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九年,住建部再次為工程總承包項目制定推薦使用的非強制性使用文本。不同於適用於所有建設項目的舊版本,《示範文本》聚焦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工程總承包承發包活動,也作為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工程總承包管理辦法》的配套規範。
相較於舊版本以及今年6月發布的《建設項目工程總承包合同示範文本(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正式的《示範文本》都有較大變化。僅從集中約定了合同當事人基本權利義務的合同協議書看,便從七條擴展為十一條,具體條款中也有新增開始現場施工日期、計劃竣工日期等變動。
具體而言,《示範文本》主要在《發包人要求》、工期和進度安排、缺陷責任規定、合同風險分擔部署這四方面有所突破。
1
新增《發包人要求》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設計施工總承包招標文件》(2012年版)和《建設工程設計合同示範文本(專業建設工程)》(GF-2015-0210),《示範文本》新增了《發包人要求》作為構成合同文件組成部分的獨立文件,由發包人(或以發包人名義)編制的《發包人要求》與專用合同條件享有解釋合同文件的同等地位。
從《示範文本》附件可以看到,《發包人要求》包括但不限於工程的功能要求、範圍、工藝、工期、項目管理、竣工驗收與其他技術標準和要求等內容,以及合同雙方當事人約定對其所作的修改或補充。
相應的,《示範文本》也在通用合同條件中新增了第3條「發包人的管理」。而通過將舊版本使用的「監理人」概念改為「工程師」,並明確「發包人需對承包人的設計、採購、施工、服務等工作過程或過程節點實施監督管理的,有權委任工程師」,《示範文本》實際上擴大了工程師的工作範圍,也賦予工程師以更明確的職權。
2
細化工期和進度安排
《示範文本》將舊版本第4條「進度計劃、延誤和暫停」擴展為「工期和進度」,一方面圍繞工期新增了工期延誤、工期提前、復工等規定,另一方面圍繞進度將分階段進度計劃統一為進度計劃、進度報告等安排。
其中,《示範文本》對工期延誤進行的分類梳理(在因發包人、承包人、行政審批、異常氣候原因導致的工期延誤中,發承雙方需採取不用的工期調整和費用分擔方式)和對工期提前、工程暫停的情形分析及相應安排,都將助力解決工期糾紛這一工程合同常見糾紛。
圍繞工期,《示範文本》還將開工日期分解為計劃開工日期和實際施工日期、將竣工日期分解為計劃竣工日期和實際竣工日期,並落實《政府投資條例》、在發包人義務中明令禁止「任意壓縮合理工期」,一系列規定都體現了工期管理的精細化。
3
實化缺陷責任規定
《示範文本》在舊版本第11條「質量保修責任」的基礎上進行了大幅調整,對承包人應承擔的保修義務和質量缺陷責任進行了分別規定。
其中圍繞質量缺陷責任,《示範文本》明確了缺陷責任期的計算方式和延長規則、承包人缺陷調查的程序和費用分擔、缺陷修復後的進一步試驗安排,並對承包人出入權和缺陷責任期終止證書做出配套安排。一系列創新規定回答了實踐中關於缺陷責任期起算點的分歧,解決了質量缺陷責任的落實難題。
依據《示範文本》,在缺陷責任期內,發包人在使用過程中發現已接收的工程存在缺陷或損壞的,應通知承包人予以修復。而後承包人需進行缺陷調查以查清缺陷或損壞的原因,並對因自身原因導致的質量缺陷承擔修復義務,最後在缺陷修補後通知發包人、開展進一步試驗。
4
優化合同風險分擔
貫徹《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工程總承包管理辦法》對風險分擔的規定,《示範文本》一方面貫徹公平負擔原則,在合同解除、責任承擔、義務分配等方面設置了雙方對等的條款;另一方面圍繞風險對價,《示範文本》也在第13條變更與調整中充分考慮了法律變化引起的調整、市場價格波動引起的調整等情形,為發承雙方平等分擔合同價格和工期調整提供了制度性安排。
其中,針對爭議最大的市場價格波動帶來的工程價款調整,《示範文本》明確主要工程材料、設備、人工價格波動幅度大於合同約定幅度時,發承雙方可採用《價格指數權重表》或其他方式計算差額並調整合同價格。
《價格指數權重表》對應的價格調整公式
《示範文本》也積極運用保險手段增強防範風險能力,通過部署設計和工程保險、工傷和意外傷害保險、貨物保險以及其他保險,從而將發承雙方和從業人員可能面臨的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
在要求發承雙方為建築工人辦理工傷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之外,為貫徹《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示範文本》還通過現場勞動用工條款、工程進度款中的人工費條款等為建築工人工資支付提供了保障。
《示範文本》是指導建設項目工程總承包合同當事人籤約行為、維護合同當事人合法權益的重要中介。為充分發揮其示範作用,配套措施也需齊頭並進:各市、縣可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對新版合同示範進行格式細化,並推薦房建和市政領域工程總承包項目參照執行;亦可推進新舊示範文本間的銜接工作,及時化解落地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