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歌手》第三期昨日播映,基督徒、亞洲實力唱將黃綺珊獲得周第一。她演唱的是美國歌壇巨星惠特尼·休斯頓的代表作《I will always love you》。黃綺珊選擇這首歌一方面是這是她拿手曲目之一,另外是因為惠特尼·休斯頓與她有著同樣一個信仰。這首歌曲有著福音的精神。
在節目中,黃綺珊邀請音樂製作人把《I will always love you》進行了修改,在悲傷的去掉中加入了一些熱情的氣氛,但依然保留經典的高潮部分,現場聽眾聽的震撼無比又感到不禁。(觀看視頻點擊這裡)
觀眾席中有外國友人在歌曲開始時,帶著審視的眼光。但當改編出現,大家臉上浮現驚喜。結果經典高潮處,有人淚流綿綿,外國友人也不禁高聲合唱。歌曲完畢,全場歡呼。可見這個歌曲大家的喜歡程度。而黃綺珊也不負眾望,獲得本周第一。
主持人胡海泉感嘆到,「不是這個舞臺成就了黃綺珊,而是這個舞臺一直在等待黃綺珊這樣的歌手。」
黃綺珊在分享為何選擇這首歌曲時,她說:以前我可以說自己唱的很好,是NO.1,但現在經歷一些事情後,我再看自己的歌唱,我會從觀眾的角度去考慮,他們需要什麼樣的歌曲,我能夠給他們帶來什麼……黃綺珊這樣的心態造就了她用盡深情去演繹歌曲,難怪現場有觀眾感動到流淚。
黃綺珊曾經在《我是歌手》第一期的時候,選擇了《等待》這首歌曲,她強調在這些年中自己學會了等待,學會了安靜的接受一些事情。也許這就是信仰帶給她的改變吧。如今上帝讓她等待到了一個事業新起點。
值得一提《I will always love you》這首歌曲原唱者惠特尼·休斯頓可算是美國流行音樂界天后級人物,一直以來被視為擁有世界上最好的嗓音之一,她也是世界唱片銷量最高的音樂人之一,粗略統計其唱片在全世界的銷量超過1.8億張。黃綺珊認為這首歌曲唱出了上帝對人類的愛。
而對於許多國人來說很陌生的是,惠特尼·休斯頓本身也是福音音樂和黑人靈歌方面的重要人物,她的經典《I will always love you》、《The Greatest Love of All》、《When you belive》都有很強的福音精髓孕育其中。
她的基督教信仰也貫穿她的一生,並且影響了她的一生,伴隨她信仰的起起落落,她的人生與事業也都深受影響。惠特尼從小就是一個浸信會的會友,在成長過程中有段時間也去過五旬節教派的教會。11歲的時候,她開始在一家教會的青年福音唱詩班中帶領敬拜,以一曲獨唱「主耶和華,求你引領我」震驚了會眾。
後來,她的演藝生涯漸入佳境,可謂是紅透半邊天,但就在其巔峰時刻,她卻因各種敗壞生活習慣而跌入谷底。休斯頓曾經承認她經歷著很深的屬靈上的徵戰,說「最大的惡魔是我。我有時是自己最好的朋友,有時則是最壞的敵人。」在她去世的幾年前她復出歌壇,其歌曲也融入更多信仰精髓,道儘自己低谷中上帝的帶領和幫助。2012年2月惠特尼·休斯頓因病逝世。
與惠特尼·休斯頓比起來,黃綺珊的人生經歷同樣很坎坷,但看到上帝的手沒有離開過她。
綺珊是獨生子女,年輕的父母19歲生下了她,中學時母親終於在離婚書上簽字而結束了和父親長達3年的離婚大戰,父母的離異,使黃綺珊感到很無助、很孤單、很缺乏愛與安全感,當時又沒有人可以傾訴,為了逃避家裡的冰冷,17歲的她萌發了離家出走的念頭,就在那年她報考了一所私自舞蹈團,順利的達成了出走的計劃。
因為渴望愛,黃綺珊很早就開始談戀愛。由於錯誤的動機,對婚姻又存著錯誤的期待,導致黃綺珊後來結婚、離婚、再結婚、再離婚,到最後還鬧自殺,被送院搶救。
她在事業的巔峰期退出歌壇,嫁給臺灣一位知名音樂人;這一段婚姻只維持了5年,因對方的背叛而結束。那時黃綺珊26歲。這時上帝藉著一個基督徒演員何晴剛好打電話過來給她傳了福音,從此黃綺珊開始了與主在一起的旅程。
黃綺珊見證可點擊《最完美的女聲黃綺珊見證:我的歌喉就是為讚美上帝而存在》。黃綺珊在《我是歌手》第一期所唱《等待》請點擊。第二期演唱歌曲《離不開你》請點擊。第三期歌曲《I will always love you》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