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小區周圍經常有流浪狗成群結隊地出現。」日前,讀者劉女士打進華西社區報社區麻辣燙民生監督熱線028-86969380,擔憂地表示,「有一次,我看到有十多隻一起跑出來,這些狗狗中不少都是中型犬,有些小朋友還會去投食,一旦發生險情後果很嚴重。」為此,記者7月19日晚7時左右來到成華區五桂路,夜色婉約下,果然發現不少狗狗奔走在小區外綠化帶附近覓食玩耍。
現場
流浪狗成群出現成為安全隱患
劉女士的女兒今年六歲多,「孩子每天晚飯後必做的『功課』就是下樓和她的朋友們玩耍。」她坦言,「我們小區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多,正是『費頭子』的年紀,喜歡在小區附近到處跑跳。」小朋友們善良可愛,看到流浪的貓狗,總是忍不住親近一下,「有時候孩子會在家偷偷揣點饅頭、餅乾之類的食物去投食這些流浪狗。」劉女士擔憂地表示,雖然目前就我所知還沒有發生過意外,但始終還是有隱患啊。」
劉女士帶記者來到五桂路的一處小高地,「這一塊以前修過籃球場,後來停運了,現在又打造成一片綠地,本來挺漂亮的,還可以來眺望一下成都的夜景,但現在經常都有流浪狗在這裡玩耍,誰還敢來啊。」說話間,記者就看到好幾隻流浪狗竄到了這片小高地上。
「這麼多流浪狗,有沒有找物業反映過呢?」對於記者的疑問,劉女士直言,「我們小區是封閉式的,小區裡面看到流浪狗的機率不大,一般都是在小區外面這條路上,這邊挨著還有另外一個小區,物業也管不到這外面啊,責權問題不太好界定。」
記者又隨機採訪了幾位附近的居民。「現在是暑期,這麼多流浪狗,對於孩子們來說當然是有著極大威脅的,不能等到出了問題再處理,應該防患於未然。」居民楊先生直言,「以前也鮮有流浪狗,但是疫情發生後,流浪狗明顯有增多的趨勢,希望相關部門可以負起責任來。」
居民王婆婆則認為:「這些狗狗挺溫和的。狗狗都是一條條生命,不要說孩子們,我有時候也會餵點動,可憐啊,不想它們被餓死了。」
一位小區保安大哥說:「我們也拿這些流浪狗沒辦法,趕走了,又會跑回來,就像是「打遊擊戰」一樣。」他有些無奈地說,「畢竟是小動物,還有人投食,我們又不能傷害它們,所以只能採取趕走的方式。」
民警
積極聯繫相關單位 給流浪狗一個「家」
為何城市社區會有流浪狗出現?愛狗人士李先生坦言,「流浪狗出現的情況,很多時候和不文明養狗有一定關係,有些寵物主人可能因為寵物生病或是家庭變故等原因導致出現遺棄狗狗的現象,如果城市居民都能有文明養狗的意識,那麼流浪狗也會越來越少。」他同時倡導,「暑期來了,遛狗一定要牽繩,不僅可以避免寵物走失,同時也避免嚇到小朋友。」
7月20日下午,記者就流浪狗的問題聯繫到了成都市公安局成華區分局。「公安會儘快調查核實,」民警稱,「如果情況核實屬實,公安將積極聯合城管和動物保護等相關單位組織,儘快安置這些流浪狗,同時將聯合街道社區,做更多的文明養狗宣傳教育。」
當天,記者還撥通了成都愛之家寵物救助中心創始人陳運蓮「陳婆婆」的電話,「陳婆婆現在在忙呢,沒時間接電話,我是這裡的志願者。」對方說道,「陳婆婆已經70多歲了,每天早上四五點就要起床餵養這些貓狗。」目前,愛之家已經有5000多隻流浪貓狗,「完全是爆滿了,有些都還沒有犬舍,還在不停地調圈,所以你說的五桂路這個情況,我們只有下一步先安排,看看可不可以解決。」
律師
流浪貓狗傷人 偶爾投食的人無需擔責
流浪狗如果傷人,那麼誰來擔責呢?對此,來自成都市泰和泰律師事務所的周冬平律師表示,早前有新聞報導稱,北京市民王某被流浪狗咬傷。隨後,王某將長期餵養這條流浪狗的鄰居杜某訴至法院。北京市一中院在審理該案時,最終判決杜某賠償王某醫藥費等費用。
那麼流浪貓狗傷人,是只要投食了的人都需擔責嗎?對此,周律師解釋說,一些小區居民偶爾地給小區內流浪貓狗投食的行為,其實算不上餵養。也就是說,如果流浪狗咬傷了居民,其他居民只是偶爾給流浪貓狗投食,是不需要擔責的。
華西社區報記者 馮濜 攝影報導
Tips:這樣避免被流浪狗傷害
減少投餵
杜絕在居民生活區內投食餵養流浪狗的行為。
注意垃圾
儘量不要把剩飯菜等食物扔在小區的垃圾堆或垃圾桶裡。
不要挑逗
一些小孩隨便挑逗或是撫摸流浪狗,很容易把它們激怒而傷人。
別盲目呵斥
有的人見到流浪狗就大聲呵斥或拿工具驅趕,如果呵斥者手無寸鐵,很容易被流浪狗所傷。此外,一些流浪狗很記仇,下次當它們發現你沒有工具的時候,很可能就會襲擊報復。
避免強光
晚上,不要用手電等對著狗的眼睛照射,這樣很容易激起流浪狗的敵意,導致它們主動攻擊人。
眼神迴避
不要跟流浪狗眼神對視,流浪狗會把對視的眼神當作敵視和挑釁,很可能攻擊人。
對峙不要驚慌
當發生人狗對峙時,不要狂喊亂叫,不要跑,否則,流浪狗會立馬攻擊你;不要手腳亂動,否則,流浪狗會誤認為你要攻擊它,會立馬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