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大概是第一部被原著拉黑的影視改編

2021-03-04 8號風曝

昨天晚上,《終極筆記》劇組在視頻網站開了一場三個小時的直播,門票價12元,會員五折。

不過依然有不少觀眾為此買單,因為《終極筆記》算是盜墓IP裡改編得最好的一部作品了。

01 低開高走的「養子」

去年12月開播的《終極筆記》真正印證了何為「低開高走」。

平均每年一部的「盜墓ip」改編網劇如同現實版的「狼來了」,一次又一次高呼「詐騙」的觀眾早已對這個項目免疫。

所以去年《終極筆記》官宣時不但沒什麼人關注,甚至有關它僅有的一些討論都嘲聲一片。

在一片叫衰中開播的《終極筆記》前期似乎也印證了這些看法,豆瓣開分只有6.6。然而誰也沒想到短短一個月後,它憑藉口碑使評分一路逆襲,現在已經是8.2。

這是自2015年《盜墓筆記》改編影視劇輪番播出以來,唯一一次大型「真香」現場。

它只有36集,卻囊括了原著《蛇沼鬼城》、《陰山古樓》、《謎海歸巢》和《邛籠石影》四個系列的內容,節奏很快,幾乎沒有注水。

最最最最最最最重要的一點——高度還原原著。

劇基本就是按照原著的走向一字不落地拍出來了,就連「小雞內褲」這種名場面都有。

而且它成功塑造了吳邪和悶油瓶(張起靈)之間的兄弟情(真的是不帶引號的那種)。

無論是曾舜晞還是肖宇梁,一開始都不是觀眾心中最佳的吳邪和張起靈人選,可是他們後來都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

首先兩人這滿身腱子肉著實是令人滿意,

好歹身材是符合原著描寫的。

演技說不上多好,但勝在人物貼近原著,不讓人出戲。

小妹印象中的曾舜晞還總因為演技被嘲,還有他的卡姿蘭大眼睛總讓人集中不了注意力。然而在這部劇裡他演的吳邪還讓人覺得挺符合人物形象。

小哥的扮演者肖宇梁也把張起靈的冷表現得恰到好處,利落的打戲一看就是練了。(小妹友情提示,演員不必入股了)

他在採訪中提到自己對張起靈這一角色是這樣理解的。

不容易,看得出他是真的下功夫研究了,沒說出什麼「小哥是性幻想對象」這種讓書迷大呼救命的感悟。

就連霍仙姑和吳二白都是找的劉雪華和王勁松這樣的老戲骨飾演的。

儘管他們就客串了幾個片段,也足以稱得上是這部劇的演技高光。

可以說《終極筆記》在很大程度上幫助《盜墓筆記》的影視改編系列挽回了口碑頹勢,真正做出了一版書迷和觀眾都滿意的作品。

令人玩味的是,《終極筆記》並不是原著作者南派三叔的「親孩子」。

02 接連改編的盜墓系列

不數不知道,已經有7部改編自《盜墓筆記》各個系列的影視作品播出了。

嗯……還有一部《愛情公寓大電影》,電影後半段莫名其妙進入了《盜墓筆記》的世界。當然這種「陰間改編」小妹就不多做贅述了。

到目前為止距離第一部由這部超級IP改編的作品——網劇《盜墓筆記》僅僅過去5年。

這部網劇從它立項之初就集合了一眾書粉期待,演員陣容也是相當豪華,男主角吳邪和張起靈分別由爆紅一時的李易峰和楊洋飾演。

人氣女性角色阿寧則找來了唐嫣。

然而最終的成品卻是槽點滿滿。

出圈的「萌萌噠」屍蟞,

和宛若淘寶素材包裡找的貞子。

掛著「大製作」的羊頭賣著「五分錢特效」的狗肉,詐騙!是詐騙吧!

演員演技也是十分拉垮,強大清冷的張起靈被演成了面癱AI。

不知是不是為了考慮過審,劇情詭異地朝著「文物保護」的方向發展。說什麼「摸金」「倒鬥」?好公民就是要遵紀守法!

小妹至今無法忘記李易峰飾演的吳邪鄭重其事地要把手中的牛頭「上交給國家」。

誰看了這一幕不想給他敬個禮?

搞笑的是,劇方已經這麼努力地弘揚「正道的光」,這部劇在當年依然難逃下架整改的命運。

就這樣這部在萬千期待下誕生的第一部《盜墓筆記》網劇最終在罵聲中收場。這部劇可能讓初涉IP改編的南派三叔吃了教訓,他決定親自擔任《盜墓筆記》電影版的編劇。

演員陣容依舊豪華,鹿晗和井柏然分別飾演吳邪和張起靈。至此當年的「四大流量」在短短一年時間內有三個都主演了這部豪華IP改編的影視。

失望的書粉原以為影版將使他們迎來春天,卻沒想到是另一個寒冬。

造型上,繼「面癱殺馬特」小哥後,我們迎來了「黑皮座山雕」版小哥。

三叔當時可能是「瓶邪」頭號cp粉,吳邪和張起靈在這部電影中把「曖昧」發揮到了極致。

二人互相交換定情信物;

吳邪深陷危機,張起靈著急相救。可怎麼看都不像是在救兄弟。

儘管「瓶邪」一直是網文界的大勢cp,但這種強行往cp粉嘴裡灌糖的行為著實齁到了一眾人。觀眾紛紛表示觀感不適。

也許是影版和電視劇版的初次改編都以失敗告終,《盜墓筆記》的網劇版權所有方歡瑞世紀並沒有急於推出原著主體部分的後續系列。然而這兩年南派三叔所著的《盜筆》後續篇章反而不斷被影視化。

比如和影版同年播出的網劇《老九門》,以及2018年的網劇《沙海》。南派三叔分別擔任兩部網劇的監製和編劇。

《老九門》依舊是雙男主設定,陳偉霆和張藝興分別飾演張啟山和二月紅,趙麗穎飾演尹新月。可見《盜墓筆記》在當時是怎樣的一部IP,可以說是非「流量」不能出演的地步。

然而大眾口碑嘛(除了粉絲)…依舊是撲gai的水平。

到《沙海》終於在選角方面長了記性,不一味地找流量了。吳邪的扮演者找來了很有演技口碑的秦昊,黎簇則由吳磊飾演。

這部劇前期還是好評滿滿,後期卻因為配角「張日山」戲份過多,直接拖垮了主線節奏,最終導致口碑翻車,還被網友戲稱為「張日山傳奇」。因為加戲太過惹眾怒,逼著本劇主演吳磊的粉絲親自按照黎簇視角剪了cut版。

等到2019年,在歡瑞手中積壓了四年的《盜墓筆記》系列網劇第二部《怒海潛沙&秦嶺神樹》終於開播,然而經歷了太多次「詐騙」已經沒有太多的目光願意為這部IP停留。

看得出來歡瑞想要一雪四年前「五毛特效」之恥,這部劇的特效總算對得起大製作的名頭。

可惜…最終卻變成了一部披著「盜墓」外殼的「言情劇」。

這種神奇的操作在整部劇中比比皆是,小妹每每看到都想高呼「麥艾斯!」

等到去年,南派三叔監製並親自擔任編劇的《重啟之極海聽雷》開播,這部改編自《盜墓筆記重啟》的網劇被三叔稱作「獻給書迷的禮物」。

可惜書迷們很不買帳。

這部劇在書迷心中的爭議很大,尤其是深陷密林「小哥獻血」這段引發了很大的不滿,強大的張起靈成為了輸送「血包」的工具人。

到《重啟》為止,《盜墓筆記》及其後續作品的所有影視改編全軍覆沒,無一倖免,尤其是南派三叔參與監製或編劇的作品。

03 不是金剛鑽,別攬瓷器活

南派三叔估計是為數不多的書粉天天求著不要繼續參與影視改編的作者。

2019年6月,南派三叔發微博稱《盜墓筆記》在歡瑞世紀的版權已到期,重新回到了自己手中。

那時候這條微博下評論的畫風是這樣的——

誰也沒想到,在《終極筆記》播出後,變成了這樣——

太多的書粉讓他「做個人吧」,更是直言讓他放過《盜墓筆記》其他系列。

據說三叔本人在《終極筆記》播出期間一次宣傳都沒做過,某次直播過程中更是把在直播間提到這部劇的觀眾拉黑。

明明是這個項目裡最受好評的「孩子」,卻得不到「親生父親」南派三叔本人的任何偏愛,也是頗讓人哭笑不得。

南派三叔可以稱得上是國內率先重視版權開發的作者之一,2014年就專門成立了自己的南派影視投資管理公司(現在的南派泛娛)負責IP改編,沒有人比他更希望《盜墓筆記》的價值可以最大化的實現。

然而事實就是這麼的殘酷,三叔親力親為參與的大部分《盜墓筆記》影改項目反饋都不是很好(雖然錢沒少賺)。

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讓眾多書粉求南派三叔「放手」,不要再涉獵影改項目了,趕緊把沒填的坑補上吧!

或許是因為太多原著被魔改後搬上銀幕,更為過分的某些影改作品只保留了原著角色的姓名,從劇情到人設統統改得面目全非。讓人不由心生疑惑,既然對原著這麼不滿意為什麼不乾脆原創?

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有小說傳出影視化的消息,書迷都迫切希望原著作者可以參與到改編的過程中。

確實有很多作者參與後的影視化作品受到了好評。

比如顧漫先後擔當了《何以笙簫默》和《微微一笑很傾城》兩部自己作品的編劇,這兩部電視劇都在當年熱播,無論是書迷還是觀眾都很認可。

墨寶非寶擔任自己的小說《蜜汁燉魷魚》改編的影視劇《親愛的,熱愛的》的編劇,也成為了當年熱度話題度很高的電視劇。

現實是都市言情小說的改編相對而言要比其他題材容易一些,另外,這些只是少數,大多數作者都沒有參與自己作品的影改,而全權交由影視公司主導的IP改編也並不都是差評。

去年大熱的《隱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都由作家紫金陳的作品改編,都實現了播放量和口碑雙豐收。

小說到影視劇要跨越的可不僅僅只有劇情改編的障礙,畢竟一個僅僅靠文字去調動讀者去想像,而另一個需要把存放在讀者腦中的畫面還原出來。

影視劇的節奏和小說的節奏完全不一樣。小說可能會為了引出情節的高潮而花大量的筆墨在前文進行鋪墊,可是影視劇需要非常清晰的敘事線索,如果鋪墊過長,只會使觀眾審美疲勞從而拖垮節奏。

比較吃虧的是,影改作品的受眾大多閱讀過原著,他們已經在腦內構建好了符合原著的場景、畫面和人物形象。影改團隊還得對書中描述的場景畫出合適的分鏡,做精良的聲畫特效去最大程度上做到還原。

可是一千個觀眾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無論這些影視劇做得再好,都不可能完全符合書迷心中所想。

而作家大都只了解文本創作,改編劇本還行,插手其他方面就算了。

作家愛惜自己的作品是好事,但若為此硬去嘗試自己不擅長的領域反而得不償失。倒不如大膽放手交給更專業的人去做更專業的事。

這樣一來,萬一拍砸了,也怪不到自己頭上是不是?

南派三叔與其執著地總自己親身上陣去做影視劇,倒不如趕緊回去把坑填了。「終極」到底是什麼,小妹不清楚就算了——

三叔你心裡清楚嗎?

相關焦點

  • 15部原著,102部改編影視劇!金庸不再,武俠影視江湖依舊
    這部作品是金庸先生的第四部作品,「射鵰英雄傳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作品,1959年至1961年連載於香港《明報》,共四十回。可能連金庸先生也想像不到自己認為最失敗的作品,卻是他被改編的首部影視作品,而且也是深受人們喜愛的一部武俠IP。
  • 拉出《慶餘年》的「三駕馬車」,能為IP影視改編持續續航嗎?
    這是典型的用了閱文的IP、用了騰訊影業的主控和規劃能力、用了新麗的製作能力生產出的作品。」騰訊集團副總裁、閱文集團CEO、騰訊影業CEO、騰訊動漫董事長程武一針見血地指出。本次發布會的主題——「合光·向融」,不僅指的是「三駕馬車」協同發展,也指向文娛行業的一個重要議題:文學與影視如何相輔相成,互相成就。作為近年來最成功的IP影視改編代表作,《慶餘年》無疑也是這場發布會的焦點。
  • 原著很火爆很精彩,改編成影視劇卻撲街的5部作品
    1、《錦繡未央》根據秦簡的小說《庶女有毒》改編成的大女主電視劇《錦繡未央》,這是我覺得改編的最離譜的,一部披著大IP完完全全和小說背道而馳的瑪麗蘇電視劇,結果也證明了改編後的作品效果確實不甚理想,豆瓣評分才4.7。
  • 根據兒童文學名著《海蒂》改編的四部影視作品,你看過哪一部?
    這部老少皆宜的作品曾被無數次改編為電影和電視劇,受到了世界各地觀眾的喜愛。小格電影這次就來介紹四部根據《海蒂》改編的影視作品,分別是三部電影和一部電視劇。《海蒂》改編的電影,這一版並不完全忠實原著,影片裡的海蒂由美國三十年代最紅的童星秀蘭·鄧波兒(Shirley Temple)扮演。
  • 原著積累好口碑,電視劇版更光輝,10部改編評分超原著的電視劇
    《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這部電視劇鵜鶘哥在豆瓣高分的影視劇裡推薦過,原著其實只有5.9分,也只能算是及格分數,但是改編成電視劇就大不同了,電視劇評分7.9,這部電視劇在網絡累計播放量達到28億。各類獎項和推薦都輕鬆入手。
  • 46部有影視改編潛力的網絡頭部IP,了解一下?
    基於兩大指標體系,以2018—2019年度47部影視作品的用戶評論數據為基礎,《報告》通過抽取用戶評論中直接與原著比較的內容進行滿意度分析,形成並發布2018—2019年度網絡文學IP改編影視劇用戶評論滿意度排名,共12個IP上榜,依次為:《慶餘年》《天盛長歌》《陳情令》《將夜》《全職高手》《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從前有座靈劍山》《香蜜沉沉燼如霜》《扶搖》《東宮》《夜天子》。
  • 原著與改編,別樣的命運與共
    這為兩者的轉化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因此,改編小說始終是影視劇製作的一個重要路徑。影視創作者首先瞄準的是一些經典的小說,它們經過時間和讀者的檢驗,有廣泛的知名度,這為改編提供了優質的劇本基礎,也對影視劇起到了天然的宣傳作用。對於中國電影來說,一系列優秀的現當代小說為它的內容升級提供了持久的動力。例如,第五代導演的崛起,與20世紀80年代的文學熱有著共生共榮的關係。
  • 「金庸作品」被改編成158部影視,這5部劇評分最高,你看過幾部?
    「金庸作品」被改編成158部影視,這5部劇評分最高,你看過幾部?金庸先生已經去世兩周年了,在兩年前的10月30日,作為一代武俠小說泰鬥的他與世長辭,享年94歲,相信大家都知道,他一身之中,留下了非常多的代表作,而這些作品,都被改編成了各種各樣的影視作品,由此誕生了很多的大IP,至今難以超越,今天筆者要說的,就是「金庸作品」被改編成158部影視,其中以下這5部劇評分最高,你看過幾部?
  • ---兼論原著與改編影視版的區別
    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文學作品的解讀有千千萬萬,這裡不點評一個影視作品改編的好壞,只談談這種這種差異性產生的原因。下面以《星星之火》為例來解析下改編自文學作品的影視作品(下簡稱影視作品)與原著的差異性。第一、受眾群體不同。
  • ---兼論原著與改編影視版的區別
    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文學作品的解讀有千千萬萬,這裡不點評一個影視作品改編的好壞,只談談這種這種差異性產生的原因。下面以《星星之火》為例來解析下改編自文學作品的影視作品(下簡稱影視作品)與原著的差異性。第一、受眾群體不同。
  • 《三叉戟》4處改編同原著大相逕庭,不吹不黑,哪版結局更精彩?
    不過,不吹不黑,大家倒是可以討論下哪版結局更為精彩!1:關於「郭局長」(巫剛飾)的改編在原著《三叉戟》的設定中,郭局從始至終都有問題,最早的時候他涉嫌職務犯罪,後來和黃有發同流合汙,多次給黃有發通風報信。
  • 盤點:原著粉喜歡的7部言情小說改編的電視劇!
    阿宅總結了近幾年根據小說改編而受好評的電視劇,發現原著粉比較能接受改編的理由一般有幾個:1.劇情還原度高2.演員演技好3.改編的劇情要比原著好4.改編的角色人設要比原著討喜5.製作精良、bug少6.以上綜合實際上原著粉是一個非常傳奇的存在,作為擁有10年「書齡」的言情小說粉,阿宅可以負責任的說一句
  • 1948-2016:《三俠五義》的影視改編
    從1948年的香港電影《御貓大戰錦毛鼠》到2016年的內地電視劇《五鼠鬧東京》,大半個世紀裡,《三俠五義》改編的影視作品就有50部左右,而且多以續集形式呈現,續了一部又一部,電視劇的集數也很可觀,1974年臺灣電視劇《包青天》連播350集,1993年金超群主演的《包青天》連播236集,加上後來的各種續作,更是數不勝數。
  • 全球掀經典名著影視改編熱 影視改編進黃金時代?
    自1982年加西亞·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不少好萊塢公司都希望能拿到《百年孤獨》的改編權,但作者本人一直沒有同意。近日,Netflix終於買下《百年孤獨》的改編權,將其拍成一部西班牙語劇集,這是該小說問世50多年來首次影視化,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兩個兒子擔任劇集執行製片人。「幾十年來,我父親收到過很多關於影視改編《百年孤獨》的請求,但他都拒絕了。
  • 四部沒有毀原著的電視劇,《花千骨》排第四,第一無人超越
    四部沒有毀原著的電視劇,《花千骨》排第四,第一無人超越如今的影視圈最常見的就是通過買小說版權來改編電視劇了,一般這種改編劇受到的關注會比較多,因為它本身就有很多的原著粉,為此主要還是看改編程度如何,原著粉需要的是一個和原著相差無幾的電視劇,而不是一個經歷了魔改的
  • 從五部歐美熱播劇中看影視作品如何成功改編經典文學
    一來由於行業中的技術進步和生態變化,讓很多擁有宏大格局和複雜內容的作品有了能被改編出來的條件;二來因為優秀的文學天然有著被影視化的良好基因和廣大的市場受眾,這使影視在製作中減少了很多風險;三是文學和影視的結合可以使文學在當下得到最快速地傳播,觀眾在享受審美娛樂的時候能重燃對文學的興趣,對出版行業也有積極正面的影響。
  • 3部東野圭吾原著改編的電影,燒掉你1億腦細胞!
    他的作品中有三十餘部被拍成電影,《嫌疑人X的獻身》大家耳熟能詳,掩人耳目後的抽絲剝繭,其實是對愛的詮釋。懸疑菌想起了中國的那句古語「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秘密》、《白夜行》、《湖邊殺人事件》等營造了一場有一場驚心動魄,讓讀者絞盡腦汁。他的很多原著都被影視化,可見東野圭吾在推理小說上的成就實在是高。
  • 《第一爐香》正式「出鍋」,馬思純彭于晏選角引爭議,要毀原著?
    近日,第7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正式宣布了入選電影名單,其中有一部電影尤為引人注目,這部電影就是由許鞍華執導的《第一爐香》。該電影改編於中國著名現代女作家張愛玲老師的中篇小說處女作《沉香屑·第一爐香更有甚者居然直接表示這應該是《咱們工人有力量》的現代版劇照。
  • 9 部超越原著的改編電影,你看過幾部?
    1994 年,約翰·拉羅歇和其他三個西米諾印第安人在國家公園盜取稀有蘭花,企圖克隆而後牟取暴利,該書是作者對這一案件的調查。然而,影片呈現出的內容遠比原書豐富。編劇查理·考夫曼將其打造成帶有半自傳性質的故事,講述自己改編劇本過程中的掙扎,同時加入了一些虛構成分,例如原著作者奧爾琳和書中人物拉羅歇之間存在的曖昧關係。
  • 2020十大改編影視:用故事照亮未來
    這些成功的改編,提醒我們不要忘記它們背後優秀、紮實的原著。,再打開改編的同名劇集,甚至會覺得鏡頭裡愛爾蘭的那片綠色和陰鬱都是恰到好處的——或許這就是優秀作品的魅力。《壞小孩》,當然為影視改編提供了一個優秀的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