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紀念建院90周年

2021-01-18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10月20日上午,「回歸、凝聚、傳承」物理與天文學院建院90周年紀念大會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陳瑞球樓舉行。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姜斯憲,上海交通大學原校長謝繩武,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原校長、現上海交通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張杰,上海交通大學原黨委副書記、現上海交通大學關工委常務副主任蔣秀明,上海交通大學原黨委副書記陶愛珠,中國科學院院士雷嘯霖,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國楨,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頎,中國科學院院士龔新高,物理與天文學院歷屆主任陳益新、龐乾駿、鄭杭、季向東、王孝群,歷屆書記朱美華、葉慶好,上海交通大學物理系創始人裘維裕之子裘兆泰,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中科院上海天文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等相關科研單位、兄弟院校的領導和專家出席大會。科研合作單位代表、校友代表、學校機關職能部處和兄弟院系代表、學院黨政班子全體成員、各二級單位負責人、全院在職教職工、退休教師代表、學生代表等500餘人參會。大會由物理與天文學院常務副院長陳列文主持。

姜斯憲致辭,他代表上海交通大學對各位嘉賓表示誠摯歡迎,對長期關心和支持交大物理與天文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謝。他帶領大家回顧了上海交大以及物理與天文學院的歷史,高度肯定了交大物理90年來對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所做出的重要貢獻,並向物理與天文學院的各位老師、各位校友和廣大同學表示由衷敬意和衷心祝賀。展望未來,姜斯憲代表學校向學院提出三點期望:希望學院圍繞「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光榮使命,為人才培養再做貢獻;希望學院繼續聚焦國際前沿研究領域,服務國家需求,做出更多上天入地的科研貢獻;希望學院把握雙一流建設契機,繼續探索符合新時代特徵、交大特點的一流學科建設之路。

陳列文代表學院向支持學院建院90周年紀念活動籌備工作的各級領導、兄弟單位、專家和校友表示衷心感謝,並簡單匯報了系列活動籌備情況。

物理與天文學院黨委書記朱卡的致辭,代表學院對各位領導和遠道而來的嘉賓、各屆校友表示衷心感謝和熱烈歡迎。

謝繩武在致辭中,將學院的發展歷史總結為四個階段:1928年創建初期、1952年普通物理階段、1978年回復建系階段以及2008年至今高速發展階段。他真誠感謝每個階段為學院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領導和老師,對學院培養出一大批學術界、產業界的傑出校友表示欣慰和自豪。他還簡要介紹了自己在交大物理求學、工作的經歷,並期待學院在未來發展中取得更大的成績。

張杰在致辭中首先感謝物理與天文學院發展中的歷任系領導和院領導,並向大家講述了今年7月底學院多位老師在短時間內積極組織申報高峰高原重點學科的情形,以及在申報重點學科過程中物理與天文學院所體現出來的奮發向上的精神。最後,他表示,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物理與天文學院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回歸篇

物理與天文學院的發展離不開一大批交大物理人和天文人的堅守與耕耘,學院特別感謝了56位在院默默奉獻三十餘載的老教師,並為他們出席慶典大會的代表頒發了「終身奉獻獎」。

學院的發展也離不開強有力的領導,謝繩武、張杰、蔣秀明、陶愛珠四位教授曾擔任學校領導職務卻始終心系學院發展,為學院發展繪製藍圖,為感謝他們對學院發展做出的突出貢獻,學院為他們頒發「特別貢獻獎」。

物理與天文學院90年的發展歷程中,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院校友會會長、86級校友丁洪和院校友會執行會長、83級校友戴劍飈作為傑出校友代表發言。丁洪從「變化」、「感恩」、「希望」三個角度展開,描述了數十年來學院從小到大、從一般到優秀、從應用到基礎的發展變化,感恩於學院對自己成長的幫助,也對學院提高學術氛圍、加強學術交流與學生教育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戴劍飈從個人發展歷程、物理與天文學科對人類進步做出的貢獻等方面闡述了自己「愛物理」的原因,號召更多校友一起搭建平臺助力學院發展。

凝聚篇

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與天文學院院長景益鵬做院情報告。他回顧了學院的歷史沿革以及學院歷史上的傑出人才,總結了近十年來學院在各個方向取得的發展。他強調,在張杰院士的帶領下,學院近十年高速發展,在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國際聲譽、校友等各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就。景益鵬表示,面向未來,學院將積極探索建設世界一流的路徑,除了學院自身的繼續發展以外,與李政道研究所、致遠學院、自然科學研究院深度融合發展,從本質上提升學院的發展和影響力,為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做出獨特貢獻,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人類文明進步培養一流人才。

清華大學物理系系主任王亞愚和復旦大學物理學系系主任沈健作為嘉賓代表發言。王亞愚表示,兩個學院在傑出校友、科研互助、發展歷史等多個方面存在眾多紐帶,在未來發展中要更加緊密團結、共同進步。沈健肯定了交大物理對復旦物理系的建立做出的歷史貢獻,提出兩個學院在以後的發展中要攜手共進,共建一流。

學院1986級本科、1990級碩士和1995級博士校友,光科學與技術研究所所長陳險峰作為教師代表發言,他分享了自己在交大求學、成長、工作的經歷,向學院前輩和為學院發展改革做出貢獻的人表達了真摯的敬意,並祝願母院能夠更上一層樓,建設成世界一流的物理與天文學科。

傳承篇

「共育英才、點亮未來」環節隨後進行,學院邀請歷屆系主任(院長)、書記上臺,共同開啟學院發展新篇章,將學院「教書育人、立德樹人、求真務實、格物致知」的精神傳承下去。隨著各位老領導觸動屏幕,學院未來之樹隨即點亮,獻上對學院的美好祝福,奮進新時代,開啟新徵程。

學院2015級本科生、2019級直博生李曉虹作為學生代表發言。她分享了她在學院領略到的教育情懷、學術引領和自由包容的人文培養環境,在學院90周年院慶之際,代表全體物理和天文學子承諾,「將時刻銘記格物致知的理念,向各位前輩學習,不斷提升自我,不負未來使命,為學院的建設添磚加瓦」。

在學院建院90周年之際,原物理系副系主任鄭天慧慷慨捐資500萬元設立「愛國榮校」獎,用於支持學院的發展建設,獎勵用實際行動踐行「飲水思源、愛國榮校」精神的傑出師生。在眾多老領導的見證下,學院黨委副書記徐劍波與鄭天慧共同籤署捐贈協議,學院院長景益鵬和學院黨委書記朱卡的向鄭天慧贈送捐贈證書和紀念品。鄭天慧表示,是交大給予他非常重要的人生教育以及最初發展的平臺和機遇,希望通過「愛國榮校」獎讓更多默默奉獻的交大人受到關注和關心,為學院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將「飲水思源、愛國榮校」的校訓傳承下去。

在激昂的校歌聲中,物理與天文學院建院90周年紀念大會圓滿落幕。風雨兼程九十載,弦歌不輟奏華章。未來之路,學院將與社會各界攜手同行、開拓進取、開創新輝煌!

相關焦點

  • 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超快飛秒雷射系統國際招標中標公告
    一、項目編號:0834-2041SH20A116 (招標文件編號:0834-2041SH20A116)   二、項目名稱: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超快飛秒雷射系統   三、中標(成交)信息   供應商名稱:相干(北京)商業有限公司   供應商地址:北京市海澱區科學院南路 2 號院 1 號樓 10
  • 上海交大物理與天文學院劉江來教授榮獲2019年「科學探索獎」
    劉江來教授,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特聘教授。1998年南京大學物理系本科,2006年美國馬裡蘭大學博士,2006至2010年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後,2010年被聘為上海交通大學特別研究員,2016年成為教授。2015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2019年入選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同年獲中國物理學會「王淦昌獎」。
  • 物理與天文學院召開全院工作會議
    11月25日下午,物理與天文學院全院工作會議在理科群樓300號會議室舉行。院黨委書記梁齊,常務副院長陳列文,副院長錢冬、錢列加、沈學浩,黨委副書記殷潔、朱敏,工會主席徐海光出席會議,學院全體教職員工參會。會議由院黨委副書記殷潔主持。
  • 上海交通大學物理系升格為「物理與天文系」—新聞—科學網
    本報上海6月3日訊(記者黃辛)今天上午,上海交通大學宣布將物理系升格為「物理與天文系」。
  • 上海交大物理與天文學院袁璐琦課題組及合作者研究單光子量子傳輸...
    近日,ACS Photonics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袁璐琦課題組及其合作者完成的題為 「Frequency Manipulations in Single-Photon Quantum Transport under Ultrastrong Driving」的最新研究成果。
  • 上海交大物理與天文學院蔡子課題組在驅動-耗散量子多體系統中湧現...
    近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刊發了上海交大物理與天文學院蔡子課題組的題為「Pattern formation and exotic order in driven-dissipative Bose-Hubbard systems」的文章【1】,報導了其在驅動-耗散量子多體系統中湧現的自發對稱破缺和奇異量子態的工作
  • 物理與天文學院師生走訪上海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6月8日,物理與天文學院近40名研究生在學院就業工作負責人魯佳銘的帶領下,到上海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參觀交流,受到華為人力資源部和海思半導體代表的熱情接待。海思平臺與關鍵技術開發部上海分部部長林秀紅、封裝設計工程部劉國文、Cot部門主管蔡紅亮等具體介紹了各部門的主要業務板塊、工作內容、工作特點和人才需求等等,幾位主管表示非常歡迎物理學子的加入,共同為海思的發展出力。
  • 紀念建院六十周年 | 請選出你心愛的龍華醫院「年代美食」
    紀念建院六十周年 | 請選出你心愛的龍華醫院「年代美食」 2020-12-07 16: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2021年非夏令營直博生推免預報名通知 一、招生專業物理學070200二、招生導師本輪預報名只針對下列導師(組)。考生必須與導師(組)聯繫後,方可報名。
  • 上海交通大學「物理學與天文學」專業:全國第3,世界前50!
    QS世界大學排名橫跨5大學科群和48個學科,評估了全球83個國家地區的1368所高校。上海交通大學共12個學科進入世界前50。上海交通大學物理學與天文學學科進入QS世界大學學科排行榜前50名,排名世界第48位,位列全國第三。
  • 上海交大物理與天文學院金賢敏、唐豪課題組實現大規模量子網頁...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金賢敏、唐豪課題組在綜合性學術期刊Science Bulletin上以「TensorFlow Solver for Quantum PageRank in Large-Scale Networks」為題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展示了團隊基於TensorFlow實現的目前最高效的大規模量子網頁排序及量子隨機行走求解器
  • 上海交通大學打造「學在交大」新模式
    疫情防控期間,為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中心環節的重要精神,全面落實高等學校教書育人的重要使命,在新學期「停課不停教、不停學」的特殊「打開方式」下,上海交通大學積極探索「學在交大」新模式。
  • 西安交通大學MBA辦學30周年紀念大會暨學科高峰論壇舉行
    9月20日,西安交通大學MBA辦學30周年紀念大會暨學科高峰論壇在西安舉行。來自國內知名高校商學院院長、業界企業家、各地校友代表、高校MBA聯合會主席以及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領導班子成員、師生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2020年是西安交通大學MBA辦學三十周年。
  • 上海交大物理與天文學院沈俊太課題組在模糊暗物質研究領域取得...
    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沈俊太教授領導的星系動力學團組近期利用銀河系中心分子區的最新觀測數據來限制「模糊暗物質」模型的參數,取得重要進展。該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天體物理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論文第一作者為李政道研究所李智博士,沈俊太教授為通訊作者,臺灣大學的薛熙於博士是另一合作者。
  • 「深地液氙暗物質、中微子探測」 國際研討會在上海交通大學四川...
    2020年12月1日-2日,由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李政道研究所主辦,上海交通大學四川研究院承辦的「深地液氙暗物質、中微子探測」國際研討會(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the dark matter detection and neutrino physics with deep underground
  • 上海交大物理與天文學院陳黎明團隊首次實現中子鬼成像
    近期,由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陳黎明教授、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吳令安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梁天驕研究員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探索出一種用於真實物體的單像素中子成像的新方法。
  • 從天文到地理: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大氣科學學院...
    本期,一起探索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大氣科學學院、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專業魅力!(更多院系視頻請見文末拓展閱讀)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前身天文系是新中國高校中歷史最悠久、培養人才最多的天文學專業院系,擁有目前國內唯一的天文學一級重點學科,在歷次學科評估中位居國內高校天文專業第一。超厲害的天空院,快跟學姐一起探訪!
  • 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喜獲上海交通大學思源校友年度捐贈2019年度優秀...
    【MBA中國網訊】日前,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高金/SAIF)以超高的校友捐贈率和在集體捐贈所取得的非凡成績,在上海交通大學所有校友組織、院系中名列前茅,榮獲「思源校友年度捐贈2019年度優秀組織獎」。
  • 上海交通大學致遠學院舉辦2020屆致遠榮譽計劃畢業典禮並頒發教育...
    7月10日,上海交通大學致遠學院在李政道圖書館報告廳隆重舉行2020屆致遠榮譽計劃畢業典禮,並頒發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十周年總結成果獎。28名授課教師與畢業論文指導教師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校學術委員會主任、致遠學院名譽院長張杰,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兼致遠學院院長徐學敏,上海大學副校長、致遠學院原常務副院長汪小帆,學校相關部處和院系領導以及致遠學院全體班子成員、項目主任、行政人員,共同見證了2020屆致遠榮譽計劃270名畢業生獲頒致遠榮譽證書的光榮時刻。典禮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23000餘人次通過在線平臺,同步觀看了典禮直播。
  • 學好物理,天下我有,來看看物理學比較出色的大學有哪些?
    這六所大學都是非常優秀的,他們是:北京大學A+、中國科學技術大學A+、清華大學A、復旦大學A、上海交通大學A、南京大學A。這六所大學的物理學學科實力全國領先。當然,中科院下屬的中國科學院大學,物理學也是非常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