,而這中間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人物其實都是虛構出來的。我們來看看有哪些。
  • 為什麼一定要孩子從小讀四大名著?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錢穆老先生8歲開始讀四大名著,冰心老先生7歲開始讀四大名著,周恩來總理接受美國專欄採訪時還說到:「我從8歲到10歲就開始讀小說,第一部就是《西遊記》,後來讀了《鏡花緣》、《水滸傳》和《紅樓夢》。毛主席也說過:生子當如孫仲謀,交友如魯達,信心如唐僧,讀書就讀四大名著。
  • 新一輪「四大名著」改編,為何都黯然失色?
    孫佳山 中國藝術研究院在漫長的20世紀,明清年間的「四大名著」深深地捲入到了近現代中國人的日常生活、精神生活乃至政治生活,甚至成為了「中國文化」的象徵與代表。自電影與電視劇誕生以來,我國以「四大名著」為題材的改編作品更是層出不窮。
  • 你知道這些耳熟能詳的句子到底出自哪裡嗎?
    看過百妹最近推文的讀者一定知道「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出自慈禧寫給她母親的詩生活中有很多耳熟能詳的句子我們都不知道出自誰手今天百妹給大家盤點幾個還記得上學時,老師總提醒我們要珍惜時間,因為「一寸光陰一寸金」,百妹一直以為下一句是:「寸金難買寸光陰」,原來這句話的原貌是這樣的
  • 四大名著知識競賽一
    四大名著知識競賽題一《西遊記》知識競賽一一、常識填空
  • 「四大名著」名家演播版,一套既可以讀又可以聽的四大名著
    這套《四大名著·名家演播·閱讀無障礙版》,不管是以前沒讀過,還是打算重溫經典,都值得擁有。當看到古樸的封面,燙金工藝,怎麼看都是那種適合擺在書架上增加書香氣息的,一開始還在擔心是否適合給孩子看。除了製作精良之外,這套無障礙閱讀版四大名著,真正實現了可聽、可讀、可看、可玩,將傳統內容和現代科技完美結合。無論是初次閱讀還是重溫經典,這一套好書你都值得擁有、閱讀和收藏。
  • 四大名著裡最動人的話,道盡人生滋味
    四大名著的主題是不同的,紅樓寫情,水滸寫義,三國寫爭,西遊寫悟。四大名著的主題又是相同的,它們共同所寫的,是永恆的人生。
  • 這套精美連環畫,讓孩子輕鬆閱讀《四大名著》
    孩童時期是閱讀黃金期,而四大名著中所蘊含的豐富人生哲理,當時他們可能不理解,隨著年齡增長,兒時所看到的道理都能慢慢體會。當然,孩子讀經典一定要選對版本。今天我們推薦的這套《四大名著連環畫》(48冊)圖文結合注音版,孩子更喜愛,閱讀無障礙。
  • 這些赫赫有名的動漫臺詞,許多人都耳熟能詳,卻不知出自哪個人物
    然而,在這個網絡普及的年代,大多數網民接觸最多的除了動漫化的表情包外, 還有不少赫赫有名的動漫臺詞也成為了網絡流行用語,讓人們耳熟能詳。哈嘍大家好,我是小嗶嗶。「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對於許多不了解動漫的朋友來說,這些經典的動漫臺詞雖然在日常生活中,總是聽別人提起,但對其出處卻一無所知。不知大家有否想過它的真正出處是來自哪部動漫的人物呢?今天就讓小嗶為各位科普一下吧。
  • 我們都知道四大名著,其實民國時是六大,那其他兩本哪去了呢
    提起四大名著,簡直是婦孺皆知,裡面的故事大都耳熟能詳,就算沒看過,也能都能說出來其中的幾個人物或者故事,可見四大名著對我們影響至深。不過在民國時期,並沒有四大名著,而是六大名著。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寒假了,孩子們都能看得懂四大名著動畫片合集來啦!
    四大古典名著是中國文學史中的經典作品,是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都有著極高的文學水平和藝術成就,細緻的刻畫和所蘊含的深刻思想都為歷代讀者所稱道,其中的故事、場景、人物已經深深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
  • 用英文簡單介紹一下四大名著吧!
    作為「國寶級」家喻戶曉的長篇小說,四大名著不僅是中小學生的必讀書目,還是眾多文學愛好者的心頭好,具有重要的文學研究價值。相信用中文介紹四大名著很多朋友都會說,但用英文的話,你還知道怎麼說嗎?今天就跟小南一起來學學吧!
  • 盤點出演過四大名著作品最多的演員,而她居然全部都有出演
    說起四大名著,其中的篇章情節,裡面的故事內容在我們中國人的腦海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代又一代的經典流傳,已經深深的紮根在每個角落,以往紙質的四大名著現在被改編翻拍為電視劇出現在大眾的螢屏上。今天,就讓我們來盤點那些出演過四大名著次數最多的演員吧!
  • 他出演過四大名著中的三部,而她是唯一出演過四大名著的人
    他出演過四大名著中的三部,而她是唯一出演過四大名著的人!四大名著,被譽為傳統文化的最高峰,是中國文壇的驕傲,以四大名著為題材改編的電視劇更是深入人心,被視為永久的經典。作為一名演員,如果能夠參演四大名著也是一件幸運的事吧。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參演過四大名著的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