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首次進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從而成為兩會熱詞之一。作為全國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貴州如何借新基建東風實現高質量發展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貴州的新基建將如何推動建設實現新作為?近日,本報記者採訪了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婁松。
記者:今年的全國兩會期間,新基建首次進入政府工作報告。事實上,除了實物基建投資,它背後的數位化、智能化建設令人期待。首先,請您介紹一下目前貴州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發展情況?
婁松:貴州作為全國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始終遵循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數據發展一系列重要論述和致2018、2019「數博會」賀信精神,按照「一個堅定不移、四個強化、四個加快融合、六個重大突破」戰略部署,紮實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和數位化治理,取得明顯成效。數字經濟增速連續五年位居全國第一。
5G方面,我省5G發展進入快車道,省政府制定支持5G加快建設發展的意見、貴州省5G發展規劃等政策措施,網絡覆蓋進一步加快,貴陽成為全國首批5G試點城市,各市州均已開通移動和聯通5G試驗網,截止今年5月中旬,累計建成5G基站5012個,實現全省「縣縣通」;融合應用進一步拓展,5G在旅遊、媒體、工業、疫情防控保障等方面的融合應用取得成效,。貴州移動5G之城、貴州聯通5G創新實驗室等重點項目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貴陽數博大道打造基於5G網絡的無人駕駛、無人機等12個示範應用。畢節百裡杜鵑、安順龍宮、安順龍宮、黔東南丹寨縣萬達智慧小鎮等知名景區利用5G網絡開展智慧旅遊試點應用,貴州省5G融媒體中心正式啟用,茅臺機場「5G+VR」遠程機務維修,貴陽將軍山醫院5G信號開通助力疫情防控;5G拉動一批數字經濟新業態。「空中黔課」「在線經濟」「電商購物」「VR/AR」「遊戲娛樂」等5G新業態不斷湧現。
通信基礎設施方面,實施基礎設施「六網會戰」,今年3月份,全省新增3G/4G基站4213個,累計達到20.25萬個;新增光埠數32.23萬個,累計達1596萬個;新增通信光纜1.92萬公裡,累計達113.1萬公裡;新增出省帶寬150Gpbs,累計達到1.25萬Gpbs;新增廣電雲「戶戶用」5萬戶,累計達到327萬戶;新增高清數位電視用戶9萬戶,累計達555萬戶;新增481個30戶以上自然村通4G網絡,累計通村率達94.9%,電信業務增速全國排名前列。建設了國家網際網路骨幹直連點、網際網路頂級域名伺服器鏡像節點、國家網際網路國際數據專用通道等。
數據中心方面,貴州成為中國南方最重要的綠色數據中心基地,三大運營商、騰訊、華為等一批國際級國家級行業級數據中心、災備中心已落戶貴州。已建成貴陽·貴安國家級網際網路骨幹直聯點,躋身全國13大網際網路頂層節點,初步形成全國信息存儲交換重要樞紐,全省網際網路出省帶寬從2016年3060Gbps增長到12500Gbps,正積極推進FAST數據中心、北鬥大數據中心貴州分中心等大型數據中心,全省投入運營及在建的規模以上數據中心達到17個,加快構建以數據為生產要素的產業體系。貴安華為雲數據中心、蘋果iCloud貴安數據中心、騰訊七星數據中心正在按進度有序推進,貴州基本形成了以貴陽-貴安為主、黔西南為補充的「兩地三中心」大數據中心布局。
工業網際網路、區塊鏈、人工智慧、物聯網、智慧城市方面。積極推進「5G+工業網際網路」512工程,國家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貴陽)二級節點已經正式上線運行,貴州「工業雲」公共服務平臺正在按照區域性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建設標準加快迭代升級,聚焦白酒、冶金、化工、煤礦、電子信息製造、能源等貴州的特色優勢產業推進工業網際網路,629家工業企業獲得了深度雲服務,依託茅臺集團、磷化集團打造行業級的工業網際網路。省政府印發《關於加快區域鏈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的意見》,努力打造國家重要的區塊鏈應用示範和產業創新高地。中科院軟體院在貴州建立了區塊鏈實驗室,自主研發的區塊鏈平臺「享鏈」應用前景廣闊。積極引進和培育深醒科技人臉識別、翰凱斯無人駕駛、小i機器人、朗瑪AI診斷等人工智慧項目。持續推進遵義物聯網產業,爭取建設成為區域級的物聯網基地。充分發揮5G、窄帶物聯網等技術在智慧城市的應用,建設數字孿生城市,,大力推進數智貴陽示範工程等項目建設。
記者:5G作為新基建之首,它的應用可以創造出較大的邊緣價值,加速各行各業數位化轉型進程。新基建風口下,為加快推進我省5G建設,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工作重點是什麼?
婁松:省大數據局是省5G發展領導小組的辦公室,我們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千方百計推進5G發展,以超常規舉措強力推進基站建設。今年貴州省的5G基站建設任務為2萬個,為堅決抓落實,全省正在開展「5G建設大戰90天」行動,成立省、市、縣三級5G工作專班,努力向上爭取積極到國家部委以及各運營商集團總部匯報,爭取建設指標,建立貴州5G新基建大數據平臺,定期會商、協調和解決5G站址、建設、報裝、用地、用電、融資等相關問題,清單化、項目化推進,力爭實現快速選址,快速開工,快速建設,快速投用。
一是統籌布局,協同推進。立足貴州省及各地區資源稟賦和經濟基礎,加強頂層設計,引導政產學研各方力量共同推進5G發展,建立跨部門、跨地區、跨行業的協同推進機制,制定支持5G基站用電的優惠政策,推動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建築物向5G基站免費開放,實施建築物信息基礎設施建築設計新規範,營造良好的5G發展政策環境,形成全省「一盤棋」工作格局。
二是需求牽引,融合創新。堅持「網絡+場景+產業」三位一體,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以5G融合應用為切入點,促進5G和經濟社會的全面融合,以場景促應用、以應用帶產業、以產業強發展,鼓勵技術、產品、服務和商業模式創新,加快推動5G業務鏈、應用鏈、產業鏈、創新鏈一體化發展。
三是重點突破,差異發展。立足省內優勢產業和特色領域,針對不同地區、行業、企業發展差異,聚焦重點領域、重點區域和關鍵環節,集中優勢力量率先突破,以點帶線,以線拓面,分步驟、分梯次推進5G網絡部署,實現5G應用和產業的差異化發展。
四是綠色發展,開放共享。強化綠色發展理念,走可持續發 展道路,建設5G綠色通信網絡,實現5G發展規模、質量、效益的有機統一。持續提升5G建設、創新和產業資源共享開放水平, 吸引國內外優質創新資源和產業資源,不斷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記者:今年的全國兩會對新基建的發展作出新指示、新要求、新部署。面對新指示、新要求、新部署,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將從哪些方面積極作為,創新作為?
婁松:把握新機遇,施展新作為。面臨國家新基建重大利好,省大數據局將聚焦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貴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落實中央關於新基建部署,結合貴州省實際,把握全球新一輪信息技術變革和數位化發展趨勢,助推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繼續推動製造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並從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方面全面推動新基建加快實施。
一是加快發展信息基礎設施。通信網絡基礎設施方面,大力推進5G基站建設,串點、成線、連片,積極推動5G網絡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強,實現各市州主城區5G網絡連續覆蓋並規模商用。按照「建網絡、連設備、搭平臺、保安全、推試點」推進工業網際網路建設,加快運用大數據對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技術基礎設施方面,搶抓區塊鏈技術融合、功能拓展、產業細分契機,建設城市級區塊鏈基礎設施平臺「享鏈」,在全省推廣、向全國服務。算力基礎設施方面,申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南方中心,全面打造網際網路數據中心產業集群。
二是加快發展融合基礎設施。智慧城市方面,對傳統基礎設施進行智能化改造,推動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和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在全省88個縣(市、區)開展「縣城智慧化改造」,全面推進新基建賦能智慧民生、智慧治理、智慧生態,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促進新基建與城市建設發展深度融合。軍民融合方面,以軍地合作需求為導向,加快建設一批既符合軍用標準又能滿足民用需要的新型融合基礎設施。數字孿生城市方面,以貴陽為突破口,重點推進數博大道數字孿生城市示範建設,發展智能電網、智能充電樁、智能交通等,加快推進智能生活。
三是加快發展創新基礎設施。依託「一雲一網一平臺」建設,打造一批國家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體系應用創新推廣中心、大數據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5G創新中心、FAST科技創新中心、區塊鏈創新中心等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國家「數網」「數紐」「數腦」體系,編制「數典」,為全省「十四五」時期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製等方面提供全面支撐。
今天的貴州,發展新基建既有先發優勢,又有產業基礎,我堅信,新基建既為貴州提升基礎設施供給質量和效率提供了可能,又為貴州加快大數據產業發展,實現後發趕超提供了重大機遇,貴州必將在新基建上越走越遠、貴州大數據也必將越走越好。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曾帥
編輯 方亞麗
編審 李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