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火爆!浙大這門課,為何「一座難求」?

2020-12-23 澎湃新聞

在大學

每位同學都要上一門

思政必修課——「軍事理論」

說起這門課

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

有些艱深晦澀

但是,在浙大

有一位老師的軍事理論課卻是

乾貨滿滿、趣味橫生

學生評價甚高

常在選課時引得全校學生「哄搶」

他「坐擁」幾個千人大群

這些群被大家私下叫做「萬軍」

幾分鐘內消息便達99+

即使在如今的居家上網課期間

他也能變著法兒地調動學生的熱情

課程群裡的討論也總是異常熱烈

亦師亦友,靠幽默與博學「圈粉」無數

他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

浙江大學教育學院的呂強老師

「一座難求」的軍理課

「選到老師的課是我進浙大第一件幸事」

「乾貨滿滿,牛!」

「內容充實,難得把思政課講得這麼好!」

同學們對呂強的軍事理論課好評如潮。然而,很多人或許想不到,呂強在本科和研究生階段學得都是機械專業。2000年進入浙江大學任教,從機械專業到軍事理論教師,呂強說自己算是「半路出家」。他回憶道,從研究員轉變成思政課教師,最初的轉變過程有些艱難,特別是軍事理論這門課,涉及的內容很多。「我在戰爭和軍事思想部分花了很多精力,要麼不做,要麼就做好。」這是呂強對待學術的原則,亦是他的做人原則。

1986年6月,呂強在其畢業設計所在的研究所門前

從課堂本身來看,呂強老師的軍理課成為「爆款」的原因,一是他收集並珍藏多年的「絕密資料」,二是被全校同學「惦記」著的「考前劃重點」。

「我收集的資料其實沒大家想的那麼誇張,但是在軍理老師裡肯定算是多的了。」呂強從2000年開始上軍理課,「那時候的資料形式沒有現在這麼豐富,都是以文字為主,我覺得軍事學教學缺乏圖像肯定是不太好的,於是我就開始主動搜集各種資料,儘量豐富教學的內容。」

「其實整個搜集資料的過程也是比較痛苦的。」呂強老師表示,希望同學們能全面理性客觀地看待事件。「多方面搜集來的信息對他們思考問題更有益,尤其對浙大的學生來說。我希望能夠給學生以更好地分析思考的機會,而不是單方面地灌輸知識。」

懷著要把軍理課上好的責任心,以及憑著對治學的嚴謹態度,呂強老師就這樣二十年如一日地為同學們搜集著資料。起初,網絡並不像如今這麼便利,老師也自費買過許多DVD。後來,網上下載的資料多了起來,書籍上掃描的資料亦逐年增加,呂強老師的「軍事理論資料庫」日漸龐大,因而得以為同學們奉上一堂堂妙趣橫生的軍事理論視聽盛宴。

談及「考前劃重點」,老師一邊搖頭一邊笑著說,「哪裡有什麼劃重點啊,我又不出卷子。我就是根據命題套路給同學們「推測」一下,順便教給大家複習的方法。其實說到底,划過重點之後,學生會有一種踏實的感覺。」正是在這種「劃重點」的安全感之下,有很多其他班級的同學來蹭課,文印店的「呂強軍事理論重點」也在校園裡風靡了起來。

呂強軍理部分資料

星鬥其學,赤子其人。一位老師被同學們交相稱讚,靠的可不僅僅是學識。

有同學說,「呂老師在課堂上連嗓子不舒服咳嗽兩聲都會跟同學們道歉。」而談及此事,呂老師卻說,「這是應該的呀,在日常生活中這也是底線啊。」

談及課堂抬頭率,「現在大課的課堂紀律很難管呀,不過這也說明咱們同學活潑。」呂強老師開玩笑地說道,「不過我覺得,點名籤到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我只能儘量做好自己,去吸引一些學生,提高一下『抬頭率』。當然你們說的風趣我自己倒沒覺得,可能就是會偶爾用小問題互動一下吧。」

雖然絞盡腦汁想為同學們呈現出一堂堂妙趣橫生的軍理課,但教與學還是一個雙向的過程,呂強老師認為師生關係中最重要的是平等,他也確實是這樣做的。

「當時我在講一個戰爭,有個同學就說我哪裡錯了,看起來他對這個也非常了解。」呂強老師回憶道。「我蠻感激有這樣的過程的,有錯誤指出,我一定會誠懇地認錯,一定要有這樣的勇氣。而且新的觀點可以給大家啟發,也讓我反思自己,要更仔細,否則難以上好一門課,取得學生的信任。」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呂強老師補充道,「做老師的要謙虛,不能因為自己是老師就覺得自己比學生們強,我們浙大的學生,即使剛大一也是很厲害的。年紀並不是關鍵。」

也許正是這樣謙遜的態度,使得呂強老師成為了同學們口中的「男神」而他卻不自知。「也就是幾個人隨便叫著玩的啦。」呂強老師不好意思地笑道。

走近「萬軍」,熱鬧的神秘千人群

除此之外,「萬軍」也是呂強老師軍理課的一個亮眼標籤。

何為「萬軍」?「萬軍」是浙江大學的同學們對「萬能的軍理群」的愛稱。加群需密碼,幾分鐘內群消息99+,人多一方面使得幾百上千人所匯集成的個人經驗都聚集在一個群裡,另一方面也使得反饋變得更加及時和高效。

第一個「萬軍」群成立於2016年左右,在此之前,呂強老師沒有想到QQ群的方法,但他想為同學們提供及時幫助的心卻一直未變。「我的手機號碼一直是公開的,二十多年沒換過;個人主頁上就有我的手機號而不是辦公室號碼,我希望學生有問題時,第一時間可以找到我,畢竟他願意和我說是對我的信任。」

呂強坦言,建這個群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方便和同學們分享一些課堂相關的資料,也為了讓同學們能夠更迅速地在自己遇到問題的時候私信他。與此同時,由於軍事理論課有著來自各個專業的同學們,大家在群裡可以暢所欲言,「我也可以時常翻翻聊天記錄,了解一下同學們的想法,拉近和同學們的距離」。

對於這個群,曾有同學給出的評價是:「文理工商農醫學科全覆蓋,吃穿住用行生活全不愁,同學們儼然已把軍理課程群當做有問必答,解決各種「疑難雜症」的萬能平臺。雖然「萬軍」對解決某些專業領域的問題還有局限,但在簡單的生活問題、資訊分享和交流討論上卻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還有同學透露,「呂老師每逢節日會在課程群裡給大家發紅包呢。」呂老師笑著表示,「發紅包也沒什麼其他的目的,主要是覺得大家的課業壓力太大了,能讓大家有小小的快樂我就很滿足了。我希望大家在我的軍理課上,學到的不只是知識,還有樂觀的心態。」

你不了解的老師另一面

儒雅的氣質、平易近人的長者,當你和呂強老師在課後侃侃而談時,你一定想不到,他還是一位「語言大師」。

「我從小就比較喜歡學外語,當然那時候都靠自學。」呂強從初二起便開始用收音機聽省人民廣播電臺的英語講座,這個習慣一直延續到了大學。從最開始的聽不懂到能分清單詞再到猜測單詞怎麼拼寫,去查字典……呂強的英語水平也在日復一日的收聽講座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如今,呂強仍保留著每天瀏覽英文網站的習慣。呂強老師感慨道,「我初中時還聽了不少別的語言的廣播呢,現在日語水平馬馬虎虎,德語已經忘得差不多了。」

除此之外,呂強還熱愛攝影,祖國的山川大地為他提供了豐富的創作源泉。

呂強老師的攝影作品

有人說,如果將大學課堂比作一個小小的集市,那麼每個人都在各司其職,只是集市上用來交換的是貨幣,而大學裡交換的是一段段師生關係的締結與圓滿落幕。呂強老師的課堂,正是其中難得的珍貴記憶之一。

作為老師,呂強也表達了對同學們的忠告與期盼,「希望你們擁有健康之體魄,獨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

文字記者:浙江大學微訊社 韓詩雨 | 芷凌

圖片來源:網絡及呂強老師本人

今日編輯:浙江大學微訊社 韓詩雨

原標題:《超火爆!浙大這門課,為何「一座難求」?》

相關焦點

  • 老年大學為何「一座難求」
    「這是國家機關老年大學開設的網課,我學的是『傳統八段錦』,每天跟著老師,一堂課上下來渾身冒汗,全天都神清氣爽」。王麗芳告訴記者,自己年輕時就喜歡唱歌跳舞,三年前退休後,一下子「閒」了下來,很不適應,多方打聽,聽說蚌埠老年大學開有舞蹈課,半夜起來排隊報名,最後終於搶了一個名額。
  • 成都老年大學「一座難求」 老年人最愛上啥課
    成都老年大學「一座難求」探秘 老年人最愛上啥課  只要身體無大礙,現年93歲的李壽九都會堅持去龍泉驛區老年大學上課。從學校辦學開始,他一上就是30年。而在成都市老年大學,上了10多年課的老年人也是不勝枚舉。
  • 浙大有門「網紅課程」 開了60年 必交作業是一把榔頭
    2018-04-06 07:5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黃淑婷 記者 王湛日前,有一門課在浙江大學成了「網紅課程」,甚至因為太火爆,還提前推出了暑期加強實習課程。到底是什麼課?「學數控工具機,就找『三墩職業技術學院』(即對浙大紫金港校區的戲稱)。」
  • 又放電影又唱歌,浙大這門課把70部影視作品串成歷史!學生感動落淚~
    這並不是在上聲樂課,而是一節面向大一學生的「形勢與政策」課,主題為「我和我的祖國」。  授課的是浙大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黨委書記王慶文,他在課堂上演唱了好幾首膾炙人口的紅歌。「這肯定是抬頭率最高的一節課。」王慶文說,浙大每學期的「形勢與政策」,都會安排一節視聽課。但是以往的做法比較簡單,只是選一部電影讓同學們集體觀看。他發現,如果僅僅只是一部電影,傳遞的內容較為單一,同學能學到的東西有限。而且電影的節奏有舒緩,有緊張,部分同學無法全程保持注意力。
  • 嘉興水上巴士「一座難求」
    長假首日「開門紅」 嘉興水上巴士「一座難求」 發布日期:2020-10-02 08:09 信息來源:嘉興日報瀏覽次數: 佩戴口罩、檢測體溫、核錄預約碼……乘客們依次有序上船,這當中有拄著拐杖的老人,有年輕家長帶著學齡前的孩童,還有結伴而來的阿姨等。10分鐘後,水上巴士準時出發。大家抑制不住內心的興奮,紛紛拿出手機當起了攝影師,恨不得將兩岸的美景盡收「囊中」。「到三塔了……這是血印禪寺。」「看,神龍橋。」「這是穆家洋房啊。」78歲的江濤細數沿岸的美景,頻頻點頭稱讚:「水上遊嘉興,味道好啊。
  • 本報記者走訪我市冬至節市場:餃子館一座難求 超市裡速凍水餃暢銷
    12月21日冬至當天,記者走訪市內多家餃子館發現,冬至當天餃子館生意十分火爆,不少店內一座難求。同時,各大超市的速凍水餃也成了市民餐桌上的「寵兒」。餃子館一座難求,顧客排起長隊中午時分,記者走訪市區多家餃子館,幾乎每家餃子館都座無虛席。而到傍晚時,多家餃子店內已賣斷貨,水餃品種寥寥無幾。
  • 她是浙大農學女神,22門課程滿績,推免清華大學,立志當「農民」
    她是浙大農學女神,22門課程滿績,推免清華大學,立志當「農民」如今,「三農」是國家十分關心的重要話題,為了激活農村活力、煥發農村新顏,國家相繼出臺過很多政策,今年年初,國家對「三農問題」還提出很多重大方針。
  • 太火爆!一桌難求!有包房提前半年被訂光!
    上海年夜飯預訂火爆 老字號餐館一座難求央視財經《天下財經》欄目視頻坐落在上海豫園九曲橋旁的這家老字號飯店,可以一邊吃飯一邊欣賞豫園美景,是很多上海人年夜飯的首選。工作日中午,用餐的顧客並不是很多,但飯店的前臺卻非常忙碌,時不時有顧客打電話來預訂年夜飯。
  • 北大的課 | 一門有「魔力」的音樂課
    「在這門課上學到的東西,其實不止是音樂,很多理念甚至可以用到專業課程的論文寫作中。」「這門課讓我從音樂角度了解自己,然後帶著這種感受去感悟生活,去搭建更高級的東西。」這是三位曾經上過《西音》的同學的評價。對於很多選修過這門課的同學而言,課程會結束,但他們與《西音》之間的情感卻一直在延續。
  • 浙江:大檢察官第五次給浙大附中學生上法治課
    ……12月18日下午,二級大檢察官、浙江省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浙大附中法治副校長賈宇再一次現身浙江大學附屬中學校園,為該校師生帶來一份特殊的「法治禮物」——宣講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浙江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精神。  這也是賈宇自2018年9月1日擔任浙江大學附屬中學法治副校長以來,第五次給該校學生上法治課。
  • 電影票房77億一票難求,本地遊、雲吃飯火爆……
    「就地旅遊」、「雲旅遊」成時尚本地遊預訂量同比漲超6倍多除了看電影火爆,今年春節期間本地遊、周邊遊也很火。基金君的親戚在春節這幾天每天開車去附近的一個地方轉轉,吃點農家樂土雞,逛逛公園等,也很愜意自在。另外大型商場裡過年的氣氛也很濃,出示二維碼、測體溫、戴口罩,然後進商場,在一些年貨區、衣服店等區域,人滿為患。
  • 盧灣體育館為何一座難求?體育舞蹈已在這個「根據地」生根發芽
    為期兩天的「錦鯤杯」2018年中國體育舞蹈公開系列賽(上海站)近日在盧灣體育館落幕。  體育舞蹈大賽進入黃浦區已有十多年了,十多年來體育舞蹈這一高雅的藝術表現形式,在黃浦區得到了空前的發展,逐步成為黃浦區的品牌賽事,其影響力從上海輻射至全國。「這個項目已經紮根在黃浦區的沃土之中了,氛圍肯定是越來越濃,我覺得體育舞蹈項目的特點與我們黃浦區的區域定位非常吻合。」上海市盧灣體育中心主任張玉華介紹說。
  • 浙大MBA這個班級在「移動課堂」裡見識了浙大...
    具有鮮明浙大色彩的「求是科技」MBA金課,將浙江大學重點實驗室與工程技術中心引入到MBA課堂,將以大國重器和自主科研奮鬥史為核心的思政教育融入商學課程,讓MBA學生走進科技一線。同學們看到各類設備上均有醒目的「ZJUMAN」——浙大製造,一瞬間點燃了同學們的自豪感。在展廳裡,新動力班的學生們一邊觀賞豐富多樣的飛機模型與裝配模式,一邊詢問,希望藉此學習到產業轉化的成功經驗。
  • 大學博物館該是什麼樣,浙大藝博館提供了最新的樣本
    拍友 盧紹慶 攝 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西南角,坐落著一座外形方正、青灰色調的四層混凝土砌塊建築,這就是浙大藝術與考古博物館。受疫情影響,博物館自年初以來沉寂了5個多月,於6月恢復對在校師生開放,11月1日起正式重新向社會公眾開放。
  • 大學博物館該是什麼樣 浙大藝博館提供了最新的樣本
    拍友 盧紹慶 攝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西南角,坐落著一座外形方正、青灰色調的四層混凝土砌塊建築,這就是浙大藝術與考古博物館。受疫情影響,博物館自年初以來沉寂了5個多月,於6月恢復對在校師生開放,11月1日起正式重新向社會公眾開放。近日,走進浙大藝博館的參觀者最大的願望,就是體驗1:1復原的雲岡第12窟。
  • 教育部新規,體測不及格本科生不能按時畢業 浙大學生樂了:被練這麼...
    在這條新規出臺之前,浙江大學一直重視學生的體育鍛鍊,新學期剛對體育課程進行了一次大改革。從2019級開始,本科生每一學期都要必修體育課。此前,只有一二年級本科學生才需要必修體育課。與此相應的,學生課外鍛鍊的任務也增加近一倍。浙大體藝部主任吳葉海告訴記者,目前國內還只有浙大在畢業年級開設體育必修課。這也意味著,即便學生在撰寫畢業論文時,仍需要進行體育運動。
  • 來看浙大學子的花樣作業,腦洞大開,創意滿分
    2020年春季,有77名來自不同年級、多個專業的同學選擇了浙大藝術與考古學院沈華清老師的《攝影與後期製作》課。這門課上,每位同學都拍攝了精彩的作品,有藉助不同元素營造的奇妙世界,有疫情之下的記錄思考,也有鏡頭定格住的溫馨時刻。
  • 一艙難求、搖號預訂 今年中歐班列為何如此火爆?
    謝銳:每天貨櫃的話,忙的時候裝七八個,都在這裝,因為活太多了,要趕進度。客戶發的貨五花八門的啥都有。記者:你們現在能做到你們想要多少箱子就能給你們多少箱子嗎?謝銳:基本上都是貨多艙位少。謝銳6月份來到一家國際貨運代理公司,成為裝卸部負責人,今年公司業務量陡增,他告訴中國之聲記者,忙到後半夜是常有的事兒。
  • 新學期的正確打開方式——直播課堂 看看浙大慕課網紅翁愷老師怎麼...
    700多個直播間同時開課老師手動打鈴上下課本周一首日開課,浙大就有700餘個網課直播間正式開放,之後還將有兩千餘門本碩課程陸續上線。師生在直播平臺「浙大釘」上上課、互動,在「學在浙大」平臺共享學習材料、完成課堂測試和課後作業提交批改。浙江大學老師正在直播試課第一天直播嘗鮮,廣告學專業的周煜碰到了趣事。
  • 哈工大2名學生因作弊開除學籍 浙大強姦犯留校察看
    網友們都說此事要跟浙大的一起事件放在一塊看,那麼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事情的始末吧。  哈工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大四學生楊某,在兩門考試中找黃某某替考,兩人因考試作弊被開除學籍。網友感嘆:「處罰是不是太重了?」7月20日,該學院告訴記者 ,此事學院是根據學校文件執行,文件已交給學生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