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程《小河之歌》

2021-02-22 靜聽

最初聽到這首沈文程的《小河之歌》還是在2013年,那年李壽全老師在南京有一場分享會,他還在現場送給大家一張《南京2013年李壽全自選集》的自製CD,其中就收錄了這首沈文程的《小河之歌》,這首歌對於我來說,屬於聽第一遍就很有感覺的歌曲。說實話對沈文程這位歌手並不熟,只記得他的一些閩南語歌。以唱閩南語歌起家的沈文程,1983年以一曲《心事誰人知》出道走紅。

這首《小河之歌》選自沈文程1998年的專輯《起程》,發行這張專輯前他足足想了兩年,沈文程決定在這張新專輯裡唱些自己的國語歌,其中就包括這首《小河之歌》,但一些朋友卻提出善意的建議:覺得沈文程唱國語歌比較冒險且沒有勝算,最後這張李壽全製作的國語、閩南語的專輯還是發行了。憑藉這張專輯,沈文程獲得了第十屆金曲獎的「最佳方言男演唱人獎」。

沈文程詞曲的《小河之歌》帶著一種歲月的味道,歌曲中長者和孩子的口白,女聲整齊而質樸的和聲。雖然聽不懂,但蘊含其中的那份坦蕩蕩的赤子之心卻是相通的。歌曲之前的那段口白的意思是:在很久很久以前,魯凱族的祖先,隨著一頭雪豹穿過中央山脈,來到「京多歐魯」這個神秘谷地,發現了「卡大古拉辣」這條美麗的河,於是就在這裡安定下來……。僅以這首歌獻給魯凱族的祖先。所以歌曲中那些我聽不懂的語言應該就是魯凱族的語言吧,魯凱族居住於臺灣中央山脈南段兩側的山區,是臺灣的原住民。

每次聽這首歌,都會在腦海中出現這樣一幅畫面:河水潺潺流淌,在河畔安靜地生活著一個純樸的部落。每次聽這首歌,也都會被其中的質樸和真誠所感動。後來看了一些資料才知道沈文程就是魯凱族,所以我就理解了他寫這首歌曲的含義,也理解了歌曲開始的那段歌詞:在我深存的記憶中,有著一條不同的河流,它像是母親般呵護著我,讓我有自己的童年和自己的歌……。

沈文程的這張唱片找了很久,終於有一天在臺中茉莉二手書店的一角找到了,100臺幣的價格也很親民。今天就推薦這首沈文程的《小河之歌》。

相關焦點

  • 《寶島漁很大》沈文程近況曝光!膝蓋磨損疼痛:想和魚約會
    記者林彥君/臺北報導65歲的沈文程因對魚的熱愛,溪裏海裡遨遊,鍛鍊出過人體力,成為「魚」的最佳代言人,事業釣出新裡程。 沈文程之前長年主持登山外景節目,導致在55歲時膝蓋磨損,疼痛無比,用盡任何中西醫方式,但依然復發狀況頻繁。
  • 經典閩南歌曲沈文程《漂泊七逃人》節奏愉快 男人勵志歌曲
    民國82年,沉文程開始自我創作,出版「來去臺東」、「舊情也綿綿」等百萬金曲,轟動至今民國83年,出版與陳盈潔合唱之「雪中月」,並為黃乙玲、林晏如等人量身訂製歌曲民國84年,出版「流浪的吉他」、「男兒的心聲」民國87年,睽違兩年多,沈文成全新扭轉形象,出版新作,結果以此專輯獲得88年度的金曲獎臺語歌曲最佳男演唱人獎,實至名歸。
  • 第一個跟春天有關的人,是小河.
    早年間和小河熟識的朋友都喜歡叫他「阿瘋」,逐漸地,小河扔掉了自己的「癲狂」和「瘋魔」,從自己擅長的先鋒實驗音樂領域轉入了一扇創作之門,從野心勃勃和極具藝術張力的環境中退回到一個「小小的」不起爭議的範疇之中,無論是「音樂肖像」、「迴響行動」,還是「尋謠計劃」, 仔細體味都會覺察到這些音樂項目的源頭或著落點都是我們在日常極易忽略的瑣碎細節——街道上擦肩而過的路人,或者轉入胡同、公園偶然聽到的頗為熟悉親切的兒歌
  • 我愛家鄉的小河
    我愛我的家鄉,更愛家鄉的那條一年四季景色宜人、美麗如畫的小河。春天,小河裡面的水顯得特別綠,既像一塊無瑕的翡翠,又像一條綠色的綢帶,充滿絲絲春意。清澈的河水,使人們能夠看到許多小魚、小蝦。水中還倒映著藍天、白雲和河邊一排排整齊的綠樹,令人心曠神怡。小草悄悄地從河旁的泥土裡鑽出來,探出鮮嫩嫩、綠油油的腦袋擠在一起,活像春姑娘特意給小河披上的綠衣裳。
  • 國寶民歌丨一曲《小河淌水》,唱響了世界!
    一首歌是可以影響一個人的,在失意時,一首歌能帶給你安慰;在奮鬥時,一首歌能鼓舞你前進。今天,我們給大家分享一首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雲南民歌——《小河淌水》「月亮出來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在深山.」這首空靈動聽的雲南名歌被譽為「東方小夜曲」。
  • 如何評價蕭敬騰的《小河淌水》?
    答|百度派 @堅果pie蕭敬騰真的是太厲害,以前對他的印象就只是很會唱歌,搖滾歌王妃、王子的新衣這些唱的很ROCK,很爽。早期《寂寞還是你》,到從他《以愛之名》後自己的曲子比重加大,最後獅子合唱團全專就是他我看莫豔琳給蕭敬騰選《小河淌水》,當下我和老蕭一樣是崩潰的,因為《小河淌水》大家太熟悉,並且對於我這種出生於民歌大院的人來說這歌真的太熟悉不過,民族腔調怎麼樣和搖滾撕裂腔調摩擦出火花,無法想像,所以當下我這期就特別期待這首。
  • 藝術大講堂——中國民歌裡的大江南北——雲南彌渡民歌《小河淌水》
    中國民歌是我們祖先留下的一筆豐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之多,歷史之悠久,品味之高,風格之多樣
  • 中國音樂圈鬼才歌手小河,拯救中國童謠
    2010年,30多歲的小河把創作從自我轉向他人,他用12個月的時間,找來12個陌生的普通人物,和他們各相處一兩天,創作一首歌,他稱為「肖像計劃」。他寫煤礦工人、90後北京女孩、藝術品收藏家、歷史事件中逃難瑞士的華人、保潔員,應準媽媽的要求,為她還未出生的孩子寫歌。
  • 萬曉利、周雲蓬、小河、張瑋瑋……民謠歌手答記者問,也太不配合了...
    聽了小河和陸晨這首《生蛋歌》什麼感受?周雲蓬:就挺為雞難受的。雞生了蛋,變成炒雞蛋了,人類還要寫首歌來歌頌雞。民謠挺接地氣,到大劇場演什麼心情?小河:是民謠歌手長得接地氣。民謠小眾還是大眾?萬曉利:沒聽清,你問的是什麼?重複提問。萬曉利:什麼意思?再次重複。
  • 《踏歌行》第七集:小河(如果你相信)
    阿茂和仁科幾乎異口同聲地說到了小河,仁科認真重複了好幾遍,一定要說對那張專輯的名字——《飛的高的鳥不落在跑不快的牛的背上》。就是聽了他的音樂,我才發現還可以這樣寫歌,仁科興奮地說,一直到今天我也覺得這是張偉大的專輯。所有聽民謠的人,都會記得那個曾經光芒四射的小河。他先鋒、前衛、實驗,憑藉一己之力突破了音樂的各種界限。但是突然之間,小河不寫歌了。
  • 胡海泉和黃綺珊演唱的《小河淌水》,怎麼樣?
    前幾天,在《天賜的聲音》節目中,胡海泉和黃綺珊合作演唱了《小河淌水》,這首歌曾經被龔琳娜、蕭敬騰唱過,並不算很小眾。而此次胡海泉和黃綺珊的合作,算是半首好歌。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胡海泉和黃綺珊合作的《小河淌水》胡海泉沒問題,黃綺珊沒問題,但是兩個人搭在一起就有些違和。
  • 貴陽融創城,給貴陽一個新小河
    融創城實景放在更長的時間維度看,儘管現在的小河仍顯得靜謐含蓄,但它就像一首歌,在高潮迭起之前,總有一些悠閒緩慢的鋪陳和醞釀。時間一到,熱血沸騰。或許正是因為看中小河的潛力基因,2019年,融創搶先佔據經開區核心位置,把西南第一個融創城,落子小河。二、小河的產城融合在貴陽,一些新入駐的大盤,比過去站在更高的起點。這其中,經開組團的貴陽融創城非常值得關注。作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貴陽經開區絕對帶動整個區域發展的實力。
  • 專訪|小河:尋找童謠,讓我們接近那麼多「天真」人
    音樂人小河,曾經瘋魔。有很多年的時間,他像一隻猿,抓撓內心,苦思冥想終極命題,吐出血淋淋的句子。燃燒內心的猿為了觸摸到人類之心,把頭髮都燒白了。後來他大概察覺到「個性」既是宿命裡的東西,可以一味澆灌,也是障眼的「魔物」。中青年時期遂開始「移目真實的生活」,對身邊活生生的人和紛繁世界產生極大興趣。
  • 當蕭敬騰遇到雲南民歌《小河淌水》,畫風竟然如此和諧!
    點擊上方「民歌中國」可以訂閱哦雲南民歌《小河淌水》由於有逐漸增減的音律,所以對歌者的唱功有著極高的要求,就連李谷一老師也曾表示《小河淌水
  • 馬斌《故鄉的小河》美聲唱法別有滋味 獻給農民工兄弟
    近日,他又推出一首新單《故鄉的小河》,讓人感受到了不一樣的音樂魅力。   馬斌全新治癒新單《故鄉的小河》現已在各個音樂平臺上線。整張新單由宋少鷹作詞、出品,許濤作曲,齊乘編曲,這是一首為漂泊在外的農民工兄弟寫的歌。正如歌詞所訴「我思戀故鄉的小河,那裡有我太多太多的歡樂,千山萬水不能把你阻隔,不能把你阻隔阻隔」漂泊,是一種生活,也是一種狀態,也是一種不得已的選擇。漂泊的生活充滿了快樂和艱辛。為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標,漂泊他鄉努力奮鬥。馬斌的歌聲優雅溫暖,撫慰著漂泊在外的農民工兄弟的思鄉情緒和勞累。
  • 筆尖|故鄉的小河
    家鄉那條小河彎彎曲曲,隱蔽在林子裡靜靜地流淌。在我的印象裡河流好像從來沒有泛濫過。大概是樹木繁森的緣故,即使是雨季的高峰期,河流也只是微微高漲,從來不會乘勢癲狂而影響岸邊那些美麗的植物。木橋換了一次又一次,小河舊貌依然,永遠保持著一顆平常的心態。流水清澈透明,蘊藏著高寒山區的冰涼,腳踩在河中感覺寒氣徹骨。但它富有自身的意趣,潔白的沙粒沉在底部,陽光穿透水面,沙粒放射出耀眼的光澤,讓人產生無名的欣悅。河床上偶有巖石橫生,形成小小的水灣,石面上翻卷白色的浪花,發出清麗而溫暖的笑聲。岸邊有水草,還長滿了水靈靈的萬年青。
  • 史上最優美的中國輕音樂-《小河淌水》真讓人陶醉!
    天上走哥啊哥啊哥啊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哎~~~月亮出來照半坡照半坡望見月亮想起我阿哥一陣清風吹上坡吹上坡哥啊哥啊哥啊你可聽見阿妹叫阿哥創作背景《小河淌水》誕生於1947年春雲南大學月亮高懸亮汪汪的一個夜晚。
  • 小河萬曉利張瑋瑋,民謠歌手演起戲來,沒有想像中那麼糟
    這是音樂戲劇《流浪之歌·河樂隊》裡,郭龍和張瑋瑋扮演的兩兄弟的臺詞。12月11日-12日在上汽·上海文化廣場上演的《流浪之歌》有點像一部點唱機音樂劇,歌先有了,都是那些熟悉的民謠,張瑋瑋的《米店》、萬曉利的《這一切沒有想像的那麼糟》、小河的《森林裡的一棵樹》……再寫一個故事串聯起來。
  • 「專訪」 民謠鬼才小河,沒想到為了音樂他進行了「跳樓」實驗
    民謠歌手小河對記者說,「說到小何,很容易想到村裡的一條河,我的名字就是這麼來的。」今年暑期,這支樂隊和央華戲劇合作的音樂劇《流浪之歌》在北京保利劇院上演。安娜、小河在《流浪之歌》河樂隊排練場演唱《森林裡的一棵樹》。
  • 讓音樂流進戲劇 「河樂隊」演繹《流浪之歌》
    這半個月來,位於地安門一條胡同裡的排練場,每天都會響起動人的音樂和歌聲,由央華戲劇出品,閆楠編劇導演,安娜、萬曉利、小河、張瑋瑋、郭龍共同組成的「河樂隊」主演的央華2020年新創音樂戲劇《流浪之歌》正在排演之中。疫情期間的劇場,全都緊閉大門,但戲劇人並沒有放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