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播到第47集,仁宗皇帝趙禎和皇后曹丹姝在結婚15年後,終於圓房了。
這天,天剛擦亮,皇后醒來。她深情地凝望著旁邊熟睡中的趙禎,情不自禁地想伸出手去觸摸一下這個和自己第一次同床共枕的夫君的臉。
突然,一陣不同尋常的馬蹄聲踏破了晨間的綺夢。丹姝警醒地立馬下床。驀地,外頭傳來福寧宮失火的呼救聲,她看到福寧宮升騰起來的煙霧和依稀可見的火光,伴隨著侍從宮女們腳步嘈雜的奔走聲,丹姝意識到,宮中出大事了!
不愧是將門之後,皇后面對危情表現得冷靜沉穩,指揮若定。還未來及梳妝打扮的她,披著一件長縷,垂著一頭長髮,有條不紊地指揮著整個大局。
她先是命令現場所有人員迅速封鎖皇帝在坤寧宮的消息,隱藏目標;然後即刻傳達中宮諭令,命各宮女眷閉門不出,避免意外;緊接著又命令宮內所有的侍衛以性命擔保,保護皇上;令宮女們盡數出去救火;又派一撥人自願去刺探謀反敵情。一時間,原本一片喧囂,驚惶不安的後宮開始慢慢平靜下來,坤寧宮內寂靜無聲。
此時,江副都知前來稟報,謀逆者是侍衛顏秀等共4人,誅殺了3人,其中1人趁亂逃走了。然而,從叛軍身上搜出的物件中,丹姝竟然發現了她的侍女袁彩綾和顏秀私通的來往信件。
皇后震怒不已。而袁彩綾也當場承認私情,拼命叩頭請罪,但對顏秀謀逆之事毫不知情。
此時,副都知楊懷敏在顏秀處搜到了坤寧殿的物件和書信,呈交給趙禎,趙禎看都不看,以維護皇家體面為由,命人將這個包袱燒掉了。
因袁彩綾私通侍衛,皇后表示按律當誅。
皇帝為袁彩綾求情,稱相信其只是與侍衛私通,並未參與此次謀反,讓皇后保留袁彩綾一條性命。
皇后不為所動,甚至不惜穿上皇后服飾,堅持賜死袁彩綾。
最終皇帝妥協了。而他最後那一句「這麼多年,你用規矩與朕對峙,你得到你想要的了麼?」,令皇后大為震動。
直到身為局外人的董秋和提醒丹姝,皇帝這樣做並不是包庇袁彩綾,而是想幫皇后,正是相信丹姝,所以才果斷燒掉楊懷敏提供的可能涉及到皇后嫌疑的包裹;而之所以阻止皇后賜死袁彩綾,是不想給皇后留下「殺人滅口」的嫌疑。
然而,以往聰明絕頂的曹丹姝,關鍵時刻竟然完全領悟不到趙禎的一片苦心,一意孤行,一心只為撇清和綾兒的關係,卻反為敵人留下了口柄。
聽了秋和一番話,丹姝恍然大悟,覺得兩人明明心裡都裝著對方卻要如此對峙,傷心不已。
為什麼?正如趙禎所感嘆的:「我們明明可以成為知已,為何卻總是岔道而行?」
1
丹姝為何不信任皇帝趙禎?
為什麼聰明絕頂的曹丹姝,在關鍵時刻,一心想著和袁彩綾撇清關係,卻沒有想到趙禎是全心為她考慮呢?
丹姝一心為趙禎著想,宮變之時甚至隨時做好了為趙禎去死的準備,為什麼她對趙禎卻如此沒有信心?
其實,之所以對趙禎沒有信心,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趙禎對張妼晗太過寵愛。
曹丹姝顏值高,能力強,情商高,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樹立起了皇后的威儀,得到了後宮和前朝的好評。然而,獨獨張妼晗,卻總是仗著皇帝的寵愛,不把她放在眼裡,處處與她針鋒相對,令她無可奈何。
張妼晗性格直接,熾烈,對愛情有一股不留退路的熱烈,她的直率天真,熱情奔放,,以及對皇帝不顧一切又不求名份的愛,讓看慣了後宮循規蹈矩的趙禎受到了強烈地吸引,一時寵冠後宮。
懷上第一胎公主時,張妼晗處處疑心有人要加害她肚子裡的孩子,明明身體有恙,卻一定要皇帝在身邊才肯吃藥,因見不到皇帝,便大吵大鬧。
因顧忌她肚裡的孩子,皇后丹姝親自帶御醫來勸,張妼晗卻一副恃寵而驕的態度,完全不給皇后面子,直到皇后將她帶到自己的坤寧殿,等待皇帝回來。
當皇帝趕回宮,張妼晗馬上如一隻受傷的小鹿,飛奔著撲向趙禎。趙禎則將張妼晗攔腰抱起,萬般憐愛,完全無視旁邊曹丹姝的存在。
宮變當晚,張妼晗一覺醒來,發現福寧殿起火,賈婆婆和侍女們都不在房間。情急之下打開窗戶,驚慌失措地夾雜在奔走的人群中,恰巧碰到了懷吉。
懷吉趕緊將她帶到一處安全的場所,並讓她待在殿內不要亂走。然而張妼晗卻十分擔心趙禎,不顧危險堅持要出去找趙禎,懷吉無奈,只得讓內侍們貼身跟著她,並把她帶到了坤寧殿。
一見趙禎,張妼晗就淚眼婆娑地撲了上來,趙禎擁住張妼晗,安撫她不用害怕,對張妼晗一如既往地貼心。卻完全沒有想到,張妼晗這種不顧一切地衝動,極有可能暴露皇帝的位置,讓敵人順勢找到趙禎。
這種不顧中宮諭令的瞎跑,不計後果的愛情地魯莽,讓皇后捏了一把冷汗,而皇帝卻只顧著憐惜張妼晗受的擔心和委屈,完全沒有責備張妼晗的意思。
如此是非不分,皇后如何能全心全意地信任皇帝?
自己為了保護心愛之人,長劍在手隨時願意付出性命以保全皇帝,而皇帝心中此刻卻只有兒女情長。
任何一個女人,一次次看到自己深愛的男人,把所有的溫柔和懷抱只給了另外一個人,不管張妼晗做出怎麼出格的舉動,依然對她寵愛有加。
卻只把責任和重擔仍給自己。她要怎樣說服自己,這個男人會全力保護自己??
2
曹丹姝毫無疑問是那個時代非常優秀的女子。文武雙全,才華橫溢,端莊大氣,賢德知禮。但古往今來,越是出色的女子,內心大多是清高的。
對於曹丹姝來說,能嫁給趙禎為妻子,她是滿心歡喜的。因為在此之前,她就因為無意間在一茶樓中看到了一幅趙禎的畫像,即刻就有了怦然心動的感覺。
後來,在一次跟隨母親入宮時,她也曾隔著人群遠遠地看見了趙禎,那俊朗不凡的外表,儒雅親和的舉止,更是讓曹丹姝芳心蕩漾,不能自己。
然而,新婚當晚,趙禎卻因為聽信」皇后貌醜嚇跑第一任丈夫「的謠言,丟下丹姝獨守空房。
這一夜,丹姝表面上沒有絲毫顯露,但心裡卻深深地計較上了。
當第二天一早,姍姍來遲的趙禎驚喜於這個容顏脫俗,氣質高雅的皇后時,滿臉都是難掩的興奮。
晚上,趙禎特意來找皇后,兩個人喝酒聊天意興正濃,趙禎隨口而出一句」丹姝,沒想到你也懂些機械,也頗熟悉農耕,想來也是隨父兄去過不少地方吧?「的一句話,丹姝馬上臉色就變了,隨即暗示皇帝自己要休息了。
她和環兒說,「我是喜歡他,可他不喜歡我,』也隨父兄走過不少地方『我才知道他原來有個很喜歡的姑娘,出身商家,走過不少地方。」
因此,心裡便認定皇上對她沒有愛,只是群臣被迫娶了她。「連大婚當日他都不肯來,如今,我也懂些機械,怕是與那姑娘有三分相似,倒是想留下來湊合了。原來我這裡,是他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地方。「
愛愈深,越難以客觀看待感情。
憑心而論,趙禎說出這句話,完全就是興之所至,無心而出。甚至可以說是想藉此話題來籠絡丹姝,雖說趙禎曾喜歡過」頗懂機械「的陳熙春,但以此來推測趙禎是因為她與陳熙春有這方面的相似而對她有所青睞,確實有點牽強了。
趙禎明明懷著留宿的熱情而來,他面對丹姝時欣賞的眼光根本無法掩飾,卻因一句無心之言被趕了出去。
與其說,丹姝藉此告知自己皇上對自己無意,倒不如說是她在藉機發洩對於皇帝洞房之夜失約的情緒。皇上的面子何其重要?哪怕心裡再想要,皇后不留,他也絕不願意勉強對方,表露出自己的真實意願。
這是一種情感博弈,只是,先愛上皇上卻又倔強清高的丹姝註定要吃更多的苦。
後來,她的陪嫁丫鬟環兒和皇上的近侍太監鐐子相愛,被丹姝無意中發現了兩個人之間的傳情書信。
鐐子顏值高,知書達理,環兒性格開朗,善解人意。兩個人因為經常彼此交流各自主人的情況和動向而愈走愈近。為了讓帝後早日過上幸福甜蜜的生活,兩個貼心的僕人可謂是操碎了心。
環兒苦苦哀求皇后不要送她出宮,她說,只要兩個人話說,彼此惦念就很幸福了,其他的環兒不在乎。而丹姝堅決不同意。因為在當時,侍女和太監戀愛在皇宮是死罪,後果非常嚴重。
丹姝儘管心裡萬般不舍,為了保護兩個年輕人,她必須做出這個決定。她要顧及宮規,還要考慮環兒的後半生,希望她擁有自己的幸福未來。
丹姝以環兒」多嘴多舌不遵守宮規「為由送她出宮的決定,令一向主張以仁政治天下,寬待下人的趙禎認為她太拘泥於規矩,不懂得變通,無視環兒對她的一片真心,心太硬。
也因此,趙禎對丹姝剛剛才升起的愛意,又開始轉為冷淡。
丹姝一邊讓自己接受皇帝不愛自己的想法,一邊以臣的身份自居,哪怕得不到皇帝的愛,她也希望自己有存在的價值。那就是,樹立賢后的形象,全心全意為趙禎打理好後宮,為他分憂,為他減負。
可對於趙禎來說,一個猶如」活菩薩「一般只講規矩毫無人情味的皇后,根本不是他所想要的。
假設,丹姝私下向趙禎坦白環兒和鐐子之間的事情,並告知自己的決定,是不是更能得到趙禎的喜歡和尊重?
畢竟,趙禎本就寬待下人,況且,男女之間產生愛是人之常情,只要兩個人不逾矩,只是互相關心照護,又有何不可呢?《甄嬛傳》裡,甄嬛的侍女槿汐不就和服侍皇帝的太監蘇培盛在一起了嗎?
明明有苦衷,卻不向對方說明,硬要一個人死扛,表面上看是豁達隱忍,實際上是缺乏溝通和信任對方的能力,只會把另一個人越推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