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原始宗教,獲得第一手材料,研究者一般只有通過對殘存的土著人進行觀察。土著人保持了非常原始的生活方式,思想和信仰都似乎在時間長河中靜止了,即使不免受到外來文化的侵蝕,但還是能夠一窺人類最古老的信仰體系。
通過對土著人的研究,人類學家W·E·H斯坦認為:土著人男人生養孩子的方式是通過夢見神嬰的行為,男人的靈魂在夢中找到一個嬰兒,然後轉交給自己的妻子,妻子就這樣懷孕了。熟悉神話故事的人都知道,這種明顯違反現代科學知識的孕育理論在古老的人類文化中卻是屢見不鮮的。
不管是中國神話還是希臘羅馬神話,亦或是聖經故事神話,這種「無性繁殖」的情節都訴諸文獻中。無論現代科技如何明顯地揭示關於人類繁衍的秘密,小到基因如何傳承都可用通俗的講述讓大部分人通曉,但是,很奇怪的的,這種被研究者稱為「聖嬰孕育理論」的故事卻一直保留在我們的文化中。
人類的執著,在於科學多麼明晰都無法動搖人們對於美好信仰的追求。聖嬰孕育理論是現實世界和夢幻世界的完美統一,這種統一在基督教關於聖母懷孕和耶穌降世的講述中得到了絕對的升華,誕生了兩位神——聖母馬利亞和耶穌基督。
聖嬰孕育理論是基督教完全和猶太教不同的地方,在耶穌降生之前,猶太人信奉的宗教教育他們,注重婚姻,注重丈夫和妻子的和諧,這樣才能生育繁多,成為上帝的許諾的美地主人。即使夫妻有生育上的問題,只要虔誠地向上帝祈禱,相信上帝的神跡,就一定會生下受到神應許的孩子,而這個孩子必將成為上帝的寵兒。
這是舊約聖經裡反覆出現的故事情節,比如亞伯拉罕和撒拉在不可能生育的年紀生下以撒;雅各深愛拉結,卻在雅各擁有10個兒子之後,神才眷顧拉結讓她生下約瑟;大衛王和拔示巴雖然成立了有失道德和律法的婚姻關係,神也是懲罰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第二個孩子所羅門還是被神祝福,成為最有智慧的國王。
猶太教並不迷戀聖嬰孕育理論,即使這種理論跟猶太教同時期的大多數宗教中都存在。是耶穌開創了回到原始宗教的信仰方式,一開始的耶穌並不明確自己跟聖嬰孕育理論的關係,他覺得自己擁有一個來自天國的父,這個父親比現實裡的父親能夠給他更多的啟示。從歷史的角度出發,耶穌應該擁有非常普通的拿撒勒小村莊的生活,但是基督教發展之後,一切都不再普通。
聖母馬利亞和耶穌的聖母子形象確立跟科普特教分不開,而這個科普特教其實是基督教的一個分支,但是,這個教會原本的名字叫做埃及教會。埃及,它在舊約中就跟上帝的子民以色列人發生過太多恩恩怨怨的故事。約瑟被賣到埃及做奴隸,卻最終成了埃及的宰相,並且讓埃及法老應許古以色列人在埃及境內歌珊居住。
然後埃及法老奴役了以色列人,為他建造城市和巨型雕像。後來以色列人摩西以嬰兒的身份被埃及公主所救,養在皇宮成為了埃及王子,又是摩西帶領被奴役的以色列離開埃及,並且不惜以上帝降下十災給埃及人的代價換取了自由。
來到耶穌紀元之後,耶穌的門徒馬可在埃及傳福音,並且在埃及建立了亞歷山大教會,但是因為埃及的教會提倡基督只有神性的一性論而被斥為異端,埃及的基督教會就脫離了正統教會。直到公元639年,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徵服了埃及,並且把埃及人稱為科普特人,埃及教會也就變成了科普特教會。
科普特教會規模龐大,影響深遠,就是這個教會的領袖提高了聖母在基督教信仰和神學的地位。以弗所教會宣布馬利亞是聖母——生下上帝之子,確定了科普特教的信念,把馬利亞敬仰為哺乳耶穌的聖母。
前面說了,聖嬰孕育理論這個信念跟猶太教沒有半點關係,也不是基督教獨創。這個信念來自於古埃及的女神伊西斯女神崇拜。伊西斯是古埃及最重要的一位女神,她主管生命,魔法,婚姻和生育,是九柱神之一,也是完美女性的典範。對伊西斯的崇拜蔓延到希臘和羅馬時代,在基督教在羅馬興盛之前,伊西斯崇拜是影響羅馬最深遠的外來宗教。伊西斯作為女神曾經獲得比宙斯還要高的地位,這種影響力反過來又讓女神崇拜非常流行。而基督教為了擴大影響力,也吸收了女神崇拜的特點,推崇女性在宗教中的作用,這最終影響了基督教的聖母子形象。
基督教聖母子形象完成受到伊西斯養育荷魯斯的影響,伊西斯被視為最偉大的母親和最忠貞的妻子,在地位上完全就是埃及的聖母女神。埃及神話的彪悍可以和希臘羅馬神話相提並論,所以關於伊西斯和荷魯斯的故事,不像基督教關於聖母子的傳說那般溫和純潔。
相傳荷魯斯是遺腹子,伊西斯的丈夫奧西裡斯被塞特設計殺害,伊西斯躲在尼羅河的三角洲含辛茹苦養育荷魯斯,避免這個孩子被塞特殺害。在荷魯斯長大之後伊西斯又幫助兒子打敗了塞特,讓他獲得了埃及王的統治權。但是這個版本跟聖母子的形象還差了一點距離。
另一個版本的故事是這樣的:塞特設計殺害了伊西斯的丈夫奧西裡斯,並且把奧西裡斯分解成了好多好多塊,但是伊西斯卻尋找到了丈夫的各個部分,重新組合了奧西裡斯,但是卻缺失了關鍵的部分,作為丈夫,奧西裡斯沒有了生育孩子資格。然後伊西斯在魔法幫助下懷上了可以打敗塞特的命定之子荷魯斯,這也是聖嬰孕育理論的一種模式。
為了凸顯伊西斯母親的形象,埃及塑造了很多伊西斯哺乳荷魯斯的雕像。埃及崇拜伊西斯有三四千年的歷史,這一崇拜流傳到希臘和羅馬,並且在羅馬帝國備受尊崇,受到國家保護。頭頂牛角日輪的伊西斯懷抱幼子荷魯斯的形象就是聖母馬利亞懷抱聖子的原型。
聖母馬利亞和耶穌是所有聖嬰孕育理論中最潔淨和最具神性的版本。耶穌在現實世界不需要生物學的父親,只需要一個名義上的父親,他真正的父親來自天上,是聖靈降臨孕育在母腹中。耶穌在人間的生活也很簡單,他跟約瑟這個父親的交流並不見於《聖經》中。如果有,可能就是來自於約瑟希望耶穌繼承木匠工作,而耶穌卻認為自己要去完成另一個父親交給他的工作。
可想而知,瑪利亞養育耶穌也是非常艱辛的,耶穌和馬利亞之間的母子情感在《聖經》中也沒有太多的描述,但是毫無疑問,瑪利亞為這個兒子受盡了折磨和痛苦。跟伊西斯神話刻意放大母子相連的血肉之情不一樣,《聖經》是刻意忽略掉耶穌在人世間跟世人發生世俗的情感聯繫。
不僅如此,耶穌甚至在人世間沒有血緣上或名義上的姐妹,血緣上或名義上的兄弟也非常模糊,耶穌從受洗之後就脫離了世俗的家庭,專心於完成天父交給他的使命。沒有家庭,妻子,後代,連死後的身體也不見蹤影。 這樣的安排讓耶穌在世間的一切顯得純淨,也因純淨顯得神聖。
耶穌基督既來自聖靈,也是大衛的後裔,神和神授命的人類後裔結合在一起,耶穌基督神性和人性的統一就是來自於這種結合。所以神學家甚至把馬利亞稱為「第二夏娃」,查士丁說:貞潔而無玷的夏娃聽從了蛇的話,帶來了死亡與不馴,而童貞的馬利亞聽到天使報喜時回答『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帶來了信仰和歡樂。」
就像哲羅姆所說的:「死亡通過夏娃降臨,生命通過馬利亞賜予」。這就是聖嬰孕育理論最完美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