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以「融合共創,擎動未來」為主題的長三角數字聯盟成立大會暨首屆長三角數「智」未來百人峰會在上海舉行。本次大會由上海長三角商業創新研究院與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共同主辦,阿里研究院、上海市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趣鏈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觀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協辦,浙江漢歌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承辦。
當日,長三角數字聯盟正式宣告成立。聯盟共有13家發起單位、21位專家成員、30餘家成員單位。這些單位及專家的研究領域,既有數字建設的底層基座——雲,也有中間的操作與融合,更有行業的深度應用及各種場景的開發建設者們,聯盟希望通過成員們的共同努力,真正促進產學研的高度融合,助力自主可控可替代的國產化建設,真正實現支持國內產業鏈的升級,並且隨著新基建的大力拓進,促進內循環的更好發展,真正實現助力國家戰略整體邁進一大步。
(主辦方供圖)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張英在致辭中表示,推進長三角一體化是中央賦予一市三省的重大使命和戰略任務。「當前我們面臨新一輪產業和科技變革,數據成為新的生產要素,算法和算力成為新的生產力,數位化轉型的浪潮日漸洶湧,將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今天的活動,是長三角數字聯盟成立的一小步,更可能是邁向數位化轉型的一大步,希望聯盟充分發揮好樞紐功能,聚焦數據智能領域,著力探索數據應用新技術、新模式,激活數據智能新主體、新產業,加快數據要素市場新研究、新認知,為長三角的數位化轉型貢獻智慧,創造產業新動能,贏得發展新機遇。」張英說。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商創院創始理事陸雄文在致辭中對長三角數字聯盟的成立表示祝賀,同時也對聯盟籌備過程中各位理事、企業、單位以及社會各界所給予的支持表達了衷心的感謝。他表示,聯盟的成立呼應了國家關於構建要素市場的戰略部署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將會主要圍繞長三角數字領域的一體化理論體系研究與標準規範制定,樣本案例打造和推廣,以及創新體系、生態體系的培育和構建展開工作。陸雄文表示,商創院作為一個「共建共享、開放融合、互助互進、創新提升」的平臺,願與各位理事單位成員共同攜手、凝聚力量,將聯盟打造成長三角數位化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
聯盟副理事長單位代表、數夢工場研究院執行院長念燦華表示,政務網際網路、城市網際網路和產業網際網路已逐漸成為人民群眾數位化、智慧化體驗的剛需。這對城市、企業的數位化建設能力提出了極大需求和考驗。數夢工場作為「城市大腦」這一概念的創始和起源單位之一,一直致力於數據治理研究,以數位化賦能政務。聯盟成立後,數夢工場將繼續發揮其在「城市大腦」打造上的技術與經驗優勢,推動長三角「數字城市」建設,將數據治理的便利帶給更多人民。
聯盟副理事長單位代表、華雲數據控股集團董事長許廣彬從「私有雲」的角度闡述了華雲數據在助力黨、政及企業用戶數位化轉型,推動國家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發展方面的戰略布局。依託自身在信創上的優勢,華雲數據目前已為政府金融、教育醫療、能源電力、交通運輸等十幾個行業提供了「私有雲」解決方案,並將在未來3-5年內一邊深耕研發,推出安全、高效的雲計算產業和解決方案,另一邊加快落實新基建項目——淮南雲谷大數據產業園與「華雲信創雲數據中心」的建設,助力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聯盟專家代表、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陳疇鏞教授在會中也表示,高校應充分利用自身在領域內紮實的學科基礎和深厚的學術資源力量,努力成為聯盟可用、可靠的數字創新源泉,協助人工智慧在長三角的生態布局完成。
聯盟執行副理事長、聯盟理事長/副理事長單位代表,上海觀安信息聯合創始人兼首席顧問張照龍同樣強調了人工智慧研究在數位化轉型及網絡信息安全建設中的重要性。隨著數據越來越開放,人工智慧在加強數據保障、維護網絡空間安全方面的能力也正在逐漸凸顯。而隨著智慧城市、工業網際網路等人工智慧實用技術的逐漸落地、普及,數據安全化、技術規範化、行業標準化、法規健全化將是未來人工智慧發展的核心要求。「這正是觀安多年來一直專注攻堅的領域,」他表示,「在人工智慧數據安全建設領域,相信觀安能夠作為聯盟的『智庫』,與在座的各位共同攜手打造一個真正安全、穩定的網絡空間。」
聯盟理事長、東方財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其實表示,很榮幸能夠被舉薦為聯盟的理事長單位,東方財富將發揮在金融信息領域深耕多年的優勢,帶領各理事單位與同僚,將數字科技創新的成果賦能給更多產業,讓更多人受惠。
長三角數位化事業的建設與發展,離不開優秀數創企業與院校背後強大的科研力量。基於此,上海市大數據股份總裁劉九評、趣鏈科技CEO李偉、科大訊飛助理總裁方明和數字浙江CTO陳鵬宇分別圍繞數據產業治理、區塊鏈與工業網際網路技術、數位化協同創新推動長三角智能經濟融通發展以及浙江數字經濟的深度探索等進行了主題演講。
會上,商創院與觀安信息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未來三年內,就智慧城市數據治理標準體系建設開展項目、課題等一系列研究。
(責編:鄔迪、金煜純)
【來源:人民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