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多學科合作切除近30釐米長靜脈平滑肌瘤

2020-12-21 央廣網

央廣網上海10月13日消息(記者楊靜 通訊員胡楊)近日,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腫瘤婦科接診了一位罕見的靜脈平滑肌瘤患者,經過腫瘤婦科、肝膽外科、血管外科、心臟及大血管外科、麻醉科、放射科、超聲醫學科、心臟超聲科、輸血科、手術室護理團隊等多學科合作,最終歷時7小時,以接力手術的方式成功切除了這條近30釐米長的腫瘤。

今年45歲的盛女士於今年7月在外院檢查時發現子宮、下腔靜脈和右心房存在多發病灶,為進一步確診,盛女士來到了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松江院區腫瘤婦科求助。

經超聲檢查發現,盛女士的子宮肌層、子宮右旁都有低回聲區,而心超、血管B超和上下腹CTA更是發現盛女士的右心房、生殖靜脈、下腔靜脈都存在增粗的血管團影,經過綜合判斷,基本可以確診為「靜脈內平滑肌瘤病」。

據介紹,靜脈平滑肌瘤本身是一種良性病變,但是像盛女士這樣從子宮一路長進右心房的病例十分罕見。由於腫瘤幾乎佔滿了靜脈,血液只能沿著血管壁與腫瘤的夾縫流淌,極易阻礙血液循環,發生暈厥甚至猝死,必須儘快進行手術。

由於手術牽涉到多個學科,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科腫瘤團隊經南部醫務處積極邀請、組織了3次MDT討論和院內大會診。最終,MDT團隊根據國內外相關病例記錄、既往臨床經驗和醫學影像報告,認為患者靜脈內及右心房內肌瘤起源於子宮可能性大,在脈管內較游離,有一次性取瘤成功可能,但同時也存在不小的手術風險,需要做好充分的應急預案。

經過各科室專家的討論,心外科主任醫師葉一舟決定打開右心房,取出殘存瘤灶。手術團隊縱劈胸骨,切開心包,主治醫師單東豔協助心外科團隊為患者實施體外循環,最終有驚無險地完整取出了右心房內約2釐米大小的肌瘤。

至此,患者身體「上半部分」的手術告一段落,但下腔靜脈內肌瘤尚未離斷,接下來要解決的,是肌瘤發生的根源。婦科腫瘤主任席曉薇,吳曉梅團隊繼續為患者進行腹式子宮及雙側附件切除術,患者的子宮右側靜脈叢迂曲怒張凸向右側闊韌帶,可觸及肌瘤樣組織沿生殖靜脈走行蔓延至下腔靜脈,其中卵巢靜脈明顯增粗至直徑約2釐米,又經過數小時的精細操作,婦科腫瘤團隊完整取出下腔靜脈肌瘤、子宮及雙側附件,這場持續7小時的手術終於順利完成。目前,患者的腹腔、心包引流均已拔除,恢復良好,將於近期康復出院。

據了解,本例患者腫瘤由子宮至生殖靜脈、髂靜脈-下腔靜脈-右心房侵襲性生長,病例罕見,全世界公開報導病例數尚不足100例。

相關焦點

  • 毓璜頂醫院成功切除一例食管下段巨大固有肌層平滑肌瘤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 STER)切除一例國內罕見的食管下段巨大固有肌層平滑肌瘤。食管壁厚度僅2毫米,而患者腫瘤長徑超過5釐米,體積巨大,且橫跨賁門部,局部解剖結構複雜,內鏡下手術難度極大。傳統治療方法一般建議外科開胸手術,但考慮到患者相對年輕,外科開胸創傷大、風險高、恢復慢、花費多,術後生活質量將明顯受影響,病人及家屬強烈要求內鏡下治療。毓璜頂醫院黃留業教授帶領科室經充分討論,決定採用目前世界頂尖的經內鏡黏膜下隧道腫瘤切除術(STER)為病人進行治療。
  • 安徽50歲女子子宮肌瘤一路「瘋長」到心臟裡 長達48釐米
    子宮肌瘤長到心臟裡?還真是的!日前,安醫大一附院高新院區多學科9小時接力手術,成功摘除一貫穿子宮——卵巢——左腎——心臟的靜脈內平滑肌瘤。久病未察,罕見病患再燃一線生機50歲的邵女士是安徽人,長期務農,近幾年發現自己腹部漸漸開始鼓起來,以為是長胖了的緣故,一直未在意。
  • 【文化地標】首批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文化地標出爐啦~第12站:骨科...
    2018年度中國醫學科學院發布的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骨外科學排行榜,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骨科連續第三年位居第一。科室學科帶頭人張長青教授任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副院長,在國內最早開展吻合血管游離腓骨移植治療股骨頭壞死,目前已累計完成手術超過3500例,成功率達80%以上,居國際先進水平。在青少年股骨頭壞死、股骨頸骨不連、股骨頭壞死流行病學研究以及PRP的基礎研究及臨床轉化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
  • 女子長了25顆肌瘤 襄陽第一人民醫院醫生巧手剔除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徐苗)12月23日,筆者從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獲悉,家住樊城區的尹女士長了25顆子宮肌瘤,該院醫生通過手術成功剔除,尹女士目前正在康復中。據了解,尹女士6年前就發現有子宮肌瘤,但一直未進行規範的治療。
  • 甲狀腺癌栓離心臟不到2釐米!華西醫院完成「世界級難度」手術
    3月10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甲狀腺外科病房,52歲的黃先生正在病房裡來回踱步,前兩天還需要人攙扶的他現在已經能夠自己輕鬆下地走動了。多學科團隊歷時9小時成功完成手術就在三周前,黃先生剛剛接受了一個「世界級難度」的手術,甲狀腺癌腫瘤侵蝕到了他的頸內靜脈、雙側頭臂靜脈、上腔靜脈,距離心臟不到2釐米,這在國際上都極為罕見,手術難度極大。
  • 「顱內炸彈」兩次引發腦出血,煙臺山醫院多學科合作為患者「拆彈」
    膠東在線12月18日訊(通訊員 欒秀玲) 日前,煙臺山醫院多學科合作,歷時6小時完成了一例腦動靜脈畸形切除手術,為患者拆除「顱內炸彈」
  • 子宮內長了419顆肌瘤?到了30歲,要小心這種婦科病!
    一些女性朋友容易談「瘤」色變,她們以為子宮長出的肌瘤,就像癌症的腫瘤一樣。有人說子宮肌瘤不需要治療,也有人說得了子宮肌瘤要切除子宮,到底子宮肌瘤是一種怎樣的婦科病?在女性的一生中,可能會與子宮肌瘤「打一次交道」,如果你還對此一無所知,那就有必要了解一下,更好地愛護子宮!
  • 網球大的食管平滑肌瘤緊貼胸主動脈,他們通過一根胃鏡切了下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劉元順 30歲的鐘先生吃東西的時候,市場感到噁心,還有哽咽感,最初沒有在意,沒想到最終檢查出來,竟然是食管瘤。所幸,在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內鏡科接受治療後,鍾先生絕處逢生。
  • 手術5小時切除90餘顆子宮肌瘤!聊城市人民醫院留住患者「母親夢」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楊瀟瀟 聊城報導2020年6月的一天,聊城市人民醫院婦科門診來了一位特殊的病人,「大夫,我想做子宮肌瘤的手術,我還沒有孩子,可如果不做手術就沒法要孩子。」患者孫女士面露難色的說。35歲的孫女士發現子宮肌瘤已6年餘,6年多前曾於當地醫院行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切除術,但3年多前查體再次發現子宮肌瘤,且逐漸增大。後因不孕預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但發現子宮肌瘤較多,子宮較大,建議先行手術再受孕。
  • 48cm罕見腫瘤,從子宮一路長到心臟
    今年4月份以來,邵女士開始出現胸悶不適和渾身無力的症狀,到醫院檢查後發現子宮和心臟內居然都有腫瘤。5月份,來到合肥就診後,被進一步確診為靜脈內平滑肌瘤。這種特殊類型的肌瘤,可以從子宮部位穿出,長到子宮旁的靜脈叢中,並沿著盆腔的靜脈向上生長,最後沿著下腔靜脈一路長到心臟,最終肌瘤會貫穿整個胸腹腔。
  • 雙礦醫院婦產科為一名患者一次切除45個子宮肌瘤
    近日,雙礦醫院婦產科為一名患者一次切除45個子宮肌瘤,大大小小的肌瘤裝滿了手術盤。據了解,前不久李女士來到雙礦醫院婦產科就診,婦產科主任張寧寧發現她腹部有很大的包塊,彩超檢查顯示為「多發性子宮肌瘤」。建議她手術治療,可是是否保留子宮成了患者選擇的一大難題。
  • 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以多學科診療模式成功搶救刀傷重症患者
    當前位置 > 首頁 > 地方資訊 > 正文 熱線:65851328-7053(網站) 信箱:henanonline@126.com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以多學科診療模式成功搶救刀傷重症患者 2020年04月10日 17:20來源:中新網河南責任編輯:鄧小強  「現在有一名頭頸部
  • 中國醫大一院神經外科組織多學科協作成功切除椎管及盆腔內巨大腫瘤
    中國醫大一院神經外科組織多學科協作成功切除椎管及盆腔內巨大腫瘤 2020-07-20 16: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甲狀腺癌從頸部一直長到心臟!華西醫院完成「世界級難度」手術
    近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甲狀腺外科與多個科室合作,歷經華西醫院史上罕見的五次門診多學科會診,以甲狀腺外科主任李志輝教授團隊、肺癌中心周清華教授團隊、麻醉科劉斌教授、胸外科ICU團隊及手術室護理團隊等多學科協作努力,拼下了一場「世界級高難度」的手術,為一位24歲的年輕患者重啟
  •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舉辦建院110周年學術論壇
    11月28日,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以一場學術論壇,隆重慶祝建院110周年華誕。論壇回首了醫院百十年奮進逐夢的崢嶸歲月,也展望了新時代的願景。會議透露,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將建設成為以癌症中心為特色的大型、綜合性和研究型醫院。
  • 上海仁濟醫院為患者摘除排球大小子宮肌瘤—新聞—科學網
    12月17日,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獲悉,該院婦產科祝捷團隊聯合血管外科等專家成功為同時罹患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患者切除了巨大的子宮肌瘤。這個肌瘤直徑22釐米、重達近10斤,堪比一個排球。   仁濟醫院副院長、婦產科主任狄文介紹,子宮肌瘤是婦科常見的良性腫瘤,80%的女性絕經前都會罹患子宮肌瘤。
  • 12歲女生長了30釐米卵巢囊腫,微創婦科一孔切除!
    30釐米卵巢囊腫 微創婦科一孔切除 12歲的小花(化名)肚子發脹已有一年多,但家長卻並未重視,近日,小花突然出現肚子脹痛、便秘等症狀,遂來延安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就診,門診行超聲檢查,診斷為卵巢囊腫,考慮良性
  • 延安市人民醫院李愛明、袁強幫扶小記
    周三的早晨,天還未大亮,延安市人民醫院李愛明主任、袁強主任便冒著零下二十多度的嚴寒天氣早早出門,驅車前往近一百五十公裡外的吳起縣婦幼保健院出診。剛一落座,患者便圍了上來,兩位專家用自身的專業知識耐心地解答患者一個又一個疑惑,儘管外面寒風凜冽,診室裡卻顯得格外溫暖。
  • 楚天快報:脊髓內長出3公分腫瘤 多學科聯合精準全切
    楚天快報訊(記者熊朝樺 通訊員陳文)近日,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與超聲科合作,首次成功完成兩例在超聲實時引導下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切除術。目前,兩位患者術後肢體運動、感覺功能無受損,臨床症狀明顯好轉。今年67歲的患者李女士,頸背腰部疼痛多年,近1周來疼痛明顯加重,並且伴有頭暈、頭痛,在多次求醫無果後,來到市一醫院就診。市一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劉嶽帶領團隊,經仔細檢查後,診斷李女士為脊髓佔位性病變。
  • 子宮肌瘤必須通過手術切除嗎?別慌,先做好這4個調理工作再說
    子宮肌瘤是生長在子宮上的一種良性的腫物,會長在子宮的很多部位,也被稱之為肌纖維瘤或者平滑肌瘤。子宮肌瘤目前沒有明確的病因,但是推斷和女性體內的激素水平有關,隨著年齡的增長,得子宮肌瘤的機率也增加。女性得了子宮肌瘤以後會出現一些不適的症狀,比如說月經出現異常、盆腔感覺疼痛、排尿困難、尿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