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中共貴州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提出把大數據作為「十三五」時期我省發展全局的戰略引擎,更好地用大數據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廣大民生、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五年來,貴州乘勢而上、敢為人先,向創新要動力,向改革要活力,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執著,堅定不移把大數據戰略行動向縱深推進,推動「四個強化」,做實「四個融合」,全方位提高貴州大數據事業發展水平,不斷搶佔大數據發展高地,為奮力實現我省數字經濟發展「六個重大突破」,更好推動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力量。
10月14日,觀眾在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實驗區展示中心參觀,體驗最新前沿科技。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曠光彪 攝
馳而不息 一張藍圖繪到底 長期以來,受歷史原因和地理環境等因素的影響,貴州發展水平相對滯後。要實現彎道取直、後發趕超,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貴州必須主動轉型,培育新業態、新產業,在新一輪科技革命機遇中尋找新的發展動力和發展模式。 2015年11月,中共貴州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上強調,實施大數據戰略行動,是一場搶先機的突圍戰,不只是要把大數據作為產業創新、尋找「藍海」的戰略選擇,同樣重要的是要把大數據作為「十三五」時期我省發展全局的戰略引擎,更好地用大數據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廣大民生、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當人們將中國西部欠發達省份與大數據、超前沿概念聯繫在一起時,質疑是自然的流露。
中國聯通貴安雲數據中心
但貴州牢牢把握住發展大數據獨特的先天、先發、先行優勢,始終把發展大數據作為譜新篇走新路的重要路徑,以背水一戰的迫切、敢為人先的朝氣、苦幹實幹的銳氣,按照「一個堅定不移、四個強化、四個加快融合」部署,堅持不懈一任接著一任幹,一張藍圖繪到底,有效打破資源瓶頸,探索出一條西部追趕東部的發展新路,全力推動數字經濟和大數據產業發展。 精心謀劃、精細部署、全力推動,全省形成了上下協同的強勁合力,保障了貴州大數據在先行先試探索中不斷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時間是最偉大的書寫者,會認真地刻畫下堅定者的步履。 如今的黔中大地,蔚然呈現昂揚壯闊的新氣象。那些曾經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高山流水」概念,如今在家門口觸手可及,「談大數據必談貴州」更是成為業界共識。 「要堅定不移實施大數據戰略行動,推進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奮力實現我省數字經濟發展『六個重大突破』,更好推動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省委主要領導的話語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奮進的腳步不停歇。貴州持續將大數據戰略行動向高位推進、向縱深推進、向世界前沿推進,助推全省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升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水平,積極為全國發展大數據作探索、作示範。
四個強化 壯大產業發展實力 產業思維就是生態思維。大數據產業是以數據為核心構成的完整複雜的生態環境,推進大數據產業健康發展,必須進一步把握好數據源頭,不斷做優存量、做大增量。 「四個強化」正是作為大數據向縱深發展的力量之源,不斷推動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那些代表著時代科技前沿的世界巨頭——蘋果、高通、微軟、因特爾、阿里巴巴、華為、騰訊、百度、京東……均在這幾年選擇落戶貴州。
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展示中心。孫琳 攝
2019年,貴州本土大數據企業再傳捷報。朗瑪、滿幫上榜「2019中國網際網路企業100強」;白山雲連續兩年軟體收入突破10億元;易鯨捷、航天雲網、世紀恆通、迦太利華、黔東南中科漢天下、力創科技等企業快速發展壯大。銅仁山久長青進入廣東市場,訊飛智聯、人和致遠等人工智慧企業,雲景文旅、中聲科技等5G應用企業快速成長,遠東誠信、翼帆金融等4家區塊鏈企業入選中國區塊鏈企業百強。 貴州還憑藉數據資源優勢和大力度的產業政策扶持,成為了大數據人才流向的主要目的地,並且初步形成從中職高職到本科、研究生的多層次培養體系,初步構建了培訓、培養、引進為一體的大數據人才建設模式。 如今,作為全國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貴州早已在大數據產業領域高歌猛進,愈戰愈勇。 數字經濟增速連續5年排名全國第一,大數據產業發展指數位居全國第三。2019年,智慧型手機、電子元件、集成電路產量分別增長180%、25%和20%以上;2019年,電信業務總量、收入增速分別排名全國第4、第5位…… 貴州,刻下了大數據先行者的印記,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精。貴州不僅把大數據這面旗幟舉得更高,把大數據這塊牌子擦得更亮,更用堅實的步履演繹大數據時代的發展傳奇,奏響了新時代大數據產業動人篇章。
四個融合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數化萬物,智在融合。融合是大勢所趨,只有融合才能讓數據釋放價值、爆發力量,只有融合才能實現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只有融合才能使大數據在貴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貴州通過「四個融合」加速轉型升級,緊緊依靠創新發展方式,打破自然資源瓶頸,有效拓展數據應用的廣度和深度,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不僅讓大數據產業發展躍上新臺階、迸發新活力,更讓經濟社會發展駛入大數據的「快車道」。 在推進大數據與各行各業的深度融合過程中,貴州在全國率先編制了《貴州省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實施指南》和《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評估體系》,首次提出了科學分析、精準施策的融合路徑,並在全省各行業、各地區、各領域開展「萬企融合」大行動,有力推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遵義市匯川區億易通智慧城市體驗園大數據應用創新示範中心。陳慧 攝
如今,各行各業的數位化轉型升級,正從傳統產業自己「單腳跳」變為與網際網路協作的「雙腿跑」,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水平穩步提升。 工業方面,大數據與工業深度融合助推十大工業產業振興發展,不斷增強轉型升級新動能;農業方面,大數據與農業深度融合助力脫貧攻堅,助推黔貨出山;民生方面,大數據與服務業深度融合助推現代服務業發展,持續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社會治理方面,持續鞏固我省在政務大數據領域的領先優勢,大幅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數據顯示,貴州自開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以來,已打造形成了204個標杆項目、2197個示範項目,帶動3905戶實體經濟企業與大數據深度融合。同時,持續拓展「萬企融合」大行動服務隊,199家大數據企業加入服務隊,形成491個典型解決方案、260款雲產品,支撐全省融合水平不斷提升,實現精準融合。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曾帥
編輯 劉思博
編審 王璐瑤 韋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