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兄弟姐妹面前一味付出的人,會有什麼樣的結果?你怎麼看?

2020-12-23 雅媽亂說一通

有一個女孩,家裡有四姐妹,還有一個小12歲的同父異母的弟弟。早年家在農村,後來父親帶著繼母和弟弟遷移到城市居住,而幾姐妹當時就讀初中或小學,就在鄉村伯父伯母或外公外婆家吃住,父親負責給錢包括生活費和其他。

由於她親生母親早年去世,她懂事特別早,雖然成績在初中年級那會年年排第一名,但考慮以後,她並沒有選擇讀高中,而是南下打工。

自她去打工之後,她的父親就再沒去工作了。當然確實是有點病在身的,於是乾脆就休養不做了,基本都在等著女孩寄錢回家。當然,繼母還是有去打零工的。

這個女孩的父親後來癱瘓了,她就辭工回老家城市(四線城市)照顧,在父親去世後沒多久,繼母出車禍,她又照顧了一年。

期間女孩也有談過戀愛,但人家嫌棄她的情況,就這樣不知不覺間把自己耽誤了,好像37歲才和現在的丈夫相親結婚的。但由於年紀大了,很難懷上,到現在也還沒有要上孩子。

而她的姐姐和妹妹們,早早結婚生子,基本算是沒有負擔過贍養費用,並且都遠嫁,更加不可能照顧。

而弟弟那時未成年人,也不可能出力。

父母兄弟姐妹面前一味付出的人,會有什麼樣的結果?你怎麼看?我說說我的看法:

1.在父母兄弟姐妹面前一味付出的人,結果是,很容易被父母和兄弟姐妹忽略的那個。

他們習慣了她的付出,習慣是很可怕的東西,其他家人會認為這一切是一味付出那個人理所當然的事情,應該做的,甚至認為與她們無關。

2.假如有一天,這個一味付出的人不再願意這樣付出或僅僅是減少付出,很多時候就會被那些沒付出過的人或父母站在高高的位置上指責,好像他們才是付出的那個。

3.我贊同要孝順父母,兄弟姐妹應團結友愛,但不贊成一味付出,不求回報。也許您覺得自己付出是問心無愧,但長期這樣做,除了他們自身就有問題,其實也間接會讓那些沒有責任感的兄弟姐妹潛意識地認為孝順父母是您一個人的事情,與他們無關。

按道理,應該是每個人都有付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這才是兄弟姐妹。

我想一味付出的人都是心地善良,孝順父母,有著濃厚的兄弟姐妹情誼。可但凡不求回報的,父母或得到幫助的兄弟姐妹就會習慣你的付出,習慣依賴你。而根據身邊的例子看,這樣做並不利於任何一段關係的發展。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除。

相關焦點

  • 在父母兄弟姐妹面前一味付出的人,會有什麼樣的結果?你怎麼看?
    在兄弟姐妹面前一味付出的人,兄弟姐妹們都會記得你的情,在他們以後的生活中,都會把你像長輩一樣尊敬,愛戴,關心和愛護著。我們姊妹八個,我是我們家的老大。小時候因為家裡窮,想吃一點好吃的,那真是要看日子,每當這個時候,我總是把好吃的留給弟弟妹妹,自己則心滿意足的看著他們對的美食瘋搶一空。弟弟妹妹們對我的這些行為,在心裡都默默的心存感激之情。記得有一次,爸媽為我們殺了一個大公雞,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雞肉,我六妹妹的嘴最饞,因此她搶的最激烈,雖然如此,但她也不忘記給我挑一個最大的肉塊兒。她一邊給自己嘴裡餵著雞肉,一邊用另一隻手摸著給我的嘴裡塞雞肉。
  • 父母在,家就在;父母不在,兄弟姐妹連親戚也做不成了
    當父母還在人世的時候,子女雖也成家,可能關係也不是很親近。但是,子女都會看在父母的面子上,不過多計較,會顧及親情和責任,大家一起坐下來,和父母商量家中的大小事情。所以說,父母在,家就還在。可是,如果父母已經離世,而子女們也都各種成家,要麼做了爺爺奶奶,要麼做了爸爸媽媽,在各自的小家庭裡,都有自己要承擔的責任。加上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兄弟姐妹就會慢慢減少往來,感情自然就會變淡了。如果兄弟姐妹在父母在的時候,關係就十分不好,還積累了各種矛盾和不滿。當父母離去的時候,會因為利益的關係,發生爭吵和翻臉。
  • 「斷親」越來越普遍,父母去世後,兄弟姐妹之間為何都不願聯繫?
    很多人都說不管之前兄弟姐妹之間的有多深厚的感情,到了彼此成家立業之後,都是以小家為主,而大家庭之間的關係,就會變得越來越淡薄。所以我們不要去徵求什麼,順其自然就好了。尤其是在父母去世之後,兄弟姐妹之間可能連陌生人都不算。△ 父母不在了,手足之情的「關係鏈」斷了,就容易「斷親」?
  • 費玉清3姐弟反目成仇真相曝光:父母在兄弟姐妹是一家,父母去兄弟...
    可回頭我便從父母口中得知一個消息: 手足間早就因為宅基地的事情暗生嫌隙,平時沒少在背地裡抱怨彼此。 老人剛剛下葬,那邊兄弟姐妹幾人便因為家產的事情鬧得不可開交。 這世上哪有什麼風水,無外乎人心。
  • 來說說,為什麼兄弟姐妹的感情多半會死於成年?
    其實一個人能不能和別人成為兄弟或者成為夫妻,歸根結底要看兩個人血緣關係的遠近。特別神奇的是,人可以在無意識中辨別自己和別人的血緣遠近在人類大腦內由嗅覺所發育的邊緣系統,這個部分主要是情感中樞,我們的鼻子會聞到很多味道,大腦會自動對這些味道進行加工,有時候人很難意識到。
  • 「父母走了,兄弟姐妹就散了」,是真的嗎?
    「父母走了,兄弟姐妹就散了」,是真的嗎?父母不在了,家裡的老大是最關鍵的,如果老大沒有擔當,斤斤計較視,兄弟姐妹之間就會相見如仇,老大要像父親一樣多關心下邊的弟弟,妹妹這才沒有距離,姊妹相處要做到多包容,不計較恩怨,處處關心他們,多聊家常。
  • 兄弟姐妹為何會反目成仇,曾經的親密關係是否讓你困擾
    01 和兄弟姐妹為什麼會產生親密關係,又為何會疏遠?在多個孩子的家庭中,因為兄弟姐妹從小一起長大,他們之間是有親密關係的。如果連你全部生活的10%都沒有,甚至更少,那麼也就意味著這種親密關係已經不再。也就是說,兄弟姐妹僅僅是每個人人生前半段和自己有親密關係的人。隨著時間的流逝、各種際遇的改變,兄弟姐妹也可能會變成陌生人。這裡還要穿插進來一個概念,人口流動。
  • 「父母走後,兄弟姐妹就散了」!彼此間不來往的背後原因,很現實
    父母離開帶來骨肉疏遠的真相 1) 父母是家庭的紐帶 當父母在世時,所有的兄弟姐妹在他們面前都是孩子,父母作為家庭的主導者,是維繫孩子感情的紐帶,孩子們自然會覺得兄弟姐妹都是一家人。
  • 父母年邁久病臥床,兄弟姐妹為什麼會鬧僵?3個過來人說了實話
    導語: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句話並非子女不孝順,每個人都有工作和事業,不可能時時刻刻陪伴父母跟前。那麼這種情況下,做兒女的會請個保姆照顧老人,如果老人只有一個子女,沒什麼好說的,想鬧僵也不可能。
  • 「父母走後,兄弟姐妹就都散了?」過來人的心酸體會:確實如此
    逃不過的農村「鐵律」,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全都散了祝阿姨今年60多的,女兒結婚4年,如今有一個小兒子。過節的時候,女兒帶著兒子來看姥姥,聊天的時候,女兒說:「媽,我和老陳想要個二胎。」祝阿姨沒想到女兒能要二胎,愣了,「不是媽說啊,這孩子好不容易拉扯大,再生一個你會很累的。」
  • 因贍養父母,兄弟姐妹斷絕關係,65歲阿姨坦言:沒什麼親情可言
    導語:老一輩人都說:多子多福,兒孫滿堂才是福。所以我們爺爺奶奶那一輩人生五六個孩子,是非常常見的。農村有句俗語:人多不洗碗,鴨多不生蛋。可是如今把這句話用在父母身上,就是子女多了,孝敬的只有那麼一兩個。因為贍養父母的問題,你推我,我推你,最後斷絕關係的兄弟姐妹不在少數。多子多福,真的是這樣嗎?
  • 父母去世了,為什麼有些兄弟姐妹不來往了?3個過來人說出了實話
    對於大部分獨生子女,可能永遠都體會不到兄弟姐妹多的那份情感,即使是父母走了以後,在這個世上,至少還有兄弟姐妹能夠陪伴自己,不管發生什麼樣的事情,都有所依靠。但是,兄弟姐妹多的家庭也不是人們想像的那樣美好,不管做什麼樣的事情,很多都是把各自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如果父母尚在,可能因為父母表面上能夠維持關係,等到父母走了以後,就翻臉不認人,那麼,父母走了以後,為什麼有的兄弟姐妹不來往了?不妨聽聽三位過來人的心裡話。
  • 真正的愛情,不是一味的付出和妥協,這才是愛一個人的方式
    我不知道她們是如何愛他的,也不知道他又是如何不喜歡她的,只是覺得,他應該確實是不喜歡她的吧,因為真正愛你的人,怎麼捨得你爛醉如泥,又怎麼捨得你深夜痛哭。愛情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事情,一見鍾情需要互相見著彼此,兩廂情願也要兩兩願意。一意孤行和一廂情願最終都只能感動自己。
  • 多大的仇恨,能讓兄弟姐妹斷絕關係
    這是你死我活的事啊,你不死,我就活不了,不斷絕,成嗎?這不但會發生在兄弟姐妹之間,甚至可發生在夫妻之間、父母子女之間。生命本來是父母給你的,但如果他害了你的命,要了你的命,甚至讓你死了一回或多回,還有親情血緣可言嗎?不管有否下一世,誰都不會再見的了。3我跟親哥,就是老死不相往來。
  • 世界上哪有什麼將心比心,你一味的付出,不過是慣出來的得寸進尺
    一般丈夫對自己的妻子好的,自己的家人也會跟著對妻子好的,反之,妻子在婆家的日子異常難熬。都說前十年婆,後十年媳,可是那些在兒媳婦未嫁入家門的時候,口口聲聲說會把兒媳婦當成是女兒看待的婆婆,在兒媳婦嫁入家門後,她們真的會把兒媳婦當成是女兒對待嗎?
  • 「父母離去,兄弟姐妹也散了」,老死不相往來的原因,很扎心
    伴隨著二胎時代的到來,很多父母也有了生二胎的打算,這樣大寶、二寶在一起很是熱鬧,家庭中和睦歡樂,兩個孩子之間也能相互扶持,長大後也會成為彼此的依靠,有事情後總有人在後面頂著。只是隨著父母的離去,兄弟姐妹之間也就散了。
  • 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是怎樣失去的,這幾個原因太扎心
    兄弟姐妹之間之所以不團結,有矛盾,最大的原因是因為有的兄弟姐妹太自私,凡事只想到自己,只考慮自己的利益從不考慮別人的感受,有的人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會算計自己的兄弟姐妹,這樣的人你怎麼團結,怎麼相處?說到底,每一個人都不願意總是吃虧。
  • 父母過世後,為什麼有些兄弟姐妹們不來往了?看後忍不住落淚
    我小姨就是生了老大之後,總覺得老大一個人缺個伴,於是沒過幾年又生了一個小男孩,雖然現在小姨和小姨父是累了點,但是兒女雙全別提他們心裡有多美了,旁人更是羨慕得不得了。雖然現在兩個孩子都還很小,但小姨總和他們說:「兄弟姐妹之間一定要好好相處啊,父母陪不了你們一輩子,你們才是最親近的人,一定要多聯繫多走動,互相幫助,不要將這份親情拋在腦後。」
  • 父母和兄弟姐妹,從血緣上看誰跟我們更親?答案跟想像中的有差異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插畫 | 白露大部分的家庭是靠血緣關係聯繫的,家庭裡有父母、兄弟,以後可能還會有自己的孩子,大眾也普遍認為,沒有生孩子時,父母是我們最親的人,有了孩子之後,子女就是最親的人。
  • 其實,這輩子做兄弟姐妹,才是人生最大的緣分吧!
    其實我以前看他倆,很難想像長大了之後,會是什麼樣子,因為妹妹比哥哥小將近七歲,所以在我們眼裡,妹妹總是跟哥哥差一代似的,就是很難想像將來他們長大成人,以成人的視角看待對方,聊起天兒來,相處起來,會是什麼樣子。即便現在,在哥哥眼裡,妹妹也還是個可以哄著的小寶寶。但是這個視頻,讓我多少看到一點他們長大後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