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到今,樂譜的出版史就是一部科技進步史
迭戈·卡帕納訪華巡演
這裡有一把手工琴在等你
琴託
琴國江湖兵器譜--四小龍
弦
《火》
南國的《冬》
對決
驚豔
科庸巴巴之夜--右菲古典吉他音樂會
西班牙小夜曲
《港都夜雨》是秀蘭瑪雅演唱的一首歌曲,發行時間:2000-12-01,收錄於發行的《心 故事》專輯中。臺灣歌手齊秦翻唱之後影響巨大,廣為傳唱。
這一首現代流行風格作品,經過陳永鑫老師的改變有了全新的意境,前奏部分採用了弗拉門戈的表現手法,節奏也加以變化,作品充滿了濃鬱的西班牙音樂的味道。
臺灣歌謠主題練習曲 03. 港都夜雨--陳永鑫
「港都夜雨」也是一首創作歌曲而非民謠,作者是楊三郎先生。1951年,在基隆國際聯誼社擔任樂師的楊三郎先生為自己的樂團創作了一首頗有日本演歌味道的演奏曲,曲名為「港都的普魯斯(即Blues藍調)」,這是樂隊當時最受歡迎的演奏曲。後由樂團中的一名樂師呂傳梓先生填詞,再經音樂家王雲峰修改後完成,並定名為「港都夜雨」,廣為流傳至今。楊三郎另有多首優秀的創作,如「望你早歸」(1946)、秋風夜雨(1954)等歌曲。
我利用這首歌的小調特性,把它跟我熟悉的幾首Rumba(倫巴舞曲)結合,讓帶著一點藍調味道的旋律變成極具節奏感的低音部,伴奏則多利用高音部的和弦。當然在編曲中,我也讓旋律稍微遊走在兩個聲部間,以增加變化。
曲子一開始以一種自由的、略帶滄桑、憂鬱的樂風開始,是為前奏(1~13小節)。接下來是節奏強烈的rumba。通常在曲子結束前,有些人會再加一段慢板變奏。限於篇幅,本曲以rumba快板製造高潮之後結束。這也有另外一種效果。
練習內容及目的:
1. 仿Flamenco節奏以練習節奏感。
2. 高、低音作為主旋律的apoyando演奏法及音色變化。
3. 圓滑奏的節奏性。
4. 穩定的節拍,各類琶音左右手指法練習。
指法說明:
開始的13個小節,利用apoyando演奏主旋律,每句之後加上一和弦,製造出西班牙Flamenco的滄桑感。須彈得自由而有味道,可加入個人發揮。不過,真正的Flamenco吉他手,會彈得比我這裡寫的還要漂亮、複雜許多。所以,我只能說這是「仿Flamenco」。
Apoyando一般翻譯成止弦法、靠弦奏法等。方法是在彈完一條弦之後的手指,利用手腕及手臂的輕輕移動,順勢停靠在下一條弦上。例如:p指彈第o弦之後,輕輕停在第n弦上。須注意的是,一、右手並未因此奏法而改變太多姿勢與角度;二、停靠的主要力量與鉤上彈法一樣,非來自手指,而是手腕(及一小部分來自手臂的移動);三、一停弦後,馬上藉勢讓手指恢復到空中,準備下一次彈奏的位置。注意!有些Flamenco吉他手會以甩動手掌的方式彈奏apoyando,以得到強烈的(接近爆裂的)音,這不是一蹴可及的技巧,奉勸各位暫時不要模仿。只要配合臂、腕、指,輕輕彈下,得到飽滿的音色即可。
主要樂段以rumba寫成。Rumba是一種發源自古巴非裔人民的舞蹈節奏。中文音譯為「倫巴」。快速而充滿活力的拍子是其特色,身體扭動多於腳步移動。十九世紀初開始流行於歐洲、北美各地,成為交際舞的新韻律。一般是以四二拍子寫成,為方便視譜,本編曲改為四四拍,僅存其節奏風味。其節奏如譜所示,基本上是XááXááXá。但是有時候會稍加變化以造成對比效果,讓節奏改變一下,例如作為經過和絃的快速16分音符四連音,或第64小節的節奏變成áXááXááX等。
左右手特殊指法標於五線譜上,請自行參閱。
注意事項:
1. 對這類節奏較不熟悉的朋友,可以先參考一些CD或書籍,以便更了解節奏的構成。
2. 一般來說,伴奏的音量要小一些。不要彈得太強而破壞節奏感。
3. 若高音部有主旋律時,在本曲中通常是採用a指演奏。此時,a指亦可使用apoyando。
4.
第41、61、73小節如果彈得不夠順暢,破壞了整曲的速度與節奏感的話,可以用第一把位的Am和絃,刷出像琵琶掃弦一般的效果,連彈八次八分音符即可。最好由弱漸強,以製造推進感。
5. 最後,希望大家喜歡這首小曲子。謝謝!
曲譜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