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都夜雨》臺灣歌謠主題練習曲之二--陳永鑫

2021-02-10 Koyunbaba科庸巴巴

從古到今,樂譜的出版史就是一部科技進步史

迭戈·卡帕納訪華巡演

這裡有一把手工琴在等你

琴託

琴國江湖兵器譜--四小龍


《火》

南國的《冬》

對決

驚豔

科庸巴巴之夜--右菲古典吉他音樂會

西班牙小夜曲

《港都夜雨》是秀蘭瑪雅演唱的一首歌曲,發行時間:2000-12-01,收錄於發行的《心 故事》專輯中。臺灣歌手齊秦翻唱之後影響巨大,廣為傳唱。

這一首現代流行風格作品,經過陳永鑫老師的改變有了全新的意境,前奏部分採用了弗拉門戈的表現手法,節奏也加以變化,作品充滿了濃鬱的西班牙音樂的味道。

臺灣歌謠主題練習曲 03. 港都夜雨--陳永鑫

 

「港都夜雨」也是一首創作歌曲而非民謠,作者是楊三郎先生。1951年,在基隆國際聯誼社擔任樂師的楊三郎先生為自己的樂團創作了一首頗有日本演歌味道的演奏曲,曲名為「港都的普魯斯(即Blues藍調)」,這是樂隊當時最受歡迎的演奏曲。後由樂團中的一名樂師呂傳梓先生填詞,再經音樂家王雲峰修改後完成,並定名為「港都夜雨」,廣為流傳至今。楊三郎另有多首優秀的創作,如「望你早歸」(1946)、秋風夜雨(1954)等歌曲。

我利用這首歌的小調特性,把它跟我熟悉的幾首Rumba(倫巴舞曲)結合,讓帶著一點藍調味道的旋律變成極具節奏感的低音部,伴奏則多利用高音部的和弦。當然在編曲中,我也讓旋律稍微遊走在兩個聲部間,以增加變化。

曲子一開始以一種自由的、略帶滄桑、憂鬱的樂風開始,是為前奏(1~13小節)。接下來是節奏強烈的rumba。通常在曲子結束前,有些人會再加一段慢板變奏。限於篇幅,本曲以rumba快板製造高潮之後結束。這也有另外一種效果。 

練習內容及目的:

1.   仿Flamenco節奏以練習節奏感。

2.   高、低音作為主旋律的apoyando演奏法及音色變化。

3.   圓滑奏的節奏性。

4.   穩定的節拍,各類琶音左右手指法練習。

指法說明:   

開始的13個小節,利用apoyando演奏主旋律,每句之後加上一和弦,製造出西班牙Flamenco的滄桑感。須彈得自由而有味道,可加入個人發揮。不過,真正的Flamenco吉他手,會彈得比我這裡寫的還要漂亮、複雜許多。所以,我只能說這是「仿Flamenco」。

Apoyando一般翻譯成止弦法、靠弦奏法等。方法是在彈完一條弦之後的手指,利用手腕及手臂的輕輕移動,順勢停靠在下一條弦上。例如:p指彈第o弦之後,輕輕停在第n弦上。須注意的是,一、右手並未因此奏法而改變太多姿勢與角度;二、停靠的主要力量與鉤上彈法一樣,非來自手指,而是手腕(及一小部分來自手臂的移動);三、一停弦後,馬上藉勢讓手指恢復到空中,準備下一次彈奏的位置。注意!有些Flamenco吉他手會以甩動手掌的方式彈奏apoyando,以得到強烈的(接近爆裂的)音,這不是一蹴可及的技巧,奉勸各位暫時不要模仿。只要配合臂、腕、指,輕輕彈下,得到飽滿的音色即可。    

主要樂段以rumba寫成。Rumba是一種發源自古巴非裔人民的舞蹈節奏。中文音譯為「倫巴」。快速而充滿活力的拍子是其特色,身體扭動多於腳步移動。十九世紀初開始流行於歐洲、北美各地,成為交際舞的新韻律。一般是以四二拍子寫成,為方便視譜,本編曲改為四四拍,僅存其節奏風味。其節奏如譜所示,基本上是XááXááXá。但是有時候會稍加變化以造成對比效果,讓節奏改變一下,例如作為經過和絃的快速16分音符四連音,或第64小節的節奏變成áXááXááX等。

    左右手特殊指法標於五線譜上,請自行參閱。

注意事項:

1.   對這類節奏較不熟悉的朋友,可以先參考一些CD或書籍,以便更了解節奏的構成。

2.   一般來說,伴奏的音量要小一些。不要彈得太強而破壞節奏感。

3.   若高音部有主旋律時,在本曲中通常是採用a指演奏。此時,a指亦可使用apoyando。

4.   

第41、61、73小節如果彈得不夠順暢,破壞了整曲的速度與節奏感的話,可以用第一把位的Am和絃,刷出像琵琶掃弦一般的效果,連彈八次八分音符即可。最好由弱漸強,以製造推進感。

5.   最後,希望大家喜歡這首小曲子。謝謝!

曲譜在這裡

相關焦點

  • 陳永鑫臺灣歌謠主題練習曲--天烏烏
    《天烏烏》是一首臺灣的漢族童謠。
  • 2018臺灣國際吉他藝術節一
    第四屆臺灣國際吉他藝術節開幕協奏曲音樂會說到臺灣國際吉他藝術節的願景,劉士堉說:「要讓世界聽到臺灣聲音。」「這是一個平臺,將好的世界音樂帶來臺灣,也將我們臺灣的聲音傳達給世界。」劉士堉表示,每次的音樂會都會有臺灣的演奏家或是作曲家的一些作品,透過這個平臺演出。「我們不是只演奏國外的音樂,雖然吉他的發源地是西班牙,但其他國家早就有寫自己的吉他音樂,那臺灣在哪裡?」劉士堉說,臺灣有不同的室內樂團、許多優秀團體以及教授,「我每次都會邀請他們來參與這樣的活動。同樣也有作曲家發表作品,讓大家聽見臺灣的音樂。」
  • 吉他上的中國風——陳永鑫作品
    除吉他作品外,尚有鋼琴、長笛等器樂獨奏及合奏曲、室內樂曲、管弦樂曲、傳統樂器合奏曲、臺語童謠暨電子音樂等創作。雖然是語言專業出身,但是陳永鑫說:我從語言出發到以音樂做為語言,學習音樂開啟了學習社會、文化、語言的契機,並反向深化並廣化音樂創作的內涵。學生時期的陳永鑫照片
  • 1000 齊秦|港都夜雨(1994)
    《港都夜雨》是由呂傳梓作詞、楊三郎作曲,齊秦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在他1994年發行的專輯《暗淡的月》中。
  • 飄浪之女回到未來|蔡琴的臺語歌曲
    《飄浪之女》是歌手蔡琴於1989年推出的一張閩南語音樂專輯,飛碟唱片在中國臺灣發行。這張「臺語蔡琴」從本土臺灣歌謠選錄了「燒肉粽」「港都夜雨」「媽媽請你也保重」等聽眾熟悉的歌曲,第一首「最後一封信」,一開始高昂的樂器獨秀吹起令人讚嘆的停格畫面,加上蔡琴深情歌聲觸動心弦,讓聽眾印象深刻。
  • 【欣賞】陳永鑫 小鎮印象組曲 Ⅱ 初戀
    陳永鑫 Ahim Tan1968年 生於臺灣彰化縣溪湖鎮1983年 就讀於建國中學。
  • 滿山春色 | 臺灣民謠(吉他改編)
    滿山春色發表於1939年,正值臺灣歌曲由盛轉衰時期。成為日治時代最後幾首的臺灣創作歌謠。
  • 有臺灣"美空雲雀"之稱 陳芬蘭女士演繹楊三郎作品紀念專輯 臺灣民謠交響樂章
    1989年2月26日,在當時已然充滿禁忌氛圍的「二二八」前夕,一位老音樂家走進了臺北市新生南路的張老教會,應臺灣歌謠研究者鄭恒隆之邀,進行一場別開生面的演講。此時,這位老者已經被流行歌市場所遺忘,他在桃園經營養豬十餘年,卻受親人之累落得一身債務,晚景悽涼。「在晚霞折射的光暈中,我看到他的眼角閃著淚光,他沉醉在自己所譜的旋律之中。
  • 晉江草根歌手攜閩南語歌《夜雨思情》唱響臺灣
    原標題:晉江東石草根歌手攜《夜雨思情》唱響臺灣由東石草根歌手三曲與黃麗美共同演唱的閩南語歌曲《夜雨思情》被臺灣最大點歌系統收錄。今後在臺灣,不論是KTV、旅遊大巴還是家中,都能夠享受到咱厝歌手的美妙歌聲。記者了解到,三曲(本名張貽作)與黃麗美都是晉江東石人。其中,三曲來自松柏山,是一位個體工商戶;黃麗美來自石菌村,本職工作是一位餐廳收銀員。
  • 小提琴練習曲——克萊採爾練習曲42首介紹
    換弦牽涉到右手的各個平面,因此圓潤的換弦動作也是右手能力的一個表現。  第十一課Andante 行板。  這首換把練習曲與馬扎斯《特殊練習曲》第20課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在難度上有所提高。各種版本的指法編訂都大為不同,但對換把的要求應該是一樣的。換把必須清晰,無雜音,圓潤,靈巧,準確,無痕跡。
  • 蕭邦鋼琴練習曲通解
    還有克拉莫、莫什科夫斯基的鋼琴練習曲,這些都是學琴者的技術進階之徑。蕭邦一生共寫過27首鋼琴練習曲。他把前面的24首練習曲分為兩組:Op.10和Op.25,每組12首。另有3首練習曲,無編號,屬遺作。但是蕭邦的鋼琴練習曲與車爾尼、哈農等人的單純練習技術不同,它們不僅僅在技巧上有一定難度(每一首都會針對性地解決一個技術問題),更是具有很強的音樂表現力和深刻的思想性,是一種結合了技術性和音樂性的新「練習曲」。蕭邦練習曲Op.10二、作品第10號 作品10號包括12首不同調性的練習曲,作於1829-1836年間。
  • 練習曲..
    中,印象最深刻的,除了之前已經聊過的《第36個故事》這外,就屬今天要說的這部《練習曲》了。如果你還沒有看過這部電影,看到「練習曲」這個名字,你會覺得它是一部什麼類型的電影呢?或許你會和大多數人一樣,以為它是一部音樂片。
  • 咱厝歌曲被臺灣最大點歌系統收錄!東石草根歌手攜《夜雨思情》唱響臺灣
    由東石草根歌手三曲與黃麗美共同演唱的閩南語歌曲《夜雨思情》被臺灣最大點歌系統收錄。今後在臺灣,不論是KTV、旅遊大巴還是家中,都能夠享受到咱厝歌手的美妙歌聲。       記者了解到,三曲(本名張貽作)與黃麗美都是晉江東石人。
  • 「臺灣歌謠之父」—鄧雨賢與他的「四月望雨」歌曲分析
    二、歌曲《望春風》「《望春風》非但是一首最具代表性的臺灣歌謠,更已成為世界各地的臺灣人族群認同的象徵之一。」「2000年9月15日,在臺北「歌謠百年臺灣」的評選中,《望春風》以168 票奪魁,成為百年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臺灣歌謠。」在60年後的今天,許多新歌手如陶喆等都曾將《望春風》重新翻唱,賦予此老歌以新風貌。
  • 【練習曲】電影檔案室:東明相的人生練習曲
    影像、繪畫、文字成了東明相與這個世界交流的另類方式,所以,我們看到了《練習曲》裡面本色出演的單車騎士,並透過他敏銳纖細的眼光看到了一個美麗而脆弱的臺灣;看到了他繪畫作品裡面憂鬱、安靜的人物形象;看到了他文字裡面透露出來的憂鬱和深沉
  • 臺灣環島老電影《練習曲》
    他遇到了藉由影像製造夢想的工作者,專心一意的,想將太平洋的風捕捉入鏡;在花蓮海邊遇見來自立陶宛的年輕女孩,她說她的國家沒有山……;旅程中寂寞的時候,他在海邊彈著吉他,伴著月色和海潮聲,以大地為床,就地而眠;肚子餓的時候,和租遊覽車一邊抗議工廠倒閉一邊旅遊的工廠女工分享便當;疲累的時候,他停駐外公外婆家,一聲「阿公阿嬤」喚起許多人的童年往事和遺忘已久的血肉親情……
  • 港都高雄藍天曇花一現,藍營在綠到出汁的南臺灣更難翻身
    藍軍繼年初臺灣地區領導人、「立委」雙輸後,再失去南臺灣灘頭堡,緊接的市長補選、2022年市長選舉都相當悲觀,國民黨若不大破大立,未來經營南臺灣,包括臺灣地區領導人、「立委」等單一席次的選舉要想翻身致勝,恐非一個「難」字,而是兩個字,「很難」!
  • 蕭邦《革命練習曲》的賞析與演奏
    一、練習曲的創新「練習曲」是作為專門解決或訓練某種演奏技巧而譜寫的曲子。它往往是依據單一的音樂動機寫成的。但是蕭邦的練習曲不同於前人所寫的練習曲,沒有那種常常流於單純的、機械的技巧練習和枯燥、平庸的缺點。
  • 【音樂百科】練習曲(Etude)簡介
    第2首《a小調練習曲》它是一首快速的半音階練習曲,其目的是使右手3、4、5指在力度、靈活性及獨立性方面得到均衡的發展,俄國著名鋼琴家安東·魯賓斯坦曾稱之為「憂鬱的小情緒畫」。   第3首《E大調練習曲》它的曲調優美速度徐緩,但又是一種觸鍵練習,樂曲具有深刻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